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145部分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45部分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斯曼记忆中德国海军的战舰破交战打得难看,或许真的是因为实力太小,或者是因为没有航母保护——如果俾斯麦是“塞得利茨”级航母和36架零战保护下突入大西洋的,英国人能不能抓到它就很难说了。

    “还是举行兵棋推演吧!”主持会议的施莱彻尔元帅做了决定。“如果两个双舰编队可以迫使英国本土舰队主力用于护航,那么就值得建造。”说到这里,他又看了眼胖子戈林,“戈林先生,12艘p级装甲舰项目不会对工业生产构成太大压力吧?”

    “没有问题,”戈林拍着胸脯保证道,“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造船!”

    他用得意的语调说:“在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上台后,我们的工业实力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现在我们每年能生产2600万吨钢,是全欧洲最多的。而且在2个四年计划中,我们还投入了5。65亿马克用于提升八大造船厂的能力(汉堡的布洛姆。福斯造船厂、硕效造船厂、德意志造船厂,威廉港的国家海军造船厂,基尔的霍瓦兹造船厂、斯德丁的伏尔钪造船厂,不莱梅的德希马格船厂,里加的凯撒大帝造船厂),另外我们还新建了17座可以建造中小型舰体和船厂。

    现在除了里加的凯撒造船厂之外,其余的七大船厂都至少有一座可以建造h级战列舰的船台,其中不莱梅的德希马格厂和汉堡的布洛姆。福斯厂还有威廉港的国家海军造船厂都有两座大型船台可以建造h级战列舰。七大船厂合计拥有9座6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船台。”

    h级战列舰的空载排水量是55553吨,建造它台需要6万吨级的船台——这种级别的船台在1930年代是非常少见的。

    不过可以建造h级不等于一定要造h级。现在这9座6万吨船台中有一座用来建造“俾斯麦”级的2号舰,两座用来建造“b航舰”(3。3万吨级的舰队航空母舰),两座计划用来建造h级战列舰,两座计划用来建造3。5万吨级的o级战列舰,还有两座刚刚建成,还没有投入使用。

    至于p级装甲舰,不到2万吨的空载排水量,在德国有很多船厂可以建造它们。

    “另外2万吨到3万吨级的船台还有一些,”戈林说,“目前摆在那些船台上的军用舰船就是一艘‘塞得利茨’级,一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同时开工4艘p级装甲舰是没有问题的。”

    这两艘船都是1933年制定的“z”计划第一期中的项目,包括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两艘“塞得利茨”级航空母舰、四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巡洋舰、三艘“德意志”级装甲舰、五艘“莱比锡”级轻巡洋舰、1934型驱逐舰4艘、1936型驱逐舰6艘、12艘“猛禽”级和“猛兽”级鱼雷艇(不是鱼雷快艇)和大约300艘各种型号的潜水艇。另外,德国海军还拥有3艘“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是在20年代建造的。

    “钢铁呢?”施莱彻尔问,“能够供应吗?现在造船的计划非常庞大,而且制造坦克和大炮也需要占用钢材。”

    “钢材不是问题,”戈林说,“根据计划,今年将会有总产量三分之一分配给军备总局支配,2600万吨的三分之一,就是867万吨。其中的12%给海军局,一共有104。04万吨。到1939年,分配给海军的钢材将会超过200万吨。”胖子感激地看了赫斯曼一眼,“其实钢材不是问题,我们德国真正紧缺的还是有色金属,幸好大将阁下高瞻远瞩,早在20年代就开始储备,否则z计划的原材料供应真的很成问题。”

    “好吧,既然原材料不成问题,”施莱彻尔元帅点了点头,“那么就安排兵棋推演,如果推演证明了海军的观点,那就将4艘p级列为优先级,尽快开工吧。”

    对于这个处理办法,赫斯曼其实不大满意——p级在他看来没有什么大用,2万吨的舰体,要换成航空母舰多好啊。好好设计一下,60架舰载都能上去……

    可是当了十几年的“政治将军”,他也知道备战也是要将政治的。他一陆军大将,是不能太多插手海军的事情。

    “那好吧,”赫斯曼说,“那么‘z’计划中的优先级最多就再增加4艘p级。普通级供应项目确定为2艘h级战列舰、2艘b航空母舰、2艘o级战列舰、12艘m级轻巡洋舰、24艘1936级驱逐舰和20艘扫雷艇、20艘猎潜舰、50艘快艇、100艘潜艇。另外,在海军优先级研发项目中再增加12000吨级护航航母4000吨级坦克登陆舰、新型防空巡洋舰、新型舰载雷达、新型航空鱼雷、500公斤和1000公斤穿甲炸弹。”

    “可以。”雷德尔这一次并没有再提出什么异议。虽然开工建造的h级战列舰和o级战列舰的数量有点少,加上‘俾斯麦’级和‘沙恩霍斯特’级,德国海军到1942年也能拥有8艘战列舰了。另外还能拥有3艘‘德意志’级、4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4艘p级、2艘‘塞得利茨’级、2艘b航舰,一23艘主力舰,也算不错了。

    “那么接下来讨论陆军坦克项目吧,”施莱彻尔元帅吐了口气,争吵多日的“海军z计划调整案”总算有了结果。…38坦克列入优先改进和生产目录?”

    lt…38就是著名的38t坦克,是波希米亚保护国的斯柯达公司在lt…35坦克的基础上开发而来的。在波希米亚成为德意志帝国一部分之后,赫斯曼就指示斯柯达公司开发一款10吨级的轻型坦克。

    在1938年初,斯柯达公司才拿出了产品,就是lt…38。经过装甲兵总监部的测试,认为这款坦克的性能要优于德国的2号坦克,是一款比较理想的轻型坦克。

    赫斯曼说;“是的,lt…38比二号要好,建议目前生产二号坦克的工厂在1938年内将二号坦克60的产能转产lt…38,到明年1月份将lt…38系列车辆的月产量提升到150台以上。”

    “戈林先生。”施莱彻尔元帅问。

    “没有问题,”戈林拍着胸脯回答。“一道命令的事情……这样的话,坦克生产和改进的优先目录中就有38t坦克、3号坦克,优先改进目录中有4号坦克,优先开发目录中有vk3001(30吨级1号)和vk4501(45吨级1号)。”

    vk3001项目和vk4501项目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黑豹坦克、虎式坦克。这两个项目立项都很早,一个是1938年立项,一个是1937年立项的。

    “优先开发目录再加上二号系列的变形车,重点是105mm自行火炮、侦察坦克、喷火坦克和坦克维修车。”

    戈林立即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下了赫斯曼的要求。他的任务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成军方的要求——由于有了军备总局和军备委员会,现在德国的军备生产渐渐上了轨道。军方只能提出军备总局有能力完成的要求,而军备总局则可以用行政命令调节全德工业的生产,以便最大限度发挥德国工业的能力。

    “接下来是飞机的生产和研发,”施莱彻尔又将一个印着空军标记的文件夹打了开来。“海军航空兵提出对he111和ju88进行改型,换装大功率空冷发动机,增加外挂副油箱,使作战半径增加到1000公里以上……而且是在he111携带一枚航空鱼雷和ju88携带2枚500公斤穿甲炸弹的情况之下。”

    看来海军航空兵的人还在琢磨“千机偷袭”?赫斯曼点了点头:“我看可以搞……说不定真的能在开战的时候偷袭一把斯帕卡湾。”

    “太冒险了,那可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啊!”雷德尔摇摇头,“而且我们对斯卡帕湾的情况还不了解。”

    雷德尔说这个话的时候肯定不知道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呆在一个没有飞机掩护,没有雷达探测天空,而且距离德国本土不到1000公里的锚地。

    历史上的希特勒真要敢向山本五十六那样玩,1939年9月英国海军主力恐怕就得趴窝了……

    赫斯曼也不知道斯卡帕湾的情况,他想了想说:“会有人去侦察的,海军也要派潜艇去盯着。”他又顿了一下,“我看可以试试看,即便炸不沉多少船,炸掉它们的油库也够英国人受的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52章 苏联战神巴甫洛夫

    五官粗大,光头,身才非常高大的德米特里。格里戈利耶维奇。巴甫洛夫颤抖着双手,从妻子手里接过军服,往身上一套,这才发现穿反了,他的妻子看见了,只是轻轻叹口气,上前去帮助丈夫把衣服穿了上去,然后又将一个很大的皮包——里面装着几身换洗的衣服——递给了丈夫。

    巴甫洛夫不是要出远门,而是……随时做好准备去蹲监狱。他知道自己是有罪过的——路线错误!是追随图哈切夫斯基错误军事路线的错误!是不可饶恕,活该被抓进卢比扬卡2号错误!

    所以从西班牙前线(他在西班牙当过坦克旅长)回到苏联后,他就非常自觉地将检讨书交给了组织上。然后乖乖等着被捕——和他一起回来的人很多都已经被捕了!

    有空军的,有陆军的,有和他一路的装甲兵骨干,很多人都被枪毙了,可是逮捕巴甫洛夫的命令居然还没有下达。

    “上面一定是忘记了……”巴甫洛夫心想。

    他和妻子吻别——他现在要珍惜每一分钟,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了。

    “亲爱的,等我回来。”巴甫洛夫说完这话,转身就出了门,然后坐着汽车去红军汽车装甲兵总部上班了。

    “也许今天就会被捕,”他在路上想道,“政治保卫总局的人也许就在那里等候,只要自己一进门就会抓人,然后什么都完了……”

    在路上,他甚至想要逃走,找个没有人的地方躲起来,去西伯利亚的森林里也好。

    可是这只是想想而已,巴甫洛夫终究没有逃走,而是顺着每天上下班的固定线路坐车到了汽车装甲兵总部。这是他从西班牙回国后的工作单位,他现在是汽车装甲兵总监(他回国的时候,前任汽车装甲兵总监正好被捕,于是就让他上台了),不过这并不代表上面不会动他。实际上这个人心惶惶的汽车装甲兵总部里面大部分人都新上任的(原来的人几乎都被捕了),可是仍旧经常有人被抓。

    在这种情况下,谁也没有心思办事儿。巴甫洛夫也没有多少公务处理,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奉命在写报告——关于西班牙内战中汽车装甲兵运用的报告。

    而他在报告中写的则是集中使用坦克的坏处……图哈切夫斯基的错误军事路线是什么他还是知道的!所以不能再和图哈切夫斯基一个路子了,一定要深刻检讨自己并且端正态度。

    当然,他的报告也不是瞎写的。凡是总有利弊,装甲部队也一样。集中使用坦克有好的地方,但是缺点也很显著。

    首先坦克部队和步兵的配合往往会脱节,坦克冲击太猛,步兵就跟不上;

    其次是集中使用坦克容易遭到敌人空军的重点轰炸,大队的坦克和车辆在公路上是绝佳的目标,一旦遭到轰炸就会损失惨重……

    “巴甫洛夫同志!”有人突然喊了一声,将正在想事情的巴甫洛夫吓了一跳。

    下面该是“你被捕了”吧?就在巴甫洛夫万念俱灰,等着被苏维埃正义的铁拳击倒的时候。

    “德米特里。格里戈利耶维奇,你这是怎么啦?”那个声音听着有点耳熟,好像是伏罗希洛夫的声音。“怎么不回答我?”

    巴甫洛夫连忙转过身,站在他面前的正是一脸温和表情的伏罗希洛夫。

    他肯定不是来逮捕我的!巴甫洛夫松了口气,赶紧给伏罗希洛夫毕恭毕敬行了军礼:“伏罗希洛夫同志,您怎么来了?”

    “我刚刚从克里姆林宫过来,”伏罗希洛夫笑着说,“有一些问题要问你。”他又补充了一句,“是斯大林同志让我问的。”

    斯大林让问的?巴甫洛夫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不过还是只能老老实实将伏罗希洛夫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然后听候发落。

    “斯大林同志想知道你不能按照图哈切夫斯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组织起一场进攻?”

    伏罗希洛夫刚一坐下,就问了一个让巴甫洛夫吓个半死的问题。

    “这个,这个要看情况……”巴甫洛夫深吸口气,还是实话实说了。“如果要我指挥一个由几个骑兵师和几个独立坦克旅和其他加强部队组成的骑兵机械化集群还是可以胜任的。”

    苏联的机械化部队起步是很早的,早在1932年就组建了第一机械化军——由2个机械化旅、1个步兵机枪旅、1个高射炮兵营和其他部队组成。但是这种机械化军的编制不大合理,有500辆坦克、215辆装甲车、60门火炮和200辆汽车。坦克的数量充足,而汽车的数量明显不够用。这主要是因为苏联的坦克工业非常强大,但是汽车工业实力明显不足所造成的。

    连精锐的机械化军都存在汽车不足,普通的步兵部队就可想而知了。而缺乏足够数量的汽车,又让苏军机械化部队成了“短腿机械化”,可以进行几十公里到一百多公里的突击,但是却很难进行长距离突击作战——历史上让苏联红军真正实现机械化的其实是几十万台美国援助的卡车。

    如果历史上真的发生“大雷雨突击”的话,苏联红军或许会顺利推进一百公里,但是绝对不可能让几百万人“闪击”七八百公里打进柏林。没有几十万辆卡车跑后勤,这绝对就是个不可能完成对任务。

    而现在的斯大林和伏罗希洛夫则面临另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他们想让一支规模小一点的机械化骑兵部队在很短的时间里突击450到500公里去占领卢布林或者卢布林东面紧靠布格河支流乌赫尔卡河的海乌姆。

    “怎么样?”伏罗希洛夫说完了要求,然后和颜悦色地问,“能够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吗?”

    回答“能够”,那巴甫洛夫立即就是一个新组建的机械化骑兵集团军的司令员。回答“不能”,那么卢比扬卡2号的同志很快就会来抓人。

    巴甫洛夫不敢说“不能”,但也不敢轻易点头,“国防人民委员同志,波兰人在西白俄罗斯有防线,如果我的机械化骑兵集团军在突破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