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687部分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687部分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斯曼少校,”霍夫曼上将第一个点了小赫斯曼的名,“问你个问题,美国人得费多大力气才能炸沉齐柏林号、普鲁士号和波希米亚号?”

    “啊?”小赫斯曼惊了一下,没有回答霍夫曼上将的问题,“上将,您想用三艘大型舰队航母充当诱饵?”

    如果在日本海军中,一个小小的少佐是不敢这样向海军大将提问的——当然了,如果那个少佐和小赫斯曼一样,有个天皇当干爹(教父),那也许会是个例外——不过在习惯直来直去的德国,这也没有什么。

    “还没有最后决定,”霍夫曼回答,“现在想听听你的意见……毕竟你是我们中间真正见识过大型装甲航母被击沉的唯一一人。”

    战争打到现在,德国海军丢过邮轮改装的航母,丢过护航航母,丢过两栖攻击舰,也丢过“凯塞林”级的轻型航母,但是从来没丢过齐柏林级、普鲁士级这样的大型装甲航母。所以谁也不知道大型装甲航母有多耐揍?

    而小赫斯曼恰恰有这样的经历,他亲眼目睹过3艘日本舰队航母战沉,同时还亲身经历了大凤号装甲航母的战沉,所以是很有经验的。

    “说说大凤号是怎么战沉的吧。”霍夫曼接着问。

    “上将,”小赫斯曼想了想,回答说,“大凤号的装甲甲板其实经受住了考验,当日美军舰队距离大凤号较远,因此派出的轰炸机都无法做到满弹起飞,投下的炸弹都是500磅级别的,而这种航弹是无法击沉大凤号的装甲甲板。不过还是有2枚炸弹击穿了装甲甲板以外的飞行甲板,不过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bf鱼雷轰炸机投下的航空鱼雷击中了航母,引起了火灾。

    可能是因为难以扑灭的大火暴露了大凤号的位置,吸引了附近的美国潜艇。与此同时,大凤号又因为鱼雷造成了伤害多处进水,一个锅炉舱被淹,蒸汽管道破裂等原因,造成大幅减速。无法摆脱美国潜艇的追踪,因而在7月14日傍晚遭遇多艘美国潜艇的伏击……”

    小赫斯曼说的事情,在他自己提交的报告上面都有,霍夫曼上将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也正是因为看了这些报告,他才把小赫斯曼招到自己的舰队担任第二航空参谋的——一个在日本人最好的装甲航母上,亲身经历了海空大战和航母战沉的少校,在德国军中可没几号。还有2个在赤城、加贺号航母上有同样经历的海军航空兵少校,现在也都当上了第1舰队和第3舰队的第二航空参谋。

    “如果没有美国潜艇的攻击,”霍夫曼问,“大凤号能逃脱吗?”

    “能。”小赫斯曼回答。

    “可是加贺号、赤城号并没有遇到美国潜艇。”

    “它们是不能和大凤号相比的。”小赫斯曼说,“这两艘航母我都上去过,还在赤城号上呆了很长时间。它们虽然也号称‘不沉航母’,但仅仅是在改装中铺设了一层不算太厚的装甲甲板,其内部结构并没有什么变化。而且这两艘航母的设计非常陈旧,又是用建造了一半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改装的,内部结构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另外,它们都太过陈旧,舰龄都接近了20年。”

    霍夫曼思考了一回儿,又问:“那么你认为齐柏林号、普鲁士号和波希米亚号能否经受相同程度的空袭?”

    “肯定能。”小赫斯曼非常肯定地说,“因为我们的三艘航母和为其护航的舰艇有更强大的防空火力,而且我们的舰载机也更强大,无论是福克636还是f,都不是零式战斗机可以相比的。”

    “如果再考虑到美国的岸基飞机呢?”霍夫曼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上将,以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情报看,美国的岸基飞机并没有强大的反舰能力。”小赫斯曼说,“在中途岛战役中,美国人用来攻击日本舰队的岸基飞机主要是p47型战斗轰炸机。这种飞机对日本的零式飞机而言太过坚固,高空性能又太好,很难击落。不过它绝对不是福克636的对手,福克636的火力、格斗和在中高空域的性能都要超过p47,只是在极高空上不如p47。”

    “上将,”第2舰队的第一航空参谋舒曼中校这时插话说,“据我们所知,美国岸基飞机的反舰能力平平。他们的中型和重型轰炸机都无法进行俯冲投弹,也没有什么真正有用的遥控制导炸弹。bf、f4u和f6f的岸基型号,还有陆军的p47和p51罢了。这些飞机的性能都比不上我们的福克636。”

    福克636(英国称“海怒”)是集中了英德两国在活塞式舰载战斗机领域的全部经验和技术才开发出来的“终极舰战”,性能比凑合着上舰的f才能打败福克636),在中低空都能压倒p51b/c,别的机型就更不用提了。

    霍夫曼上将点了点头,对梅耶尔少将说:“现在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吧。”

    ……

    “上将,您快看那里。”

    “依阿华”号战列舰上,美国第3舰队参谋长兼第31特混舰队参谋长卡拉汉中将,指着天空中的4架机身细长、发动机硕大的双翼飞机对哈尔西上将说:“那是海军陆战队的f7f虎猫式。”

    “f7f……它终于服役了。”哈尔西连忙举起望远镜,仔细打量着空中组成4机编队的f7f“虎猫”式战斗机——这个型号的战斗机从1941年6月30日就开始正式立项研发了,可是研发的进度却因为f6f项目的优先地位而大大拖延,直到f6f投入量产,双发型号的f7f才得到了足够的研发资源,而那时已经是1943年第3季度了。

    不过到了1944年第2季度,开发进程一度被大大耽误的f7f却成了美军的杀手锏和救命稻草。

    原来在德国海军航空兵装备了福克636之后,美国的f6f和f4u顿时成了被吊打的对象。而且在不多的几次交手中,美军还发现福克636的火力非常凶猛,拥有4门20mm的机炮,连sbd那样坚固的飞机遇上福克636也会被轻易击落。

    在这种情况下,美军自然要寻求性能更加优越的战机去对抗福克636还有更加让美国人头疼的喷气式飞机me262了。而且在失去了英国的技术支持后,美国又在液冷式发动机和喷气式发动机的开发上遇到了一大堆的难题,短期内不但造不出喷气式飞机,连进一步提升p51的性能都有点悬。

    于是美国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了他们擅长的空冷式发动机领域。而安装了2台大功率空冷发动机,而且还进入了试装备阶段的f7f“虎猫”战斗机(其实也是战斗轰炸机),就成了美军的杀手锏兼救命稻草了。

    所以从44年下半年开始,f7f…1型装备部队的速度(第一架f7f…1型是44年4月装备海军陆战队的)就陡然加快。除了海军陆战队之外,美国海军的岸基航空兵部队从44年5月起,也开始大量换装只能算“试用型”f7f…1型战斗机。

    而且这种新式双发战斗轰炸机,还在44年7月被布署到了特立尼达岛,成为了“自由之神”行动中的一把杀手锏!

    “现在有多少架f7f可以投入作战?”哈尔西看着4架f7f在4000米以上的高空,以极快的速度超越了另外4架f4u后,就放下望远镜,问身边的卡拉汉。

    卡拉汉中将还没有回答,一个舰队参谋就跑进了“依阿华”号战列舰的司令塔,将一份电报抄件递了过去。

    “长官,”卡拉汉看了眼电报,马上说,“德国在布雷斯特和直布罗陀的大舰队开始离港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115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 四

    发现欧洲联合舰队第2、第3舰队主力离开母港布雷斯特和直布罗陀的是2艘美国潜艇。大西洋上包括布雷斯特、直布罗陀、亚速尔群岛、佛得角群岛和贝伦港在内的这些德国控制的重要港口附近,一直都有美国人的潜艇蹲守。

    虽然美国人的潜水艇在水下的持久能力和航速都不如德国的21型潜艇。但是当它们采用水下慢速(2…3节)航行或是静止潜伏等战术时,还是可以在潜望镜深度坚持很长时间,而且还很难被发现。

    不过这种谨慎小心的侦查方法却很难得到准确详尽的情报,在很多情况下只能通过观察冒出水天线的烟柱判断敌方舰队的数量,很难查明具体的舰队组成情况。

    “离开布雷斯特港的舰艇数目超过100艘,离开直布罗陀的舰艇数量更多,足足有200多艘。”卡拉汉中将分又析说,“从数量上看,离开直布罗陀的德国大舰队应该是包括运输或登陆编队的,目标应该是圭亚那。

    由于德国人至少将6艘齐柏林级航母派去了太平洋,因此从布雷斯特和直布罗陀出发的大舰队不会有太多的舰队航母跟随。

    另外,从布雷斯特和直布罗陀到圭亚那间的距离都是3000多海里,如果走反潜航线大约是5000海里,以16节…18节的航速大约需要250…300个小时才能抵达战区。”

    “10天?”哈尔西想了想,问,“登陆编队在10天内能完成卸船作业吗?”

    “不能。”卡拉汉中将摇摇头,“恐怕20天都完不成,乔治敦港的码头设施完全被破坏了,而且那里本来就不是什么天然大港。现在登陆编队只能通过滩头作业进行卸载,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卸船作业是分成港口作业和滩头作业两类的,前者卸船速度较快,如果港口设施良好的话,一个海军陆战师的全部装备和人员有个几天就能卸船完毕。而后者就麻烦了,人员、装备、物资等等的,都得用登陆舰艇或是驳船送上滩涂,也没有什么卸载设备,只能靠车辆自身的动力和人力进行作业,效率不知道比在港口卸船低多少倍。

    而且滩头作业一般发生在交战状态之下,登陆编队是冒着敌人的各种火力打击在卸船!

    而乔治敦上陆行动开始以来,就不断遭到来自空中、海面还有水下的各种敌方火力的打击,因此进行得非常艰难。

    另外,当登陆乔治敦滩头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始沿着德默拉拉河向内陆地区深入了大约15公里后,就开始遭到了德军的顽强抵抗。

    战线就在德默拉拉河两岸展开,双方的炮火打得接地连天。

    上陆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虽然有海军舰炮的支援,但是激战发生的地点距离海上美国重巡洋舰可以活动的水域都超过20多公里了。舰炮的准头大大下降,很难打中分散在密林中的德军火力点。

    而依托密林坚守的德军,则显示出了极强的丛林战能力,显然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丛林部队”。

    而且德军居然还在乔治敦内陆地区布署了少量远射程的大口径火炮,数量虽然有限,但是却打得很准,给进攻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现在双方在大片的热带雨林地带打成了胶着,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增援,乔治敦陆上的战斗没准还会起些变数。

    因此运送增援部队的船队,现在已经离开了西班牙港,几天后就会抵达乔治敦附近海域。

    很显然,第31特混舰队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丢下已经登陆的海军陆战队缩回加勒比海去的。

    而且在圭亚那附近海域和欧洲联合舰队主力决战本来就是“自由之神”计划的一部分。同时从太平洋和大西洋方向出兵,调动欧洲联合舰队主力,然后找机会干掉其中的一部分,从而取得大西洋海权!

    当然了,海上决战,特别是水面舰队的决战,必须在绝对有把握的情况下才能打——现在美国海军拥有的9艘超级战列舰可是不能有什么意外的!

    航空母舰沉掉一些倒没有什么,因为美军在大西洋上的战斗现在主要在岸基飞机的保护圈内打。如果要转入守势死保特立尼达岛的话,有没有航母都无所谓。

    只要懂点航空兵的人都知道,拼岸基肯定比拼舰载划算,别的不说,光是训练飞行员就能省不少了,而且同一个大系列的飞机,岸基型号的性能肯定要超过舰载型号。所以美军一旦收缩防御加勒比海,航母就没什么大用处了。

    但是他们9艘超级战列舰可不能丢,至少不能丢太多。因为只要它们还建在,德国佬就不敢轻易登陆特立尼达——只要一艘“依阿华”级或“苏联”突破到了德军登陆场附近,那德国佬的登陆行动立即就会变成一场伤亡惨重的灾难。如果战列舰率领着巡洋舰和驱逐舰杀进登陆场,这威力可不是区区几艘潜水艇可以比拟的。

    如果9艘超级战列舰都到了那里,那么世界大战说不定就结束了……

    所以在执行“自由之神”作战中,哈尔西就很小心地运用自己的战列舰,始终将它们至于大量的驱逐舰和岸基飞机的保护之下——哈尔西率领战列舰出击,是为了防止欧共体舰队的战列舰率领巡洋舰和驱逐舰突防攻击美国登陆编队的。

    而且为了防止遭到ju288和me264这样的德国高空轰炸机携带遥控飞弹突袭,哈尔西还携带了10艘装备了“一次性喷火”的护航航母,随时都有20架“一次性喷火”被安装在弹射器上。

    “第56特遣舰队现在的位置?”哈尔西思索了半晌,突然问起了太平洋上的第56特遣舰队。

    “在利马以东约600海里的太平洋上。”卡拉汉中将马上就走到海图台旁,拿起一根指挥棒点了下东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小木头船。“它们距离向风群岛和背风群岛大约有2500海里航程,如果大部分航程不考虑反潜的问题,100个小时就可以抵达向风、背风群岛。”

    “给尼米兹上将发电吧,”哈尔西点了点头,“我们现在需要第56特混舰队的8艘‘埃塞克斯’级航母了。”

    调动第56特混舰队的航空母舰到大西洋参战也是“自由之神计划”的一部分。同样的,在“安第斯计划”中也有从大西洋舰队调动战列舰的预案——巴拿马运河在美国人手中,使得他们可以迅速的将主力舰在两洋舰队之间调配,这样的有利条件当然要充分利用了。

    “上将,”卡拉汉中将并没有马上去草拟给美国太平洋…大西洋舰队联合司令部的电报,而是低声提醒尼米兹,“巴拿马湾中肯定潜伏着德国人的潜艇,这些潜艇很难对付,恐怕没有办法把它们赶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