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小山传奇 >

第4部分

抗日小山传奇-第4部分

小说: 抗日小山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他们烧柴用的都是那种入秋时砍下的湿木头,入冬后一冻梆梆硬,在这种大风天里点好底火后必须添这种冻木头,炉火才不会很快地被烧尽。

    霍小山不能出去练武,反而感觉不习惯,但也只能憋在屋里,每天跟宋子君写字背诗。

    霍远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何了,日本鬼子打到哪里了,反正一到冬天,没有人会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山村里来,但毕竟心中还不安稳,就不让宋子君再教那些“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类的,而是教些雄浑大气的,如弃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如文天祥的“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霍小山心思灵敏,习武又养成了肯吃苦的习惯,四天的大烟泡里,倒也背得流利至极。

    而这场大烟泡足足刮了四天四夜,也许是老天爷累了,这才终才歇了下来。

    第五日,天刚蒙蒙亮,一家人还全都在那有着余热的炕上躺着。但听得房门砰砰地响,这嘎答可没有大早晨就串门子的风俗啊!

    霍远与宋子君正在诧异之际,霍小山已一骨碌从炕上爬起,说道“我去看看”,蹬上棉裤穿上棉袄就向外跑。

    费了好大劲才推开一条门隙,却是大雪掩住了房门。从门缝里挤出来向那砰砰响的地方一看,竟然有一头狼,正向厢房门上挂着的一块冻肉扑去,只是那肉挂得甚高,狼扑之不得,便掉下来撞到门板上,发出砰的一声。

    ”你就不能自己去冻点肉吃,非得到我家来抢?!”

    霍小山大是不忿,竟一个箭步上前,抓住那狼尾,那狼大惊回头向霍小山咬来,霍小山一急之下双手用力,竟把那一只足有五六十斤的狼抡了起来,一撒手掷了出去,正撞在了院里的木垛上,那狼连撞带摔,搞得个七荤八素,嗥嗥不止。

    随后赶出屋来的霍远便要回屋拿猎枪,却被披着夹袄的宋子君止住了,道了一声“也怪可怜的,放它去吧。”

    霍小山复又上前,仍是抓住狼尾,用力掷出,那狼这回却跌在了雪地上,打了一个滚爬起来,向那院墙的一个窟窿跑去。

    那窟窿正是秋天时霍远一拳打出来的,当时由于天气渐冷,霍远忙着收秋,只是用树枝简单堵了一下,好等着来年再修,没想到这大烟泡竟把树枝吹掉了,而半夜雪停,这头饿狼到村里找吃的,正好踩着齐腰深的雪从这窟窿里钻了进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章 有种感觉叫飞翔

    霍远一家三口齐上阵,花了两天的时间才把院子里的雪清干净。

    于是霍小山依旧每天在院子里练八极拳,只是因为天寒,霍远让他只在每天上午来练了,霍小山自是大喜。

    一天中午饭后,霍小山正在自家院外堆雪人的时候,村里进了鸟群。

    但见转眼间无数只山鸟儿扑天盖地地落了一村子,墙头树上屋顶菜园子的板杖子上,只要能落足的地方都是跳跃的鸟影儿,到处都是山鸟儿婉转的啼鸣。

    大山之中自是飞禽走兽的天下,人说自己是万物之灵那是自封的并作不得数,鸟兽依旧按着自己的模式生活。

    大雪过后,四处一片白茫茫,大山里的鸟群找不到吃的,就会飞到村子里被人扫过雪露出黑土的地方来觅食。

    霍小山站在院外,手里拿着弹弓子,瞄瞄这个,嘴里叨咕着”黄肚囊“,又瞄瞄那个叨咕着“红肚囊“,指指这个”腊子“,点点那个”交嘴儿“,却始终记得宋子君不让他多伤物命的话,并没有安上石子射出去。

    就在他正摆弄弹弓之际,忽听得身侧的鸟群一阵躁动,刷地飞起,一扭头看见刘二杆赶着马拉爬犁从村子里出来,二虎子坐在爬犁上面,手里也拿着一把小鞭子在空中挥舞着,一副很臭屁的样了。

    “小山子,走啊,上山啊。”二虎子在爬犁上得意的招呼。

    “你们上山嘎哈去?”霍小山问

    “跟我爹上山去拉点烧材回来。”二虎子回答,这时那马拉爬犁已经到了霍小山的面前。

    马拉爬犁霍小山是坐过的,村里也只有刘二杆有一匹马,那还是二虎子觉得霍小山本事比他大才让他坐的,一般孩子那可是想都别想,那马上爬犁坐上去在茫茫雪野里跑还是蛮过瘾的,有一种风一样的感觉。

    霍小山正想答应却想起一件事来,就冲二虎子说道:“我今天有事。”

    ”小山子的事可都是大事,好好练本事,等长大了和你刘叔去打大老虎。”刘二杆哈哈笑道。满村子的人没有不喜欢霍小山的,而与霍远有着生死之交的刘二杆更是对霍小山喜欢的不得了。

    “不坐拉倒。”二虎子拿着手里的鞭子也“啪”地抽出一个响,也学着刘二杆的一样地喊道“驾!”那马小跑起来,惊得周围的山鸟儿呼地一下飞得老高如同一片细密的雨点。

    霍小山闷头在自家院里的木头垛上一阵乱翻,找出一段有碗口粗细四五米长的水曲柳,扛到肩上就走出了门外。

    下午,霍小山已经站在嗄豆子家的屋里面了。

    嘎豆子爹已经把那根水曲柳变成了两块不到一寸厚、前端翘起的滑雪板,细长的滑雪板中间偏后的地方,凿了四个孔,滑雪板下面两孔间有凹槽,这是串上绳子系鞋用的。

    水曲柳木质坚硬而且刨光后表面格外光滑,绝不出毛刺,那波浪形的木纹很是漂亮。

    嘎豆子他爹还给霍小山找出了两根拇指粗细快到霍小山肩头的铁棘藜条。

    这铁棘藜是这一带山林特产的一种丛生灌木,从根上开始枝条都向上向外呈爆炸形生长着,长得很是缓慢,枝条坚硬却富有弹性,据老人听他们的老人说这铁棘藜长到三百多年才完全长成,其硬如钢,只是长成的铁棘藜村里人也都没有见过。这两根铁棘藜条是按霍小山所说做的滑雪钎。

    “小山子,你这招能行吗?”嘎豆子老爹问道。嘎豆子老爹是村里的木匠,也是出了名的老实人,霍小山又在狼口下救了他儿子,所以就算霍小山提出让他做个最长的梯子去摘天上的星星,嘎豆子他爹那也绝不会拒绝的。

    “嘿嘿,应当行吧,我是听老把头爷爷说的。”霍小山答道。

    “是那老头子说的,那就差不多,快到外面试试吧。”嘎豆子他爹说道。

    这老把头可不是一般人。他淘过砂金,拿过棒槌(挖野山参),进山打过猎,在老毛子地界上呆过,甚至有几年还和山上的胡子一起混过。

    在大小兴安岭的山林里老把头就从来没有迷过路,自然也经历了无数次凶险,他的腿就是在最后一次进山时受伤的,虽然侥幸逃生,但由于医治的太晚好了之后就成了瘸子。

    身体也残了人也老了,无妻无子的老把头就在这个村子里住下来,当做了养老的地方。

    每日里他给各家放猪,各家图养猪方便他也不要工钱就在吃喝上帮衬他。

    这老把头还养了条大黑狗,也不知他把那狗咋调教的,很是聪明,不用老把头招呼见猪跑远了就会自己给圈回来。

    村里的孩子也都很喜欢大黑狗,没少拿骨头喂它,但却支使不动它,仍依旧只听老把头一个人的话。

    另外,这老把头做欤B鞋是一绝。鞋外皮抽出很多好看的摺儿,里面絮上反复砸好的欤B草,穿上轻便保暖而又排汗,村子里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儿冬天穿的欤B鞋都是他的手艺。

    那回霍小山在狼嘴里救下了嘎豆子,事后和老把头唠嗑时,说起了要不是挖了那些雪洞就差点成了狼嘴里的嚼货,如果当时要是坐在爬犁上狼肯定追不上。那老把头就提起见过有的山里人脚上绑了木板用圆木杆撑着还真比那狼跑起来快。

    霍小山当然知道老把头指的那是他们这一带所称的划子,这个他也是见过的,但霍小山却认为这划子还是慢,狼还是会追上的,因为这种划子是一块木板一根长木杆,操作时一只脚踏在板上,另一只脚蹬地获得起速的动力,再把身体重心移到踏板的那只脚上借以前行,长木杆那是起支撑作用的,而蹬地的那只脚还需要绑上动物的毛皮以防滑。

    老把头想了一想,又说,他在老毛子地界呆的那几年里,看到过老毛子是用两块板,手中拿了两根杆儿,跑起来可比咱中国人一块板一根杆快多了,那跑起来就跟风似的。

    霍小山对玩最感兴趣,当时就特意请教了那两块板两根杆的做法和用法,直觉上他认定这个方法可行,肯定比一块板要快,只不过当时没有来得及做,日子久了也就耽搁下来了。

    霍小山今天见到二虎子坐爬犁就想起了这档子事,于是就扛着水曲柳找嘎豆子他爹做出了这么一副滑雪板来。

    霍小山并不知道这滑雪板并不是他的发明,但对于他来讲对于这个村子来讲这东西无疑是一件新奇的玩艺。

    雪野茫茫,天地相接一条黑线的地方那是原始森林。

    霍小山正脚踏滑雪板在雪地上滑行着。

    一下午的滑行,摔了不少跟头后,霍小山就已经基本掌握了滑雪的技巧。

    平地滑行,平地拐弯,如何借着惯性爬缓坡,如何在快速滑行中急刹车……这一切能如此完美的体现,这和霍小山那与众不同的身体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霍小山总是在那飞快的滑行中在动作失常之前找回身体的重心,因此滑起雪来显得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的写意。

    就拿从山坡向下滑动时,他马上意识到速度太快,就用滑雪扦控制采取不停左右拐变的办法使速度变在自己可控能力之内,把滑雪路线变成了“之”字行路线。

    天才与常人的区别在于,就象面对一道数学题时,常人还在推算,天才却已经直接运算出了结果,要问天才这是为什么,天才会说没有为什么呀,就是这么简单呀,你不会吗?霍小山在运动上的天才也是如此,没有为什么,他做到了,感受到了在雪地上风一样的感觉。

    正疾速滑行中的霍小山用手中的滑雪扦向雪地一点,滑雪板向左一拐,在雪地上划出两条漂亮的圆弧,停了下来,身后带起一片飞扬的雪雾。

    他抬起头,看看天色天色渐暗,不远处的村里已经升起袅袅炊烟。

    这里有一只山鹰在他头上的高空中滑翔着,那黑色山鹰的翅膀张开着一动不动,任风托着它在那虚无中翱翔。

    霍小山仰着头定定地看着那山鹰,忽然感觉到了什么,忽然感觉到鹰这样的动作与自己滑雪时有某种相似的地方,是什么呢,自己也可以做到象鹰这样的滑翔吗?

    霍小山想到了自己在疾速滑行之时遇到地势的高点时,刷地冲过,由于惯性,自己会有身体完全脱离那雪野变得腾空的刹那,那种感觉和这只鹰并没有什么区别。

    我也可以飞起来,霍小山为自己这个突发的念头兴奋起来。

    他已经在这里滑了整整一下午,早已经熟悉了地势,他知道有一个小山坡,一面很平缓一面却很徒,原来滑到这里总是绕过去,这回他决定冲过去。

    霍小山兜了个大弯向那个慢坡中的小圆包滑过去,越滑越快,在冲过那小山包的最高点的瞬间,滑雪板托着霍小山真的飞了起来,!

    他身体前倾着,双手握着滑雪扦顺势放在后面,滑雪板快与身体平行了。在飞跃出二十多米后,霍小山着地了,双腿顺势一曲,减缓那从空中落下的冲力,在滑行了一段距离后,他在做了一个急刹车动作后,霍小山停在那里,双手将滑雪扦向天上一抛,双脚也不顾还绑着滑雪板,向上一跳,喊道:“我会飞了!我会飞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章 无处不在的功法

    在霍小山的印象里这个冬天过得最快,除了练武就是滑雪,不知不觉间,冰雪消融,苍山披翠,阳光普照,又是那炎热的夏天

    霍小山的生活变得有规律起来。

    每天在启明星还闪亮的时候就要起来练武。吃过饭要抱着一只小猪送到村里统一放猪的地方,这只小猪是村里别人家老母猪下的崽,霍远用在山上采的榛材蘑和黑木耳换来的。回来后要练贴山靠,或者霍远指导下练习固定的套路。下午则要拖泥坯,这是履行去年和他老爹霍远打赌输了的承诺。晚上则是依旧由宋子君教他识文弄墨。

    这天,他吃过早饭后,照旧抱着那小猪向村北头走。那小猪已经有五十多斤重了,但霍小山依旧抱着走,很轻松。这既是因为他练武有成,气力明显大于同龄的孩子,也是因为抱着这猪走已经成了习惯。当这小猪只有七八斤的时候他就抱着走,因为到放猪的地方要过几条小河沟,虽然不宽,那猪是绝对不肯自己过的,他只能抱着过去,可日子久了,这猪只要出了家门竟是一步不走,只是趴在霍小山的脚边一个劲哼哼哼。好在霍小山也当是练功了,随着猪长肉变得,霍小山的力气也在增加,不光能几条小河抱着它走路,竟也能抱着它跳过那几条小河沟。

    过了那几条小河沟,翻过一个小山岗,霍小山便看到了在草地上吃着猪草的猪群,猪群不远一个老头嘴里叼着铜烟袋锅坐在小马扎上,那就是老把头了。一只大黑狗趴在他的脚下。那狗看到霍小山便蹿了起来,摇着尾巴向他跑来,跑到跟前就往霍小山怀里扑。霍小山躲闪着,抱紧了那见到狗吓得直往他怀里拱的小猪。

    “去,奔儿喽儿!,今天可没有给你带好吃的。”

    奔喽是黑龙江人对狗的一种通称,意为奔儿头,也就是书面用语里所说的额头,有喜欢之意。

    那狗围着霍小山转了几圈,却见到有一只猪跑出了猪群,便扭头撵了过去,未等大黑狗靠近,那猪便用它那短得不能再短的四腿跑回猪群里,显是被大黑狗咬怕了。

    霍小山走到老把头跟前,放下了怀里的猪,那猪说来也怪,也不哼哼了,撒开小腿便跑到猪群里吃草去了。

    “来了,小山子”老把头拿下嘴里的铜烟锅和他打招呼。

    “嗯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