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204部分

皇宋锦绣-第204部分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那是后话,此时定海军,一穷二白,就算是赵信建立了银行,除了他自己,又能够存多少钱。

    细数手中的银钱,虽然从大名府和之前累积下来几万贯,可是这些钱真的不经用的,经过跟程前的讨论,一半用在了赈济灾民上面,这还是在政府救济的情况下,如果他把人弄过来,就不是一天1000贯这个数字了。

    平均每一个灾民,每天3文这个数字,只能够保证人不饿死,想干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说不定还会生一场大病。

    历史上,为什么那些大型工程劳民伤财,长城,行宫,京杭大运河,都是干活,吃的好的话,只会长身体,怎么可能会死人,就算是死人,也不会大规模,大面积的死人,大型的工程,偶尔会产生意外,就算是后世科技发达的时代,都避免不了,更别说在古代。

    可是这个大型工程,却是大面积的死人,秦始皇修长城,征集了200多万人,这是艰苦的劳役,给口饭吃就不错了,虽然创造了辉煌的万里长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面的一个文化记号,可是在这个辉煌的背后,却是累累白骨。

    几乎有史记载,每一个大型工程,都代表着死亡,骊山,皇陵,运河,这些古代人定胜天的恢弘工程,哪一个不带着累累白骨。

    与之相比,却是现代高效的建设,3天一层楼,数年时间,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甚至人民大会堂只用了十个月就完工了,这样的工程,或许一两个,没有的古代那么的大,可是速度却快,哪一个都不是十年二十年的建设。

    工具的使用,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真正的原因就在待遇上面,一些精锐的部队,他们的训练强度,甚至比这些重体力活更大,可是就没有大面积的死亡,原因很简单,军队的伙食标准好,用长期训练和伙食,练就的精兵。

    当一个人连吃都吃不饱的时候,又干了重体力活,消耗过大的前提下,可不就会死人。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后世的一些标准,说人每天要消耗多少卡路里,一般人是2000多,吃多了就会发胖。

    后世的体育一样,大部分出身都是差不多的家庭,或者就是早早的进入到专业体育队,不然的话,仅仅是伙食一项,就会让普通家庭承担不了。

    一般人一天摄入的食物2000卡路里,都要为减肥发愁,生怕多吃了,可是运动员来说,哪一个不是每天五六千,七八千的吃,吃少了,直接消耗肌肉的,不但影响成绩,甚至极端的情况下,会要命。

    看到有些运动员,什么不能吃高热量高油脂的东西,在nba之中,百无禁忌,随便吃,因为一个赛季,81场加上季后赛的,可怕的运动量,会让所有的热量都消耗掉,看总决赛跟赛季之初,明星们基本上是瘦了一圈,没办法,漫长的赛季,消耗太大了,最终不可避免的,要走上消耗肌肉的道路上。

    赵信不会是无良的领导,未来定海城的建筑量很大,有一些工具和水泥石灰这样的,帮助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每天的重体力劳动还是很多,无良的压榨,并不能产生多少利益,反而会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万一逆反出来,这些民众被压榨的造反了,别说工程进度会受到影响,就算是他的人身安全,也没办法得到保证。

    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再加上同工同酬,防止产生地域性歧视还有矛盾,赵信准备把工资标准定在一个档次上,最多根据熟练度和工种难易程度,有所不同。

    这个不同却不是暗箱操作,资历上面的,是有标准,有人证的,摆在明面上的,这种公平,可以有效解决矛盾,人家能干,活做的漂亮,拿到更高的工钱,这是所有人都认可的,你要也想拿那么多,自己去努力的,做到了,同样可以。

    可正是这样的想法,让赵信头疼,本来,初期可能只有15…30万人,要到一年,甚至两年之后,才会增加到50万人,现在多了30万到60万的灾民,还有程前答应的造船等的工匠,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可能一年之内,就奔100万去了。

    100万人,哪怕有五分之一的壮劳力,就是20万,一天100文,20万,每天就是2万贯,一年下来700万贯,这是一个庞大到,让大宋中枢都会颤抖的数字。

    要知道,北宋现在平均每年的收入,也就是2000万贯左右,未来只是100万的城市,每年工资发放,就占据了整个北宋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这真的不少。

    50万跟100万,看起来只是差别了一倍,对于滚雪球一样的城市来说,是绝对不一样的,工业化生产,50万人所创造出来的利益和100万人是截然不同的,数量级的上升,会带来更加庞大的本地市场,也会让整体产出出现上升。

    或许,在生产力达到了一定程度上面,会有一个天花板的存在,生产力足够高,触及到天花板了,50万跟100万就没有区别,都是溢出,可是现在,背靠着北宋这个庞大的市场,在相当的一个时间段之中,基本上,不太可能出现触及到天花板的事情。

    对于赵信来说,问题就出现了,50万跟100万,甚至是初期三五万,跟现在的一下子增加到了接近20万,对于财政方面的压力,可是非常巨大的,在无法放弃这个巨大的诱惑,有心蛇吞象的前提下,他必须要赚钱了,是想尽千方百计来挣钱。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面,要想建立一个奇迹之城,从最开始,就应该全力以赴。

    一路上,甚至到上船,赵信脑子里面想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甚至如果不是孙吉带着,他差点连船都上不去,可是在这样的冥思苦想之中,还真的给他想出来了几条赚钱的方法。

 第二百二十七章 神兵和铁器

    现在能够走的开,他一定回去大名府和苗家庄,加快赚钱大业。/全本小说网/https://。/

    有苗家庄奠定的基础,他就可以很快的积累财富,这个速度是非常的快。

    可是在现在这个时候,他必须要留在定海军,在定海军之中,有不少的事情,需要他亲自处理。

    等待着人员前来,他们在确定了地址之后,就快马回报,伴随着保州候的正式册封,800团练也有了新的身份,在征求了意见之后,绝大多数都跟随着赵信,转为了禁军,正式成为保州候的护军。

    团练跟禁军,这是隔着边军和厢军的巨大差别,不单单是待遇问题,还有身份。

    苗家庄的团练,因为背靠着苗家庄这么一个赚钱大户,团练的俸禄远高于的边军,直追禁军,如果单从待遇上面,这些团练背井离乡,为了那么一点点的俸禄,没有人会选择。

    可是关键就在于一个身份,禁军啊,大宋唯一的正规军,整个军事体制之内,最为高端的存在,身份问题,是大宋正规的禁军,就这一点上面,就足以让所有人趋之若鹜了。

    体制这个东西,不在其中,不会感受到他的好处,或许对于有些人来说,通过科举跳龙门,当官,成为宰辅,这是一条青云之路,可是却不知道这样的有多少,就拿科举之中最重要的进士科来说,一般宋朝录取的,大概是150人到180人之间,这已经比唐朝多了五倍。

    可是不要看人多,时间上,三年一次,人口上面,亿万人口才只有这么一百多个,而且只能够做八九品的小官,这些实际上,跟后世的公务员,或者说高一点,主任科员差不多。

    一亿人口,最终出了一百多个,平均到每年,才50个,这个数字真的不算多,这真正是龙门,鲤鱼跳龙门。

    禁军跟进士无法相比,那是天壤之别,一个是官,一个是兵,但是有一点,那就是禁军也是正式的身份,只要待到足够的年限,也会有升迁,晋升,最终当个小小的官,或者是一定程度的兵。

    这条路虽然很难走,却也是一条不错的道路,就跟考到公职一样,只要北宋这个大船不沉,他们就会一直的生活下去,改变命运。

    或许有些人运气不好的,到死的那一刻,只是一个禁军士兵,可是从禁军待足一定的时间,最终成功退役的,会得到政府的优待,最少也是一个城市的里长,或者坊市之中的主事。

    跟正规的官员相比,这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职务,甚至不值一提,对于这些农民们来说,不亚于鲤鱼跳龙门。

    更别说,有些运气好,混到了伍长,对正,甚至是都头一类的,他们级别就更高了,直接从民的地位,提升到了官的地位。

    北宋从成立厢军和边军之后,就有从厢军和边军之中调动人员,充斥到禁军的做法,但是那不是普遍的,那是择优,这些农民们,才丢下锄头多长时间啊,成为团练之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现在更是一步登天,成为禁军,对于一个农家子弟来说,又不能读书改变命运,考上科举,那么成为禁军,就是最佳的选择。

    800团练,几乎一个不拉的成为了禁军,他们的忠诚度也是蹭蹭蹭的向上涨,只不过,他们跟专业的军队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毕竟,他们是转成禁军了,他们并不是依靠业务水平和实力转成禁军的,他们没有禁军那种,指哪里打哪里,说出征就出征了,还有家庭,关系等的千头万绪,暂时需要整顿一下,等到这边确认了地方之后再过来。

    从离开苗家庄,到大名府,再到整个山东半岛转了一圈,差不多就是一个多月的时间,再加上在云台山岛的时间,就有快2个月了,再怎么的慢,也应该整理好了。

    从保州到海州,一共是1400多里,按照每天70里的速度,可能要走20天,也就是说,就算是快马加鞭,他们也需要十几二十天才能够抵达。

    也就是说,赵信还需要在这里再待上十几天,一直要到军队抵达了之后,才能够带着孙吉他们离开。

    3座棱堡,800团练,足以保护住云台山岛的安全,别说现在没有什么海盗,在中国的北方沿海活动,因为这边的航线和船不多,就算是有,在这样武装到牙齿,并且还有棱堡作为后盾的岛,根本就攻不下来。

    团练应该快要到了的,同时抵达的,还有他雇佣的那些工匠,这些人不同于苗家庄的村民,他们是受到赵信的雇佣的,除了极少数特别的情况之外,其他的雇主到哪里,他们就要到哪里。

    之前没有一起带着,是因为太臃肿了,不利于调查地盘,另外一方面,还有一些收尾的工作要做,当做完这一切,他们会跟随着团练一起出发,到了这里后,分别会在云台山岛开砖窑,水泥窑,石灰窑。

    水泥和石灰,这些基本上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云台山岛是山区岛,上面有些,就算没有,在旁边的海州开矿,运送过来就可以了,到时候,就需要船了,程前答应的近百条船,还有跟这个相配合的船夫工匠,也必须要第一时间过来,这样需要的钱就更多了。

    暂时没有办法离开,赵信需要想赚钱的门路。首先就是神兵利器,这玩意可是宝物,北宋四京的,大名府已经被攻略了,可是汴梁还没有,甚至汴梁的市场还大一些的。

    可是再怎么大,三四万贯已经撑死了,或许可以吧这些卖到西夏或者辽国去。

    辽国和西夏,这是两个以武力立国的国家,他们武人的待遇,远比北宋高的多,在整个政治势力之中,武人占据的比例也高,也很有钱。

    走私铁器,是叛国罪,如非必要,他并不想走这一条路。

    但是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的,实际上,熟知军队和军方的都知道,一两百神兵利器,对于一场大战来说,或许会有一点点的作用,可是整体的作用不大,军队依靠的是阵势,是集团攻击,当胜势形成的时候,一两百神兵利器,就算本事再大,也就是给胜利者多制造一点点伤亡而已,根本无力改变大局的。

    对于赵信来说,一两百件神兵利器的作用可就大了,这可能是几十万贯,甚至可以用于朝廷对外一些礼物,北宋的刀剑,在辽国和西夏本身就昂贵,如果再加上神兵利器,可能价值就不是几千贯,而是上万贯了,这是双赢的好事。

    这些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就算是做通了仁宗和中枢的关系,这个销售也是需要时间的,暂时,可能只是在汴梁销售,可能平均每个月,就是一两万贯。

    不过,既然说到了铁,另外一个项目就可以进行。

    神兵利器不能够大批量生产,精铁刀具总可以吧,又不卖很贵,比起一般的高质量铁刀,贵上一倍,使用的却是精钢,在禁军之中,都有极大的购买量,更别说是普通民众了。

    或许,给铁质物品上面加上一层钢刃,这在后世已经非常常见了,对于容易磨损的地方,或者是需要使用锋利的地方,使用更加耐用,性能更好的钢,其他的支撑部位则是铁,这样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并且提供效果。

    毕竟,非使用部分,用钢和用铁是差不多的,可是造价却低了不少,越是性能出众,昂贵的钢,就越是如此。

    简单的调整,使用的钢不多,却可以增加各种铁质工具的性能,直接让铁质工具,进入到了钢制工具的时代。

    铁质农具,潜在甚至是现在的市场,非常的广阔,在没有办法使用高炉的前提下,这将会最大限度的利用精钢。

    或许,单独每一个精钢的价值,不会有神兵利器那么高,可能成本不足一贯的卖出1000多贯,这足足是1000倍的收益,可是总量却多。

    农具的市场有多么的庞大,几乎么一个家庭总要有一个农具,整个北宋的需求量,可能是百万,甚至千万,刀具,各种铁质工具,还有一些工具上面的轴承之类。

    这会是一个,几乎超过千万贯,甚至是上亿贯的总量,而且不存在饱和的问题。

    人都需要钢质的工具,价格高不太多,性能还好的铁器,更是如此,只要简单的调整就可以大量的生产。

    如果,在没有别的解决方案的前提下,赵信第一个,就会上这个,以农具和一些菜刀之类,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