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601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601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仁点了点头,眼光投向了邓艾。邓艾虽然一直都很恭谦的侍立在后面,话也没有说过,不过目光中流露出来的激动与渴望仍谁都能一眼看出来。陆仁上前拍了拍邓艾的肩头,微笑道:“士载,你追随于我已逾六年,为师本来是想把你培养成为一方能吏,不过现在看来你似乎更适合去两军阵前打拼功业。现在为师就给你机会去历练,你自己要好好把握。好好干,挣回些像样的军功给为师看看!”

    “是,弟子领命!请师傅放心,弟子定然不会辜负师傅的厚望!”礼虽恭敬,回答却语气却铿锵有力。

    陆仁笑了笑,转回身去直接就坐到桌几上架起了二郎腿。按说陆仁现在好歹也是一方诸候,也该有些诸候的样子才是,可这么多年了,要陆仁去摆这些架子始终就是摆不出来,索性干脆随便到底。不过话又说回来,陆仁这种随便的样子让手底下的这些歪瓜劣枣一直都觉得很自在。用陆仁自己的话说,平时随便一点没关系,该正经的时候(比如每年的春秋两祭)正儿八经就行。

    “好了,你们去忙吧。别让我等得太久。”

    “诺!”

    甘宁、徐庶、邓艾齐声领命,行了一礼后就准备退出厅去。陆仁这时突然想起了什么,急唤道:“稍等一下!兴霸你记住,如非迫不得已,万万不可扰民。要是你感觉有些余力,不妨抽调些军力护送一下沿路赶来泉州躲避战乱的百姓。随军的粮草也可以多带一些,适当的救济一下饥谨的人。”

    甘宁再次领命,与徐庶、邓艾退出府衙忙活去了。陆仁坐在桌几上耸了耸肩心道:“武力、统率、智力都在九十以上的强强组合,兵力后勤又足,武器装备又可以说是现时点最好的……要是这样都拿不下没什么像样的守将与兵力的桂阳那可真是没天理了。哎?三人组队式的队伍?三国志11吗?是不是加强版来着?唉,多少年没有玩过了……这辈子只怕也玩不到了。”

    正在神游四海中,刘晔出声问道:“主公,为何你当初就料定曹公此战必败?”

    陆仁回过神来随意的笑了笑:“那时我不是说过吗?曹操虽然是当世英豪,但是性格上也有他自己的缺陷,我总结出来的就是败能思过、胜则忘形。前者曹操袭取荆襄几乎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曹操那个胜则忘形的老毛病是肯定会犯的。或许这一点还不算太重要,真正要命的是我那挚友,唯一能在曹操忘形的时候规劝住他的郭奉孝已经故去。其他的人固然有智,但却不能像奉孝那样能规劝住曹操……前一阵子细作打探来的消息,贾文和与荀公达都曾劝阻过曹操不可急于进兵江口,但那又如何?贾文和本属降将,为求自保不惹人猜忌,但有所言必不能尽,亦不会犯颜直谏,反正他尽了一点谋臣的本份就行了;荀公达用的是比较婉转的方法,建议曹操发檄江东,共攻刘备,但那样与间接的刺激曹操兴兵直下有什么分别?”

    刘晔抖开扇子笑道:“曹公固然有轻敌忘形之过,但必竟带甲二十余万,是孙刘联军的数倍,加之曹公极能用兵,任谁都会认为孙刘必然无力与之抗衡。主公却又为何能够认定曹公必败?”

    陆仁想也没想就接上了口:“兵多又怎么样?得意忘形之下,曹操犯的兵家大忌也太多了点,虽多必败……嗯!?”回过来些神,陆仁望着刘晔那似笑非笑的神情哑然笑道:“子阳大才,这些事真的会看不到吗?”

    刘晔笑道:“晔不过就是想听听主公对这些战局的见解罢了。”

    陆仁摆摆手道:“行了行了,这些事现在都已经过去,我们在这里多嘴也没什么意义。到是我最近一段时间我没怎么理会政事,子阳你不会怪我失政吧?”

    刘晔摇摇头:“所谓的失政,是指上位者只重声色犬马,一味的只知道玩乐,弃政务于不顾。主公这段时间虽然不怎么理会政务却并非如此,晔知道主公虽然嘴上不问,心中仍在留心政事如何。之所以会不去理会,是不想像以前一样事事亲恭,既误人亦误己。”

    陆仁道:“你理解就好。我还真怕我这样突然一下松开手来,你们会认为我为声色所迷。”

    刘晔道:“既然知道主公的想法,对我们这些幕僚来说反而会有如心口压石,不敢怠慢半分,做事也会更加勤勉。所以对主公此举,晔其实是深表赞同的。”

    陆仁笑了笑:“好了不说这些,我们谈点正事。自曹操兵临荆襄这半年多的时间以来,从荆襄迁来泉州的百姓有多少?子阳你统计过没有?”

    “时日尚短,入籍的人口统计很难,特别是想专门算出从荆襄迁来的人口。不过保守的诂算一下,如果把那些还没能正式入籍的百姓计算在内,至少也会在五万左右。”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一十三回 抓住时机

    “时日尚短,入籍的人口统计很难,特别是想专门算出从荆襄迁来的人口。不过保守的诂算一下,如果把那些还没能正式入籍的百姓计算在内,至少也会在五万左右。”

    刘晔报出的这个数据让陆仁点了点头。现在已经是建安十三年的最后几天,而单是在夷州这里,人口基数由于荆州地区人口的大量转移,初步诂计已经超出了三十万:

    “看样子我初时所作的打算现在已经看到了些成果。战事一起,逃亡避乱的百姓会大量增加……现在荆襄一带的战事还只是起了个头,老曹虽然在赤壁吃了个大败仗,但荆州地区之后可能还会乱上好一阵子,诂计还会有一大批流民迁来泉州定居。元直他们被我派去了泉、广一线,而夷州本土这里的事情很多,子阳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不但要妥善处理好流民的安置与入籍诸事,还要注意孙权与刘备这两方面的举动。”

    刘晔笑道:“请将放心,在下自有分寸。”说着还扇了几下手中的大折扇。

    陆仁望见刘晔扇动折扇,微微的皱了皱眉,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心说现在是隆冬季节,你就不能少扇几下扇子?夷州地处南国,冬天不像中原与北方那么冷是不错,可好歹还是有几分寒意的好不好?你扇子扇上几下我都想打冷战。别人说女人要风度就不要温度,现在看来这句话在特定的场合用在男人的身上似乎更合适一些。

    习惯性的甩甩头不去想这些不着边的事,陆仁把一本名册扔给刘晔道:“这里面记的是上一批从咱们学院里挑选出来的夷州学子,由你来依其长才再行选拔录用。稍晚一些夷州各处的事务会多且忙,得赶快给你寻一些有用之人为助才行,不然真忙起来你非得累趴下不可。”

    刘晔接过名册笑道:“还是将军致虑周全。”

    陆仁哂笑道:“什么周全不周全的,说句实在话我还真有点累怕了。对了,桂阳攻下之后要留兵驻守,而且两下里都要慕集劳力修建道路,杂七杂八的事情也多。怎么去应对我相信元直他们能够处理好,但是下一步的事情你也得上点心。主要我还是担心兵力不够,光是泉州那边防备孙权的关隘就有三处,本城的驻军更是缺少不得……我想在明年春耕过后由你去慕集兵卒,再交由高顺与黄汉升进行训练。子阳意下如何?”

    刘晔闭目盘算了一阵便即点头道:“如此甚好,在下没有异议。正好迁居到广、泉、夷各州的流民已日渐增多,依照以往计点入籍后再安置农耕与生产的方法已经有些跟不上速度,而流民们又求食心切,所以现在确实是扩充两州军力的好时机。而且此事若是行事得当,一则能缓解各处政点的压力,二则能够顺利安置下大量的流民,三则能大大加强夷、泉、广各处军力,实是一石三鸟之计。”

    陆仁心说一石三鸟?这也就是自己的几个地界的内政底子牢,才养得起这么多的人。

    又商议了些细节,大致敲定该怎么做之后陆仁问道:“最近我没怎么过问政事……巴蜀、川中,还有汉中、陇西一带已经立住脚跟的人有没有什么消息传回来?”

    刘晔用折扇轻轻的敲了敲脑门道:“有,巴郡、蜀中、汉中这三处的人立足颇稳。因为用的是行商贩货之名,没有与当地的世家豪族发生过利益冲突,而且各处对我夷州的一些特产之物需求极大,因此到也颇有些依赖之意。

    “哦,特别是巴蜀中人传来的消息说,当地对我们夷州从香料诸岛弄来的各类香辣品物需用求之大甚是惊人。如最近一次送去川中各处的香辣品,几乎是不出七天就全部售空。之后上至达官士游、下至平民市井,时时都有去商铺询问何时方能到货的人。”

    陆仁哑然心道:“这么夸张?我原先还有些担心这些东西会卖不出去呢,必竟古代中国可不是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啊。”

    说实话,陆仁这家伙怎么就不想想国人对辛辣味本身就有着一份专爱,而号称“不怕辣”的四川、“怕不辣”的湖南、“辣不怕”的江西更是有名。

    此外还有一层原因,就是那时的川中、巴蜀一带本身生活条件相对富足,又没有什么战事侵扰,上位者又不能以身作则,渐渐的高层与民间都贪图享乐、奢靡成风。历史上是直到诸葛亮秉承蜀政,以身作则的提倡节俭才稍有改观。现在陆仁这个异数人物突然一下子把符合川人口味的各种香辣品给送进去,还不马上引发出大规模的商品流行?

    当然陆仁要考虑的不止是这些,而是抱起双手沉思道:“既然立足已稳,下一步的事也就可以开始做了……子阳你适时的代我传话回去,让身处各处的人在合适的时候加大田产的购置力度,同时可以用夷、泉两州工坊的运营方式去介入当地的各类特产物,像蜀中的蜀锦便是一例……差不多我们要开始扩大在各个地区的商业影响力了。”

    刘晔点头,取出随身的小本本和铅笔记下。

    陆仁等刘晔记好又问道:“好像刚才漏了陇西。那边的情形如何?”

    刘晔摇摇头:“长安以西、汉中以北的那片地区不怎么太平,而且如果是从汉中出关前往陇西凉州各郡,道路极其难行。派去陇西一带的人一直找不到合适立足的地方,不得已之下退回了汉中。另外据他们传来的消息,羌族似乎时有动乱,马腾正在集兵平乱……”

    陆仁呀然心道:“啊?怎么这事书中一点记载都没有啊?难怪赤壁之战的时候马腾这一家子没在老曹的后方捣乱了,按说这可是绝好的机会,没理由放过的……”

    ————————————————————

    话说陆仁为什么要出兵去攻袭桂阳?陆仁自己手头上的兵力也就那么点,这次一下子就出动了五千精锐,陆仁就不怕自己的大本营出事吗?

    说实话,陆仁本来也不想吃撑了去打桂阳的,但是在之前徐庶、甘宁这此人回来述职的一次商议之中,这两位可以说是身在前线的人向陆仁提出了这样的意见,就是赤壁之战如果是老曹顺利的拿了下来,那桂阳陆仁动了也没有意义,而且还会直接的跟老曹干上。

    但如果是孙刘联军获胜的话,陆仁就得考虑一下荆南四郡,也就是长沙、零陵、武陵、桂阳这四个郡在孙刘之间的归属问题了,反过来陆仁也想到孙刘双方在赤壁之战以后,可就一直在为这四个郡的归属问题不断的在扯着皮,到最后险些都大打出手。

    这时徐庶就提醒陆仁,刘备的实力相对有限,真要和孙权争这四个郡不见得就能争得赢孙权那边,而荆南四郡是陆仁与刘备进行联系的要地,原因为现在的长江水道已经跑不得了。

    赤壁之战以后,老曹与孙权在长江的下游地区,像是在合肥一带都屯以重兵互有攻守,而在这个时候陆仁如果还从长江水道用船队运货去荆州地区,是问那和把肥肉往恶狼的嘴里送有什么分别?反过来说,陆仁之前急着打通广州、韶关一线,不也就是考虑到了长江水道的问题,而在内陆地区必须要与刘备一方有所联系吗?

    这时再回到荆南四郡的问题上,要是刘备一方没能把荆南四郡给拿下来,那么与陆仁之间的联系基本上就被切断了,而这对陆仁来说就等于是失去了一个大客户。再说白点,孙权与刘备之间本身就是面和心不和,要是被孙权拿下了荆南四郡,然后再找些借口不让陆仁这里的东西顺利的流入刘备的手中那可怎么办?再对陆仁来说,刘备也不仅仅是一个大客户那么简单,很多时候在保持联系的前题下,刘备对孙权也会有相应的牵制作用。

    所以讨论再三的结果,就是陆仁应该在合适的时候把桂阳给拿下来。然后以陆与刘备、孙权之间那种乱七八糟的关系,不管是刘备还是孙权还真不好撕破脸皮对归属于陆仁的桂阳下手。再说得明白点,陆仁就是要在刘备与孙权之间的地方弄一个中立的交易站,借此来确保与刘备之间的联系了。

    至于陆仁的兵力,这个反到好解决。前些时候广州那边的流民多,随便召个三、五千的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这段时间以来甘宁和徐庶也一直在进行训练,而陆仁从夷州本土调派去广州的精锐部队其实也只有两千而已,仍然留了四五千精锐留守夷州本土。

    攻袭桂阳的总兵力,实际数字只有六千左右,但说实话桂阳那边的兵力也就那样,甘宁和徐庶都有把握能用这六千左右的兵力把桂阳给拿下来。

    另外最重要的是时机,老曹前几天才在赤壁吃了败仗,刘备和孙权也都忙着在荆北那边扩大战果,对荆南地区在短时间之内也顾之不上,老曹对荆南就更别提,也就是说桂阳在最近的这段时间里是别想有援军的。这样的机会一但错过,等到刘备和孙权都缓过气来,陆仁再想把桂阳给拿下来,那基本上可就没戏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一十四回 速取桂阳

    荆州南部,桂阳郡。

    桂阳太守赵范此刻正在府衙中急得如油锅上的蚂蚁,在厅中转来转去的没有半刻清静时候。这桂阳因为离襄阳最远,而且相对的开发程度也比较差,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