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191部分

皇宋锦绣-第191部分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放初期的上海,不过是600多平方公里,这也是后世上海的市中心,也才2600多平方公里而已,只要好好开发,这会产生巨大的回报的,更别说,这个时代的北宋,还没有看中岛屿,当外海控制下来的时候,岛屿更大了,比如说,崇明岛,海南岛和台湾岛,这些拿下来,就有足够的土地,容纳足够多的人。

    再者说了,荷兰才多大,4万多一点,只是后世中国的几十分之一,可是荷兰却成功抓住航海业,奠定了基础,成为了海上马车夫,他的路,也是可以借鉴的。

 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体系

    苗家庄,此时已经大变了模样,在第一批水泥砖头的房屋出现了之后,哪怕还没有玻璃窗这种东西,老旧的木窗之下,这种干净整洁,还有上下楼的房间,就成为了众多村民们追捧的焦点。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贫穷不代表没有追求,实际上,在赵信到来之后,各种作坊开启来,哪怕是因为保州兵变打断了,每个家庭都积攒了一批钱。

    对于这些用生命,用汗水维护他的百姓们,赵信一直都很大方,只要他们付出劳力,成本就无所谓了,只要能够达到一体机之中的成本就可以了。

    每一栋的房子,造价都不算很高,也是他们能够买的起的,在重新规划了一下,苗家庄几乎整个被推倒重建了的,最少有1500套整齐的房屋,出现在了苗家庄,看起来也顺眼很多。

    薛玉到来的时候,带来了关于赵昕死亡的消息,接到消息,就可以出发了。

    赵信的危险,来源于这个身份,一些有心人,看到了机会,只要干掉了赵昕,他们都有机会了,他们的目的是赵昕这个身份,而不是赵信这个人。

    现在,不管是真的假的,可是在朝堂之上,在宗人府,这个身份已经死掉了,这就够了,现在的赵信是苗定,赵昕死了,代表着仁宗皇帝合法的继承人死掉,接下来,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他们根本就无心关注这边。

    赵信也算是穿越到现在,真的安全了,这种从内心深处,都透出来的安全,让赵信心中异常的舒服,这才真的是整个大宋的天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为下一步的落脚之地做一个调查,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机会,这相当的重要,越早的找到地点,并且开启基础建设,就能够越快的产生收益。

    一个小小的苗家庄,最少2800人,最多也不过1万,还是因为的战乱过来的,就给赵信创造了这么大的收益,真的掌握几百平方公里土地,百里候的赵信,会来带什么。

    科技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工业城市跟封建的农牧时代的区别,将会产生巨大的碰撞。

    按道理说,赵信应该是一时一刻都待不下去,可是实际上,赵信却没有当时就出发。

    有一件事情耽误了,那就是从韩琦带兵进入保州之后,就开启的试验。

    实验,古代很少有实验,大部分的发明,都是摸索出来的,所以被称为是秘方,实际上,如果定下来一个标准,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来实现某一个标准,或者验证这个标准是否能够走通,有了这么一个理念之后,你怕是在什么都不齐全的古代,也可以进行试验。

    对于高等院校来说,试验,课题,已经成为了惯例了,历史系也同样有课题,只不过跟其他的基础研究不一样,他们很少试验,他们更多的去考察,去翻阅,在无数历史之中找到蛛丝马迹,在一些零散的考古发现之中,找到理论,再经过一点点的大胆推理,这样才能够产生笑过。

    没吃过猪肉,总是见过猪跑吧,赵信在韩琦进入到保州之后,叛军对他的威胁,降低到了最低之后,就已经开启了研究,总这么待着,挣钱的生意,有了馒头包子和肥皂,已经够了,未来安顿下来之后,再开启玻璃,其他的暂且放缓,这些跟他们关联不算太大。

    在实验之中,赵信仔细的选择,最终留下来了几项,这几项是必须要开启的,赵信只是准备,进行两个小型的试验,主要是三角帆跟横帆,这个关系到未来海上战略。

    中国的船舶制造业,到北宋时候,发展到了巅峰,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海船,基本上是在宋朝的基础上面开启的,其中甚至没有多大的提高。

    就拿郑和最大的海船为例,2。2万料巨大海船,看起来是远大于宋朝4000料海船,差不多是5倍,可是整体的技术没有多少提升,只不过体积的变大而已。

    从这一点来说,并不是宋朝无法制作这样的海船,只不过没有这个必要,4000料已经足够经济了,2。2万料,除了彰显大明天朝的强大之外,就没有实际的意义。

    宋朝开始,海贸成为了一个重大的收入来源,旺盛的生产制造和商业发达,海上贸易也逐步的兴盛,以此产生的运输业,造船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的传播制造,一脉相承,从普通小船,到4000料以上的巨大海船,吨位可以达到1300吨,这个时候,欧洲那些所谓海军强国,还在弄着单体船,或者是混合桨船。

    有利必有弊,北宋直接从河船的基础上,移植过来的中国帆船,是以平底横帆为主,这样的船,设计合理,吨位利用率也非常的高,可以说是古代科技的结晶。

    可是以现代人的角度来看的话,它还是有些疏漏的,还是很大的疏漏。

    平底船在大江大河之上,非常的合适,吃水浅,容易移动,载货量大,可是在海上的时候,就有问题了,适航性差,容易倾覆。

    海上的风,可不同于陆地上的,哪怕是太平洋这种,较为平静,很少有大西洋那种强风的大洋的,依然容易倾覆。

    这个时代,大部分的海船,都是近海航行,稍微不慎,就要靠岸,就算这样,每年都有不少沉没。

    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面,有很多的沉船,水淹瓷也成为了新的打捞方向,无数人投身于这个行当,因为太赚钱了。

    赵信想要的海船,是类似于大航海时代的尖底海船,可以划开水面,吃水更深,不容易倾覆,有着更大的适航性,同时还准备对测量器材,帆等进行一系列的修改,增加它的性能。

    不过,当实验开始之后,赵信发现,他有些低估了这件事情的难度,因为没有实体船的前提下,要改造这个非常困难,对于船体的改造,是一个非常完整的部分,设计到了许多力的应用,没有实物,或者说,没有一个造船和海船的经验,他的这些,有些纸上谈兵了。

    赵信不过是一个历史学家,也看过关于西方帆船的图片,可是单纯依靠这个,就能够设计出船来,这是天方夜谭,也有些违反科学的规律。

    本来只是想要设计出一个合理的三角帆,把横帆和三角帆相互的结合起来,可惜,最终,还是事与愿违,浪费了几十天的时间,最终得到的三角帆,依然不能让他满意,就是一个四角跟三角的结合。

    东方不亮西方亮,苗家庄充沛的人力,加上丰厚的资本,不是单独研究一个方向,帆船的事情,是赵信一个人来的,可是水泥和钢铁,就交给了下面,这些更加简单,特别是有了赵信的提点,用不同比例的材料添加到一炉之中,制造出来水泥再相互配比,详细记录所有的过程和添加材料,以保证可以重现。

    首先获得突破的是水泥,在得到了赵信的提点,添加了其他物质的时候,一个添加了部分添加物,拥有了更强的防御力,添加物的价格也不贵,最多让水泥的价格上升30%,可是最终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却比之前的更加坚硬。

    有了赵信的提点,对于坚固来说,他们可不会直接破坏一个水泥墙来测试,赵信找出了硬度不同参照物,基本上按照后世的硬度标准,重新标注了属于大宋的硬度标准,实际上,这个标准本身是为了测试水泥和钢筋混凝土的硬度,谁也没有想到,他会成为一个统一的度量衡,广泛的应用到未来发展的每一个角落。

    暂时定下来的标准是1…8,因为少了几个参照物,赵信记得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破碎的卵石大概是6。5左右,而岩石则可以达到8左右。

    最高的就是钻石,也就是金刚石,最低的,就是普通的现实生活中见到的材料,比如滑石,这玩意,普通人用手捏,就能够捏下来粉末。

    暂时没有特别精确的标准,赵信把滑石设定为1,石膏2,冰块2…3,指甲2。5,铜,方解石为3,贝壳3。5,萤石4,铁4…5,玻璃5。5 (还未生产出来)正长石为6,牙齿6…7,石英水晶8,当然了,一些宝石一级的,基本上也都是8以上的。

    仔细的定位8以上,这没有多大的意义,实际上金刚石远比普通的宝石更加的坚硬,还有自然界更加坚硬的石墨烯,只不过,在普通应用之中,很少有关于这些硬度的应用。

    现实之中,最大的硬度区间,就是4…7之间,这正是铁和钢的区间,也是最佳的标准,钢就拿高碳钢为6,普通的铁为4来说,只要在其中填充一些硬度不断增长的材料,可以把这个区域,划分到小数点后面,这也代表着钢的质量的逐步上升,这对于未来的炼钢更加的有用。

    这个简单的,还没有排列到最高硬度标准,已经足够做一些事情了。水泥只是其中之一,赵信更大的野望,实际上是钢铁上面的,同时钢铁的多变性能,也让它可以把从4到6之间硬度体系给完善化,让他们更加的精确,这是其他一些天然石料,所不能提供。

    。

 第三百零七章 实验和神兵

    赵信从来没有接触过工业,无论是学习,还是后来社会接触,都是跟历史,跟文科相接近的,总听说工业上面,什么标准,什么体系,感觉到都是套路,甚至连这些工厂自己的工人,都认为,这是形式主义。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做这么一套硬度标准,也是为了测试一些水泥的硬度,可是真正做出来之后,赵信才明白,一流的企业玩标准,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制定一个行业的统一标准。

    有了这个体系,有了这个硬度指标,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区别同样的东西的不同,这对于一个工业化体系来说,非常的重要。

    看样子,还有很多,他不懂的地方,必须要谦虚,并且在实际生产之中,默默的提升。

    好在,现在一切都不晚,一切都还在刚刚上体系。

    这个简略的,在后世非常简陋的标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是突破性,神兵利器,要怎么才算好呢?水泥也是一样,难不成说,十五石的一定要比10石的好么,也不尽然。

    这个数据体系之下,最早期,刚刚制作出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他的硬度在4。5左右,不要小看这个,之前北宋的那种青砖的城墙,它的硬度连3都不到,至于之前的土胚墙,可能只有2 ,正是巨大的城墙,让他们拥有了强大的防护力,但是表面硬度这是一个硬伤,原则上,用一个硬度更大的小刀子,就可以慢慢的挖开他。

    城墙的强度,除了硬度还有抗压力,这一点,没有一个数据体系,没办法来测试,但是更大的硬度,代表这更大的强度,集合起城墙本身的体积,这个防护力度会极大的拓展,这也是棱堡可怕的根源。

    水泥本身就是按照一定规格来制作的,表面硬度较大,哪怕是内部抗压力相似,或者相同,他的整体性能也是高很多。

    在火炮这样的武器出现之前,棱堡几乎不可能被某一种单独的武器,直接的攻破,甚至投石车,弩车,都很难在上面产生痕迹。

    与此相反的是普通的土胚墙和青砖墙,前者,普通的箭矢,都可以深入到城墙之中,千疮百孔之后,就会被攻破,而青砖墙稍稍好一点,可是强一点的弩箭和投石车,也能够对他产生破损。

    钢筋混凝土结构,就如同演示一样,4。5的标准,代表者碎卵石,哪怕是石头之中比较弱的那种,却也是坚硬的石头。

    4。5的硬度,已经让水泥拥有了强大的根源了,这一种新的材料,在4。5的基础上,又提升了一个档次,达到了5。5,不要小看这个提升,在硬度指标上面,这是玻璃的硬度,看起来不起眼,玻璃也易碎,那是玻璃本身的特性决定的,而不是这个硬度不高。

    自然界,绝大多数石头都画不过玻璃,这也是鉴定一般宝石的重要方法,那就是,拿着这个宝石在玻璃上刻画,有划痕的,说明硬度比玻璃高,肯定是宝石,如果连玻璃上,都划不动,反而自己被画了,除了极少数的那种,本身就不以硬度见长的田黄石之类,那就肯定是假的了。

    一个水泥的出现,让北宋拥有了棱堡这么一个可怕的武器,孙吉和薛玉他们也是亲身经历的,他们甚至用他们实战的经验,认识到的,棱堡这种东西的,不是用人力能够攻克的,在特定的时候,恐怕只能够用围困这么一个方法。

    再冷血的将军,也不可能无休无止的驱逐着士兵攻城,还是这种几乎不可能用人力来攻克的城堡。

    现在,在这个基础上面,又诞生了一种新的水泥,这如何不让他们吃惊,他们也算是长见识了,之前的硬度,已经可怕的让他们吃惊了,现在在这个基础上,又提升了20%,让水泥在岩石的程度更近了一步。

    要知道,后世超硬钢,用来做锯条和钻头的,也不过是5。8到6。2之间,只有一些粉末冶炼的高速钢,能够达到的7,甚至是8的硬度。

    这一点,只有赵信知道,说出来,不是吓死孙吉等人,他们或多或少,认为,这没有什么用,这不是浪费么?

    都已经很坚硬了,为什么还要硬,可是赵信知道,4。5硬度的钢筋混凝土这算什么,后世标号6。2的都出来的,也就是整体相当于硬度6。2级别的,那跟演示没有多少的差别。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火炮会迅速出现,他的穿越,他的加入,未来中国,在热武器的应用上面,要超过历史上大部分时期,有可能超过明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