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19部分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9部分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斯曼顿了一下,又压低声音道:“实际上,我在彼得格勒购买艺术品的消息是瞒不住列宁的,所以我买到假货的机会非常低!”

    是啊,列宁同志还用得着赫斯曼呢!在后世改开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们会在友谊商店里买到假货吗?这不允许的!

    “好像有点道理,”克洛伊摇了摇头,非常抱歉地道。“但是我不能把经费借给你……因为这不符合规定!”

    “克洛伊……”赫斯曼用哀求地眼前看着克洛伊的面庞。实际上他提出的要求不会给克洛伊带去任何麻烦,因为他们现在从事的是特务活动,没有严格的财务制度。赫斯曼只要打个白条,就能把钱领走——拿去收买什么人,数目不是太过巨大是不需要收条的。

    如果在意大利、西班牙或是旧中国,他甚至可以把这些钱直接装进口袋。

    “路德维希……”克洛伊却固执地摇摇头,“不行,这样不行,规定必须遵守!”

    德国人的死脑筋!赫斯曼无力地想,自己不应该和克洛伊说清楚的……这个女人毕竟是个德国人,而且还是个有荣誉感的女伯爵。

    “不过……”看到赫斯曼沮丧的样子,克洛伊微微有些得意,“我个人可以借钱给你,”她含着微笑,“在彼得格勒,我现在就能借你2000金马克。另外,你还可以预支几个月的津贴。如果不够,我可以给银行经理发电报。”

    “太感谢了!”赫斯曼点点头表示感谢。“这样就能有三千多金马克了……在如今的彼得格勒,这可是一笔巨款!”

    “那就帮忙帮到底吧,”克洛伊露出微笑。她确实喜欢赫斯曼,而且她还隐约感到对方也有同样的想法。“我认识一些瑞士的古董商人……虽然他们收货的价钱很低,但是肯定比彼得格勒这里贵上几倍。而且,你可以马上拿到钱。”

    “这太好了!”赫斯曼更喜欢眼前这个女人了,“一起干吧,我们会很快发财的。”

    克洛伊微微皱眉,沉默了一下,才缓缓地道:“路德维希,你可是一位前途无量的帝国军人,总想着发财是不是有点……”

    “不,我不是为自己发财。”赫斯曼笑着解释,“而是为了帝国!”

    “为了帝国?”

    赫斯曼点点头,语气已经凝重起来:“我们在俄国的工作,未必会拯救帝国!因为决定性的战场在西线,决定性的力量是美国……如果帝国真的不幸战败,将会枷锁一般的条约降临到德国身上。到时候就需要同俄国展开深入的,全方位的合作,才能拯救国家。这些合作并不一定是官方的,有时候会以个人或公司的名义展开。所以我需要资本,一笔启动的资本!”

    这并不是用来忽悠克洛伊的漂亮话,赫斯曼的确有“实业救国”的打算。他知道一战后的德国存在很长时间的困难时期,许多重要的工业项目,比如航空、造船、坦克等等,都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而要打破这种限制,就必须联合苏联——历史上就是这样做的!想要项目不死、队伍不散、成果不丢,就必须要有市场,要有人掏钱买单。而被西方技术封锁的苏联,就是德国军工赖以生存发展的市场。

    而赫斯曼认为自己应该可以全面参与甚至主导战后的苏德合作,因为这些合作并不都是官方的,这就需要赫斯曼拥有自己的公司和一定的财力。

    ——

    求推荐,求收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十一章 600吨黄金

    在一间屋顶很高,光线阴暗,装潢得富丽堂皇的大屋子里,墙上挂着几张地图,列宁坐在好像是艺术品的办公桌的后面,在他前面的一条红色绒布上放着一堆文件。伟大导师看到赫斯曼走进来,主动站起身,伸出右手和他握了一下。他现在穿着一套松垂宽大的西服,显得有些消瘦。他的秘书兼情人,同时也是老资格的布尔什维克印涅萨。费多罗夫娜。阿曼德坐在他身边,这是一个看上去有三十多岁,但是风韵犹存的女人,在瑞士的时候,赫斯曼就和她认识。他朝阿曼德点了下头,然后就在列宁对面的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

    列宁冲着赫斯曼点点头,用充满感激地口吻说:“刚刚收到托洛茨基同志的报告,克伦斯基的叛军被打败了,我们胜利了!这都是你的功劳……八月革命的胜利也离不开你的帮助。奥托,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列宁仍旧称赫斯曼为“奥托”,仿佛这个名字象征着两人的友谊。赫斯曼笑了笑:“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这个称呼同样说明两个关系亲近),你的友谊就是最好的感谢。”

    列宁的友谊当然比黄金更有价值,凭着在俄国八月革命中的作用,赫斯曼回到柏林后肯定会得到少校军衔和一级铁十字勋章。然后因为和列宁的友谊,他可以再回俄国。

    相比别的地方,俄国可是个升官发财的福地。等到搞定了《布列斯特条约》,赫斯曼就有机会晋升中校!

    而在德国战败后,他的地位会更加重要,因此不会被降级(由于防卫军的规模太小,军官被降级留用是非常普遍的),还会获得主持对苏合作的关键职位。这意味着新的晋升、大量的财富和人脉——政界、商界和军界的人脉,历史上的苏德合作非常广泛,包括技术和设备输出、空军和装甲兵训练、重要资源的采购和外交上的协调。由此产生的利益大到了难以想象!

    而且,在赫斯曼看来,苏德合作完全可以更上层楼。两国完全可以联合开发战列舰、飞机、坦克等先进武器——就像后世俄国和印度的合作开发那样。虽然这会加快苏联军队的现代化,但是这对德国而言好处更加明显。不仅可以获取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品,还可以利用苏联的资金开发德国的武器装备,甚至可能引导苏联军备发展的方向……

    比如恢复自彼得大帝时代以来的大海军!

    又比如发展一种可从海参崴起飞轰炸日本本土的远程重型轰炸机!

    想想都让人激动!不过那都是将来的事情,就眼下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尽快促成俄德停战。早一点停战,德国就能早一点将兵力转用于西线。或许可以打出一个比较体面的和平,多保存几分元气,这样将来的复兴也会容易一些。

    想到这里,赫斯曼的表情已经凝重起来:“今天我来这里,是想了解一下,你们真正的和平条件,而不是用来进行政治宣传的和平条件……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我想你不会真的认为可以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吧?”

    列宁摇了摇头,长长地叹了口气:“奥托,订立以民族自决为依据的无兼并、无赔款的民主和约是我们布尔什维克一直以来坚持的纲领,如果放弃,将会造成严重的危机!”

    “等等!”赫斯曼逐字逐句地分析着列宁的话,突然发现了一个漏洞——或许是列宁故意留下的。“你说以民族自决为依据?”

    民族自决在后世,差不多等同于独立!但是在目前,这条原则对德意志帝国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德意志帝国是一个民族国家,绝大部分的国民都是德意志人,而且德国人民已经被德意志国家主义洗脑了几十年,根本不存在投票独立的可能性。哪怕是普法战争中被普鲁士占据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居民,实际上也都是日耳曼人——这两地本来就是神圣罗马帝国下属的公国,那里的居民大多是说德语的,其中阿尔萨斯是法国在1681年夺取的,洛林则是因为一场土地交易和一场联姻(一位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失败的国王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手中得到了洛林公国作为补偿,他的女儿后来嫁给了路易十五)。如果实行民族自决,德国当然可以保留阿尔萨斯和洛林。

    但是对俄国来说,民族自决原则至少将会让其失去乌克兰、立陶宛、库尔兰、立夫兰、爱沙尼亚、立窝尼亚、波兰和芬兰。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乌克兰、立陶宛、库尔兰、立夫兰、爱沙尼亚、立窝尼亚、芬兰和波兰的公民可以通过投票表决脱离俄罗斯?”

    (爱沙尼亚省和立窝尼亚省后来组成了爱沙尼亚共和国,立夫兰省和库尔兰省组成了拉脱维亚。)

    “是的!”列宁点了点头,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你可以这样理解,民族自决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德国不能够兼并那里……这就是不兼并的原则。”他顿了一下,又道:“而且我不认为你说的那些地区会全部脱离俄国,至少乌克兰不会脱离。”

    乌克兰和立陶宛、库尔兰、立夫兰、爱斯特兰、立窝尼亚、波兰、芬兰等地完全不是一回事儿。那里是罗斯民族的发源地,同俄罗斯合并的历史也非常久,语言文化上也非常接近,而且乌克兰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对俄罗斯来说极为重要。要是失去了,那可就没法交代了。

    当然,列宁也不是真的要放弃立陶宛、立夫兰、库尔兰、立窝尼亚、爱沙尼亚、波兰和芬兰。一有机会他就会派兵过去,把那些地区重新收回,再按上一个加盟共和国的名义——都有国了,还不是民族自决?

    而对赫斯曼来说,他也不在乎德国战败后列宁会拿回多少地盘……这对德国没有损失!现在的问题只是怎么说服德意志万岁爷威廉二世和大总参谋部的那两位老顽固——能不能实现自决不重要,能不能糊弄过去才是关键!

    “那么……赔款呢?”赫斯曼缓缓的,一字一句地说,“是不是存在这样一种可能,表面上缔结不赔款的条约,但是在私下,你们转移一笔属于沙皇的黄金和珠宝给德国?”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列宁摇摇头,他现在并不知道沙皇政府留下多少财产——现在局势非常的混乱。

    赫斯曼道:“据我们所知,在1915年,因为害怕我们入侵彼得格勒,沙皇政府曾经将600吨黄金和大量的珠宝,秘密转移到喀山的国家银行保险库内!现在那笔黄金还在那里……只要你们能将黄金秘密转交我方,就可以签订不赔款的条约。”

    600吨黄金价值二十多亿金马克,比起《布列斯特条约》中的60亿金马克赔款当然少了许多。但是现款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兑现的期票毕竟不是一回事!

    而且公开移交和秘密转交也不是一回事,因为同盟国一方也不是德国一家,如果公开赔款,还得和奥匈、土耳其分配。秘密移交则可以由德国独吞,而且还可以作为秘密资金存在。万一德国战败,这笔黄金因为是秘密的,不会用来支付赔款,可以由军队掌握,用以复兴国家……

    “什么!?”列宁也吃了一惊,“这是真的?”

    赫斯曼笑了笑,低声道:“真不真,派人去查一下不就知道了?而且我们德国不会白拿这些黄金的……我们会提供大量的火炮和炮弹,足够苏维埃政府镇压一切反对力量!”

    ——

    求收藏,求推荐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十二章 苏联买办

    “古……古董?安东诺夫同志,您说的是古董吗?”

    亚历山德拉。米哈伊洛夫娜。柯伦泰的眼眸瞪得老大,愣愣地看着眼前这个穿着黄绿军装,带着红袖章,住在斯莫尔尼宫中的德国特务——为了方便赫斯曼参与革命工作(他是列宁的军事顾问嘛),列宁把他的化名“彼得。安德烈耶维奇。安东诺夫”列入了军事革命委员会委员的名单!所以他真是货真价实的革命领袖。如果他不是个德国特务,这样的资历日后绝对能当上红军元帅的。

    而女权运动的祖师柯伦泰夫人,现在是列宁最信任的几个人之一——在历史上,她因为和托洛茨基走得太近而失去了列宁的宠信。不过现在,她还不是托洛茨基派的骨干,还是列宁最信任的伙伴。

    所以这些日子,这位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和社会福利人民委员并没有去为俄国劳动人民的福利操劳(也没有啥福利可给),而是负责和赫斯曼交流——实际上就是建立一个俄德交往的秘密渠道。明面上的谈判是托洛茨基和越飞负责,轮不到柯伦泰这个女人出马。但是俄德谈判靠明面上的渠道肯定不行,必须要有一个私下交流的通道。

    因为布尔什维克现在并不能真正代表整个俄国,它不是合法政府,人民也没有用选票授权,因此是很不牢靠的。它不能在表面上做出太大的让步,那很有可能造成政权的垮台。而对德国而言,布尔什维克的垮台同样意味着之前的努力全部付诸流水。

    不过,柯伦泰却没有想到,在将要离开彼得格勒的当口,赫斯曼关心的居然是古董和艺术品……

    “古董,还有艺术品,哪里有出售这些东西的商店?我要去信誉最好的古董商店。”

    赫斯曼一边吃着斯莫尔尼宫的厨师(据柯伦泰说是彼得格勒的名厨,叫斯皮里东。伊万诺维奇。普丁)精心准备的早餐,一边和来访的柯伦泰说话。而克洛伊则在准备今天的行装,赫斯曼还是穿俄国人的军服,戴着红袖章,系上武装带,武装带上的枪套里插上一支上好子弹的纳干1895转轮手枪,克洛伊自己则带上一支奥地利斯太尔公司生产的军用手枪。

    “在彼得格勒,最好的古董和艺术品商店都在涅瓦斯基大街。这是……”柯伦泰回答。

    “那好,今天我们就去那里逛逛。”赫斯曼点了点头。

    八月革命后的彼得格勒仍旧不大安全,虽然政治性的抗议活动减少了很多。但是抢劫和杀人事件却依旧层出不穷——毕竟革命不能当饭吃啊。带着大笔现金出门采购,还是得小心一点,所以赫斯曼就给克洛伊和自己都配了枪。

    另外,军事革命委员会还给“安东诺夫委员”配了名警卫和一辆马车。警卫兼车夫是个名叫叶菲莫夫。彼得罗维奇。谢洛夫的年轻人,有张宽阔扁平的斯拉夫脸盘,一个好像大蒜头一样的鼻子,还留着乱糟糟的大胡子,让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很多。和他接触了几天,赫斯曼觉得这家伙基本上还算靠谱,只是喝了酒以后总是色眯眯盯着克洛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