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738部分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738部分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爱的,我们到了!”贝丝。杜鲁门轻声提醒显得有些恍惚的杜鲁门。

    轿车的门被一个穿着盛装的美国军人拉了开来,凛冽的寒风扑面,杜鲁门顿时就是一个激灵。那点恍惚和对美国前途命运的悲观情绪也随之消失了。当杜鲁门从轿车中走出来,冲着支持他的美国人民挥手致意的时候,记者们的镜头抓拍到的是一个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准备领导美国去战胜一切法西斯和纳粹敌人领袖!

    ……

    “他看上去像一个胜利者!”

    阿道夫。希特勒轻轻拍了拍自己办公桌上的《华尔街日报》,报纸上面赫然刊登着“杜鲁门大招手”的照片,不知怎么就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美国是命中注定的胜利者,但是我们改变了命运。”刚刚从彼得格勒返回的赫斯曼也说了一句听着有点高深莫测的话。

    “对!我们改变了德国和欧洲的命运。”希特勒点了点头,然后就转移了话题,“路德维希,鲁道夫在俄罗斯的婚礼怎么样?”

    “比在海因斯堡的婚礼要气派体面多了,都快赶上皇家婚礼了。”

    这次赫斯曼去彼得格勒是为了鲁道夫的婚礼。婚礼是在尤苏波夫宫举行的,极尽奢华,而且办得非常高调。还举行了马车巡游,就像欧洲的皇家婚礼一样。婚礼结束后,鲁道夫和亲婚妻子艾琳娜一块儿去了黑海之滨的索契,住进了原本属于斯大林的绿色丛林别墅,他们将在那里度蜜月。

    “俄罗斯人怎么看这场婚礼?”希特勒又问。

    “似乎非常欢迎。”赫斯曼耸耸肩,“这场豪华过头的婚礼展现的是德意志和西欧的富裕,我想会有更多的俄罗斯人想来咱们这儿了。”

    在彼得格勒举行的婚礼是尤苏波夫亲王出的钱——他可比赫斯曼富裕多了!不过现在的俄罗斯人患上了自卑症,总是觉得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比较穷,不能和西欧的阔佬们相比。

    希特勒一听到会有更多的俄罗斯人跑到德国,忍不住就眉头直皱——这实际上是件好事,只是希特勒现在没有意识到。因为俄罗斯这个民族也是人才济济的伟大民族,而且他们的外形和日耳曼人差距不大,比较容易同化。如果德国能够吸引大量的俄罗斯杰出人才,将来只会更加繁荣强大。至于俄罗斯劳工,那也是德国和西欧建设所需要的劳动力。只要欧共体能从美国敲诈到足够的赔款,将来的基础建设规模就会非常大,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用俄罗斯人肯定比用中东和非洲的劳工要靠谱,至少他们也是金发碧眼白皮,而且相信上帝。

    还不知道斯拉夫人的价值的希特勒又将话题拉回了同美国的战争上面。他问:“高奇堡计划的第一阶段,看来已经取得胜利了吧?”

    高奇堡计划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欺骗阶段,就是要让美国佬相信特立尼达岛才是德国人进攻的目标,从而忽视纽芬兰岛的防御。而第二阶段才是进攻纽芬兰岛!

    现在各种欺骗行动轮番上演,不仅骗了美国,连法国人、英国人和俄罗斯人也都跟着被骗了。

    除了欺骗之外,保密工作也进行的极好,知道德军真正的进攻目标是纽芬兰岛的人一共也没几个,除了参与制定计划的总参谋部作战局的精英参谋之外,也就是有资格参加统帅部会议的几个人,还有就是大西洋战线的司令官、海军航空兵的司令官、海军陆战队的司令官、潜艇司令部的司令官以及几个军需总监。

    而从各方面反馈回来的情报分析,欺骗的确取得了成功。现在美国人应该已经百分之百相信决定命运的地方就是特立尼达了。

    不过这还不是“欺骗计划”的全部,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动美军的空中和海上力量,国防军总参谋部还制定了一个虚假的攻击百慕大群岛的方案。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197章 高奇堡计划——玛格丽特嫁给谁?

    赫斯曼离开阿道夫。希特勒的总理府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因此他没有再回措森的大总参谋部去办公,而是直接回了在措森的庄园。当他走进自家客厅的时候,他的妻子克洛伊和往常一样,站在大门内迎候,送上了拥抱和香吻,温柔的替他脱下厚重的军大衣。然后两个人手牵着手仿佛是新婚燕尔的夫妇一样,去餐厅共进晚餐。结婚二十多年,赫斯曼和克洛伊一直都是这样亲密,哪怕在作风保守的容克军官的家庭中也堪称典范。

    晚饭已经摆上了餐桌,比较简单,有蔬菜、面包、香肠、肉汤、酸黄瓜还有一些切开的苹果。因为是克洛伊亲自烹调的,所以口味真的不怎么样——赫斯曼家有几个仆人,其中一个是厨娘,不过克洛伊仍然习惯亲自为丈夫做饭,那个做饭的手艺远超过她的波兰厨娘在大部分时候只是给她打下手并且负责仆人、副官和警卫们的饭菜。

    好在赫斯曼也不是个吃货,而且在德国这个地方本来就没啥好吃的饭菜,二十多年快三十年生活下来也早就习惯这种单调的饮食了。

    在吃了个半饱之后,赫斯曼放下了刀叉,开始和妻子克洛伊说话。

    “哦,亲爱的,你上次和我说伊丽莎白女王想给她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找个夫婿?”

    “对,”克洛伊说,“小女王想替妹妹找个法国人,从波旁王室和波拿巴王室中寻找。”她看了眼若有所思的赫斯曼,“可以吗?”

    赫斯曼点了点头,呵呵笑了笑:“可以,当然可以,我们可不想让加拿大重回大英帝国的版图,那对我们没有好处。现在我们对加拿大只有两个要求,不能分裂,不能被任何外国控制。我想波旁王朝和波拿巴王朝应该是所有加拿大人民都愿意接受的选择,能够维护加拿大的统一和团结。”

    克洛伊却轻轻蹙了下秀眉,因为她发现丈夫说了不该说的话——欧洲共同体对加拿大的要求是机密,肯定不是克洛伊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公职的贵族妇女可以知道的。而且赫斯曼一向是非常遵守各种保密规定的,即使他不小心说漏了,稍微有些古板的克洛伊也会提醒他。

    “亲爱的,德国对加拿大的要求是我应该知道的吗?”克洛伊问。

    “你应该知道。”赫斯曼顿了顿,笑着说:“而且还应该让伊丽莎白和奥丽加知道……我想你应该积极投入到替玛格丽特公主做媒的活动中去。”

    克洛伊现在的身份是公爵夫人,属于欧洲最上流的社交圈子中的显赫人物。替王室做媒,其实是她这样的女人的社交活动的一部分。不过因为她的丈夫是德国几个最有权势的人之一的国防军总参谋长,所以她积极参与到这场王室做媒活动中去,也就代表了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部是支持玛格丽特和法国王室联姻的。

    “好的,好的,我会遵照你的吩咐去做的。”克洛伊心里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赫斯曼是在命令她,这当然是一个为国效力的任务。

    至于赫斯曼为什么要让伊丽莎白和奥丽加知道德国对加拿大的要求,那就不是克洛伊该问的了。不过即便不问,克洛伊也能猜得出来,这一定是总参谋部制定的一个欺骗计划的一部分。

    ……

    “总统先生,我们得到了一个特殊的情报。”

    在1945年1月30日的白宫内阁军事会议上,战略情报局长多诺万向杜鲁门总统报告:“英国的伊丽莎白正在替15岁的玛格丽特做媒,想把她嫁给一位法国王室子弟,而且还得到了德国总参谋长赫斯曼和俄罗斯女皇奥丽加的支持。”

    “玛格丽特?”杜鲁门没有怎么听说过这个名字,“她是谁?”

    “她是英国王位继承人。”多诺万顿了顿,又补充说,“准确的说,她是加拿大王位的继承人。”

    “加拿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王国,”战争部长华莱士插话说,“这取决于加拿大人民的选择。”

    杜鲁门看了自己的战争部长一眼,心中很有些无奈。说实话,他并不喜欢华莱士这个大白左,但华莱士是民主党功臣,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小派别——民主党新政联盟。属于这个小派别的众议员、参议员加一块儿也有那么七八个,人数是不多,但是对于在国会中本就处于下风的民主党而言,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杜鲁门没有办法把华莱士这个民主党白左头子从内阁中踢走。

    “乔治六世是我们的盟友。”国务卿爱德华。斯特蒂纽斯是杜鲁门的心腹,明白总统的心意,马上开口提醒华莱士。“美国不能出卖盟友,否则我们的国际信誉将受影响。”

    “盟友?”华莱士嘲讽地一笑,“那他为什么要把女儿嫁给一个被纳粹控制的王子?”

    “不嫁给欧洲的王子还能嫁给谁?”斯特蒂纽斯摇了摇头,“英国女王的配偶必须出自王室,这是传统。而挑选法国王室而不是德国王室,就已经说明了加拿大王国未来的立场不是亲德的。而且……法兰西是共和国,王室是在野派,不代表官方,也不是纳粹分子。”

    乔治六世选择法国王子为玛格丽特公主的夫婿也是考虑到了美国人民的感情——法国王室无论是波旁家还波拿巴家,对美国都是有恩的。前者是美利坚立国时的外援,没有路易十六的支援美国有没有都不好说!后者则把密西西比河流域那么一大片地盘低价出售给了美国,让美国在北美洲做大。而且波旁王室和波拿巴王室现在落魄在野,根本不是纳粹、法西斯一边的。

    “可是德国人支持这门婚事!”华莱士提出了自己的理由,“这一定是个阴谋!”

    “威廉,你怎么看?”杜鲁门把问题推给了情报局长多诺万。

    “这不能算阴谋,”多诺万说,“而是一种多方默契。”

    “默契?”

    多诺万点了点头,说:“德国人很显然不希望加拿大重回大英帝国,这会让英国有可能借助加拿大复兴,并且成为能和德国争夺欧洲支配权的强国。而伊丽莎白和她的丈夫弗里德里希也不希望加拿大重回英国,因为那会影响到他们夫妇在英国的统治。至于乔治六世的想法恐怕和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样,希望留在加拿大为王而不是返回欧洲。因为他一旦返回英国,就会失去权力成为德国人的囚徒,同时也会造成加拿大脱离温莎王朝的控制。”

    他的分析头头是道,在座的美国政府和军方的头头们听得也是频频点头。等到他说完,杜鲁门就补充道:“我想这样一个加拿大王国也是美国所乐见的。”他看了眼华莱士,“要不然还能怎么样?把加拿大变成美国的几个州吗?”

    华莱士摇了摇头,把加拿大变成美国的几个州当然是不行的。如果世界大战打赢了或许能让美加完全一体化,可是现在美国自保都是问题,哪有余力去扩张?

    “但我们还是必须防备加拿大落入德国之手,”华莱士想了想说,“纽芬兰岛上一定要有我们的大量驻军。”

    “现在那里就有很多美国军队,”杜鲁门点点头,说,“多达二十几万人!这么多军队够用吗?”

    “目前是够了。”华莱士回答,“从我们掌握的种种情报来看,德国人应该不会入侵加拿大。不过我们也必须保持警惕,驻防纽芬兰岛的陆军地面部队无论如何不能减少。”

    陆军地面部队不能减少的意思是布署在纽芬兰岛上的陆军航空队的飞机可以适当减少一些。原本应该是兵力宽松的美国陆军航空队到了1945年初的时候,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特别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开始承担起向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空运补给的任务之后,大量的p51被用于昼间护航。

    因为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距离德国控制的圭亚那太近,所以德国的福克636可以直接飞到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附近打击美国运输机。不得已之下,美国陆军航空队只得投入大量的昼间战斗机进行护航。而p51的中低空性能又不如福克636(c47的实用升限只有8050米,而且要降落在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上肯定得先降低高度,所以它们往往会在5000米以下遭到福克636的攻击),必须投入大量的p51才能保证飞往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的c…47运输机的安全。可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又发现他们的p51数量不够了,因为拦截攻击美国东海岸的德国飞弹也需要大量的p51。所以不得已之下,美国陆军航空兵只得一方面努力扩大p51机队的规模(就是让飞p47的飞行员去改飞p51),一方面从纽芬兰岛和加拿大东北抽调p51去增援加勒比海。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198章 高奇堡计划——完

    美国陆军航空队将大量的p…51战斗机调往加勒比海作战的行动是瞒不过德国大总参谋部的,从2月1日送到措森总参谋部的空军第1航空队的形势统计表上就能得出结论。

    这张图表上用着色的曲线和纵线显示出各型战机的损失情况以及可确认的战果、飞机的出动情况、遭遇敌机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情况,以及损失飞行员的数字的情况。通过这张图片,赫斯曼和德军的其他最高层人员就能一目了然地了解美军在加勒比海战场上空中兵力的变化情况。

    “很显然,我们已经成功调动了美国人的空中兵力。”空军元帅凯塞林在2月1日的总参会议上说,“从第1航空队提交的统计图表上看,1月21日到1月31日间,用于攻击美国运输机群的福克636的损失直线上升,同时被我方击落的p…51战斗机的数量也直线上升,而击落的c…47等型号的运输机数量则大大减少。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美国人正将大量的p…51战机调往加勒比海。”

    “纽芬兰岛方向的情况呢?有没有新的变化?”赫斯曼问。

    在换装了射程更大(700公里)的死神1b…2型巡航导弹后,德国空军在1月下旬就恢复了对波士顿、费城、纽约等地的导弹袭击。e264和美国截击机的较量再次展开——因为有bv…138e型远程水上雷达预警机的存在,拦截变得非常困难,同样需要美国人投入大量的兵力。

    “有一些变化,”雷德尔说,“美国人不敢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