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247部分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247部分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斯曼从来都没有和美国平分世界打冷战的计划。因为他知道美国的实力和潜力,即便是统治了大半个欧洲,掌控了中东原油产地的德意志帝国,也没有在冷战中打败掌握整个美洲资源的美国的把握。更不用说,德国的东面还会有一个虎视眈眈的苏维埃联盟将会和美国联手。

    因此在日内瓦和会之后,赫斯曼领导的大总参谋部就开始秘密制定一个打败美国,进军美洲的《终结者计划》了。

    而赫斯曼现在要求军备部门加紧研发的各种新式武器,都是准备用在《终结者计划》中的!

    当然,上述的这些武器,还不是《终结者计划》所需要用到的新式武器的全部,甚至不是最关键的部分。

    “威策尔大将。”在确定了新型坦克、终极活塞战斗机和喷气式飞机的开发正如期进行之后,赫斯曼就点了海军武备局局长卡尔。威策尔大将的名。

    “终极战列舰的设计方案做好了吗?”赫斯曼问。

    “终极战列舰方案”是海军“z”计划的追加部分,研制工作早在h级开工建造之前就开始了,内部代号为“h41方案”。寓意是要在1941年内开工建造,计划同时开工2…4艘,1944年全部服役。

    用“终极战列舰”去打美国的想法放在太平洋战场或许是错误的,历史上日本建造的两艘“大和饭店”就被称为“二世纪日本三大马鹿”。

    但大西洋战场的情况和太平洋战场是完全不一样的。太平洋战场不仅非常宽阔,而且还处于低海况和低纬度地区——虽然太平洋上时不时也有大风大浪,但是和大西洋特别是北大西洋的恶劣气候没法比的。

    而北大西洋战场不仅气候恶劣,而且那里还是高纬度地区,部分战场还在北极圈内!比如挪威海和丹麦海峡这两个重要战场都在北极圈里面,那里是存在“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每年9月23日到第二年3月21日,北极点出现极夜——整个半年都是晚上!

    而在北极圈附近,极夜和极昼现象虽然不是那么极端,但也有整整半年时间是夜晚很长,白天很短的。再考虑到北大西洋的恶劣气候,在这半的极夜期内,航空母舰在靠近北极圈的北大西洋战场上根本没有什么用。

    航空母舰没有用的时候,战列舰自然就要派大用场了。因此赫斯曼的《终结者计划》,就是要利用半年的北极极夜现象占领冰岛、格陵兰岛,并且威胁加拿大东北部地区。

    而要达成此目标,就必须拥有可以压制以“依阿华”级战列舰为首的美国战列舰部队的“终极战列舰”!

    当然,这样的“终极战列舰”其实已经快要下水了,就是日本二十世纪三大马鹿之一的“大和号饭店”。这艘64000吨标准排水量,72808吨满载排水量,拥有9门460mm/45倍口径主炮的终极战列舰只要用对了地方就绝对不是“马鹿”。

    如果能在1942年冬天北极圈极夜开始时,将2艘日本的“大和”级弄到北大西洋战场来。

    那么凭着2艘“大和”级、2艘“兴登堡”级(h级)、2艘“俾斯麦”级、2艘“黎塞留”级和3艘“维内托”级加在一块儿,就足够吊打英美的全部战列舰了。

    如果北大西洋决战可以取得胜利,那么冰岛、格陵兰岛肯定能拿下。而且理论上也存在登陆加拿大东北部的可能,这样就能让美国最精华的东北沿海地带处于远程四发重型轰炸机的威慑之下!

    而且,在北大西洋击败英美海军战列舰部队还会为德国赢得巨大的声誉。南美洲国家的亲德势力很有可能借机掌权,然后带领全国投靠到德国一边。

    这样德国就能在南美洲开辟一个反对美国的“第三战场”,从而让美国失去南美的市场和资源供应,同时还处于三面受敌(东北面、南面和西面)的被动境地。

    最后或许无法成功登陆美国本土——美国的工业实力和人口是明摆着的,在危难之际动员1000万以上的军队并且用很好的武器把他们武装起来都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只要将南美洲从美国的势力范围内剥离,美国就会元气大伤,再没有和德国争雄的机会了。

    但日本人肯不肯把两座“大和号饭店”派到北大西洋来作战也不大确定。因此赫斯曼在1940年7月份的时候,还是要全力推动德国自己的“终极战列舰”计划。

    “元帅,海军的‘h41方案’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卡尔。威策尔大将把一个文件袋从自己的公文包里取出,让副官交给了赫斯曼。

    他介绍说:“h41方案是在h39(指‘兴登堡’级)方案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h41级的空载排水量将达到67000吨,为此我们还扩建了4个超大型船台,以便能容纳h41级的建造。

    此外,h41级也将改变以往追求高速度的理念,因此最快航速将只有28节。这样就能将更多的吨位用于火炮和防护。主炮,装甲防护也将会大大优于h39级。”

    德国以往的战列舰都受到“破交战”思路的影响,过分追求动力强大,因此动力系统占用了太多的吨位。而h41级将是一款用于海上终极决战的战列舰,不需要30节以上的高速,28节的最高航速已经足够了。

    “那就好,”赫斯曼点点头,“要尽快推动。”

    不过使用德国自己的“终极战列舰”其实是《终极者计划》中的次优方案,而最优方案还是使用日本的“大和号饭店”。

    为此赫斯曼还制定了一个“航母换战舰”的方案。计划将4艘邮轮改装的航母,“欧罗巴”号、“波兹坦”号、“格奈森瑙”号(计划改名“阿尔萨斯”号)和“不莱梅”号派往太平洋助战(会配属战机和全部人员),以换取日本派遣两艘“大和”级到大西洋帮忙。

    “对了,四艘‘蓝飘带航母’的改装工程什么时候可以完成?”赫斯曼又问起来所谓的“蓝飘带航母”,这是德国军方给大型邮轮改装航母的工程起的代号。

    因为用来改装的几艘快速邮轮中的两艘“不来梅”号和“欧罗巴”号是拿过邮轮竞速奖蓝飘带奖的。而用这种高速邮轮改装的航母,因为会保留原有的动力系统,所以航速都非常快。

    另外,它们的体积也非常巨大,改装前的排水量都在4…5万吨,改装完成后可以搭载较多的舰载机。如果采用多种搭载方式混合,完全可以搭载60…70架的舰载飞机。

    所以在改装完成后,这些“蓝飘带航母”是可以跟随主力舰队作战的。历史上日本的隼鹰号和飞鹰号两艘航母就是用客轮改装的,而德国海军的“蓝飘带航母”比隼鹰号和飞鹰号要大得多,动力系统也更加强大。

    不过因为“蓝飘带航母”的飞机搭载方式不是机库全收容,因此在北大西洋上无法发挥最大威力,所以派它们去太平洋战场或印度洋战场是最合适的。

    而在大西洋方面,德国海军武备局计划再开工四艘“齐柏林”级的建造(根据之前的z计划),其中的两艘会在被德国收复的旦泽市的造船厂内建造了,按照计划将在1943年内完工。

    “阁下,四艘‘蓝飘带航母’的改装方案已经完成,四艘邮轮的上层建筑都已经拆除完毕。”卡尔。威策尔说,“剩余的改装工程将会由比利时和荷兰的造船厂负责完成。1941年内肯定可以交付海军。”

    荷兰和比利时在二战前就是工业大国,比利时的钢铁,荷兰的造船在欧洲也能排得上队。仅仅是荷兰国内就有四家可以承接“蓝飘带航母”改装工程的船厂。不过其中的两家船厂最近承接了建造战列巡洋舰的业务(荷兰在德国帮助下开工了2艘战列巡洋舰),因此德国海军武备局就把另外两艘“蓝飘带航母”交给比利时的船厂去改装。

    另外,在法国靠近大西洋的圣纳泽尔还有可以用来建造80000吨级巨轮的船台——法国人在那里建造过“诺曼底”号邮轮。不过圣纳泽尔在大西洋沿岸,通往德国本土的航道被英吉利海峡阻断。还比较容易遭到英国舰队和飞机的袭击,因此德国海军武备局不敢把大型战舰的工程交给法国去做,但还是下了大型油轮和快速运兵船的合同。

    总之,现在要尽可能把欧盟各国的工业都利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和大洋彼岸的美国相抗衡。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411章 终结者计划 下

    威廉。约瑟夫。多诺万现在是白宫的常客了,很快他还将成为美国政府的高官——罗斯福总统许诺会在第三个总统任期内成立一个战略情报局,多诺万将是首任局长。

    未来的情报局长在伦敦和丘吉尔见面后又去了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亲眼目睹了完好无损的地中海舰队后,才心满意足回到了华盛顿。并且在7月19日见到了红光满面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

    “嗨,威廉。”总统很高兴地和多诺万握手。他的手很热而且很湿。现在是7月,是华盛顿最炎热的季节,虽然椭圆形办公室里的窗户都打开了,但室内仍然闷热得使人透不过气来。

    “这是史塔克上将,”罗斯福指着坐在椭圆形办公室里面的一个海军四星上将,“他的海军作战部长——上将,这位的白宫的情报协调员多诺万上校。”

    多诺万和史塔克礼貌的打了个招呼。罗斯福又说:“今天有好消息要说,国会刚刚通过了‘两洋海军法案’,根据这项法案和配套的造舰计划,我们的海军在未来将会有18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6艘‘依阿华’级战列舰和5艘‘蒙大拿’级战列舰以及15000架飞机!”

    “两洋海军法案”是美国参加世界大战的准备工作之一,由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史塔克上将提出的,他本计划耗费40亿美元,在1946年前将美国海军的总规模扩大70%。但是美国国会给的却比史塔克要得还多,全票通过了5…6年内向海军拨付85。5亿美元的“两洋海军法案”。

    和德国的“z”计划相比,美国“两洋海军法案”的手面可要大了许多。光是可以和“h41级”媲美的“蒙大拿”级就一口气编列了5艘的预算,和“h39级”不相上下的“依阿华”级则开工建造6艘。另外,战力堪比“齐柏林”级的“埃塞克斯”级航母则计划建造18艘!

    不过美国要对付的敌人也不止德国一家,太平洋上还有一个大日本帝国,也正磨刀霍霍要加入战争呢。

    “总统,我也有一个好消息,”多诺万说,“我在亚历山大港内看到了完好无损的‘厌战’号、‘马来亚’号和‘君权’号,‘光辉’号航空母舰也未受损。只有‘鹰’号航空母舰受到了中创……飞行甲板让人开了个大洞,可能需要花30天时间修补。”

    “这怎么可能?”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史塔克上将难以置信地说,“意大利人有500…600架驼背飞机,这种3个引擎的飞机是很好的岸基鱼雷轰炸机,我们用它做过实验。”

    “可是意大利人不知道,”多诺万笑着说,“意大利人把这些飞机用于投放炸弹,还不是俯冲投弹,而是在3000米以上的高空水平投放炸弹,而且投弹精度极差。”

    “真是可爱的意大利人!”史塔克上将哈哈大笑起来,“看来我们不必怎么考虑意大利海军的威胁了。”

    “意大利陆军的威胁也不大,”多诺万补充说,“我在亚历山大见到了中东英军总司令韦维尔上将,他一点都不认为意大利在北非和东非的50多万军队是巨大的威胁。”

    “可是意大利人失败后德国人就会介入,”罗斯福说,“丘吉尔知道这个结果吗?”

    “他知道,”多诺万回答,“不过他仍然计划打败德国。”

    “用从比利时逃回英国的两手空空的远征军去打败德国?”史塔克上将嘲讽地说。

    “用轰炸机!”多诺万掏出了丘吉尔给他的四发轰炸机照片,摆在了罗斯福的办公桌上。“他们准备用战略轰炸打败德国……这种飞机的作战半径极大,从英国起飞可以覆盖大半个德国本土。”

    “但是德国没有战斗机吗?”史塔克上将说,“德国人好像有几千架性能优良的飞机。”

    “但是我们有更多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说,“要打败德国就必须先削弱它,而削弱它的办法有三个,一是战略轰炸;二是封锁和禁运……如果我们要轰炸德国,那么英国就是最后的轰炸机出发地点,所以我们不能失去英国。同样,英国的舰队和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也是用来封锁德国和欧洲大陆的最佳工具。”

    他看了海军作战部长一眼:“所以我们必须尽全力援助英国!那50艘驱逐舰,必须尽快准备好。”

    史塔克上将说:“我明白了,总统先生。可是……您说了三个办法,还有一个是什么?”

    罗斯福沉默了一下,用很低的声音说:“利用苏联!”

    ……

    “赫斯曼元帅,你认为可以用区区100架超级轰炸机打败苏联?”阿道夫。希特勒在自己的总理府办公室内捧着一叠文件,戴着老花眼镜仔细地看着,还不时提出问题。

    希特勒正在看的是最新版的《终结者计划》,不过他对打败英国和美国的方案兴趣不是最大,而是直接找出了对付苏联的“终极案”研究了起来——《终结者计划》中的各个方案,除了对英作战的方案,其他都是总参谋部的预案,并不一定会实行。

    可是希特勒看到的不是什么运用闪电战征服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而是一个“终结轰炸计划”。

    在这个“终结轰炸计划”中用来实行轰炸任务的并不是数以万架的四发重型轰炸机,而是数量不超过100架的六发巨型轰炸机。这种轰炸机同时也负担着对美国本土实行“终结轰炸”的任务。

    “实际上,”赫斯曼听了希特勒的话,笑了起来,“我并没有打算用100架飞机去打败苏联,我只打算用十几架飞机去完成任务……如果真的到了非消灭苏联不可的时候!”

    “十几架?”阿道夫。希特勒瞪着灰蓝色的眼睛,审视着眼前这位被德国人当成“毛奇第二”的大军事家。

    “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