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603部分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603部分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统,”整个有点消瘦,边幅不修,但看上去仍然显得桀骜不驯的普列斯特斯用一种蔑视和嘲讽的目光打量着有点焦头烂额的瓦加斯,“你要我们加入你的政府,支持你的政府,但同时又不愿意进行土地改革,你不觉得这很可笑吗?”

    “普列斯特斯先生!”瓦加斯连连摇头,“现在祖国正处于危难之中,阿根廷的副总统庇隆正在德国,他很有可能取得德国的支持,你知道这对巴西意味着……”

    “等等,等等,”普列斯特斯摆了摆手,打断了瓦加斯,“庇隆要投靠德国了,你也准备投靠德国了,是吗?”

    “是的,这是必须的。”瓦加斯说。他其实已经下了入轴的决心!

    “庇隆一直宣称要给无衫汉们提高工资,分配土地,你也打算怎么干吗?”

    “不,不,不……这不符合巴西国情。”瓦加斯一脸为难,心说:巴西要是能分地土改,我还找你干什么?我自己不会改?

    “一样加入轴心国,阿根廷可以土改,巴西为什么不能?”普列斯特斯质问道。

    “国情不一样……”瓦加斯显得有些生气,“你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巴西不是阿根廷,两个国家完全不一样,连巴西的纳粹都没有提出过这种荒唐的建议。”

    “那好吧,送我回监狱吧。”巴西gcd的领导人耸耸肩,“或者……你也可以下令枪毙我!”

    枪毙同样是不可能的,普列斯特斯可是公认的尉官派的领袖,在军队里面有很多同情者(阿根廷军队的激进派是右pai,巴西军队的激进派是左pai),瓦加斯怎么敢枪毙他?

    “普列斯特斯先生,您难道想眼睁睁看着您热爱的巴西祖国因为美国和德国的斗争而被活生生的撕裂吗?”瓦加斯还想进行最后的努力,“现在只有团结,左pai、中间派和右pai团结一致,才能让巴西免于灾祸。”

    “好的,团结是吗?”普列斯特斯嘲讽地一笑,“没有问题,我虽然是gcd人,但是我并不忠于莫斯科,只要你能把巴西三分之二的可耕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巴西就可以团结起来,这也是我领导革命和长征的目的。

    如果做不到……那么我想请教您一下,巴西这个国家,难道是给60%没有什么土地,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穷人热爱的吗?难道那3%的大地主、大资本家,就没有热爱国家的义务了?他们就不能因为爱国而贡献出土地吗?”

    “这是不可能的!”瓦加斯拍了拍桌子,说了实话,“因为巴西从来就不是一个整体,它是分裂的,上等白人的下层的印欧混血、印第安人、黑人从来就不是同胞!如果我要把上等白人的土地分配给下等人,国家一样会分裂!”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81章 泥潭战略

    “先生们,德国人看来马上就要在南美洲下手了。”

    庇隆的欧洲之行是公开的,巴西总统瓦加斯能从中嗅出火药味儿,美国总统罗斯福当然马上就能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情了。

    实际上庇隆就算密访德国,罗斯福也能知道,因为美国在阿根廷国内也算经营多年,虽然控制不了阿根廷,但是却能掌握阿根廷政府一举一动。

    所以在2月10日的白宫内阁会议上,罗斯福把正在进行的第二次夏威夷群岛战役丢在了一边儿,先说起了巴西的问题。

    他说:“很多人都知道,南美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越往南越白,越往北则纯种白人越少。而巴西正好是个分水岭……纯正的欧洲裔白人大约占一半,而且也大量集中于南部。而这样的国情,就决定了巴西现在的复杂局面,这对我们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相对于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巴西就是个矛盾综合体,有土地矛盾、人种矛盾、南北矛盾,还有语言文化方面的矛盾。

    而受制于种族主义理论,巴西的纳粹德粉无法提出解决巴西社会的主要矛盾——土地矛盾和人种矛盾——的方法,不能代表巴西最广泛劳动人民说话。反而有分离主义的倾向,想把巴西南方富裕的白人聚居的州从巴西分离,建立一个说德语的白人国家。

    巴西纳粹的这种立场造成了其自身政治版图的狭小,而巴西的左pai却因为能够给出解决问题的画饼而拥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瓦加斯政府在是否倒向轴心国的时候,不得不考虑该国左pai的立场。

    “我们应该向巴西提供军事援助,”罗斯福斟酌着说,“以帮助瓦加斯政府抵御可能来自阿根廷和欧洲的威胁。”

    “总统先生,我们提供给瓦加斯的援助很有可能会在将来用于进攻我们在委内瑞拉的军队。”

    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对罗斯福的建议感到了一些担心,他说:“到目前为止,瓦加斯政府表现得更加亲德。”

    “我知道,”罗斯福点点头,“但是巴西军队并不亲德,任何一个热爱巴西,想要巴西繁荣富强的巴西人,都不会亲德。因为德国人的那一套只会撕裂巴西!”

    纳粹主义对于单一人种或是单一人种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是有不少积极意义的。但是对于巴西这样一个多元化国家,或者巴西以北,美国以南的那些少数人种统治多少人种的国家而言,绝对是一剂毒药。

    所以巴西的纳粹势力很小,而巴西以北的拉美国家基本没有纳粹。

    罗斯福笑着对国务卿科德尔。赫尔说:“所以我们应该让瓦加斯明白,他现在是不能倒向德国的,如果他想要自保,唯一的方法就是武装中立。巴西只有将民众动员起来,把自己武装起来,才能保持中立,而美国愿意向巴西提供完全装备,因为美国是希望巴西中立的。”

    “明白了,总统先生。”赫尔点点头,他知道罗斯福这是在给一个病重将死的人发毒药,而瓦加斯则会抱着侥幸心理把毒药吞下去!

    “但德国还是会入侵巴西!”罗斯福苦苦一笑,看了眼战略情报局长多诺万。

    “是的,总统先生。”多诺万说,“以庇隆为领袖的阿根廷纳粹分子已经取得了德国的支持,根据可靠情报,阿根廷很快会得到一艘凯塞林级航空母舰和4艘1936年d型驱逐舰。还会有许多参加过欧洲战争的西班牙老兵加入阿根廷陆军!另外,法尔肯霍斯特大将已经被任命为了德国驻阿根廷军事顾问团团长。”

    罗斯福又把目光投向了威廉。莱希。

    这位海军上将说:“总统先生,如果要阻止德国入侵,只有加强大西洋舰队。”

    “不,不必阻止德国入侵。”罗斯福说,“但是要让德国在巴西陷入泥潭!”

    “我明白了,总统先生。”

    巴西是一个大国,除了南部和沿海地区之外,都是地形复杂、基础设施薄弱的不发达地区。现代化的军队在那里并不能发挥威力,很容易陷入丛林战的泥潭。

    而且说葡萄牙语的巴西白人,大部分都是热爱巴西祖国的,他们和巴西的有色人种一样,都会把德国和德国支持的阿根廷看成是侵略者。

    只要美国有决心有能力不断提供援助,德国和阿根廷在巴西陷入泥潭是可以想象的。

    ……

    “尼古拉斯,首先我们不必考虑拿下整个巴西。”

    赫斯曼此时已经从贝希斯特加登返回了柏林,在措森的大总参谋部内和从圭亚那赶来的尼古拉斯。冯。法尔肯霍斯特大将,以及从布雷斯特赶来的凯塞林元帅,还有预备担任巴西占领区长官的卡纳里斯海军大将谈话。

    他说:“在北部的亚马逊河流域,除了河口地区,其它不必去占领。

    其次,我们不需要只会说葡萄牙语的巴西大地主的支持。在大致控制局面后,在巴西实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地。

    第三,考虑将巴西一分为三,分别成立葡语白人国家;德语白人国家和印第安裔国家,将巴西北部地区分给印第安裔和混种人、黑人,让他们建立自己的国家。”

    罗斯福的泥潭战略,赫斯曼其实一点也不陌生——类似的泥潭,在另一个时空是美国经常掉进去的。

    而美国掉进泥潭的原因,在现在的赫斯曼看来,除了不够狠之外,就是做事拖泥带水,总是幻想让被占领土的各方“民主力量”用“民主”的办法去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

    同样的错误,赫斯曼是不愿意在巴西上演的。所以他就计划在占领巴西大部分地盘后快刀斩乱麻,实行分田、分种、分国,把巴西彻底拆掉变成三个国家,同时也把困扰巴西社会上百年的两个主要难题解决掉。

    “德语国家可以加入以阿根廷为首的南美联邦,”赫斯曼继续说着自己的打算,“葡语国家可以考虑交给萨拉查博士,如果他有办法让葡语地区的人民支持重返葡萄牙,那么巴西葡语区可以和葡萄牙一起加入欧洲共同体。至于印第安裔国家……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管理。”

    “帝国元帅,”卡纳里斯听完赫斯曼的话,仔细斟酌了一番,问道,“我们在巴西毕竟是占领军,采取土地改革的政策恐怕也很难收买到人心,搞不好还会激化矛盾。”

    土地改革无疑是内斗的利器,但是以民族矛盾为主的国战中并不好用。所以德国在苏联战场上并没有自己去推行土地改革,而是由拥有大义名分的俄罗斯女皇颁布了《土改敕令》。

    而在巴西,哪怕在德裔、意大利裔聚居的南部地区(其实还是非德裔、意大利裔占人口多数),土改政策也会激化德裔、意大利裔和认同巴西的以葡萄牙语为母语的“巴西人”的对立——因为德裔、意大利裔是后来者,拥有的土地并不算多,而且都是自营的农场主,不在土改之列。

    赫斯曼摆摆手说:“不,不,不,我们不能把自己置于占领和侵略的地位。我们是去帮助巴西人民实现国家社会主义的,土地改革是为了解决阻碍巴西经济发展和通向国家社会主义的最大障碍。分拆巴西一方面是为了纯化种族,一方面当然也是为了帮助巴西的非白色种族实现国家社会主义。置于激化矛盾……长痛不如短痛嘛,这对我们不是问题,镇压下去就是了!”

    现在的德国是“一代猛人”当道,虽然镇压战斗民族俄罗斯还是有点费劲,但是对付懒懒散散的巴西人绝对不是问题。所以赫斯曼认为有些得罪人的事情,还是早点完成为好。

    四个人正关起门开小会的时候,赫斯曼的副官,装甲兵出身的霍斯特。派普中校突然喊了声报告,然后就推门走了进来。

    “帝国元帅,中央保卫总局和军事情报局的紧急报告。”向赫斯曼行了德意志礼后,派普中校就将两份手抄的报告递给了赫斯曼。

    “哦,”赫斯曼接过报告看了看,“巴西正在进行动员……看来瓦加斯已经听到一些风声了。”接着他的眉头突然拧了起来。

    凯塞林元帅发现了赫斯曼的表情,于是就问:“路德维希,出什么事啦?”

    赫斯曼说:“一艘挂着智利国旗的间谍船报告,美国人很可能占领了中途岛。”

    “中途岛?”卡纳里斯是海军出身的,所以知道中途岛的大概情况,“那是个很小的岛屿吧?日本人可能觉得很难守卫,所以主动放弃了。”

    “可是中途岛上是有大型军用机场的。”赫斯曼记得二战时的中途岛战役中,美国从中途岛派出过b…17去轰炸日本舰队。

    “你担心美国人在中途岛部署远程轰炸机?”凯塞林问。

    “不,我担心美国人通过中途岛把远程轰炸机调往澳大利亚!”赫斯曼看着凯塞林,“就是那些在大西洋上充当侦察机的高空高速大飞机!”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82章 收复澳大利亚的机会?

    赫斯曼提及的就是b…29远程轰炸机!

    历史上日本在太平洋战败,战略上的原因当然是国力的巨大差距。而战术上的原因,除了中途岛的兵败、南太平洋的消耗和美国潜艇破交战的成功之外,大概就是b…29的战略轰炸了——给日本最后一击,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的,也是b…29!

    而在当下,用b…29轰炸日本本土是不可能的。美国根本找不到能够得着日本本土的机场,除非苏联对日宣战。不过眼下早就是个“泥慈父”的斯大林哪里有功夫去和日本较量?

    可是这也不意味着可怕的b…29轰炸机没有了用武之地。b…29可以用澳大利亚西北部起飞去轰炸东南亚的油田!而以b…29的高空高速性能,日本恐怕很难进行防御。

    而一旦日本在东南亚的油田被美国轰炸机摧毁,日本的战争潜力将会急速下降。

    “是那种性能不亚于me264的远程飞机吗?”凯塞林眉头深皱,他也一直在为这种飞机头疼。“虽然不知道它们作为轰炸机的效率如何,但是作为远程侦察机也它们也能大幅提升美国潜艇的作战效率。一旦布署到澳大利亚,日本人的运油船恐怕会损失惨重啊!”

    用侦察机和潜艇打配合的战术是德国人发明的,在北大西洋上取得过很好的成绩。

    而当时德国人使用的是fw…200改装的侦察机,不仅航速、升限和作战半径都不如b…29,连机载电子设备都比b…29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当时德国的机载雷达还是第一代,可没有如今可以探测几百公里的高性能机载对海搜索雷达。

    可就是性能不怎么让人满意的fw…200在北大西洋,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因为最理想的潜艇破交战术就是集群设伏,以日本护航驱逐舰的反潜能力(日本的驱逐舰数量太少,而且大都集中于主力舰队),如果遭遇数十条潜艇的狼群伏击,肯定会损失惨重。

    而集群伏击的难点,当然就是提前发现敌方的护航船团了。如果不能足够早的发现敌人,就只能在几个关键的海上通道(台湾海峡、巴士海峡)设伏,但是日本现在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反潜巡逻机(大部分是用陆上攻击机和水上飞机改装的,但也有一部分性能良好的“东海”反潜巡逻机),足以对重点海域进行封锁巡逻——潜艇面对性能优越反潜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