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618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618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真是名副其实的老顽童……”

    又默念完一句,忽听见黄忠大叫道:“肉没了!再给老夫来三斤!”

    邓艾刚才是牛肉掉回盘里,这回是筷子掉到桌上。邓艾无可奈何的拱手劝道:“老将军,你这已经是第三盘了!暴饮暴食会对身体有损的。”

    黄忠跟个小孩子一样嘴撇到了一边去:“可士载你说说看,老夫现在除了吃喝睡觉还能干什么?转眼的功夫已经围困合浦城半个月了,主公又不让攻城,硬是要甘兴霸带了三千人去山道设伏,说是要‘围点打援’,引出九真与交址的守军在野外交战以避免攻城时的太大损失。可是现在都过去半月有余,九真与交址一点动静都没有,兴霸也没有消息传过来……这两地的援军到底会不会来?一日不来便等上一日,若是一月不来岂不是要等上一月?真真要闷煞老夫!”

    邓艾哑然,心说师傅调人还真没调错,按黄忠这急燥的性情,如果是派去山里埋伏只怕是几天都坐不住。想了想邓艾劝道:“老将军且先安下心来再多等几天吧。师傅当时不也说了,围住合浦城之后以一月为期,介时师傅的粮草送到而两地援军仍未到的话,就直接攻下合浦再作打算。如此算来尚有十日,老将军这多天都等了,再多等十日又有何妨?”

    黄忠再不高兴也没办法,只好用力的一拍大腿道:“老夫也没话可说,等吧!若是十日过后两地援军真的不来,老夫就挥师攻城,好歹也能夺个头功,不让甘兴霸抢去风头。”

    邓艾微微点头,拾起筷子准备进食。不过黄忠的下一句话还是让他的筷子掉回桌上:“来人,再给老夫上三斤牛肉两斤米饭一斤果酒!牛肉要是没了就再去附近村落里买!”

    “……这老顽童还真吃得下去!”

    其实在黄忠与士武的初阵取胜并围城之后,后队的甘宁便借着黄忠大军围城时的军力调动为掩护直接越过合浦城,赶去要道的山林埋伏。按陆仁的意思,合浦、九真、交址三处的兵力全部加起来那可是个大数目。虽说战斗力差些、装备差些,但是在有城池为依托的情况下再依靠人数优势,很可能会对陆仁的这几千人马造成极大的损失。

    再者陆仁好歹也看过几本兵法书,什么“十倍围之五倍攻之”之类的道理他还是懂一些的。自己的兵力上处于劣势,想凭借这几千人马摆平士燮的大量军队,最好的方法就是诱敌出城,利用已方的优势打野地战,这样能把己方士卒战斗力强于对方的优势给发挥出来。

    于是乎陆仁就祭出了某位太祖爷的经典战术之一的围点打援,让黄忠带领了两千来人围困合浦城作欲攻城状,再让甘宁去要道设伏阻击。如果来援的兵力不是很多,就让甘宁直接干掉。要是来得比较多,那甘宁的任务是截断对手退路,再由黄忠的精锐部去解决大队。

    而在多番打探士家军兵的战斗力之后,陆仁有一个自信,就是与对手打野战的话,自己的几千人能解决对手的两万人。而这还是在不动用火枪的前题之下。不过直到现在,陆仁手头上的火枪数量也才不过七百来支而已……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三十九回

    (昨天一号,瓶子休息了一天。呵呵!)

    ————————————————————

    等待是件很烦心的事,不过甘宁和黄忠都能等,终于……

    “甘将军,醒醒!细作回来了!”

    天还没有放亮,甘宁揉了几下眼睛,自卧席上坐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后才向副将问道:“什么事啊,一大早的就吵醒我!”

    “将军,细作回报,交址与九真的援军昨夜在西边五十余里的地方汇合并扎营休息,人数约有万余。末将刚才算了一下,如果他们今早起身,大概午后便会抵达此处。将军请早做决断!”

    这个回报立马就让甘宁睡意全消,忽的站起身赶去桌几那里检看地图。看过一阵后甘宁沉吟道:“万余人众?来的人数还真不少!主公这围点打援之计见效了,这万余人马咱们可一个都不能放回去!要是能在此间全歼这万余人马,主公此次出兵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不过咱们手头上只有三千来人,真要对上这一万多敌军也挺麻烦的……马上派人去知会黄老头子一声,就说鱼儿上钩了,咱们准备提钩收网!”

    “诺!”

    ————————————————————

    士家子弟士文,为人才干不怎么样,属于那种五围平平的人物,偏偏却又年轻气盛、心性高傲且目中无人。因为是士燮第三代的直系亲属,混到了个校尉的官职,在交址士家子弟之中也算得上是一号人物。

    这回合浦城被围,他是极力主张马上派出援兵救援的人之一。原因不外乎他就是想领兵出征,然后打个漂亮的胜仗,回来之后也好在宗族之中扬眉吐气。再有一条,如果他能赚下足够的声名人气,说不定日后的交址他就有染指郡守的机会。

    九真派来的人不是士家直系子弟,官职也没有士文高,自然而然的要听从士文的调遣。两队合流后兵力有过万之后,基本上两地间半数的人马都在这里了。

    心高气傲又能力平平的人,往往一些要注意的细节会忽略掉。甘宁设伏的山路要道,他只是随意的派出了一些斥候探路,没探出什么情况之后便挥师直奔合浦城。按他的本意,对方只有两千多人马居然围住了合浦,他万余的人马想打出一条通路进入合浦根本是一件很轻松的事。而在与合浦守军汇合之后,接下来的事就是直接与对方来场决战。

    对方只有两千多,自己这里光率领的援军就有万余,再算上合浦城中的三、四千,这都超出对方多少倍了?说得难听点,拿人堆都能堆死对方,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干干脆脆的一仗打完就收工回去喝酒吃肉玩女人……应该说在当时正常的情况下,士文的这种想法也没错。

    不过他越过山道接近合浦城的时候,猛然发觉约有千余人的部队在主道上已经严阵以待,对面的领军将领是一员头间已有半数银丝的老将。

    急整队伍列好阵型,士文的心下稍安,甚至心里都在嘲笑对面的老将。嘲笑老将为何不在他队型未整的时候就直接发动攻击,那样的话很可能会直接就击破他的大军。现在自己的队型已整,已方兵力上的优势又那么明显,这使得士文凭添了几分能将对手击溃的信心,跃马出阵喝骂道:“老头,尔乃何人,为何犯我交州地界?嫌命长活得不耐烦了吗?如今我大军已至,劝你速速下马受擒,我还可以留你一条老命回家养老!”

    黄忠眉头扬了扬,不屑的冷笑了几声。黄忠那是带了多少年兵的人?这会儿只一眼就看出对面的小将没什么本事,真要是和自己动手搞不好一刀就能砍下马来,心里甚至都觉得和这样的对手打有些无味。不过等了这么久,好不容易现在有仗可打、有功可立,黄忠也就当是聊胜于无了。之所以刚才没有趁对方阵型未整就发动攻击,那是因为黄忠还没有收到甘宁已经截断对手退路的信号。

    本着要拖延一下时间的打算,黄忠慢慢悠悠的举刀指定士文,嘴上也不留什么情面:“老夫乃夷州牧帐下中郎将,南阳黄忠黄汉升是也!小娃娃,我看你乳臭未干、嘴上无毛,身上定然没有半分的本事,老夫实在不愿和你动手,免得他人日后说老夫以大欺小。劝你早早投降,不然在老夫手上丢掉小命实在可惜。”

    士文一听鼻子差点没气歪掉,两军阵前什么不客气的话说出来到也罢了,可黄忠竟然连他的名子都没有问过,可想而知这是对他轻视到了什么程度。气极之下指着黄忠说不出话来,甚至连下令军兵出击都给忘了。

    黄忠见状又是几声冷笑,抬眼眺望远处山间,见一股浓烟袅袅升起便放声大笑道:“小娃娃,老夫要动手了!”

    手中的大刀向前一指,伴随着强有力的战鼓声,早已严阵以待多时的夷州军兵脚下踏着鼓点向前缓缓前进。和对面颇有些杂乱无章的交州军兵相比,夷州军兵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井然有序,就连步伐的交替声都整齐划一。

    轰、轰、轰……

    别看黄忠带来的士兵只有千余人,交州兵却足有过万之数,可是这会儿在鼓点与脚兵的轰鸣声中,心中发毛的反到是士文与其麾下的过万士卒。是,交州兵的数量是多,足有夷州兵的十倍左右,但交州兵都是些什么性质的兵?

    说得好听点,交州兵都是些部曲;可说得难听点,士文带来的这些交州兵全都不过是些七拼八凑出来的杂牌军而已。确切的说,以交州地区当时的行政型态也整不出什么像样的军队,因为当时的交州基本上就都是些豪强地主之流在唱着主角,蓄养私兵部曲的情况十分严重,在交州需要兵员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这些豪强地主之流把手头上的私兵部曲给派出去再交由士家指挥。

    严格的来说这也算是符合当时的兵役制度,甚至可以说直到三国时代的中后期,魏国和蜀国的军队都是属于国有,可孙权的吴国却仍然是这种豪族私兵的制度,这也就间接的造成了吴国的军队其进攻能力极差……兵都是自家养出来的,凭什么要拼死拼活的去帮你开疆扩土?

    有点扯远了,反正这种兵役制度在目前来说,最大的弊端就是不管在各方面都不够统一。而这样拼凑出来的军队,打打顺风仗还行,可一但碰上硬点子的话,其弊端就会尽显无遗。而且交州近二十年来从来就没有过任何的战事,交州军兵已经松散到连平时的训练都极少有过的地步,若论实战经验更是半点都没有。现在看着对面的夷州军阵在一步步的压近,人数占着优势的交州军兵不由自主的一步步向后退,一些当兵混饭没多久的角色甚至小腿肚子都在转筋。

    反观陆仁手上的夷两州军兵平时的训练一向很严,不但有高顺这样的强人主持练兵,陆仁还常常会对训练成绩优秀的部队发下奖赏,在大棒加甜枣的作用之下,夷州军兵的基础战斗力比较扎实。

    此外甘宁和黄忠那也不是省油的灯,特别是黄忠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将的加入,再次完善了军兵的训练内容,使得夷州军兵单就训练程度而言已经是精锐之师。而陆仁手下的这些军兵,真正缺少的只是实战经验而已,前者的桂阳攻取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在是不值一提。

    这次对合浦的作战动行其规模虽然不大,但也是让夷州军兵得到实战历练的好机会。陆仁是不怎么懂军事,但他也知道没有真正上过战场接受过血与火的洗礼的士兵算不上是好士兵,更何况这是在冷兵器作战的时代,战场上士兵们的勇气多寡往往决定着最后的战局。

    这次黄忠和甘宁统率的兵力总共有五千多,其中半数左右是已经入伍数年的老兵,另外的两千多则是去冬今春才招慕到的新卒。有这些训练已久的老兵在军中带头依命而行,新兵也能马上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或许这些夷州军兵在士气与战意上还不能和曹刘孙三家的真正精锐相比,但是和交州这些等同于菜鸟的软柿子打还是没有问题的。等到这些夷州军兵接受过了真正的战火洗礼,百练强兵就会成为百战精兵。

    战鼓隆隆,脚步轰轰,夷州军阵离交州军阵已经只有一箭之地。士文望着对面严整的阵容,再望望身边军兵脸上的惧意,自己艰难的咽下了一口唾沫,知道再这样下去交州军很可能会不战即溃。牙一咬心再一横,手中长矛举起后再向前重重挥下,喝令道:“击鼓,进兵!”

    拼!交州军有过万之数,夷州却只有一千来人,或许鼓声一响,过万的交州军往前一冲就能把对方冲垮。士文的想法虽说谈不上正确,却也不能说是个错误。人都是这样,一直躲避一直害怕那就肯定输,放开胆子去拼一拼却往往能拼出点勇气来。

    可就在交州军的鼓声刚刚响起的时候,黄忠忽然把指着对方的大刀复又举过头顶,刀尖直指天空,口中喝令道:“前阵止步,列枪盾防阵!”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四十回

    (昨天一号,瓶子休息了一天。呵呵!)

    ————————————————————

    “前阵止步,列枪盾防阵!”

    千余夷州兵其军阵最前方的是三百大盾与长枪兵的组合横阵。但见随着黄忠的这一声令下,鼓点为之一变之后,盾兵与枪兵全部都停下脚步,盾兵将六尺多高(汉尺,折合约一米五左右)的大盾下方的尖刺插入土中,同时马上将盾牌后面折叠着的两根支柱拉开支到地上。众多的这种大盾全部支好后盾手再采用半跪的姿势用身子顶住大盾,盾盾相连间就成为了一个简易的防御工事。盾与盾间互有间隙,那便是长枪手摆放长枪伺机刺敌的地方。

    盾间的长枪组成了一片枪林,如果交州军冲击过来前排人马肯定会撞到这坚固的防守阵型上且损失惨重。除去与盾手配合的两排枪手之外,后面还有两排手执比前两排更长一些的长枪的枪手,可以直接给前排的枪盾防阵提供支援。若是必要的话,还可以将加长型的长枪也加入枪盾阵中,那么大盾上原本两列的枪阵就会变成四列,连三米左右的空中都能防住。妄想越过盾阵的话,只怕才一起跳就会成为“挂腊肠”。

    大盾组合起严密厚实的盾强,一杆杆的尖锐长枪则是从盾墙的间隙中伸了出去型成枪林。老实说,这种盾墙枪林在那个时代很常见,一点也不新鲜,但却很实用。盾挡刀箭,枪刺敌军,而这种战术主要是以坚固的防守姿态去逼近、压制对方。

    当然,泉州军的这种阵列主体上还是以防御为主,敌军如果不进行强袭的话谈不上什么杀伤力。可是黄忠在交州军就快要迫近己阵的时候,突然发出了一声长啸:“喔……”

    黄忠的长啸声或许是一种命令,盾墙枪林后面的夷州军兵马上随着黄忠的长啸,还有突变的鼓点,有节奏的一齐长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