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586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586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地方去找事做?这就好比是在现代社会里的跨省打工族,其首选的目标当然是那些发达城市,没听说过有谁会跑去落后地区打工赚钱的。

    再次,以当时的那些内陆地区士族集团的普遍的思想观念,诂计也没几个人会把陆仁给当成一回事。其实在这一点上也别说陆仁了,不把老曹给当成一回事的士族还不是一样的大有人在?

    陆仁一直都很清楚自己的这些劣势,同时也很明白现时点的自己如果是想按照当时正常的情况去招纳人才的话,基本就等同于扯淡。所以一直以来陆仁奉行的都是以自我培养为主的路线,同时对一些有条件、有机会的人才,陆仁会进行挖角与捡漏。

    这用陆仁自己的话说,就是“正儿八经的招纳人才咱是不行,可是咱专业捡漏,专捡那些出身不怎么样的寒门子弟还不行吗?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子还就偏偏更喜欢这些出身门第都不怎么样的寒门子弟,因为这些寒门子弟的身上没有高门大户子弟身上的那种臭气,用起来也要更顺手一些。而事实上,寒门子弟不就是后来庶族地主阶层的前身吗?”

    这里顺便扯一些闲话,自汉代开始,经魏晋南北朝,甚至一直到唐代,其实都是士族地主阶层坐大的时代。而对于封建统治者、对于帝国性质的政权来说,士族阶层的势力太大明显是不合乎要求的,于是隋唐时期开始出现“科举”制度,其真正的意义除了选拔人才之外,更多的时候就是在让平民阶层去打破士族阶层对官场、对仕途的垄断。再到宋代开始,华夏就开始进入了真正的庶族地主阶级执政的时代,旧有的士族势力基本无力再去垄断官场与仕途。

    按某些后世学者的评论,士族阶层在价值观上,更偏向于自身的宗族,对皇帝这位老板都可以往后排;而庶族地主阶层由于宗族性不强,所以更倾向于多向皇帝老板负责,所以皇帝老板更喜欢庶族阶层,而且相对来说庶族阶层受职掌权,也的确更符合帝国性质的需要。

    (ps:以上说得不是很全面,瓶子也懒得去翻书查阅了,差不多就行了哈!而且真要是翻书再拷过来,难免有骗字之嫌……虽然瓶子从来就没少骗字数。)

    当然了,那些事对陆仁来说有点遥远,陆仁也没胆量,更没那个实力真的去和当时势头正劲的士族阶层们作对,但陆仁可不想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成为士族阶层的舞台。而在这一点上夷州的某些劣势,反过来却又是一种优势。传统的士族不是对夷州这片“蛮夷不毛之地”不感兴趣,不太可能到夷州这里来出仕为官吗?陆仁还正好不希望这些个士族跑到自己的地盘上来。

    而人才问题始终都是要解决的,这也就是陆仁当初为什么会大力的发展文化教育,甚至在很多时候不惜花费血本都要半强制性的让适龄人入学的原因了。说白了,陆仁不就是在培养自己属领之中的庶族文化阶层吗?陆仁虽然不是那些封建帝王,但是肯对老板出力效忠的属下,哪个老板又会不喜欢来着?

    除此之外,陆仁也明白单凭自己这里的培养不太现实,因为自己属领中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当初为了躲避战乱来才到夷州的平民阶层,其基础文化素质相当的有限,而一些孩童少年什么的要培养起来,没个十年八年的你根本想都别去想。而且陆仁自建安六年来到夷州,到现在的建安十三年也才不过七年的时间,真正开始大力的推行教育更是近三、四年才开始的事,要是不从别的渠道整点人才回来做事,陆仁这里只会形成一个十分尴尬的人才断层期。

    所以陆仁也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一些有可能的人才的挖角。综上所述,那些传统士族阶层中的人才,陆仁基本上是别去想的,陆仁也不想要那些人,而一些寒门子弟,才是陆仁比较理想的选取目标。

    于是乎,甘宁被陆仁弄过来了;徐庶和石韬被陆仁玩了些手段给弄过来了;老将黄忠被陆仁一番手段之后给弄过来了;医圣张仲景也被陆仁给“骗”到夷州来了……其实仔细看看,就不难发现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不属于那些豪门大姓的子弟,都只是些在当时来说不怎么为人所重视的寒门子弟。

    好了,扯了这么多,现在回过头来看田畴。其实严格的来说,田畴不能算是什么寒门子弟,但也绝不是什么豪门大族的子弟,所以是符合陆仁的要求的人选。而对于田畴,陆仁除了想要田畴所能带来的那些人口部曲之外,更看重的是田畴对北方边境的影响力。有这样的影响力存在,陆仁以后要在北方边境地区办点什么事的时候可是会方便上很多的。而且田畴本身的人品也很不错不是吗?

    看完了田畴写来的信,陆仁沉吟了好一会儿之后才向赵雨道:“小雨,可能还得麻烦你再跑上一趟北边了。”

    赵雨笑了笑:“先生有事只管吩咐就是,又何必这么客气?”

    陆仁把信交给了赵雨:“田子泰为人谨慎,在跟着老曹前往邺城的时候为了避嫌,他选择了遣散部曲,但他在右北平一带的人望仍在,所以在他回转右北平之后,很多人仍然跟在了他的身边,再加上他重新召集起来的宗族子弟,加起来不下两万余人。

    “眼下甘兴霸在海外未归,珠崖、广州、泉州一线因为要运送荆州方面的流民调去了不少船只,凌远的舰队也正准备再赴邪马台,夷州本土更要留下相应的舰船以防不测,所以我能调拔给你的舰船数量有限。

    “田畴那边有两万多人众,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北方那边还会有一些流民跟着田畴到我们夷州来定居,那么我权且算作是三万人好了。三万人众,小雨你觉得你要运上多久、跑上几趟?”

    赵雨沉吟道:“这个不好说。不过事在人为,小雨多跑上几趟,总能把这些人都搬到我们夷州来。”

    陆仁点点头:“眼下也只有再辛苦你一下了。不过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别引起老曹方面的注意。其实之前你早就可以从河北那边回来了,可我为什么一直拖到这个时候才让你回来?就是我想趁着老曹南下荆州,不在邺城或是许都的时候来办这件事。老曹要是呆在邺城或是许都,这些人我们多半是搬不走的,而老曹他若是身在荆州的话……”

    赵雨笑着接上了话:“曹公就会鞭长莫及,对不对?”

    陆仁笑而点头,接着又向赵雨摆了摆手道:“好了,这些就先不说了,毕竟你才刚从河北那边回来,怎么说也得让你好好的休息上一段时间,玩上一段时间才对。再说船只与人员方面的安排与调配也需要些时间,这段时间我就给你放大假吧。”

    赵雨也嘻笑了起来,忽然手掌往陆仁的面前一摊,陆仁便愕然道:“干嘛?”

    赵雨的小嘴一嘟:“我的薪俸啊!先生你该不会是既想让马儿跑,却又不想给马儿吃草料吧?我在河北呆了一年,这次回来我要去买衣服、吃美食,手边没钱怎么能行?”

    陆仁哑然,随即摇头而笑。其实在夷州已经有了一些女性的官员,像雪莉是领长史一职,吕玲绮则是挂了个都尉。赵雨的情况因为比较特殊,所以陆仁是给赵雨挂了个别驾的职,薪俸当然是少不得别人的……当老板的不想给员工发工资?那你还想指望着有人为你做事?

    笑着把一枚令符交给了赵雨,让赵雨自己回头去甄宓那里领工资就行了。而赵雨在笑嘻嘻的接过来之后,却又想起了什么再次向陆仁问道:“先生,我在河北呆了一年,也不知道这一年下来咱们夷州又出了哪些新玩意儿,先生你能不能跟我说说?”

    陆仁再笑。夷州在陆仁的有意引导之下,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儿、新玩意儿还真不在少数,充份的显示出了古代民众们的智慧之所在。不过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真正最主要的,却是陆仁在赵雨的一句“新玩意儿”之下,到是想起了自己之前派人给老曹送去的一样东西……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九十回 新奇之物

    夷州在陆仁的有意引导之下,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儿、新玩意儿还真不在少数,充份的显示出了古代民众们的智慧之所在。不过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真正最主要的,却是陆仁在赵雨的一句“新玩意儿”之下,到是想起了自己之前派人给老曹送去的一样东西……

    “算算时间,东西应该差不多送到老曹的手上了吧?就是不知道老曹那家伙在看到这样东西的时候会是个什么样的表情。”

    ————————————————————

    荆州,襄阳城中。

    老曹于建安十三年的七月初从许昌出发,因为路上走得不是很快,所以一直是到七月中旬才抵达襄阳。而在抵达襄阳之后,老曹少不了要做些接见降众、安抚百姓之类的事情,像刘琮和蔡瑁这会儿可就从老曹那里得来了新的官职和爵位。

    至于打刘备的事……不急这一下,毕竟现在的刘备可没有从新野带着老百姓逃跑的那场事,而是在荆州的东部地区作好一定的应战准备,反过来老曹则得花些时间来巩固新占的地盘。

    有些事情老曹自然有老曹的道理与必要,就像在原有的历史进程里面,老曹在长坂坡追上刘备之后,明明可以一鼓作气的追上刘备并且把刘备给干掉,但老曹却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选择了改道江陵,而且还在江陵停留了两个月之久……

    好吧,这些不扯了,只说老曹在襄阳城里召见着一批批的荆州士绅,乱七八糟的事当然也做了很多。而在等到老曹忙得差不多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报说陆仁留在荆州的商铺掌铺张放求见。

    当时的社会观念,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所以按说一般的商人哪有资格去求见他老曹?而且陆仁早在老曹南下之前就将原本在襄阳一带的主体产业都南迁去了长沙、桂阳一线,留在襄阳的只能算是一个“零售店”,换句话说就是陆仁在襄阳已经没了什么影响力可言,所以这个时候陆仁的人向老曹求见,众人都不约而同的认为陆仁这是想向老曹拍拍马屁,好挽回一些原本在荆北襄阳一带的利润,甚至可以说老曹本人都是怀有这种想法。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个人毕竟是陆仁派来的人,即便是商人的身份,但总归也可以算作是身为一方牧守的陆仁所派来的使节,老曹当然会允见。

    过不多时,陆仁派来的人……其实就是张放,陆仁在回夷州之前可是把荆州方面的事情都交给了这个办事老成稳重的人。只见张放不卑不亢的进到厅中,向老曹施礼之后自然是一番相应的场面话。不过可能是因为之前的赵雨太出色的原因吧,老曹对这个人在中年且其貌不扬的张放到不是怎么在意,心中甚至还暗暗的嘀咕着怎么陆仁这回就没再派个像赵雨那样既养眼又能干的女孩子过来。

    一番客套与场面话过去之后,老曹便向张放发问道:“陆义浩遣汝来此,却不知有何要事?”

    张放的神态微笑而平静。这家伙当初是陷阵营中的一员,生死厮杀的场面都见惯了,后来在荆州又没少和权贵什么的打交道,所以现在的这点场面对他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听到了老曹的问话,张放微笑着回应道:“我家主公早已料知曹公举兵南下之日,就必然能够席卷荆襄,所以前些时候就派人专程送来一件新奇之物到在下的手中,专等此候敬献于曹公,以示我家主公对曹公的敬贺之意。”

    他这么一说,老曹到是来了点兴趣。之前赵雨在河北那边呆了一年,陆仁前前后后的也送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老曹,其中就有不少东西挺合老曹的口味……说实话这也是次卑那小妮子的心机有点深,不然陆仁都想把次卑送给老操去玩一玩。反过来说,陆仁毕竟在老曹的麾下混过好几年,再加上有史料的帮助,所以老曹有些什么样的喜好,陆仁还是摸得比较清楚的。

    “哦?却又是何新奇之物,呈上来与孤一观。”

    张放这时却摇了摇头道:“不瞒曹公,这件物件有点大,而且需在下为曹公演示一番之后,曹公方知该如何使用。所以……”

    之前陆仁送来的东西里也有不少是得赵雨或陆仁派出的人给老曹演示一下之后才行,所以老曹对此也算是习以为常,当即摆手道:“不必多言,汝只管行事便是了。”

    “谢曹公!”

    说起来,老曹身边的一些人对陆仁那些玩意儿见得也不少,当然这也是因为老曹有时候喜欢装一装13,有点什么东西都会让身边的人一起过来看个新鲜的缘故。而这会儿厅中众人听说陆仁又送了新玩意儿过来,多多少少的也都有点好奇之意。

    闲话少说,只说张放先是出了厅,过不多时就领着几个人抬了一个大箱子进来。等到箱子打开,里面的东西展示在老曹与众人的面前的时候,老曹和一众人等全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这是何物?”

    张放笑了笑,向老曹施礼致歉,但却没有回话。而摆出来的这件玩意儿吧……下面是一个方方正正的箱子,箱子的上面则是一个造型有些古怪的大喇叭,大喇叭和箱子的中间则还有些几件零零碎碎的零件。

    老曹多看了好几眼,心中愈发的不解,当即授意张放赶紧的演示。此时却见张放却又另打开了一个箱子,箱子里面是一些竖着摆放的,黑漆漆的盘碟状物品。而张放检视了一下这些盘碟状物件上面的标签,随即取出了一张道:“曹公久等了!”

    老曹挥了挥手,张放就把这张盘碟状的物件平放到了之前的物件的箱子上的某处。接下来张放又在箱子旁边的摇把上猛摇了一通,那盘碟就此开始旋转。而这时张放就把箱子上连接着的一个有点像古时的如意,顶端却有着一枚竖针的东西搁放到了那盘碟之物上。

    盘碟开始旋转,但此时却屁事都没有发生,老曹见状心中也不免犯起了嘀咕,心说你个陆义浩这回难道是给孤送来了水货?可就在老曹准备向张放责问的时候,那个箱子……准确的说是箱子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