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855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855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而我对你也绝不强求。很多的事,我陆仁承认自己其实很阴险,但却还不会那么的下作。该如何选择,看你自己。”

    接下来,这间登陆舰的休闲舱就陷入了一片的沉寂之中,只有陆仁偶尔倒酒或抿酒的细微之声会轻轻响起。也不知多久过去,卑弥呼终于从推拿椅上缓缓的坐了起来,随即就走到了陆仁的跟前。

    陆仁抬眼看了看卑弥呼,微笑着问道:“作好最后的决定了?”

    卑弥呼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就慢慢的伸出了手,将已经是虚挂在娇躯之上的薄纱缓缓的从身上彻底的褪去。只是在这既香/艳又诱惑的时候,卑弥呼说出来的话却有点不知道是增进了气氛还是有点破坏气氛:“陆、陆殿,你、你知道我其实还是第一次,我、我不知道该如何才能让你满意……”

    陆仁却是乐了:“我来吧!”

    之后的事,自然是没羞没臊再外加少儿不宜……

    (写到这里瓶子实在是忍不住要吐槽一句,这一情节中的陆仁是不是也太他喵的反面大反派了那么一点?另外这一情节就写到这里吧,再写下去不但有骗字数之嫌,说不定还会被网监们给枪毙掉。)

    ————————————————————

    转眼之间,再过两天就是建安二十一年的新年正月了。

    陆仁对辽东百姓的“收买”自然还是在继续着,但是某些引导百姓的工作已经在做了。而所谓的引导,自然是指陆仁对某些相关产业的初期建设。

    比如说乐浪海港的重建工作,这就需要不少的人力去完成;再比如说某个煤层不深的煤矿,陆仁已经有安排着人去进行可行的挖掘与矿洞的修建。

    这些就不一一细表了,只说这过两天就要过年了,陆仁却把手边的人都召集了起来,召开一个对来年工作的安排会议。

    到场的人其实也没几个,说白了就是吕玲绮、陈宫、甘宁、邓艾这几号人而已。先是大致的说了一下现在的情况,陆仁就在地图上的某个地方点了点道:“士载,明年开春之后,这座新城的建设工作我想交给你来办,有没有问题?”

    邓艾愣了愣,回应道:“师尊有命,弟子自当遵从。只是师傅,为什么要在这里修建一座新的城池?慕容紫英那边还在忙着兴建柳城,菊花港本身也要发展,要是这里再同时修建的话,又会不会分散了人力物力?而且师傅新据辽东,这工商诸业都有待重兴,此时却集合人力物力去修建新城,会不会……”

    陆仁笑道:“我又不是说要你修得那么快,慢慢来就行了。至于柳城和菊花港那边,适当的放缓一点也没多大关系。”

    邓艾跟随陆仁多少年了,这方面的相关之事可学了不少,而且本身在这方面也很有些能力,所以在听了陆仁的话之后就点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这里就要说清楚一下了。陆仁所指的地方,就是后世的沈阳,而沈阳这块地头的地理位置与战略意义也不必多说。然后慕容紫英正在修建的柳城,大致上也就是后世的锦州,在两辽地区中的地理位置与战略意义也同样的重要。

    换句话说,陆仁把这两块地点给整起来,就是在着手把两辽地区进行进一步的稳固工作。甚至陆仁都想好了,等这两块地头的初期建设一完成,就直接改名为锦州城和沈阳城,然后就着手架设这两城之间的铁道线,加强关键地区的往来与联系。

    吕玲绮这时忍不住开口问道:“陆叔,现在辽东已然入手,那么我是不是要回菊花港去了?有消息说曹瞒(吕玲绮对老曹可不会客气)的大军已经开始回师河北,我是不是应该带兵回菊花港去以防万一?”

    陆仁笑笑摇头:“不必,老曹那里我和荀公商议过,都认为其实可以不用过于防范,因为老曹一回河北,要忙的事情可不在少数,至少在半年之内都无力再度举兵,更何况是远征辽州这样的事情。说起来,我又不是乌丸蹋顿,老曹当初打蹋顿是占了哪些便宜,我心里可有数得很,老曹如果把我当成是蹋顿,那么他就死定了。而以老曹之精明,当然不会犯这种错、去冒那样的险。”

    吕玲绮迟疑道:“那么我接下来要干什么?就呆在这里搞治安?”

    陆仁再笑:“那样的话可就太浪费了!所以玲绮,我有别的任务要交给你去办。”

    “什么任务?”

    陆仁的手指在地图上狠狠的一划:“开春之后,你与公台老兄带上精锐骑兵,往辽东的北面去给我狠狠的打夫馀!!”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卷三 第一百八十四回 精心安排

    “打夫馀!?”

    陆仁的话让在场众人都为之愕然。好一会儿之后,吕玲绮才很不确定的向陆仁道:“陆叔,你对我有什么吩咐,玲绮绝无二话。只是……咱们这才刚刚把辽东拿下来,可以说是百废待兴,而夫馀又是一片偏远苦寒之地,我们如果是兴兵去打夫馀的话,是不是……”

    而在在场众人之中,说起打仗劲头最足的当属甘宁,但此刻就连甘宁也不免有些疑虑的道:“主公,吕丫头说得没错,咱们这才刚刚拿下辽东,需要的是安抚百姓、稳固地盘,至少在短时间之内实在是不适合再兴兵马,更何况还是打夫馀那样的地方。”

    陆仁乐了:“都别紧张,这些道理我哪能不懂?”

    陈宫这时眯起了眼沉吟道:“陆府君,听你这言下之意,莫不是想以攻为守?”

    陆仁点了点头:“不错,就是以攻为守。我们刚刚拿下辽东是不假,百废待兴也没有错,可正因为如此,我们就肯定要调动大量的人物、物力。那么多的钱粮器物,也未免太容易惹来一些强盗贼寇的觊觎之心了点。”

    顿了顿,陆仁接着道:“就像在此之前,夫馀见我们和公孙渊在辽东这里打得热闹,他们马上就集结起了那么多的部族散骑跑来辽东劫掠。如果不是我早就对这种事有所准备,天晓得会被他们趁乱掳走多少百姓、抢走多少东西。眼下就快要到了开春之季,我们的田要种、我们的货要卖、我们的矿要挖、我们的城要建,所集结起来的人力、物力足以令任何一方的势力都利令智昏了,而我可不想我们在忙着搞发展的时候还要分出精力去应付他们。”

    邓艾这时也明白了过来:“师傅的意思是,与其我们被动的防御,不如果断的派兵出击,让那些垂涎赀货的家伙无法集结兵力?”

    陆仁点头:“不但要让他们无法集结起能够侵扰我们的力量,还要把他们给打痛、打怕,打得他们不敢到我们的地盘里来。我这么说的话,你们都能明白了吧?”

    众人一齐点头,陆仁随即向吕玲绮道:“只是吕丫头,我的目的是以攻为守,说到底还是为了保证辽东的发展建设,所以兵力方面我不可能会调派太多给你,不然就真的会因为主动出击的事而耽误辽东这边的稳固与发展了。刚才我也说了,只是让你和公台老兄率领精锐骑兵出击,走的是以劫掠对劫掠的路子,你有没有什么问题?”

    吕玲绮在明白了陆仁的意思之后表示恍然的点点头,然后道:“如果是这样的话请陆叔放心就是,毕竟这样的事情之前我们在菊花港也没少做,熟得很。就是不知道陆叔是准备调派多少精锐骑兵给我?”

    陆仁道:“你现在手头上有多少骑兵?”

    吕玲绮道:“五千余骑。不过如果觉得不够而还想调用的话,就得从慕容小哥那里增调一些过来了。现在小玉(指拓跋玉)和慕容小哥手上的骑兵加起来的话足有两万多,要是再把那些非正规的部族散骑也算上,那么可以调集的骑兵不下五万。”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陆仁现在能调集的骑兵真有那么多?答案是陆仁如果真的是想调集的话,真的可以调集起五、六万的骑兵。

    在这个问题上仔细的看一下相关史料就不难发现,汉末三国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一但有点什么动静,动不动就是“数万骑”、“十余万骑”。

    当然了,史料中难免会有一些夸大的成份,但即便是有所夸大,却也不会太过离谱。而像乌丸、鲜卑这样的游牧民族想搞点什么事情的时候,诸多的大小部族拼凑个几万骑的人马出来也绝非难事。

    陆仁就是因为很清楚这方面的事情,所以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刻意的培养拓跋玉与慕容紫英,然后让这俩货以他们比较特殊的身份在辽西立足。再在一连串的事情之后,拓跋玉和慕容紫英都在辽西那边竖立起了威望,接下来自然就会有大量的游牧部族投靠到拓跋玉与慕容紫英这里来。有着这样的前题,拓跋玉和慕容紫英骑兵数量自然会增加不少。

    所以到目前为止,拓跋玉和慕容紫英所持有的骑兵总数是两万,另外还有五千最精锐的被吕玲绮和陈宫给带到辽东这里来了。而这两万五是属于正规型的,真想全面调集的话,按当时游牧部族的拼凑方法,再整个三、四万出来都不是难事。

    只不过陆仁可不会吃饱了没事去那样做。那些散骑说是骑兵,实际上却是大量的乌合之从,打打顺风仗还行,真打硬仗却都是送人头的主。而且辽西那边也要大力发展,没有必要的话把其实是劳动力的散骑给集结起来干什么?难不成要陆仁带着这些人去中原地区劫掠?陆仁又怎么可能会做那样的事?

    好了,这些不多扯,只说陆仁听完了吕玲绮的兵力汇报之后只是摇头微笑:“哪用得着那么多?数万的骑兵集结起来,不就是在打大规模的战役了吗?再说我和荀公虽然分析着老曹不会对两辽地区有什么动作,可凡事都得防备个万一,所以拓跋玉和慕容紫英手头上的人马也不能轻易的调动。总之,吕丫头,你就用你手头上的这五千精骑去吧。”

    吕玲绮稍有些迟疑:“只这五千骑,够吗?”

    陆仁没来得及说话,陈宫却先开了口:“玲绮,陆府君的意思是以劫掠之姿应对劫掠之姿,有这五千精骑已经足够了。我们是一路打、一路走,又不是要占据什么地方。在此之前,这样的事情你和慕容紫英在辽西那边可没少做过,怎么这会儿反到有些反应不过来了?”

    陆仁笑着点点头,吕玲绮则恍然的笑了笑,然后就曲指敲了敲自己的脑壳。陈宫说得没错,这样的事情吕玲绮和慕容紫英可没少做,只不过是打着联络部族或是营救被掳走的百姓的旗号去做的。

    再看陆仁又接着道,但语气却明显的变得阴狠了许多:“记住,和以前一样,对那些夫馀部族不必客气,出手能多狠就要有多狠,必要的时候我允许你们做灭族之事。与此同时,对那些被夫馀部族掳去而成为奴隶的百姓,尽可能的都给我救回来。这些你们以前常做,我也就不说得太多了。还有……”

    说着陆仁又在地图上用铅笔画了条线:“没有必要的话,你们不要超出这条线。因为你们一但超出了这条线,相关的支援救助与后勤补给就会变得很麻烦。公台老兄,吕丫头的性子有些毛毛燥燥的,所以这个事你可得盯好了。必要的时候该怎么做,我想也不用我提醒你。总之一句话,我可不想吕丫头犯她老爹当年那样的错。”

    陈宫向陆仁拱了拱手:“陆府君放心便是。而且在这一点上,吕丫头可比她老爹要强得多了,不会到时候听不进话。”

    陆仁再次点头:“那我就放心了。另外还有一个,对那些夫馀部族,能不杀的也尽量别杀,尽可能的都给我抓回来。辽东和辽西现在要搞的开发之事甚多,你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多给我抓些苦力回来也不错。

    话到这里陆仁又很是阴狠的一笑:“凭什么一直以来就总是那些北方游牧掳走我们大汉的百姓并且加以奴役?为什么就不能是我们过去把他们抓回来作为我们的奴隶?对这样的事情,老子就是气不过,所以吕丫头、公台老兄,你们得帮我好好的出一出这口恶气!”

    这回不止是陆仁,其他人也都跟着陆仁一起发出了阴狠的笑声。犹其是陈宫,这位老兄虽然是标准的士子,但却绝对不是那些酸腐竖儒。酸腐竖儒会不看清楚情况就对人讲什么仁义道德,但陈宫却不是这种人。

    各人阴狠的笑罢之后,陆仁又曲指敲了敲桌子:“谁文笔好?回头记得帮我去下一份榜文,就说我陆仁出兵去打夫馀是为了给辽东百姓出一出心里的恶气,辽东百姓如果有愿意帮忙的可以过来。说起来,夫馀的那帮子魂淡之前在辽东趁火打劫,我出兵帮辽东的百姓出气,对我们安抚百姓、稳定辽东也会很有帮助。不过在刻度上得给我把持好,别因为辽东百姓一听说是要帮他们出气而搞得太多的人要当兵,结果却影响到了我们的生产。”

    接下来是一些有关于细节方面的商议,这里就不再多说了。总之一句话,陆仁这么做就是要以攻为守,为接下来辽东的恢复生产创造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同时以此来安抚与立威,稳定辽东方面的整体格局。当然,顺便的还要抢点劳动力回来……

    ————————————————————

    开完了会,众人当然是各忙各的,陆仁本人反到是没了什么事,所以是带上了随从和护卫什么的在城中巡视了起来,然后没走多久就碰上了同样是在城中闲逛的公孙恭。

    要说公孙恭现在还真是大闲人一个。在不久前正式的将辽东之主的位置“转让”给了陆仁之后,公孙恭就变成了“无官一身轻”,而陆仁也没有对公孙恭作出过什么限制,表示你公孙恭爱怎么玩就怎么玩,甚至你想留在辽东都没有关系。

    公孙恭当然明白陆仁会这么做自然是有着陆仁的底气,再说公孙恭也确实没什么别的心思,以他的性格在扔下了身上的那些包袱之后却也是神清气爽,整日里游走射猎什么的到也是玩得不亦乐乎。

    或许在旁人看来,公孙恭这个样子未免有些没心没肺,甚至可能还有人会认为公孙恭是在故意的这样做,要么是想保住小命,要么就是在暗中有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