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705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705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的决定,是想在明里暗里的对荀氏宗族进行改造。

    这时的荀彧五十岁。而根据陆仁打听回来的消息,是老曹在当时闻讯之后怒归怒,却没有对陆仁挖走荀彧的事进行什么深究。再分析一下,这里面原因有二,一是老曹本来就想打掉荀彧,但现在荀彧全跑了,荀氏宗族也跑了不少人,其实还合了曹操的意;

    其二,陆仁远在夷州,老曹固然是想打也打不了,另一方面陆仁一直以来对中原地区显得好像根本就没有兴趣,所以即便是得了荀彧,在老曹看来好像也构不成什么威胁。再说现在的荀彧年纪都那么大了,没几年就会归天都说不定,曹操又担心个菊花!当然了,如果说荀彧是落到了刘备或是孙权的手里,那曹操可就得小心一点了。

    对于荀彧,陆仁当然不会放着不用。虽说荀彧刚到夷州没多久,肯定会有人文习惯方面的不适应,但当初连郑老爷子都能很快的适应过来,荀彧没理由会适应不了。而荀彧是三国时期最出色的“大管家”之一,有他来帮姜游管管“家”,那真是一百二十个放心的说。

    反过来,荀彧知道曹操的野心是控制不住的,只能是用另一种方式来尽可能的制衡一下而已。而在这里,陆仁与荀彧的想法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陆仁对外会发展领土,但所发展来的领土仍旧会上奏朝庭,表明陆仁有为国开域之功。

    自古以来,军功至伟者莫过于开疆辟土,而陆仁开辟出一块又一块的领土,并且在坚持自己是汉臣的原则上,消息一传回中原无疑会对各方诸候都形成一种很强的威慑,从而令各方诸候都不敢轻举妄动。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了老曹。在这一基础上再按陆仁之前所说的,在某个时候能够震慑到老曹,让老曹不敢轻举妄动……

    ————————————————————

    陆仁在带着荀彧回到夷州之后没多久,甘宁和黄忠的舰队先后回来了。

    依照之前定下的方针,甘宁前往印度、黄忠前往雅加达巡游东南亚。而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甘宁和黄忠都有从各自的目的地弄回来大量的人口,方式上则各有不同。甘宁的印度商道是以买购印度方面奴隶为主,当然偶尔的也会抢上一些;黄忠以雅加达为中心,对周边地区用的则多为利诱,也就是利用夷州优异的生活条件,引诱东南亚地区的原住民去夷州地区打工,亦或是雇佣原住民就在本土种植夷州所需的各类货品。

    除此之外,夷州的北方商队从来就没有停过,保证着夷州与北方沿海一带的商路。而且当初夷州就有从北方吸纳大量的人口。随着贸易往来的日益增多,再加上有不少当初从北方过来的流民去作作“思想工作“”,这条商路要吸引北方流民来夷州定居不是什么难事。当然了,老曹有加强对流民的控制,近几年迁居到夷州的人口已经少了很多。但人们追求好的生活,想到更好的地方去过日子的心态,不是那么容易就拦得住的。这尼玛就算是在现代社会,还不是有个专业的名词叫作“偷渡”吗?而陆仁对于这样的事情,根本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抓住的黑户先扔去工厂里“以工代罚”,罚到差不多了,陆仁自然会再给你“转正”……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卷三 第二十六回 计将安出

    “启禀主公,东吴来使吕范求见!”

    陆仁正在府衙里和荀彧等人对着地型沙盘推算着一些战事打响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一听说东吴派了外交使节来,陆仁马上就楞住。想了片刻之后环顾众人,陆仁哑然心道:“孙权不是正在濡须口那里和老曹对恃吗?这个时候派人到我这里来是想干什么?”

    着人把吕范请入正厅,陆仁带着自己的一从幕僚赶去接待。叙礼过后,陆仁问道:“吴候以子衡为使,来我夷州所为何事?”

    吕范道:“代我主吴候,特来见陆夷州面询一二。其一者,两家已交好多年,为何陆夷州偏要无故下令断绝与我东吴的互市往来?”

    所有人都认为陆仁会找些这样那样的借口推脱,陆仁却淡淡一笑,沉声道:“你们那里正和老曹打着仗,我的商队过去太危险,所以就暂时的中断一下。我之前不是写信给吴候打过招呼了吗?等你们的仗打完,商道自然会重开。

    众皆愕然,谁都没想到陆仁会说出这么直接的话来。吕范也算得上是一个舌辩之士,肚子里也有不少的巧辩说词,可碰上陆仁这种直截了当的人,这些说词还真派不上什么用场。而在场的众人当中,只有荀彧最先反应过来,稍稍沉思了一下便微微颌首。

    却见吕范楞了半晌才回转过神,故作惊呀的道:“陆夷州何出此言?眼下我家主公与曹瞒对恃是不假,但也因此对各类物资需求极大。陆夷州这时断货,难道是想帮助曹瞒图谋江东不成?我家主公都已经派郡主在夷州为质,足见我家主公对陆夷州的诚信之意,陆夷州如此行事,岂不是有失诚信之举”

    “我呸!孙权要是真的那么有诚信,咱关二哥就不会死得那么冤了吧?”

    想归想,陆仁嘴上当然不会这么说。稍作思考,陆仁便应答道:“只怕在吴候那里,对这份和约早就已经不怎么在乎了吧?吕子衡,反正事情已经到了现在这个份上,我陆仁也不怕和吴候撕破脸皮。吴候在会稽集结了两万大军,战船千只,这么大的事情以为我会打探不到吗?现在再过上几个月就到了冬季,千只战船与五万大军便可趁西北风起时南下,目的除了我的夷泉两州难道还会有别处不成?”

    吕范急道:“陆夷州此言差矣!吴候集结重兵,乃是随时准备往援濡须的后备部队,而且曹瞒此次出兵,亦有派出别队侵扰沿海。前些时日东吴沿海海贼颇盛,就是曹贼派出的海贼,时常劫掠沿海一带的往来商船,更有甚者甚至潜入内陆祸害百姓。吴候为求沿海宁静,故此集结兵力战船欲扫讨海贼,绝非欲图谋陆夷州也!”

    这些事情陆仁的心里明白,只不过在这个时候要拿这个来说说事而已,顺便的看一看孙权对自己这里的态度。按照陆仁定下的方案,用不了几年就得和老曹翻上一定程度的脸,而在这个时候得打拢一下孙权,所以测一测孙权的态度是很重要的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那边在打着仗,陆仁的商队过去,的确是太容易受到不必要的损失了一点。反正在陆仁看来,这场仗其实也打不了多久,老曹就会因为准备不够充份的原因而退兵,暂时的中断一下商贸往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再说了,现时点还得顾着一下老曹的面子和里子。“启禀主公,东吴来使吕范求见!”

    陆仁正在府衙里和荀彧等人对着地型沙盘推算着一些战事打响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一听说东吴派了外交使节来,陆仁马上就楞住。想了片刻之后环顾众人,陆仁哑然心道:“孙权不是正在濡须口那里和老曹对恃吗?这个时候派人到我这里来是想干什么?”

    着人把吕范请入正厅,陆仁带着自己的一从幕僚赶去接待。叙礼过后,陆仁问道:“吴候以子衡为使,来我夷州所为何事?”

    吕范道:“代我主吴候,特来见陆夷州面询一二。其一者,两家已交好多年,为何陆夷州偏要无故下令断绝与我东吴的互市往来?”

    所有人都认为陆仁会找些这样那样的借口推脱,陆仁却淡淡一笑,沉声道:“你们那里正和老曹打着仗,我的商队过去太危险,所以就暂时的中断一下。我之前不是写信给吴候打过招呼了吗?等你们的仗打完,商道自然会重开。

    众皆愕然,谁都没想到陆仁会说出这么直接的话来。吕范也算得上是一个舌辩之士,肚子里也有不少的巧辩说词,可碰上陆仁这种直截了当的人,这些说词还真派不上什么用场。而在场的众人当中,只有荀彧最先反应过来,稍稍沉思了一下便微微颌首。

    却见吕范楞了半晌才回转过神,故作惊呀的道:“陆夷州何出此言?眼下我家主公与曹瞒对恃是不假,但也因此对各类物资需求极大。陆夷州这时断货,难道是想帮助曹瞒图谋江东不成?我家主公都已经派郡主在夷州为质,足见我家主公对陆夷州的诚信之意,陆夷州如此行事,岂不是有失诚信之举”

    “我呸!孙权要是真的那么有诚信,咱关二哥就不会死得那么冤了吧?”

    想归想,陆仁嘴上当然不会这么说。稍作思考,陆仁便应答道:“只怕在吴候那里,对这份和约早就已经不怎么在乎了吧?吕子衡,反正事情已经到了现在这个份上,我陆仁也不怕和吴候撕破脸皮。吴候在会稽集结了两万大军,战船千只,这么大的事情以为我会打探不到吗?现在再过上几个月就到了冬季,千只战船与五万大军便可趁西北风起时南下,目的除了我的夷泉两州难道还会有别处不成?”

    吕范急道:“陆夷州此言差矣!吴候集结重兵,乃是随时准备往援濡须的后备部队,而且曹瞒此次出兵,亦有派出别队侵扰沿海。前些时日东吴沿海海贼颇盛,就是曹贼派出的海贼,时常劫掠沿海一带的往来商船,更有甚者甚至潜入内陆祸害百姓。吴候为求沿海宁静,故此集结兵力战船欲扫讨海贼,绝非欲图谋陆夷州也!”

    这些事情陆仁的心里明白,只不过在这个时候要拿这个来说说事而已,顺便的看一看孙权对自己这里的态度。按照陆仁定下的方案,用不了几年就得和老曹翻上一定程度的脸,而在这个时候得打拢一下孙权,所以测一测孙权的态度是很重要的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那边在打着仗,陆仁的商队过去,的确是太容易受到不必要的损失了一点。反正在陆仁看来,这场仗其实也打不了多久,老曹就会因为准备不够充份的原因而退兵,暂时的中断一下商贸往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再说了,现时点还得顾着一下老曹的面子和里子。“启禀主公,东吴来使吕范求见!”

    陆仁正在府衙里和荀彧等人对着地型沙盘推算着一些战事打响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一听说东吴派了外交使节来,陆仁马上就楞住。想了片刻之后环顾众人,陆仁哑然心道:“孙权不是正在濡须口那里和老曹对恃吗?这个时候派人到我这里来是想干什么?”

    着人把吕范请入正厅,陆仁带着自己的一从幕僚赶去接待。叙礼过后,陆仁问道:“吴候以子衡为使,来我夷州所为何事?”

    吕范道:“代我主吴候,特来见陆夷州面询一二。其一者,两家已交好多年,为何陆夷州偏要无故下令断绝与我东吴的互市往来?”

    所有人都认为陆仁会找些这样那样的借口推脱,陆仁却淡淡一笑,沉声道:“你们那里正和老曹打着仗,我的商队过去太危险,所以就暂时的中断一下。我之前不是写信给吴候打过招呼了吗?等你们的仗打完,商道自然会重开。

    众皆愕然,谁都没想到陆仁会说出这么直接的话来。吕范也算得上是一个舌辩之士,肚子里也有不少的巧辩说词,可碰上陆仁这种直截了当的人,这些说词还真派不上什么用场。而在场的众人当中,只有荀彧最先反应过来,稍稍沉思了一下便微微颌首。

    却见吕范楞了半晌才回转过神,故作惊呀的道:“陆夷州何出此言?眼下我家主公与曹瞒对恃是不假,但也因此对各类物资需求极大。陆夷州这时断货,难道是想帮助曹瞒图谋江东不成?我家主公都已经派郡主在夷州为质,足见我家主公对陆夷州的诚信之意,陆夷州如此行事,岂不是有失诚信之举”

    “我呸!孙权要是真的那么有诚信,咱关二哥就不会死得那么冤了吧?”

    想归想,陆仁嘴上当然不会这么说。稍作思考,陆仁便应答道:“只怕在吴候那里,对这份和约早就已经不怎么在乎了吧?吕子衡,反正事情已经到了现在这个份上,我陆仁也不怕和吴候撕破脸皮。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卷三 第二十七回 置身局中

    请客、喝酒,再调几只船,把那五十部退役的投石机以“打包”的状态装进船舱,再派几个相应的工匠,陆仁也就打发走了孙权派来的吕范。老实说,陆仁也没多少心思和吕范接着扯淡,毕竟陆仁这里还得准备一下送慕容紫英和拓跋玉他们去辽西的事。

    只是这头吕范才刚走没两天,荀彧就拿着一封信来找陆仁了:“义浩,我那大侄子也想到夷州来,你收不收留?”

    陆仁正在盘算着一些事情,因此脑子一下子没反应过来,随口就回应道:“荀公你的侄子那还有啥可说的?只管来就是了!不过来了之后我希望他能像阿恽(指荀彧的长子荀恽)、阿粲那样先去学院里再进修一下,熟悉了咱们夷州的一些事情之后再量才而用。”

    荀彧对陆仁的这个德性也是见怪不怪,笑了笑之后把信放到了陆仁的面前:“我说的是那个比我还大上六岁的侄子。他的能力你又不是不知道,难道说还想让他也和那帮子混到一起去学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陆仁当时就是一愣,猛然反应了过来,赶紧的甩了几下头再拿起信细看。看了一下之后,陆仁却又笑了:“荀公你可别怪我说话阴损。从你三月份被我绑出寿春时算起,到现在都四个月了。就算是除去在路上的两个月,你也已经在夷州呆了两个月,可是他的信却直到这个时候才来,也真亏他在老曹的身边还呆得住。”

    荀彧无奈的摇摇头:“义浩,你这算不算是坑害了我们荀氏一族?”

    陆仁点头笑笑:“算!不过说实话,当时如果你死了,老曹对你们荀氏一族一样会变得很不待见,他的日子也一样的会不好过。与其如此,到不如跑到我这里来,至少至少也可以在我这里混个衣食无忧,不用那么担惊受怕。”

    荀彧道:“所以说,你一开始就是在打我们叔侄的主意?那么你有没有办法把公达他也从曹孟德那里接出来?”

    陆仁笑而回应:“要不要我再跑一趟?”

    荀彧看看陆仁,摇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