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646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646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稍迟得一些,黄忠另外的十余只主力战舰抵达,徐盛这边的压力立时暴涨。再看咱黄老爷子在指挥台上亲自执弓点射,前前后后的也不知放倒了多少吴军舰船的舵手、帆手。这是陆仁警告过黄老爷子,说你老人家是指挥员,别动不动就亲自冲上去砍人,不然的话……说是这么说,不过也有几个胆子大的吴军欺上近前,不过无一例外的都是被黄老爷子随手一刀砍翻落水,最后直惹得黄老爷子性起,索性执刀上阵,指挥任务却是扔给了满脸无奈的黄叙。

    再迟得一些,陆仁派过去支援黄忠的三十余只后继战舰也抵达了徐盛舰队所在的战场。与黄忠舰队不同,这些个舰船主要目的是完全封堵住徐盛的退路与可能的脱逃路线,所以这三十余只战船编队并没有加入战局,而是大型战舰下锚挡路,中、小型的战船在战场的周边巡游,时不时的向徐盛舰船上的吴军士卒射出箭支。另外对于落水的人员,己方的当然是从速救援,吴军一方的……射不死的也拿长矛捅死你!

    最后就是吴军的正面了。总的来说,吴军的左翼与右翼现在虽然已经是打得一塌糊涂,但吴军仍有半数左右的兵力仍旧未曾出动,而且徐盛出击的舰队也在拼命的、缓缓的向水寨退还。对于左右两翼,吕蒙不是不想救,而是不敢去救,因为正面那里,陆仁的五十艘战舰正在一步一步的压逼过来,吕蒙又哪里敢让开道路,任陆仁的主力舰队直接冲进水寨?

    别的也不说,光那五十只看着就吓人巨型战舰,就给了吕蒙一种莫大的压迫感。吕蒙甚至都能够想像得到,一但被这五十只怪兽巨型战舰突破水寨正门并冲进水寨,乱石乱箭的再放上一把火,吴军的水寨基本上就全完了蛋!更何况……这五十只战舰可能会喷出“妖雷”。

    可惜吕蒙退缩回龟壳中的打算却正合了陆仁心意,陆仁甚至都在暗自嘀咕道:“再紧凑一点,再紧凑一点……对对对,就这样!你他吗的,你们之前打了个我啐不及防,今天我就也要让你们尝尝什么叫出人意料!”

    很快的,吕蒙的舰队在不得已之下,在吴军水寨的正门前结下了紧凑的防守船阵,陆仁的主力舰队也在距离吴军水寨正门前约五百步的海面上布下了一个“(”状的阵形,五十只巨型战舰也都一字打横,全都以右舷面对吴军。

    而到这会儿的时候,吕蒙的心里突然万分紧张,因为之前他已经见识过了甘宁舰队的乱石攻击,其攻击前奏也是如现在陆仁舰队这般的全以侧舷对敌。只不过甘宁的乱石攻击有效射程是二百至二百五十步,陆仁舰队却是停在五百步的地方,那那些乱石又真能打得过来吗?

    “不好!”

    吕蒙突然反应了过来,之前自己尽可能的让舰船分散站位,主要想防备的是什么?可是现在打成这样,却在不经意之间又把船只给集中了起来,那么陆仁那边接下来要做的事恐怕……

    等吕蒙反应过来已经晚了,陆仁看见这种情形轻轻的冷笑了一下,手中的佩剑剑尖指向了吴军,大声喝令道:“全船开火!”

    随着陆仁的令下,其所在的主舰右舷舷窗立时之间就喷射出了一排排的火舌,一枚又一枚的铸铁炮弹激射向吕蒙所在的吴军水寨正门,接着其余的四十几只巨型战舰也都相继喷射出了火舌,成百乃至上千的铸铁炮弹有如流星殒石,暴雨一般的覆盖住了吴军。

    一阵阵巨大的轰震声过去之后,几乎整个战场上的人都被惊呆了,再向吴军水寨的正门望去时,呆则就在瞬间升级为了傻……这是什么攻击啊!?

    且看在弹雨之下,吕蒙的舰队与吴军水寨的正门已经是千创百孔,而吕蒙的舰队的舰船更是已经烂了一半以上!再细看某处,一枚尺许的铸铁炮弹带着长长的火尾,有如流星一般击打在某只吴军战船的船头,轰隆声中直接就在这只吴军战船的船头轰出一个若大的窟窿,接着这只吴军战船就难逃进水沉没的命运。

    吕蒙的帅船较大,在众舰之中格外的显眼,却也因此成为了许多炮弹的直接攻击目标。每一轮的弹雨之中,至少有二、三十枚是冲着吕蒙的帅船来的。总算是吕蒙作为将领反应够快,之前又有所准备,眼见着陆仁那边第一轮的火舌喷出,吕蒙那是想也不作多想的就从船上跳入了水中,因此而逃过了一劫,不然的话没准这时就已经被铸铁炮弹给打成了一堆肉泥。

    人在水中一边扑腾,一边慌忙的解着身上的铜铁战甲。不解掉身上的铜铁战甲,水性再好也得沉。好不容易把战甲解开再往水寨中游时,吕蒙这才发现自己的帅船已经成了一堆水面上的木屑残渣,而自己带出来的几十只船,诂计再过几分钟也全得是这副德性。至于木质的水寨寨墙寨栅什么的……面对陆仁那边这样的攻击,还是别作什么指望的好。

    几轮炮击之后,战场上的人们都已经反应了过来,而立时之间夷州兵的士气暴涨,吴军士卒的士气则一下子就跌落了谷底。当初在官渡之战时,老曹的百来架发石车能打得袁绍军兵不敢再从地面强攻,那现在陆仁的几百门火炮能打得吴军肝胆皆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可惜可惜,雪莉在陆仁的身边,心中暗自的算了一下炮击次数之后向陆仁悄声道:“主人,请适可而止!各船所带的火药与炮弹都不多,虽然说我们最近一直在加紧生产,但我们的产能还是有些跟不上。而这里与孙权的吴郡不过两百七十海里的海路,孙权如果及时的发援兵来此,主人你的兵力不及孙权,总得留些东西以示震慑,以便大军从容退还。”

    陆仁回望了一眼雪莉,尽管此时的心头还不够过瘾,也不够解气,但还是冷静的强压了下来再向雪莉点了点头。自己有多少底,自己心里最清楚。这五十只火炮战舰前前后后花了陆仁与雪莉多少的心血,陆仁可是再清楚不过了。

    火药这玩意儿吧,陆仁和雪莉其实老早就弄了出来。只是火药虽然弄了出来,但由于当时的落后的生产力方面的限制,陆仁和雪莉是一直想大规模的量产也量产不了。像真正能在战场上使用的火药,诸如硝石、硫磺这一类的原料是要进行提纯之后才可以炼制出来的,可在当时又怎么去进行大规模的提纯?有资料归有资料,以当时的人物对正规的化学知识根本就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的情况,没准纯还没提出来,人就死了不少。若非如此,陆仁和雪莉也不会把左慈那样的人物给留下来搞化工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八十三回

    夷州的化工能力如何?

    老实说,至少在目前的这个阶段还真不怎么样。陆仁于建安六年来到夷州的时候已经在汉末时代混了好些年,知道自己想以夷州为基础并且混起来,手头得有些硬货才行,所以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准备把火器给整出来。

    但是夷州初期的各方面条件都很不怎么样,特别是在人口方面,说得不客气点几乎是连种地的人都不太够,陆仁和雪莉也是费了好大的气力才收拢到了那么几十个能勉勉强强的搞一搞化工的人而已。后来一直是到建安九年,田畴把他那里的三、四万北方民众给搬迁到夷州来,陆仁和雪莉才把化工人员的队伍扩充到两百人的规模。可即便是到这个时候,这支化工队伍才刚刚具备提炼和制作土制火药的能力而已。

    这里可别说这些人怎么那么没用,这么久了还只能制作连做烟花都不太合格的土制火药,这要找个懂点化学知识的现代人,可能随便的买点材料就能把火药给做出来了。要知道很多事情没那么简单,现代社会中你买点材料是能把火药给整出来,但有没有想过你买到的材料实际上都已经经过现代化、工业化的提炼与提纯?而陆仁和雪莉是完全要自己去搞,光是硝石和硫磺这些东西的原材料提炼与提纯就得花费他们不少的气力。

    众所周知,在汉代的时候没有正儿八经的化学体系,少量有限的化学知识与技巧,基本上都掌握在一些所谓的术士或方士的手里,再就是在一些相关的产业,如水银、朱砂这一类的特定产品的人员手上有一点相关的技术。

    而陆仁在得知雪莉把跑来夷州招摇撞骗的左慈给抓住,并且软硬兼施的让左慈成了“化工技师”之后,干脆就派出了一些人员,前前后后的几乎可以说是“绑架”与“诱拐”了一批炼丹的术士、方士,这才勉强的建立起了一个隐蔽的化工研究基地专门整火药。

    在此之后又花了不少时间,陆仁和雪莉才算是建立起了正式的火器生产点,但整体规模仍旧很小,真要放到现代社会里面,恐怕都属于落后得可以的三无性化工作坊,分分钟都得被封掉的那种……嗯,这么说可能有点过份,或许应该说有点像抗战时期那些根据地里的兵工厂吧?

    好在在这个时候,夷州最早期的那帮就学孩童补充到了这个化工工厂里来。这些孩童在就学时期在陆仁和雪莉的刻意安排之下,多多少少的学习到了一些化学方面的知识,再加上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比起最初的那帮子连字都认不得几个的工匠自然是要强上了许多。于是乎,陆仁手头上的化工产业的整体水平在这些接受过正规教育,有着良好的文化基础的新血液的支持下才得以以较大幅度的提升。

    这时夷州化工也分为了两个方面,即民用化工与军用化工。民用化工不用说得太多,像什么橡胶、肥皂之类的,不但陆仁自己的地盘上要用,还可以作为商品出口;军用化工方面陆仁出于一些相关因素的考虑,仍处于一个比较隐蔽的状态,出产的火药数量也还多不到哪里去。

    这么说吧,到建安十二年年中的时候,陆仁才整出五艘炮舰和少量的弹药储备,而这五艘炮舰当时在打乌丸的时候曾经用过。之后陆仁抓紧了炮舰的生产,差不多在两年的时间里,其相关的产能全力运作,才有了这五十只炮舰和相应的弹药存货。

    只是就这么点的时间,产能方面又不是很好,所以在经历了炮轰泉州和对孙权的迎击战之后,陆仁初期积存下来的弹药就用掉了十之七八。再到这次对吕蒙的作战,时间过去得也还并不是很久,陆仁方面的弹药生产与补充还是十分有限的。

    这还只是弹药的供应,火炮的铸造在当时也是个大问题。就比如陆仁现在所拥有的五十只炮舰,平均一下是每只炮舰装备有火炮四十门,那么五十只炮舰一共就是两千门左右。而这种火炮也是经过了长期的试验之后才正式定的型,严格的来说,就是明清时期所使用的那种古老的前膛火炮,而且口径也还不大。

    这种火炮铸造起来好像是不难,但实际上陆仁与雪莉也是困难重重。一门火炮所需的铜铁动不动就是成百上千斤,而夷州这里初期时的锻铸业不但差得可以,铜铁资源的数量还少。别说军事用途,早先的时候甚至连民用生产方面的铜铁都经常会闹不够用的事出来。

    直到后来陆仁在泉州与众多的山越部族打好关系,从山越那里弄来了大量的铜铁,这个状况才得以改观;再后来甄氏一族于建安八年时起开始迁居夷州,为夷州带来了优秀的锻铸技术,这才使得陆仁与雪莉有了铸造火炮的条件;

    再到前两年的时候,陆仁安排陆诚、陆信去珠崖的三亚地区正式的开发珠崖优良的富铁矿,这才算是彻底的解决了夷州钢铁供给方面的问题,夷州火炮才正式的进入量产阶段。这里得清楚不光是火炮的本身,就连炮弹也是要铁来铸造的好不好?而且炮弹打出去之后还不见得能回收得了的说。每每提及此事,陆仁总是会感慨的说战争打的可真的全都是钱啊!

    除去这些因素之外,相关人员的训练、训练时所必需的消耗与损耗……有几次帐一算下来,把陆仁都给算得心惊肉跳。这可真尼玛是夷州多年发展下来的经济能力能够负荷得了,不然的话陆仁连哭都没地儿哭。

    不过这些辛苦与巨大的付出,终于在最近的这几次战斗中证明了其价值。随着火炮强大的威力展示,陆仁心里只有一个同样的想法,就是之前的辛苦经营,还有为了这些火炮所花费的大笔钱财……都他喵的值!!

    好了,这些就不再多扯了,反正只要知道陆仁的手头上虽然有硬家伙,但还没有达到那种可以随心所欲的去使用的地步也就行了。而这次如果不是探知吕蒙在这里集结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兵力集团,陆仁可能仍然是会让甘宁、黄忠率领小规模的舰队过来吓唬一下,扔几枚石弹再射点弩箭,让吴军“活动活罢”就闪了人。p”恢复得还不多,所以见好就收才是主要的原则。

    人在高台之上又仔细的环顾了一下战局,陆仁的脸上泛起了冷笑。经过甘宁与黄忠的穿插与调动,徐盛和丁奉都无法对吕蒙进行支援,而吕蒙在迫不得已之下把舰船集中到一起以防备被陆仁的舰船冲入水寨,却成了陆仁所率炮舰的靶船,结结实实的被陆仁轰了个不亦乐乎。仗已经打成了这样,那接下来哪还有什么悬念?除非孙权的援军能在这个时候赶到。但两百多公里的海路,以当时一般船只的航速……呵呵吧,等孙权赶到的时候,这里的仗早就打完了。

    雪莉这时则是再次的提醒陆仁,说各船的弹药量已经不多,如果再这样轰击的话,最多只能再齐射不到十五轮,陆仁听完之后便下令各炮舰都停火,却又命令跟在炮舰后面的三十来只大型战船上前迎敌。

    看到陆仁发出这个命令,雪莉的脸色当时就变得相当的古怪,迟疑了好一会儿之后才向陆仁问道:“师兄,你真的打算那样做?”

    陆仁冷笑依旧:“当然!这场仗打到这个份上,我们已经是稳操胜券,差不多也该准备闪人的事了,要是太过贪功恋战,搞不好反而会闹出个画蛇添足的后果。只是在咱们闪人之前,怎么说也得给吕蒙留点纪念品才对。”

    嘴里说着这话,那三十来只大船却已经越过了前排的炮舰编队,来到了吕蒙舰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