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446部分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446部分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德国人也没有多余的ju288可以卖给日本,这种超大航程的高空高速轰炸机对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来说永远都不够!

    至于由日本自己仿造也不可能,光是一个发动机他们就搞不定。日本人现在连12缸的db601液冷式发动机都没吃透,根本不可能仿造24缸的jumo222系列的发动机?

    岛田繁太郎非常担心地说:“零式的后继飞机进展迟缓,而与此同时,美国人却有不少优秀的机型服役。他们的p51在中低空足以对抗零式,而且这种p51战斗机的载弹量很大,机身坚固,可以作为战斗轰炸机使用。

    另外,根据德国人的情报,一种代号为f4u,性能可能比f优越的舰载战斗机很可能已经服役。这种飞机在低空格斗中或许不如零式,但是零式也很难消灭它。

    如果海军在18年下半年再寻求和美国海军的决战,那么形势将相当不利。”

    由于福克零式在欧洲从1939年嚣张到现在,所以它的性能也早被对手摸透了。在中低空格斗中,除了p51可以对抗(也就是对抗),别的飞机都不行。但是只要拉升高度,躲开福克零式或者采取俯冲攻击的办法,还是可以对付福克零式的。

    “那么海军的意思是……”东条英机看着岛田繁太郎。

    “应当尽快挑起决战,越早越好!”岛田说,“大和号的修理现在已经完成,武藏号也已经入役,零式战机的先进性也没有完全丧失。因此联合舰队现在正处于最强状态!”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730章 罗斯福的难题

    美国总统罗斯福现在的心情不错,投在苏联身上的大把美元总算没有白费——斯大林同志看来是个拿人好处替人打仗的实在人。

    而且苏联红军也没有某些美国军事专家认为的那样弱,虽然打不过德国,从6月份打到现在非但没有要把红旗插到柏林的苗头,反而损失惨重,连第二首都列宁格勒也让德国人包围了。不过苏联毕竟没有马上要倒下的迹象,国民士气仍然相当高涨,后备兵员的动员也非常迅速。

    看起来只要美国能源源不断给援助,苏联就能一直和德国战斗下去!

    另外,英国人也熬过了1942年秋分。在秋分之前,德国人用ju288和弗里茨…x遥控滑翔炸弹打得英美舰队全都不敢出门,让所谓的欧洲联合舰队成为了北大西洋上的主宰,彻底封锁了英国的海上生命线。那段时间,英国人都已经准备“一英各表”了,还好斯大林即使向德国开战,给了英国人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

    现在秋分一过,北大西洋上就是“长夜漫漫”了,而且气候也变得非常恶劣。德国人的ju288至少有几个月时间威胁不到北大西洋航线了。

    而且,苏联人还主动提出要拿出4艘苏联级战列舰和2艘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同英美海军共同作战!

    有了这6艘强大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北大西洋上的海军力量强弱立即就会扭转。德国对英伦三岛的封锁就能被打破,不仅美国的援助物资能源源不断送到英国本土,连美国的军队也能直接去爱尔兰支援英军。这对英国的抵抗意志,一定会是个巨大的鼓舞!

    除了来自大西洋和欧洲的好消息令人欢欣之外,对日作战的一个小目标现在也有了进展——在夏威夷之战后,罗斯福决定开工建造20艘轻型舰队航母和40艘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现在已经削减到了30艘)用于破交的小目标,现在已经有了进展。

    用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的舰体为基础建造的轻型舰队航母的首舰“独立”级航空母舰,已经在9月24日服役了,独立级的2号舰蒙彼利埃号则在10月1日服役。而克利夫兰级的首舰克利夫兰号、2号舰哥伦比亚号、3号舰丹佛号也在6…9月间服役。

    而且在“独立”级航空母舰服役的同时,美国还拥有了一种纸面性能让人满意的舰载机——f4u海盗式舰载战斗机。第一个完成装备的f4u海盗式舰载机中队在10月初就登上了独立号航空母舰,现在大概已经和“独立”号一起抵达太平洋舰队的母港圣迭戈了。bf鱼雷攻击机组成的独立号航空队,很快就要对日本鬼子的海上运输线大开杀戒啦!

    虽然只是一个小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但这总是一个好的开端……美国终于可以开始反击了!

    ……

    “总统先生,国务卿赫尔先生和莱西上将、马歇尔上将已经到了。”

    罗斯福的海军副官卡顿上校这时推开了椭圆形办公室的大门,向总统报告。

    “请他们进来。”罗斯福说。

    然后就看美国国务卿和主持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总统参谋长莱西海军上将,以及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一起走了进来。

    总统冲三个来客点点头,然后指了指摆在他办公桌对面的几把椅子。三人坐了下来,和罗斯福一起围着一张很大的办公桌。

    “总统,莫洛托夫和哈利法克斯子爵都认为我们应该利用北大西洋有利的天气,寻求和德国舰队的决战,同时还应该向爱尔兰派出地面部队。”

    国务卿赫尔刚刚和来访美国的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以及英国驻美国大使交换了意见。莫洛托夫和哈利法克斯子爵再一次提出了夺回北大西洋制海权和在爱尔兰发起反攻的要求。

    罗斯福看了看马歇尔,这是在征求他的意见。

    “总统先生,现在苏联的泥泞季节。”马歇尔说,“苏联境内的道路条件比较差,在很多地方没有硬质路面,因此在秋天的雨雪季节行军是非常困难的。而德国人显然了解这一情况,他们的主要反击行动在9月份就结束了。现在只有乌克兰境内仍然有德军在进行反击,白俄罗斯和列宁格勒战场上,德军都暂停了大规模的行动。”

    由于苏军主动放弃了布列斯特,并且将兵力收缩到华沙周围。因此在9月底前,德军在西白俄罗斯和波兰的军事行动非常顺利。一方面包围了华沙,一方面将苏德在白俄罗斯的军事分界线维持在了世界大战爆发前的状态。

    而在乌克兰,从白俄罗斯的大决战分出胜负后,主动权就一直捏在德军手中。虽然是泥泞季节,但是德军研究在向右岸乌克兰腹地挺进。但是进攻的规模并不算大,不过是几十万人级别的。

    在列宁格勒附近,德军也在收缩,放弃了诺夫哥罗德和楚多沃,把部队收紧到了列宁格勒周围,同时还扫清了列宁格勒周边被苏军盘踞的大大小小是据点,巩固了包围圈。还让奥丽加女皇象征性地回到了列宁格勒郊外的沙皇村!

    “德国人似乎并不想扩大在苏联的进攻,”马歇尔接着往下分析,“至少在明年春季的泥泞季节过去前不会再有大的进攻了……这意味着德军可以将一部分的陆军和空军转用西线,在今年冬天结束爱尔兰之战。”

    爱尔兰如果被德国完全控制,那么英国本土可就真的只能跪了——哪怕美苏联手暂时夺回北大西洋的海权,物资也很难运进不列颠岛。而英国在今年春夏两季中已经消耗了大量储备,现在支撑不了多久了。

    “他们有这样的能力吗?”罗斯福总统说,“德国人已经在爱尔兰和英国人拉锯了几个月。”

    “这是毫无疑问的!”马歇尔两手一摊,说,“只要德国将一部分装甲师从白俄罗斯运到爱尔兰,英国人很快会支持不住,除非我们能及时支援!”

    “派出我们的装甲师?”罗斯福反问。

    “是的。”马歇尔说,“这是陆军参谋部目前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海军呢?”罗斯福问威廉。莱西。莱西现在并不是海军作战部长,但是作为海军出身的总统参谋长(这个位子相当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他非常清楚海军的打算。

    “海军认为保卫澳大利亚才和收复被德国占据的圭亚那才是重中之重。”莱西说,“日军现在正加快巩固在俾斯麦群岛和所罗门群岛的基地,看来很快会攻向澳大利亚。而德国在圭亚那的统治也日益稳固,现在已经控制了法属圭亚那和英属圭亚那。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把德国人从南美洲赶走,只怕委内瑞拉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所以海军的意见,是澳大利亚和委内瑞拉优先。”

    德国在过去的几个月一直在向圭亚那增兵,目前派驻圭亚那的部队很可能已经超过了1个师。而且德国人还分出兵力向法属和英属圭亚那进军,现在已经将三个圭亚那统一了起来。

    其实圭亚那也没有什么要紧的,暂时被德国控制也不怕。但是紧靠着圭亚那的委内瑞拉可就不一样了。现在的委内瑞拉是个重要的产油国,在20年代一度还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国。目前其石油总产量和苏联不相上下,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

    而委内瑞拉这个国家自从1901年赖账事件(不承认外债,结果惹得英国、德国和意大利三国出兵要账,最后美国出面摆平)后,亲美就是政治外交上的主流。其国内丰富的石油资源,当然也是被美国和英国的大公司所控制。在德国突然出兵圭亚那后,委内瑞拉总统伊萨亚斯。梅迪纳。安加里塔一方面宣布中立,一方面却请美军进驻。

    这种明显带有偏向性的“中立”自然维持不了太久,一旦德国在圭亚那站稳脚跟,很有可能会从陆上进攻委内瑞拉。而委内瑞拉一旦被德国控制,德国的石油供应可以就要大大宽裕了。

    所以委内瑞拉也是美国必守的地盘——委内瑞拉是必守,英伦本土是必救,澳大利亚又不能放弃,夏威夷又是必须要收复的地盘,而苏联也需要美国的援助。

    可是罗斯福手中的力量,特别是海军力量又非常有限,不可能同时在这几个地方采取非常积极的行动,必须要有所取舍。

    因此挨了日本暴扁的美国海军中就有不少人主张“太平洋第一”,也就是放弃欧洲和德国以大西洋为界。然后集中兵力运用于太平洋战场,先把日本鬼子打趴下再说。

    但是罗斯福显然不会同意放弃欧洲的,现在“欧洲第一”,仍然是美国的国策。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731章 先英国,后苏联

    在1942年10月的时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面临着难以取舍的难题。而他的对手德国领袖兼总理希特勒和帝国元帅赫斯曼也同样要在许多看上去都非常关键的战场上做出取舍。

    由于和苏联的关系没有能维持,现在的德国也终于陷入到多线开战的局面中去了。不过形势比历史同期肯定要有利许多——现在德国有能力应付多线开战的局面。而且在这个“多线”当中已经有“一线”,也就是和英国交战的战线到了胜利在望的时候。

    “1942年底到1943年苏联泥泞季节结束前,我们应该力争结束应该本土的战争!”

    在10月3日的统帅部会议上,赫斯曼提出了当前的首要目标,他说:“我们只要解决了英国本土,那么帝国就已经立于不败了。”

    “帝国元帅,如果要在未来6个月内占领英国本土,那么我们还有能力在黑海沿岸发动一场大规模进攻吗?”希特勒问。

    他显然更关心东线。英国现在看上去就是一只死老虎了,由于几个月的完全封锁,使得英国不得不依靠储备物资艰难度日,虽然石油储备尚可勉强维持,粮食暂时也够糊口,煤炭和铁矿石暂时也能应付(英国本身是煤矿生产大国,铁矿石储量也较丰富)。但是除了锡矿以外的各种有色金属却出现了严重短缺,而没有了有色金属,英国的战争机器立即就出了大问题。

    因为没有足够的铝,英国的飞机从1942年6月起就开始大量使用木材和钢材作为机身以及机翼的材料,这使得英国飞机的空重增加。而与此同时,由于缺少稀有金属,英国飞机和坦克的发动机水准也开始倒退,发动机变得越来越重,而且越来越不耐热。再加上缺乏石油而衍生出来的高质量汽油的短缺(没有好的汽油,飞机发动机的性能会进一步下降),以及没有汽油而造成的飞行员训练严重不足等原因。现在英国皇家空军几乎从英吉利海峡和爱尔兰岛上空消失了。

    德国海军现在可以在天气良好的白天大摇大摆穿越英吉利海峡!

    德国的飞机甚至可以随意出入英格兰南部(伦敦以南),对英国的雷达站、飞机场、地面炮台等目标进行狂轰滥炸。

    而在爱尔兰岛上,英国虽然堆积了大量的地面部队。但是却因为空中优势被以德军为首的欧洲联军牢牢掌握,因而每一次进攻都打得有气无力,除了徒增伤亡就没有一点意义了。

    如果不是德国在东线和苏联开战,英国国内主和的声浪恐怕早就把顽固主战的首相丘吉尔给淹没了——其实在苏德开战前的42年5月,丘吉尔和英国的主战派都已经准备要跑路去加拿大了!

    即便在苏德开战后,挂着中立国国旗,往返于英国和加拿大间的邮轮(在德国完全控制北大西洋航线后就不再允许悬挂英国国旗的邮轮通过,但是却同意中立国邮轮去运送英国人撤往加拿大,不过这些邮轮必须要接受德国海军的严格检查,以免战略物资流入英国本土)的生意非但没有冷清,反而更加红火了。很显然,英国政府还在继续执行转进加拿大的计划。

    在这种情况下,向来亲英的希特勒和赫斯就认为只要能在东线确立不可动摇的优势,英国本土就会加入到德国领导的大欧洲当中,因此他们现在热衷的还是打击苏联。

    “恐怕不能。”赫斯曼摇了摇头,说,“我们现在有了两个强大的敌人,还有一个半死不活但是非常阴险的敌人。因此在兵力的运用上并不宽松,必须要有取舍。如果我们将军队和舰队运用于黑海,那么我们是可以黑海和亚速海沿岸登陆。但是要从亚速海沿岸推进到里海地区也不容易,在1943年泥泞季节结束前是做不到的。如果不能完成从亚速海到里海的攻势,我们就不可能切断巴库…格罗兹尼产油区和莫斯科的联系。因此我的意见是将对高加索和南俄地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