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37部分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37部分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带走很少的行李,而且不能带太多值钱的东西,一旦被发现就会遭到没收。不过我们的人有特权,想带走多少东西都行,甚至可以带走俄国姑娘。”

    “俄国姑娘?”赫斯曼哼了一声,“没准是契卡的人……机关的人没有违反规定吧?”

    “机关”是指史塔西。俄德公司的雇员也不都是史塔西的人,他们当然能从俄国带个老婆回家,哪怕她们是契卡派出的女特务——赫斯曼知道,她们每一个人都是特务!不过不可能是契卡的正式特工,而是“线人”,或者用史塔西的说法是“合作通报者”。

    相比史塔西,契卡在使用线人方面有更大的优势。因为史塔西主要使用“雇佣”和“说服”这两种方式发展线人。而契卡可以直接扣押发展对象的家属充当人质!

    所以从普斯科夫离开的俄国资本家和知识分子之中,一定有许多人在为契卡输送情报!

    另外,即将成立的第三国际也可以算是个情报组织。全世界的布尔什维克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它的支部。通过这些支部,第三国际可以取得许多他们需要的情报。还可以将许多外国人发展成苏俄情报组织的特工,这又是一个史塔西所不可能拥有的巨大优势。

    “我们可以走特别通道,不用排队,也不需要接受检查。”克洛伊已经多次从普斯科夫火车站出入俄国,对这里非常熟悉,直接就把赫斯曼带去了“特别通道”。

    特别通道就是原来的贵宾通道,不过现在的苏俄讲平等,所以“贵宾”就成了“特别”。

    “克洛伊!咱们又见面啦!”就在特别通道的入口,一个银铃般的甜美嗓音突然传到了赫斯曼耳边。这应该是一个少女的声音。

    赫斯曼顺着声音看过去,看见的是个有着令人惊艳的面孔的少女。眉毛弯长,鼻梁高挺,睫毛弯弯翘翘,眼睛大且明亮,眸子的颜色是碧蓝。双唇柔艳而性感,唇角微微上挑,带着一丝令人捉摸不定的笑意。少女的身材也相当吸引眼球,虽然没有克洛伊那么丰腴,但也相当丰满,个子也很高,几乎和赫斯曼不相上下(赫斯曼身高1米76)。

    真是个相当出色的美人儿。赫斯曼在心里面赞了一声,然后就将目光收回,看着自己的克洛伊。仿佛在问:她是谁?

    这时少女已经走了过来,她一只手举着块牌子——上面写着匈牙利语,仿佛是欢迎什么人到来。她身后还跟着几个穿着粗劣西装的男人,年纪都很轻,应该是匈牙利来的革命者吧?

    克洛伊低声对赫斯曼说:“她是个波兰人,名叫娜塔莉。列辛斯卡雅。大约二十一二岁,革命前在彼得格勒念大学,二月革命后参加了区联派,去年七月转为布尔什维克党员。现在是布尔什维克外国中央同盟的接待人员。”

    布尔什维克外国中央同盟可以算是第三国际的前身。在布尔什维克拿下俄国的时候,国际上只有俄布一家布党(那个啥党的是敏感词,就用布党代之吧)。马上成立第三国际和社会党主流对抗也不够声势。

    于是布尔什维克就开始帮助外国社会党左pai组织布尔什维克党,至于建党的过程就和后来中国的革命电影《开天辟地》里面一样。先是在俄布(后来第三国际)帮助下建立许多个布尔什维克小组,然后再开大会成立布尔什维克党。而这个布尔什维克外国中央同盟就是干这事儿的。按照后世资本主义的说法,就是输出革命!

    “你怎么认识她的?”赫斯曼疑惑地瞟了娜塔莉一眼。很漂亮的毛妹,这在俄国并不罕见。但是可以进入布尔什维克外国中央同盟,而且还是接待人员,恐怕就不那么简单了。

    “她负责接待过我们的工程师,”克洛伊回答,“在布尔什维克外国中央同盟成立之前,她在工业人民委员部工作。”

    ——

    求收藏,求推荐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十四章 得要有人去拉仇恨

    这时,名叫娜塔莉的少女已经带着几个疑似匈牙利革命者的人走上来和克洛伊搭讪了。

    “克洛伊,这位是谁?能给我介绍一下吗?”娜塔莉用俏皮而又好奇的眼神打量着赫斯曼。

    “路德维希。赫斯曼,我的未婚夫。”克洛伊并没有说那个象征贵族身份的“冯”。在苏俄,贵族可是不大吃香的存在。

    “路德维希,她是娜塔莉。列辛斯卡雅,我的朋友。”克洛伊道,“她在布尔什维克外国中央同盟工作。”

    “您好,列辛斯卡雅同志。”赫斯曼微笑着伸出右手和娜塔莉握了一下。

    娜塔莉则露出了迷人的微笑:“欢迎您来俄罗斯,您也是来参加第三国际成立大会的?”

    第三国际很快就要成立了,这是1919年3月的事情。现在已经是1918年9月了,不少外国革命者正陆陆续续赶来。

    “不,不是的。”赫斯曼笑着指指克洛伊,“我们不是布尔什维克,也不是社会党或工人党员,我们只是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友人。我听说列宁同志遇刺,就从里加连夜赶来了。”

    “哦,那您和克洛伊是在普斯科夫转车吧?”

    现在没有从里加直达莫斯科的火车了,而是要在普斯科夫转车,这是为了方便布尔什维克控制进出俄罗斯的通道。虽然从苏俄逃往国外的道路还没有被封死,但是已经越来越难走了。

    “是的。”赫斯曼回答,“希望可以立即乘坐上去莫斯科的火车。”

    “那可巧了,现在正好有一列开往莫斯科的专列,是我们布尔什维克中央同盟包下来的。”娜塔莉。列辛斯卡雅说,“这列火车很棒,上面还有好些个空着的包厢。我可以请示一下贝拉同志,带上你们俩。”

    “那真是太好了,娜塔莉,太谢谢你了。”克洛伊显得非常开心,她转头对赫斯曼说,“中央同盟的一切都是俄罗斯最好的,这下我们可以舒舒服服的到莫斯科了。”

    现在苏俄辖区内的各种供应已经非常紧张了,连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的配给也少到了很难填饱肚子的程度。而且这个时代的布尔什维克还没有特权和官僚主义,他们基本上和民众同甘共苦。

    而布尔什维克中央同盟是唯一拥有特殊供应的部门,因为他们要负责招待外国革命者。俄国布尔什维克对他们可是非常优待和照顾的,在莫斯科的许多外国革命家甚至还给配了马车。

    谈话就突然中断了,有人喊了娜塔莉。列辛斯卡雅的名字。列辛斯卡雅就让赫斯曼和克洛伊在“特别通道”出口等待。然后就带着几个匈牙利人向一间挂着“外国中央同盟接待处”的办公室走去。

    “那个娜塔莉是契卡的人?”办完通关手续后,赫斯曼低声问身边的克洛伊。

    “不知道,不过契卡、布尔什维克外国中央同盟、外交人民委员部或者军事革命委员会,这在俄罗斯来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布尔什维克党的一个机关,它们的工作人员都是布尔什维克党的战士。”

    1918年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就是如此强大!虽然只有十几万或是几十万党员,但是几乎每个人都是党的战士。这一点,俄国的白卫军根本不能相比!他们根本没有一个领导核心,所谓的“白卫军”只是个统称。实际上并不存在一支统一的白军,也没有可以指挥他们所有人的领袖。所以白卫军内部的冲突,一点都不比他们和布尔什维克的冲突来的小。

    “哦,你说的对。”赫斯曼点了点头,然后就和克洛伊在“特别通道”出口处找了两把僻静的椅子坐了下来,等待那个娜塔莉替他们搞到去莫斯科的包厢——这准是那个外国中央同盟的安排,克洛伊提前将赫斯曼将要来莫斯科的消息通报给了克里姆林宫,然后才有了和娜塔莉的巧遇。只是不知道下面还有什么戏码要上?

    “路德维希,这是斯托克豪森中尉的报告。”克洛伊从自己手提包里取出一个笔记本交给了赫斯曼。

    斯托克豪森现在正以“德国军事专家”的名义给托洛茨基当军事顾问,他每个月都会给俄德公司总部写一份战情通报,同时建议俄德公司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武器给红军。

    赫斯曼取过笔记本翻看了起来,上面密密麻麻写了许多东西,首先是通报了一场正在乌法附近进行的会战,是打内阁执政府的。

    现在的白俄军队大约分成三部分,乌法的内阁执政府(临时政府)控制的军队;邓尼金和科尔尼洛夫领导的南俄武装力量。前者的主力是捷克军团,得到了协约国的大量援助,人数在十几万上下。后者的主力是顿河哥萨克,他们忠于沙皇,得到了乌克兰中央拉达的支持——中央拉达可能想利用他们去削弱布尔什维克的力量。谢苗诺夫控制的远东白卫军,他们得到了日本和美国的支持。

    另外,在波罗的联合公国所属的爱沙尼亚自治邦和芬兰境内,现在也聚集了许多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沙俄贵族和军官。他们以原俄军高加索方面军总司令尤登尼奇为首领,同样拥护沙皇反对布尔什维克。而且,这些人还得到了戈尔茨上将和芬兰的支持!不过,他们目前还没有组织起反布尔什维克的武装力量。

    而这几路白卫军,包括还没有真正拉起武装的尤登尼奇的人马在内,拢共就是几十万人,比红军少得多。除了谢苗诺夫之外,其余两路也没有可靠的武器装备来源,虽然占据了俄国大部分的领土,但那些都是人口稀少的地方,而且白卫军也没有建立可靠的地方政权——那些地方的政权大多都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控制,他们和白卫军算是合作关系。

    靠他们想要打败布尔什维克是不可能的。

    而真正让布尔什维克感到担心的,还是两路外国干涉军!盘踞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斯克的英法美联军,以及8月份时在海参崴登陆的以日军为主力的协约国干涉军。

    现在列宁等布尔什维克领袖都非常担心,目前开进俄罗斯领土的干涉军只是先头部队!随着同盟国战败,协约国方面肯定会将干涉俄国内战作为他们在战后的首要任务。而布尔什维克能够采取的反制措施,只有利用世界革命的理论,支持东欧和中欧的社会党左pai发动革命。

    在报告的最后,斯托克豪森认为俄国布尔什维克目前不惜财力支持各国革命者,还在筹备第三国际成立大会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协约国制造麻烦,牵制他们的精力,避免干涉扩大化。

    也就是说,布尔什维克需要一只拉仇恨吸引协约国注意力的出头鸟!

    赫斯曼合上了笔记本,正想着波罗的联合公国无论如何不能去当这个出头鸟的时候。娜塔莉已经带着一个四十岁出头,留着浓密八字胡,有一张圆滚滚的面团脸的中年人从特别通道的另一头走了过来。

    克洛伊认得那个中年人,她低声对赫斯曼道:“居然是库恩。贝拉!”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十五章 苦大仇深的匈牙利

    “库恩。贝拉?”赫斯曼只记得在报告中看到过这个名字,好像是个匈牙利人,不过却一时想不起此人到底是干什么。

    克洛伊却对他非常熟悉,她低声说:“这个库恩。贝拉是个大人物。他是匈牙利犹太人,曾经在特兰西瓦尼亚的克鲁日大学学习法律,后来中断学业从事政治活动。1902年加入匈牙利社会民主党,是特兰西瓦尼亚工人运动的领袖。大战爆发后,他被动员入伍,1916年被俄国俘虏。在托姆斯克战俘营中加入布尔什维克。八月革命后抵达彼得格勒,认识了列宁同志,并且组织了匈牙利布尔什维克主义小组。现在还是布尔什维克外国中央同盟主席和国际纵队的领导人。”

    “1902年的老社民党人,还是特兰西瓦尼亚工人运动领袖……居然动员他入伍!”赫斯曼翻了翻眼皮,奥匈帝国的秘密警察在吃干饭吗?也对,他们的确是吃干饭的!如果奥匈帝国有个史塔西,萨拉热窝事件根本就不会发生!还有那个茜茜公主也不会在逛街的时候让歹徒用锥子戳死。

    赫斯曼这时候又想起来历史上有个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那可不是在山沟里面打游击的共和国,而是可以在国际上代表匈牙利的,好像还派代表去参加巴黎和会了。不过最后还是让协约国派兵给剿灭了!

    这个库恩。贝拉大概就是这个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领导人吧?

    正想到这里,匈牙利革命家已经快步走过了通道,冲着克洛伊挥手道:“克洛伊,没想到竟然在普斯科夫又遇到了,真是太巧了。”

    真的是碰巧?赫斯曼非常怀疑。

    “库恩,我是来普斯科夫接我的未婚夫的。”克洛伊指着赫斯曼说,“路德维希。赫斯曼,俄德经济促进公司的总经理。”

    “俄德促进公司?很大的企业啊!”库恩。贝拉微笑着伸出右手,“我是外国中央同盟的库恩。贝拉,很高兴见到你。”

    赫斯曼伸出手和库恩。贝拉握了一下,最上说着客气话。心里面却在努力回忆匈牙利历史——在后世,他对匈牙利历史的了解不多,这就是个不起眼的欧洲小国。能让人记住的历史除了在一战结束后出过个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在二战时当了德国的小弟就是1956年的匈牙利十月事件了。

    但是他一番回忆之后,却是大吃一惊。在他今生的记忆中,匈牙利俨然是泱泱大国。奥匈帝国的正式名称是“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皇室领地以及匈牙利圣斯蒂芬王冠领地”。

    其中的“匈牙利圣斯蒂芬王冠领地”就是一般人们认为的匈牙利,或者叫大匈牙利,拥有32。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后世统一了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差不多大。在小国林立的欧洲,这绝对是个大国了。而后世的那个匈牙利,在赫斯曼的印象中不过九万多平方公里,还是个内陆国家,连个出海口都没有(大匈牙利是有出海口的)。

    也就是说,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匈牙利人失去了超过70%的国土。匈牙利从堂堂的欧洲大国,一步跌落成了不起眼的内陆小国,混得比德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