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214部分

皇宋锦绣-第214部分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极限,在赵信看来,如果能够把高炉炼铁和炼钢结合起来,铁的成本会降低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也就是七八文的程度,这才是最符合客观规律的价格。

    只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赵信现在最关键的,是赚到钱。

    实际上,37文的价格,竞争力非常的高,单纯的铁,价格都非常有竞争力,以70左右的价格,少10文一斤,基本上可以碾压一切了,

    看起来从80文降低到70文,这个幅度不多,所有的铁制品,可不是一两斤,一把铁棍都有十来斤的重量,这种情况下,减少10文的成本,对于成品来说,可能就是一两百文,这个价格非常的有诱惑力。

    虽然说,定海军千头万绪,赵信还是没有离开,他需要先把这里给捋顺了,工业化的生产,有很多东西是可以调整,这跟之前铁匠的调整不太一样。

    原来的馒头肥皂这些的东西,暂时没有什么可以提升的地方,畸变有,都是细微之间的,可是工业化生产,这不一样,一点点的疏忽,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一点点的提升,就会让成品率和成本大幅度的降低,在北宋这个时空,没有人能够替代他做出这个调整。

    工业化生产,是一种全新无比的东西,比如说一些协调统筹,让所有人都的投入到一个事情上面,让每一个环节之中,都差不多的前提下,看起来,每一人的工作量没有太大的提升,可是最终,整体的效率提升的非常的高,在一系列的环境之中,进行一些调整,这算到了每一个单位之中,就可以的提升不少。

    估计,不可能如同之前,一下子腰斩,可是最少也可以压缩个十文左右,也就是说,铁的价格降低到30文以内。

    10文左右,看起来不起眼,可是一天如果是40万斤的话,一天就可以节约成本4000贯,在这个总量提升到一定程度上面的的,最终的量能可怕到要命。

    大型工业产品,别说是10文了,半文都是一个可怕到极点的数字,特别是量能突破的程度。

    赵信为什么选择铁,因为在一定的量能到达之前,铁的需求量是不会减弱多少的,甚至伴随着价格的降低,一些新的用途会开发出来。

    比如说,北宋现在,铁的用途大部分都是菜刀,农具,一些铁棍等必须的铁制品,还没有进入到其他的领域。

    可是当铁的价格降低的时候,可以利用的领域也就会多了,比如说餐具,比如说各种的日常用品,甚至是一些机器工具。

    铁是一个可塑性很强,性能很卓越的一种材料,他可以广泛的应用到生活之中的各个领域,只不过因为价格高昂关系,还没有大规模的运用到生活之中。

    赵信在简单的了解了一下工坊的情况之后,没有离开大名府,而是留下来了,他需要亲自的看看,这个冶炼的过程还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这对于他们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他关系到了最终的成本,而成本决定了利润。

    如果这个工坊,能够全力以赴的话,每天可以生产40万斤的铁,他的成本每降低1文,就是400贯,而生产量每提升10万斤,就又是很可怕收入提升。

    200多个台子,进展到了600多个,伴随着人员的增多,一些问题开始出现。

    比如说,之前在苗家庄从来都没有出现的配合问题,已经出现了,煤炭,原料,铁,钢,这基本上,就是冶炼的几个重点,之前小规模生产的时候,不容易出现他们之间的配合,在这里出现了。

    之前,铁匠只是因为每月5贯的月俸而来的,现在,知道了这个提成的标准,每天400斤铁的话,可以得到800文,一天就是快一贯,顿时投入了巨大热情。

    一些人延长的工作时间,一些人加大的工作强度,这就造成了基本上,每一个铁匠台,都微微的有些超出。

    这是一个好事情,可是好事情汇聚到一起,就不好了,原料跟不上,铁,钢必须要一定的比例,炼制的过程也微微有些不同,而相对于铁而言,钢的性能更好,提成更高,很多人就少冶铁,多炼钢。

    这是人之常情,是人都想要多赚点钱,这没什么,可是比例失调之下,原料没有了,最终造成了长达1个时辰的彻底停摆。

    这只是大规模冶炼遇到的第一个大的问题,其他的小问题,也层出不穷。

    王松都被这样的问题弄得是焦头烂额了,这才600台,就出现了这么多问题,以后,跟赵信说的,1000台,甚至两班三班倒的时候,该有多少问题啊。

    王松甚至求助于赵信,却没想到,赵信听了王松的话之后,就笑了,他有些太杞人忧天了。

    是工业生产,就必定会出现问题,而且各种各样的问题还不少,怕的不是出问题,而是不出问题。

    赵信不可能长时间的在这里,定海军,还有厢军,这些都是千头万绪的,定海军才是根基,大名府的铁匠作坊,是为了赚钱而出现的,不能顾此失彼。

    在大名府的时候,不能够把问题处理完毕,等到赵信离开的时候出现那个麻烦可就大了。

    他准备趁这个机会,做出一个标准,就跟之前的炼铁一样,总结出最适合的一条标准,大家按照这个来就好了。

    原材料配比的问题,这是一个小问题,只是一个协调的问题,在布置的时候,流出来一定的余量,并且强制的命令某些状态之下,必须要做出来一部分的铁。

    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总结经验,在王松目瞪口呆之中,整个铁匠工坊规章制度,以肉眼看的到的速度,迅速的成型,从最初到最后,从简单的物料的配比,到一些配合,甚至是工作的时间上面,都有详细的要求。

    总之规定的非常详细的,事无巨细的。

    对于任何人来说,改变都是不容易的,让人从无序的工作转为有序的工作,这是相当困难的,很容易就产生反弹。

    可是这一点,在这个工坊之中,是没有的,不是没人挑战之前的冶铁规章,甚至那个规章也不是硬性的布置下来的,可是所有挑战者都会受到惩罚。

    或者劳动强度加大了,以前可能用8个时辰就可以做好的工作,现在10个时辰都未必能够做的好的,而且产出也降低了,在加上一些废品率,不但不赚钱,还亏钱。。

    正是有这个例子,这个规章制度,也顺利的推行下去,所有人都吃惊的发现,只是按照这个规则来,整个工坊不再乱糟糟的,一些不应该出现的浪费,就没有出现,所有的东西都井井有条,该出现的东西就会出现,效率提升了3成都不止。

    大规模生产,本应该比小批量的生产慢,因为人多了,相互出现影响,可是在赵信的调整之下,相互之间的影响,降低到了最低的程度,反而产生了类似催化的效果,比如说,一些半成品,可以直接的送到另外的冶炼台上,这有些类似于流水线,又有些不同的,让效率增加。

    本身一个台大概是400斤的产量,增加到了570斤左右,效率提升,耗费降低,整个成本进一步的降低。

    赵信很清楚,到了现在这种程度,规章制度已经差不多了,剩下的需要在逐步的生产和摸索之中,逐步的提升,虽然有空间却不大。

    他没有打算在这个冶炼深入进去,将来必然会被炼钢炉取代,差不多就得了,在生产量稳定了之后,他必须要考虑产品的方向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业的威力

    做什么东西,实际上,在苗家庄,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如要是给铁的表面,加上一层钢,表面哪怕是一点点的一层,都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整个铁器的强度。全本小说网;HTTPS://。m;

    这是最基本的,后世那些流传很久远的铁器,比如说什么张,什么泉的,都是类似,这种技术发展到极致,就是表面镀膜技术,那实际上是另外一种技术了。

    在一些廉价的钢铁或者合金的表面,用表面镀膜的技术,镀上一层的昂贵的,性能突出的合金金属,让两者结合,即让材料廉价,又保持了很强的特性,在覆膜支撑镀膜层,可以表现出大部分的功效。

    那不是现在能够企及的,甚至在21世纪,都是高精尖的技术,多用于的军事领域,一直到发展到极致,才慢慢的转为民用。

    镀膜是高科技,加一层锋刃,这并不困难,钢和铁的相性相近,本身就具有结合到一起的能力,甚至摸索出一定的工艺,还可以直接的成型。

    西在传统的铁器上面,加一层步骤,用做好钢快,跟原来的胚子相结合,然后通过打造,淬火等一系列的手段,让他们成型。

    赵信对于淬火知道的不多,却也知道,不只是水淬火这一个方面,水淬火会造成应力大量的散失,内部失去支撑,整个材料较为脆,失去了性能的优势。

    他没有时间来研究这个,只能够在冷热淬火之中挑选,并且使用大量其他液体,甚至是化学原料进行淬火。

    实际上,淬火的研究,在苗家庄已经进行过很久了,相当的成熟了,只是在那些方案之中选择一个,油和一般溶液。

    这个溶液是添加了少许化合物的水基淬火,既保证了淬火的效率,又不会产生普通水的脆的问题,在苗家庄使用的比较广泛。

    借助卡牌系统的监控,对于这个溶液的浓度进行了少许的调整,最终让性能处于比较好的程度。

    在一般的兵器上面,刃锋的硬度,已经达到了5。8,仅次于神兵利器的5。9。

    实际上,如果从这个意义上面说,这个兵器也是名副其实的神兵利器的,兵器的强度,来源于本身,甚至从一定意义上面说,内部性能不大,只是一个支撑和缓冲,表面的一层,只要不被破损,不出现问题,就代表整体,这也是后世镀膜材料的根本。

    有些航空材料,为了追求重量,在轻的高分子材料的表面,进行金属镀膜,既保证了材料的特性,又减轻了重量,这是新材料利用的最集中的地方。

    高强度的钢铁结合,这不是主体,对于铁匠而言,硬度在5。5左右,是经常能够做出来的,以上的就是运气了,除非是赵信全程监控。

    在普通铁的4。0到5。5,已经是一个质的提升了,在高,那就是细微的,赵信不可能让每一件东西,都达到神兵利器的程度,那没必要,带来的成本也高,最终,标准定为菜刀一类的刀具,基本标准在5。3,普通的农具,大概在5。0左右。

    来到这个铁匠作坊,大概有几天了,因为最初的磨合,炼制的都是材料,铁和钢,效率最初8万斤,提升到之后22万斤,虽然跟最终的40万斤这个数字,还有巨大的差别,可是7天的时间,也积累了差不多100万斤的铁和钢,是时候制作实物了。

    实业,就是这么的不同,只要他生产,就会有耗费,工资,材料,各种的耗材消耗,只有生产出成品,然后卖出去,才能够回笼资金。

    55万斤的铁,45万斤的钢,实际上,原材料已经产生了价值,只要把这些材料卖出去,那就是钱,哪怕按照铁70文一斤,钢150文一斤,这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些日子的生产,足以创造20万贯总价值。

    可是付出也不小,亏得在苗家庄,还有大名府的生意,积累了足够多的钱,这么短时间之中,成本就高达7万贯。

    这也是赵信停止了规模的根本,在产品没有打开销路之前,这个铁匠工坊,将会是一个吞噬资金的大户。

    以苗家庄最出色20个铁匠为主,再辅助最近时间冒出来200个优秀铁匠,他们从基本冶炼之中脱身出来,用于冶炼成品。

    说是成品,实际上,因为熔铸和磨具的帮助,胚子不用他们打造,已经通过磨具铸造好。

    这个仿佛神迹一样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就拿菜刀为例,他们之前,那一次不是千锤百炼的打造,才把菜刀打造成型,一个胚子,最少需要大半天的时间。

    可是现在,在一个特别的炉子之中,(实际上就是类似炼钢炉一样的炉子。)保证了密封和分层,把打造好的铁,放入其中,不用调整配比,只要保证受热均匀,然后猛火把他们熔炼,然后顺着轨道注入到一个个模具里面。

    一次性,可以熔炼2万斤的铁,可以制作各种胚子上万个。

    工业化跟手工的不同,在这里体现出来,2万斤的铁,不过是10吨,换算了铁的密度,也就是一个多立方的样子,这个炉子很小,在密封和燃料的问题得到解决,只是融化这一点,不需要特别独特的设计,把耐火材料和样子弄好就成了。

    然后磨具和传递更没啥问题,沙模这是最基础的,找人做好就成了,只是数量有些大,当液体顺着高度和轨道注入到他们之中的时候,当热气散去,就是一个成功的胚子。

    胚子只是最基础的,他只要结合成形状就好了,淬火和后期处理都不必要,他的性能只是内部支撑,无论多脆,多软,只要外层弄一层钢,什么都解决了。

    往日里,上万人可能要大半天才做好的胚子,在工坊之中,只用了20个人,加上制作模具的,也不过100人,其中大部分还不用什么经验,有些冶铁都不懂,只要有力气就好了,却可以一次性的完成上万,甚至是几万个胚子。

    这样的效率,让所有人震惊,哪怕是在苗家庄有过见识的那些人,他们的见识,更多的是神兵利器,那些怎么说,也是手工打造,可是这样,一次性2万把的壮举,别说是见过了,连想过都没有想过。

    这极大的减少了成本,增加了效力,从铁或者钢,打造成物品,这需要不小的工时,而铁匠工坊之所以这么吸引人,就是因为工钱给的高,一斤铁都给2文钱,一个菜刀这样的成品,当然给的更多,这也是手艺好的匠人们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

    一个个的胚子很粗糙,不过没问题,赵信早就准备好了磨具和砂纸,一些大的毛刺,会用更坚硬,更锋利的材料,直接的削去,一些小的,会用砂纸打磨,哪怕是加上这个过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