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119部分

皇宋锦绣-第119部分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零三章 和盘托出

    当房间之中,只剩下王松和薛玉孙吉等人的时候,孙吉主动的走到了赵信的面前,说道:“殿下,是我错了。(全本小说网,HTTPS://。)”

    孙吉想不承认错误都不行,他负责着赵信的安全,却出现了这么大的纰漏,在整个团练招募计划的时候,他虽然么有公开的反对赵信,却也对招募的繁琐,有些微词。

    对于一些普通农民的招募,做一个登记,甚至连家庭状况都写出来,这不是浪费么,就算是禁军,类似的记录,也不是每一个都有的,也就是到了官身,入流了之后,才有详细的登记,不但包括家庭主要成员,甚至包括了祖宗三代。

    毕竟,成为官身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到了一定级别,给祖先一定诰封,这也是无数人前仆后继的投身官场的最主要原因。

    刚入流的官员,肯定无法诰封的,可是谁能够保证他不立下大功,都登记了基本情况了,也就不多这一步了,记录清楚,也防止有人胡乱的报上诰封名字。

    这不是不可能的,为了利益子女亲朋都可以抛弃,别说是已经死掉祖先。

    可是正是这样简单的记录,让这些人无所遁形,之前拿出来指证这些间谍的,最重要的就是这些纸面的东西,白纸黑字就是一个证据,然后跟其他的做了一个对比,就出现了的最终的结果。

    孙吉的诚恳道歉,赵信点点头,他一直都比较头疼的,就是这一点,没办法跟孙吉等人点破,现在,趁着这个震撼的机会,只要说服了孙吉等人,最少,在内部,扫清矛盾吧。

    想到这里,一转念之前,赵信就继续说道:“不是你做的不够好,是对方太狡猾了而已,你知道么,我们现在的对手,不在是无名小卒,是王德用。”

    王德用,熟悉的名字再一次的响起,孙吉略微的有些不解,运河截杀就是王家下手的么,当时他们已经对上王德用了,为什么说现在才真正的对上,难道之前还不是王德用的手笔。

    “不一样的!”赵信叹息一声的说道,之前他也这么想,可是保州兵变,让他真正认清楚,能够做到一个时代的巅峰,在封建社会,做到当朝宰辅这一级别的,真的不是一般人。

    仁宗朝的首辅很多,宰相也不少,可是这是整整41年在位皇帝,也是北宋少数有为的皇帝之一,在这样一个群星璀璨的年代,无数名人在这里脱颖而出的年代,王德用这么一个西府首脑,怎么可能是简单。

    看到孙吉有些茫然,薛玉他们也是一样,赵信叹息一声,好难说服他们,如果不是50死士这么大的事情,要让他们听的进去,都是一个困难的事情吧,他继续道:“为什么来到保州之后,我一直都没有停歇,就是因为如此,危机感!”

    “危机感?”一个新的名词,王松看看外面,说道:“殿下,现在危机感解除了么,不是把这些刺客都给抓住了,难道还有……”

    “当然没有解除,这只是刚刚开始而已,连开胃菜都不是!”

    什么,赵信的话,让周围一片的哗然,50个死士,全部被清理掉了,还只是刚刚开始,这样反差,一下子让他们不敢相信,难不成,更大的灾难是什么。

    看到众人不敢相信的表情,赵信接着说道:“你们知道,我的听力比一般人要强大的多。”

    孙吉等人用力的点点头,耳力强大是证明的,如果不是赵信的耳力,只是丹木的攻击,就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根本不可能一下子,用连珠箭干掉近半,可以说,丹木手下一个都的骑兵,都是在突如其来的攻击之下,被打残的。

    “我之前去保州!听到了一些不该听到的东西!”

    孙吉突然想起了去保州的动作,之前一切都是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也就是去了保州之后,开始加快了速度,当然了,也跟团练批下来有关系,可更多的,应该是知道了点什么,难道就是这个原因!

    “是在哪个酒店前面么!”

    “还记得跟韦贵交谈的那个人么,那个人的名字我听到了,韦贵在见的人叫王咸松。”

    “王咸松?姓王,咸字辈,难道是王德用的子侄。”王松似乎想到了一些什么,吃惊的问道。

    王德用是西府首脑,王松作为内监,也算是对于朝中的大小官员有些了解,甚至王德用的儿子们,都担任不大不小的官职,他也听说过他们的名字,都相当的出色。

    韦贵,王德用的子侄,这有些不搭啊,几个人都是皱紧了眉头,赵信又添一把火的说道:“他们谈话的内容,就是关于韦贵的,王咸松拜托了韦贵一件事情,是一件掉脑袋的事情,具体的没多听到,我这里有一些韦贵的资料。”

    赵信拿出来了韦贵的资料,这都是真实的资料,比较的详细,是通过馒头生意和一些其他渠道,慢慢的收集的,他做的,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汇总了一下,总结成册。

    孙吉看了之后,就明白了,韦贵身份,应该是军队之中,底层的军官,底层之中的中间军官,这样的军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面,比起空降下来的指挥使,在军队之中威信更高,他们也是空降军官掌控军队的关键,掌握的好,如同臂使,掌握的不好,那就完蛋了,根本控制不好,说不定,要灰溜溜的回去。

    王德用的子侄辈,找到了韦贵,到底是干什么,这是每一个人心中的疑问,却没有人问出来,只不过大家都看着赵信,很显然,赵信不会这样故意的卖关子。

    果然,赵信再一次的拿出了一个信息,主动的提出道:“也是刚刚才知道,原来韦贵是韦庄的后人。”

    韦贵是韦庄的后人,这一点,在历史上面都没有记载,赵信之前还没有在意,谁知道一个造反死掉的人,他是谁的后人,可是韦贵的家人,在保州待了几天,在买包子的时候,不小心泄露出来的,因为赵信专门嘱咐过苗远,多注意这个韦贵的事情,所以,被调查下来了。

    在赵信看来,这个可能就是韦贵最终造反的诱因,相对于虚无缥缈的威逼利诱,这个似乎有很强的说服性。

    “韦庄?”薛玉等人听的一脸茫然,可是孙吉算的上是文武全才,他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问道:“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的韦庄么?”

    “没错!”赵信点点头的说道,韦庄所处的年代,距离现在,差不多有几百年了,就从影响力上面,诗似乎比人更加的出名。

    韦庄的诗这么出名,哪怕是对历史没有研究的,也知道,应该是大家出身,他们不知道,赵信提这个的意图,韦庄再怎么大家,也是唐代的大家,跟北宋什么关系,王德用的关系相当的明确,真宗潜邸出身,之前可能没有什么家室可言,最起码比起韦庄,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韦家是大家,赵信耐心的跟众人讲解,可以赘述到盛唐的宰辅之家,就算是韦庄,也是做到了蜀国的宰辅这个身份,韦家在蜀国灭亡之后,没落了而已,韦家一直都向重振声威。

    赵信平静的解释,孙吉有些明白了,愕然的说道:“难道就是王德用的用意么?”

    “这正是王德用的用意,”

    之前说了一圈,薛玉的文学历史知识不高,听得云山雾罩的,可是赵信接下来明确的回答,让他明白了,几乎是脱口而出的说道:“他到底想干什么,难不成是造反不成?”

    “为什么不?”赵信斜眼看着薛玉,说道。

    “王家家大业大的。”薛玉的说话,声音越来越低,没错,家大业大的,可是连运河截杀王子,派遣死士进入到苗家庄都做的出来,还有什么做不出的,王松和孙吉,在薛玉脱口而出之后,顿时一震,他们只是被惯性迷住了头脑,现在被薛玉点破,他们开始考虑这种可能性。

    不考虑不知道,一考虑吓一跳,对方如果真的是要制赵信于死地的话,造反恐怕是唯一的办法。

    难怪刚刚赵信提到王德用,跟运河截杀那样简单赤裸的方法相比,这个不但绕了几个弯,实现的可能性还非常的大,孙吉叹息一声道:“跟王家家大业大没关系,正因为王家家大业大,这才会找到韦贵,因为王德用不是用王家来造反,造反的是这个韦贵。”

    孙吉没有在刚刚插话,赵信说的如此的分明,在结合到之前的一切,很容易就得到这个推论,这也是唯一的推论。

    被反驳薛玉,硬着脖子的,还想辩解道:“完全没用处的,只要我们一旦发现了这个,传递消息应该很容易,直接让这个韦贵凌迟处死。”

    孙吉却没有接薛玉的话,而是转头对赵信问道,:“殿下,既然你知道了这个,肯定是有一套情报收集手段,能不能把你收集到的情报给我看看”

    “可以,只不过这个太多了,要过去看。”

    “没问题,我只是看看!”

    “那就跟我来吧!”

    赵信当先出去了,薛玉拉住孙吉,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老大,你真的相信殿下的话?”

    “你都不能长点脑子!”孙吉看着薛玉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说完甩手离开,留下一脸茫然的薛玉,嘴里还喃喃的说道:“这不可能啊,你们都知道了么,为什么我想不通呢?”

 第一百二十四章 发现疑点

    孙吉在四个人之中的重要性,赵信是一清二楚的,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只要说服了孙吉,剩下的三个人,都会跟随的,这么简单就能够让孙吉明白,这让赵信少了很多的口舌,对于这些贴身保护他的人而言,他没有什么秘密,也不打算保密。(全本小说网,https://。)

    再说也没有什么秘密,孙吉他们就是贴身保护他的,他做什么,除了看卡牌系统内部的事情,孙吉他们不知道以为,其他的,全程参与了,只是这个情报,之前他们并没有注意,实际上,他们也曾经进来过几次的。

    孙吉带着薛玉他们,来到了,一处房间,这里是整个情报收集的中心,从保州弄来的情报,都会通过口述,记录在这里,为此,赵信专门挑选了几个靠得住的文案,这里还多亏了苗家庄的富庶,识字率高于其他地方,就算没有一个秀才,老童生却有好几个。

    这些情报的记录,按道理说,也应该保密,可惜此时此刻,赵信没有条件,好在,他在苗家庄的威信很高,在挑选的时候,还刻意的挑选一些家庭之中,有人在长弓队,或者是馒头工坊工作的人。

    无业者无畏,一般有家有业的,总会考虑到背叛的成本,这样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却是赵信此时此刻,能够选择的最好的方法。

    在赵信和苗远的要求下,每一个到保州销售馒头的,都会进行情报的收集,有时候,听到一些重要的,甚至会在纸上写出标记记录,苗家庄现在,在保州一共有16个销售点,还有12个固定店铺,从业人员高达的一百多人,他们每天听到的,看到的,甚至是刻意打听到的,数量庞大。

    每天收获的情报很多,每个人差不多会写下来几页纸,最终堆积的相当的多,这才是20多天,就堆满了房间的一角。

    “没人分类汇总,只是我看一下,重要的弄出来的。”赵信指着另外一边,说道:“哪里就是分拣的结果,关于韦贵的情况,就是在那里!”

    赵信所指的方向,是他抽时间,根据分类的标准,把保州大事,军营,韦贵,还有一些保州官员的情况汇总,保州大事和军营最多,韦贵和官员最少。

    在实际操作之中,赵信也感觉到了这种情报收集的弊端,那就是太底层了。

    底层代表着情报的广度,却不代表深度,有些事情,只能够在特定的圈子之中流传,在另外的圈子之中,或者说,扩张到底层的时候,会出现极大的夸奖和变化,这就是人云亦云,言传百人成虎的意思。

    赵信知道这个缺点,却无力改变,原因非常的简单,他没有这个渠道,高层的渠道不是那么容易布设的,要么是高层之中本身有耳目,要么是长期通过外围进行渗透,这两者赵信都不具备。

    虽然说,保州是属于仁宗麾下的势力,可不代表他们忠于仁宗就忠于赵信,一旦仁宗把赵信打落凡尘,恐怕孙吉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走吧。

    赵信此时的想法,还真的有些多虑了,在生死与共的过程之中,特别是赵信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神奇之中,孙吉他们的心态已经发生了悄无声息的变化,这个变化依然是源自仁宗跟赵信的关系。

    赵信是仁宗唯一的皇子,是合理的法定继承人,在这样的前提下,爱屋及乌产生的忠诚,或许会因为赵信倒行逆施,而产生变化,可是要是仁宗失心疯的废掉赵信的话,他们不会毫不犹豫的走掉,反而会想办法缓和和解决这个矛盾,这就是忠诚度的变化。

    看着如此多的情报,孙吉微微的点头,没有走向了整理好的东西,反倒是走向了原始情报,说道:“没事,我随便看看。”

    孙吉不是专业的情报出身,却做过皇城司的工作,对于情报也接触过少许,他翻开情报,果然,在上面记载了很多东西,也很散乱。

    比如说,李老实家被盗了,丢了两只鸡,张大妈儿子闯祸了,在打架了,被衙内抓走了,现在张大妈正在找人疏通,还有军营之中,谁和谁打架了,谁跟谁的关系不好,总之数量很多,很驳杂,

    孙吉隐隐有些明白了,这些完全是市井消息情报,应该是在卖包子的时候,收集到的,从某种意义上面,很全面,却很零散,没有一个专门的情报人员,很难从中间找到有用的信息,能够得到韦贵和韦家的那些信息,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以前都是赵信来分拣的,或许王家的消息就是在这个中间吧。

    突然翻过了一页,也是很平常的东西,他正要翻过去,突然一想的王德用的举动,王咸松和韦贵,很显然,是要从军队方面入手,哪怕他已经有五六分相信了赵信的说法,却还是存着万一的想法。

    造反,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