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550部分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550部分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法国支持奥丽加女皇复辟几乎是必然的!

    赫斯曼思索了一下,又问:“法国人会给你什么?你又想从法国得到什么?”

    “军队!”奥丽加说,“能用来解放彼得格勒的军队……路德维希,你不会反对我向法国借兵吧?”

    “当然不会。”赫斯曼摇了摇头。

    和苏联的战争虽然进展比较顺利,但是伤亡数字还是非常惊人的,从4月底开始的这一轮大规模攻势打到现在还没满一个月,前线报过来的阵亡、失踪和重伤的总数就已经超过了10万!

    在这种情况下,赫斯曼当然不会拒绝更多的法国炮灰的加入了!

    他又顿了顿,决定将德国的底牌告诉奥丽加,“只要苏联一天没有屈服,你就有充分的行动自由。如果在我们和苏联达成协议之前,你成为了彼得格勒的主人……那么我们就只能和苏联打到底了。”

    ……

    “莫洛托夫公爵?呵呵,这个奥丽加还真把自己当女皇了,可惜她只是德国人手里的一个玩物。”

    奥丽加抵达柏林的时候,在瑞士一无所获的莫洛托夫已经回到了莫斯科……哦,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他带回了奥丽加女皇的亲笔信。

    这封信现在就在斯大林同志手里,慈父领袖显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在用嘲讽地语气挖苦远在柏林的女皇。

    “总书记同志,”莫洛托夫看上去却非常担心,他提醒斯大林说,“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叛徒接受了奥丽加女皇册封的爵位……”

    斯大林微微皱眉,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儿,现在追随奥丽加的大部分白军都是原来的红军,在被俘后卖身投靠的。

    “很可能还有更多的人收到过同样的劝降信,”莫洛托夫这时又拿出了一个信封,毕恭毕敬交给了斯大林,“这是柯伦泰同志让我稍来的……她也收到了相同的劝降信。”

    斯大林接过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看了一遍,内容和写给莫洛托夫的书信大同小异,也是封官许愿,所不同的是女皇还在信中回顾了德夫蒙特家族(柯伦泰夫人本姓)的光荣传统(是普斯科夫的公爵和俄罗斯亲王),并且呼吁她在决定俄罗斯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站出来,为全体俄罗斯人去争取真正美好的未来。

    “真正美好的未来?”斯大林低声嘀咕了一句,“这是什么样的未来?”

    “融入欧洲,”莫洛托夫说,“按照反动的奥丽加女皇伪政府的宣传,俄罗斯可以和德国化敌为友,并且在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帮助下发展,加入欧洲共同体,成为欧洲的重要一员……”

    “鬼话!”斯大林嗤地一笑,“这太荒唐了……德国人居然是为了要帮助俄罗斯人才来入侵的,这样的话怎么会有人相信?”

    “的确不会有人相信的……苏联人民都受党教育多年,是绝不会上当的。”莫洛托夫先附和了斯大林一番,然后又用细不可闻的声音提醒斯大林,“但是自从十月革命以来,我们布尔什维克党的内部已经出现过许多叛徒和内奸了,其中的一些人还是地位很高的高级干部啊!”

    这是事实!

    光是在五位布尔什维克党的第一届(由党的8次代表大会选举)政z局委员中,就出了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克列廷斯基等三个叛徒和内奸!

    而在党的第11次代表大会上选举出的八位政z局委员(第一届的5人全部留任,再增补3人)中,又增加了布哈林、李可夫和托姆斯基三个叛徒和内奸。在这一届政z局中,8名委员中竟然有6名是坏人,还有1个中风(列宁)不能工作!实际上只有斯大林一个人是好人,苏联能够坚持到今天实在太不容易了……

    而如今的形势比1922年、23年还要严峻,布尔什维克党内部又怎么会不出叛徒和内奸呢?

    想到这些,斯大林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96章 最危险的敌人(第一更)

    把莫洛托夫从自己的办公室打发走了以后,斯大林越想越觉得不能对白俄的威胁掉以轻心——在1917年4月列宁同志从瑞士回国的时候,布尔什维克党同样弱小的不值一提,可是几个月后布尔什维克党就夺取了政权!

    而现在奥丽加的白俄势力,比起1917年4月的布尔什维克党可强大多了。而且她还得到了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反动势力的大力支持,实在是布尔什维克党最危险的敌人啊。

    正在斯大林越想心越惊的时候,秘书前来通报:部长会议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委员和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求见。

    贝利亚现在正日益成为斯大林最信任的助手,不仅负责情报和肃反工作,而且还兼管防御工事修造、工厂后撤和武器生产等工作,甚至苏联最机密的核武器研发也是由贝利亚直接负责的。

    因为负责的工作越来越多,贝利亚向斯大林汇报工作的次数也越来越密集,几乎每天都要和斯大林见上几次。

    “总书记同志,坦克工业人民委员会的专家日前完成了对233号工程和234号工程的测试,结果令人满意。这两种坦克的重量和kv…85不相上下,但是在火力和防御上却更胜一筹。大炮足够1000米外的距离上摧毁虎式坦克……”

    贝利亚一见到斯大林,就兴冲冲报告了一个好消息。苏联重型坦克的研制工作再次取得了突破!两种基于kv…85的新型坦克同时取得了突破,其中的233项目就是js…1。

    而234项目则是鼎鼎大名的js…2重型坦克,这一款坦克可以说是专为虎式坦克量身定做,拥有一门43倍口径的122mm火炮,足够在1000米以外的距离上摧毁虎式坦克。而且这款坦克的装甲也非常坚固,车体前上装甲为倾角60度的100mm均质钢(或120mm铸铁),侧面装甲板也厚达89…90mm,防御能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听到了122mm口径的坦克炮,斯大林露出了满意的表情。苏联的坦克工业终于拿出了让人满意的产品!

    “应该尽快投产这两种坦克,特别是拥有122mm的234号。”斯大林抽着烟斗吩咐道,“可以给它们冠上我的名字,就叫约瑟夫。斯大林1号坦克和约瑟夫。斯大林2号坦克。”

    “好的,”贝利亚笑着回答,“这两种坦克一定会变成令纳粹敌人胆寒的利器。”

    斯大林点点头,“那就让坦克工业部尽快安排生产吧,我希望可以在不久之后的第四次列宁格勒战役中用到它们。”

    从德军反攻入苏联境内开始,列宁格勒就是一个反复拉锯的焦点,按照苏联人的计算口径,前前后后已经发生了三次会战。第一次是德军包围列宁格勒,第二次是1942年冬天的解围作战,第三次是不久之前的解围作战,而现在正在酝酿的则是第四次列宁格勒战役。

    红军最高统帅部准备在德军主力平定左岸乌克兰(包括克里米亚)之前,在列宁格勒…斯摩棱斯克一线发起大反攻。

    “可是总书记……现在已经是5月下旬了。”贝利亚是知道一些反攻计划的,预备发起的时间是43年6月初,离开现在可没多少时间了,怎么来得及安排斯大林系列坦克的生产?

    “第四次列宁格勒战役将会推迟半个月,”斯大林说,“到6月下旬才会发起。”

    “推迟半个月?”贝利亚不明白为什么,而且他也没听说过这事儿。

    斯大林抽着烟斗,仿佛在下一个很大的决心,“这是必须的,我们必须首先完成各种准备,然后才能在第四次列宁格勒战役中取得胜利。而在所有的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肃清列宁格勒城内的反动分子和不坚定分子!”

    在列宁格勒肃反?

    贝利亚有点明白了。分子家属之城”了。分子的!

    “在围城期间,我们在列宁格勒城挖出过很多反gm和叛徒集团,”斯大林抽着烟,面色凝重地说,“但是和基洛夫同志遇害后相比,这一次我们在列宁格勒的清理力度实在太小了。分子没有被挖掘出来……这些人很可能给城外的那位女皇送去了效忠信,还被封了什么爵位,而我们却一无所知。

    如果现在不把他们都揪出来,第四次列宁格勒战役是不可能取胜的!贝利亚同志,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总书记,我明白了。分子都揪出来,否则他们很有可能在第四次列宁格勒会战期间作乱。”

    “没错!”斯大林赞许地点头,“潜伏在我们内部的敌人才是最危险的敌人!必须先消灭他们,然后才能消灭列宁格勒城外的白俄和德军。贝利亚同志,你认为谁适合去消灭列宁格勒城内的反动分子?”

    “可以委派阿巴库莫夫同志去担任内务人民委员部列宁格勒分部的领导人。”贝利亚马上推荐了自己的得力助手维克托。谢苗诺维奇。阿巴库莫夫。

    “好的,就让阿巴库莫夫同志去列宁格勒。”斯大林说,“明天这个时候,你带阿巴库莫夫同志到克里姆林宫来,我要让他见一见列宁格勒来的库兹涅佐夫同志,他是列宁格勒市w中最能干的同志,只要阿巴库莫夫同志能和他通力合作,列宁格勒就不会有反gm分子立足的空间。”

    这个库兹涅佐夫当然不是那个红海军人民委员,他是列宁格勒市w第二书记,是日丹诺夫的得力助手,同时也是列宁格勒市在围城期间的实际负责人——因为日丹诺夫在那个时候一直生病,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就由副手库兹涅佐夫负担了大部分的领导工作,现在他还担任了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成员(副政委),和弗拉索夫大将成了搭档。

    就在斯大林想让这位库兹涅佐夫和阿巴库莫夫合作搞肃反的时候,他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和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弗拉索夫大将谈话。

    是弗拉索夫主动来找库兹涅佐夫交代问题的——并不是弗拉索夫大将犯了错误,而是他收到了一封俄国女皇奥丽加亲笔书写的劝降信。

    信上的内容当然是很让弗拉索夫震惊的,邪恶的女皇并没有在信中提出什么“招安条件”,甚至没有提及让弗拉索夫投降。而是在和他讨论俄罗斯民族的未来!

    女皇认为苏联已经被打败了!输掉战争不可避免,如果想要苟延下去,就必须割让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这对苏联的经济而言是致命的!

    因为苏联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一旦失去了乌克兰的粮食、煤炭和工业,苏联经济就会无法维持现有的自给自足,而要开发西伯利亚的资源又必须大量投资,这很可能意味着30年代初的“困难时期”再度上演!

    而要让俄罗斯民族摆脱这种厄运,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融入欧洲共同体……

    这番看上去像是肺腑之言的反动言论,当然不会打动弗拉索夫大将了,他目前还是一个忠诚的gc主义战士。按照规定,他必须向所在部队的政治委员当面上交这封书信。而日丹诺夫这两天在莫斯科住院养病,所以就只能交给库兹涅佐夫了。

    “可是这封信是怎么寄到我家的?”弗拉索夫大将提到这事儿,就是一脸的不可思议。“现在列宁格勒市区和城外的普希金村(皇村)肯定没有邮差往来吧?”

    “当然没有,”库兹涅佐夫摇摇头,“它是在列宁格勒市内寄出的。”

    “列宁格勒市内?从哪儿?”弗拉索夫大将追问。

    “我不知道,”库兹涅佐夫苦苦一笑,“大半年围困永远地改变了这座城市……”

    实际上围城中的人们在1943年春天的时候已经完全绝望了,谁也没想到居然还有解围的时候。那个时候大部分列宁格勒人都已经在心里面做好了成为彼得格勒人的思想准备……饿了几个月的人,哪里还管户口本上是列宁格勒还是彼得格勒?有的吃就行了!

    而且列宁格勒围城也不是个密不透风的铁桶,包围圈有200多公里长,城内城外不可能完全隔绝。

    围城的白军和德军又故意弄出了一些模糊地带,让列宁格勒城外的俄国农民可以和城内进行一些“走私”。而为了获得一些食品以缓和城中的供应,库兹涅佐夫为首的列宁格勒市w又对这种“走私行为”睁只眼闭只眼——实际上也没有办法严查,查了太严说不定就惹出变乱了。而且列宁格勒市w和方面军司令部在那时都没想到城市还有解围的一天……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97章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第二更)

    “现在怎么办?库兹涅佐夫同志,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弗拉索夫大将不想去追究围城时候发生的事情,那时的事情和他无关,篓子捅再大也不会抓他去劳动改造。他现在只关心眼下……第四次列宁格勒会战积极开始,作为列宁格勒方面军的司令员,他现在是责任重大!

    “现在……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疏散!”库兹涅佐夫的眉头越拧越紧了,“需要疏散的人很多,而疏散的通道又不畅,所以必须有一个先后秩序,否则又会出大乱子。”

    “大乱子?”弗拉索夫有些不明白。

    “没错!”库兹涅佐夫说,“因为现在不是人人都想要离开列宁格勒……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知道,自己只要走了,就再也没有资格回来了!”

    很多人的列宁格勒户口搞不好就会变成西伯利亚户口……这的确是个大麻烦!

    谁先走?谁后走?谁不走?这都是让人左右为难的麻烦事儿啊!

    虽然列宁格勒之围暂解,但是总体的军事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红军现在并不是在胜利而是在失败!列宁格勒得以解围只是因为德军的主攻目标在乌克兰。等到乌克兰那里的形势大定,必然会有大军北上再攻列宁格勒。

    所以列宁格勒现在仍然是危城一座!

    既然是危城当然就有人想要离开,可又不是人人都想走……心中坦荡的革命干部大部分想要离开,即便自己不走,也要想方设法把家人送走。

    而不想离开的人……恐怕没有多少是想与城同亡的,他们大部分都是对苏联失去信心,本人不是通敌就是变成了反gm分子家属的。他们自然不会想去西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