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781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781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学业上压对方一头,别动不动就骂这个骂那个甚至是挥拳头动刀子!我也还是那句话,做不到这些的现在就可以滚回去!想挥拳头动刀子?回去当兵为将岂不更实在!?”

    陆仁这番霸气侧露的话一说,三方阵营的人全都没了声音。这里是陆仁的地盘,谁又敢搞得太过火?最重要的是他们可都是奉命而来的,该学的没学到就跑了回去,老曹、刘备、孙权谁会给他们好果子吃?曹刘孙三家要的是技术,可不是你在陆仁的地盘里揍了谁谁谁。

    再看陆仁又很霸气的环视了一眼,顺手给老曹方面的学习团指定了座位之后便拿起了粉笔。嗯,是粉笔,以陆仁现在的实力,黑板和粉笔哪会搞不出来?

    “既然是第一堂课,我陆仁就先献个拙,这一堂课就由我来讲吧。而我要讲的,是可能你们许多人都知道的勾股定理,即勾三股四弦五。但这里面还有很多的关系,可能是你们没怎么想到过的……”

    于是乎,在曹刘孙三方学员身上冒出来的火焰之中,在许多人目光交错时的电光闪烁之中,陆仁开始讲起了这几何学中最基础的一项知识。不过在临下课的时候,陆仁却又在黑板上写了一句“山巅一寺一壶酒”,然后就回过身向众人笑道:“是不是不明白这句诗的意思?那我告诉你们,这其实是圆周率的戏谑记法,即3。14159。实际上后面还有,不过对你们来说,有这些就已经够了。别以为这个没用,你们真想玩转蒸汽机,要用到圆周率的地方可不是一处两处。”

    这时下课的钟声响起,陆仁来了个大手一挥:“下课!另外再提醒你们一句,谁要是敢在我这里骂人打架惹事生非,可别怪我把闹事的人给绑了再送回去。回去之后会有个什么下场,那我可就不管了哈!

    “哦对了,有句话叫入乡随俗,你们到了我夷州,又是我夷州学院的特召生,平时穿什么我没理由去管你们,但是在上课的时候你们必须穿校服!”

    众皆哗然。古代王朝那都是有衣礼制度的,就是什么阶层的人就得穿什么阶层的衣服。上层可以向下层兼容,但下层却绝对不可以向上层靠拢。再比如商人不能穿丝绸、不能坐马车什么什么的,都属于这一类的范围之内。

    在这一点上陆仁当然是嗤之以鼻,而且夷州有一个“蛮夷外邦”之便,所以在这些方面并没有什么限制,这也没人会觉得有何不妥,因为中原地区的士人阶层可没把陆仁与夷州看成是正儿八经的自己人,陆仁自己也乐得在这个事情上装傻,因为陆仁需要夷州有一个自由开放的风气。

    但这会儿说让曹刘孙三方的学员们都穿校服,这好像就有点……

    不过很快的这些人到是都接受了下来。因为夷州学院的校服是陆仁抄袭了《仙剑四》中琼华派服饰,还是比较符合衣礼制度的服饰,所以这些人完全能够接受得了。就是以黄月英为代表的少数女性……雄性只有一个式样各两套,黄月英她们却有三个式样共六套,分别是绫纱式样、梦璃式样和璇矶式样。

    再顺便的说一句,不止是刘备方面在诸葛亮的授意之下有派出以黄月英为首的少量女性,就连老曹和孙权可能是受到了陆仁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在他们派出的学员之中也有少量聪明好学的女性学员。因为陆仁曾对他们说过,在统计和计算等方面,女性由于天生本能的原因,往往会比男性要更加的擅长,而想搞蒸汽机是离不开数学与几何的,派几个聪明好学的女孩子来学这些不会有坏处……再不行你就当是便宜了我陆仁就行了,言下之意不外乎你们送几个美女来给我陆仁好好享用。而在这种情况之下,老曹和孙权难道会舍不得几个美女?

    所以所以,老曹和孙权派来的少量女孩子都是很漂亮的小美女,现在分到了这所谓的校服,陆仁又很恶趣味的让她们换上给大家看看,立时之间就亮瞎了不少人的十二氪金狗眼。

    当然陆仁可没敢让黄月英也换上再来个时装秀,毕竟黄月英是人妻一枚,诸葛亮的面子总得顾着点。不过陆仁到是低诂了美衣服对女性的诱惑力,黄月英最后还是主动的换了一身出来见人,毕竟以后上课还是要穿的不是吗?

    而在绫纱、梦璃、璇矶这三个式样之中,黄月英更终情于梦璃式样,毕竟梦璃式样虽然露了点肉,但怎么说也有着大家闺秀的韵味,符合黄月英的身份气质。就是这露着小腿还蹬着一双高跟鞋的架势有点让黄月英受不了,没穿过高跟鞋的女性哪受得了这个?

    陆仁在一旁看得直乐,心说早知如此,老子干脆去某无双作品里去偷一身出来了。色气感十足的战甲再配上有八卦图纹的衣裙,应该挺合适黄月英的。不过你穿着一身盔甲装来上课,好像也太累了了一点……

    ————————————————————

    陆仁正在夷州瞎折腾,辽西那边却出了点事。

    陆仁不是得到了辽西刺史一职吗?抛开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不说,陆仁总归是有了个合理的借口可以派出少量的兵力去辽西了。

    在这期间田畴和慕容紫英又打了几次小规模的战斗,并且在击败那些乌丸部族之后进一步的加强了主要港口的防备。现在港口的守军虽说还了一点,但在加固了城防之后乌丸部族谁都不愿去啃这块硬骨头。这自然就为田畴和慕容紫英接应陆仁那边的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然后田畴和慕容紫英考虑到之前的几次失误,暂时的停止了过度的争斗,而是转入稳固地盘的行动。此外陆仁有派来的少量兵力,但由于这时已经是秋季,北方已经很冷,而夷州兵之前一直呆在气候炎热的夷州地区,现在身处北境,需要先适应一下北方寒冷的气候。总而言之在就近的这几个月里,陆仁绝对不适合再进行什么军事行动。

    在军需方面除了大量的粮草之外,陆仁还为夷州送来了充足的棉制衣物,都是近几个月赶制出来的。棉花这东西夷州在经过几年的种植之后,已经成为夷州的主力产业之一,大量的作工精良的棉制品已成为了夷州百姓的日常生活之物。而现在陆仁派兵北上辽西,这些优质而且保暖性非常好的棉衣,能够有效的令夷州兵防寒,从而减少因气候寒冷而引发出的非战斗性减员。

    不止军兵,陆仁还让田畴和慕容紫英将大量富余的优质棉衣发放给辽西一带的百姓,而且还发散粮食给百姓就食。要稳定民心,提高支持度,这可是最快最直接的方法。就这样到进入寒冷的冬季的时候,辽西一带的百姓对陆仁都交口称赞,同时对陆仁就任辽西刺史一事表示十二分的支持。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陆仁之前想在辽西搞点事情得偷偷摸摸,很多的事都实在是不方便去搞。但现在老曹发给的辽西刺史一职的印绶到手,发布榜文什么的就方便多了。

    收买了民心,接下来的工作是对军兵的整训,再就是要发展一下相关的内政,毕竟万里海运粮草可不是件开玩笑的事,而陆仁是想要把辽西给纳入掌中,不把根据地给搞起来又哪里能行?这时陆仁就大胆的将玉米、土豆、红薯引进到了辽西地区,而这三种农作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种植要求不高,却耐寒、耐旱,而且产量都比较高,很适合北方寒旱之地的大规模种植。

    当然农业种植的事还得过几个月才能去搞,陆仁现在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对军兵的整训之上。至十月入冬,陆仁所谓的“港口”新召军兵已经有七八千,而且这七八千都是经过筛选出来的精壮,好好的训练一下之后战斗力会很不错。其余的百姓,陆仁则是把当初的屯田制给搬了过来,但相关的收获分成却比老曹订下标准的要低上一些。毫无疑问,陆仁此举又一次的得到了百姓们的赞颂……

    ————————————————————

    过小年,酒喝多了,酒醒时时间已无,正稿没能赶出来,先这样了一下。见谅见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卷三 第一百一十三回 各有算盘

    中原司隶,洛阳一带。

    二十几年前,董卓的一把大火把洛阳城焚为了一片废墟,以至于献帝刘协自长安出逃东归并且好不容易才逃到洛阳的时候,竟然会连口吃的都很难找得到,闹得“自尚书郞以下皆自樵采,垣壁间多有饿死者”,当时洛阳的破败程度由此也可见一斑。

    但是时间到现在毕竟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而洛阳再怎么破败不堪,其优异的地理位置却是不会改变的,这也就注定了老曹在统一北方之后要对洛阳进行重建的工作。

    二十年的时间,都已经足够陆仁在近乎于白手起家的情况下把夷州建设成一个人人都垂涎的富庶之地,难道会不够老曹这个手上拥有着巨额的人力与物力的家伙把洛阳重建起来?另外除去这些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之外,老曹的青少年时期毕竟是在洛阳渡过的,这里存留着老曹青涩时代的记忆与梦想,所以老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会不遗余力的去重建洛阳。

    而此时此刻,老曹就在洛阳的某处郊野策马徐行,回忆着自己当初和袁绍、张邈一帮子公子哥儿于少年时期在这里游猎嘻戏时的场景。那是一段没心没肺,却又逍遥快乐的时光,可是几十年过去了,袁绍和张邈等人都已经死去,其中甚至有很多人就是死在了老曹的手上。作为敌人,老曹会毫不手软,可是他们毕竟曾经是老曹儿时的发小玩伴,要说老曹真的一点都不唏嘘难过,却也实在是说不过去。老曹狠归狠,但也别忘了老曹终究是一个有着诗人气质与感伤的人。

    轻轻的叹了口气,老曹陷入了回忆与感伤之中。可是没等老曹感伤多久,一首想咏一咏此时的感伤之情的辞赋才刚刚想好一个开头,几个骑着快马的传令兵就赶到了老曹的面前,再在几声通报过后,一份信报就递到了老曹的手中。

    接过信报的时候,老曹心中的感伤马上就扔去了一边,不紧不忙的拆开了信报细看。一番细看之下,老曹的两条细眉立马就拧到了一处,不多时就把信报递给了身边的贾诩和程昱过目。

    又过了一会儿等到贾诩和程昱把信报看完,老曹便眯着双眼道:“陆仁的仗到是打得很漂亮嘛!自去年将要入冬时与步度根打起,于今年开春之前击杀步度根不说,接着就在西塞山灭掉了辽东的三万精锐。算算时间,前前后后连五个月都不到,他陆仁居然就摆平了八万大军。”

    老曹的时间算得没错。步度根率领五万游牧骑兵攻打菊花港是在去年的秋末入冬的九、十月间,到十二月的月底前后被菊花港击败。然后刚一开春,缓了那么十来的的劲让大家过了个囫囵年之后,西塞山一战又开始了,前后打了二十天左右,这就打到了建安二十年的二月。

    老曹是听说陆仁在西塞山那里又开了战的时候出的兵,大概的时间是正月底的那几年。不过除了先头部队走得比较快之外,老曹率领的中军主力走得却并不快,所以这时还只是走到了洛阳这里。到也不为别的,老曹这也是担心陆仁在辽西那边的动态,万一情况不对,老曹也可以及时的把主力部队带回河北,所以相应的情报往来也没有中断过,几乎每天都会有相关的情报送到老曹的手上。

    “文和、仲德,你们觉得陆仁现在的举动是想干什么?”

    以当时的交通条件,中原与辽西、辽东一带的联系很困难,相关的情报流通当然很不方便,按正常的情况老曹是不太可能在这个时候就收到比较完整的情报的。但是陆仁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有让人把一些情报外传给老曹的情报人员,所以现在的老曹知道菊花港那边已经在打发那四万多的游牧部族回草原,同时也知道陆仁抓了两万多辽东兵去夷州,更知道陆仁正打算以这两万辽东兵为筹码,去与公孙氏和谈。因为这些都是真实的情报,不用玩什么花招,所以处理起来反到少了许多的麻烦。

    此刻面对老曹的问话,贾诩没有出声,程昱则是沉思了许久之后才道:“细作探知虽然陆仁连胜了两仗,但自身的损耗也着实不小。虽然没有到那种杀敌一千而自损八百的地步,可是对阵八万之众,依常理来说陆仁怎么说也得损失个一两万士卒才对。而夷州的兵力一向不多,陆仁所取用的军制也与中原不同,一下子损失了一两万的兵力,对陆仁来说应该伤到了些许的元气。”

    得说清楚,陆仁其实没损失那么多兵力。菊花港的损失大概是三千左右,西塞山一役主要是损失在邓艾的前期死守,最后战役结束的统计是四千左右,两仗加起来的总数是七千左右。虽然说这七千多的人马也挺让陆仁肉痛的,但实际上这七千多只有三分之一是陆仁的夷州兵,主要是损失在邓艾的守关之战,其余的三分之二反到是菊花港那边的辽西兵。

    也就是说这七千人里面的夷州精锐只有两千多些,其余的辽西兵都是在菊花港守城战与对公孙渊的合围战之中损失掉的,陆仁真正的主力精锐其损失并不大。

    但是对老曹方面的人来说,他们又哪里明白这些弯弯绕绕?因为历史局限性的原因,他们都是以当时的常理来推算,这本来也没什么错对不对?而陆仁在这方面,也是有意的引导了一下,反正让老曹这头认为陆仁的损失不小就是了。当然,陆仁也没玩得太悬,在数字方面完全在老曹这头的人的可接受范围之内。再加上当时情报流通不便的原因,这点事要瞒住老曹到也不算是什么很难的事情。

    总之,老曹这会儿认同了程昱的说法,轻轻点头道:“陆仁昔日并不擅长军事,为了建设夷州也一直是重商谷而偏轻于军旅。这两仗他打得不错,但一两万的人马损失对他来说也确实是大了点。现在他将两万辽东兵掳回夷州,难道就是想以这两万辽东兵来补其兵力不足的漏?”

    程昱道:“完全有这个可能。不过细作回报说陆仁对辽东兵许诺,只是让两万辽东兵在夷州服徭役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