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216部分

皇宋锦绣-第216部分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起来一点点不多,可是集中到整个产出上面,可就多了,节约了时间,特别是劳力们,最关键的是,这是一个思路。

    铁匠工坊成立之后,所有的一切都是从冶炼,也就是从铁匠的角度来看,从来都没有从劳力上面看。

    在众人的一般认知之中,都会觉得,铁匠才是工坊的主导,可是劳力何尝不是,他们也是重要的一环。

    从节约,节省时间,关联上面,居然发现了最少200多个步骤,当将这些步骤优化了一边之后,劳力们的劳动强度下降了35%,劳动效率上升了20%,连带到整个生产效率上面,提升了7%。

    7%这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可是也足以让人侧目,按照7个人一个小组,平均每天完成600件各种工具,如果当生产效率提升7%,那不是代表着,一个小组每天可以多打造40多件的。

    每一件都是钱,单纯一个小组,每一天就可以增加600多文的数字,哪怕是平均的分配的,每一个小组都能够获取的快百文的奖金,算到整个工坊3万多人,每天增加可想而知。

    不过在评定等级的时候,有些犹豫了,这个最初的提升,超越了第一等500文,可是跟第二等1贯有些距离,毕竟他提出的只是一个方向。

    当方案报到赵信哪里,赵信一看,忍不住笑了,这个方向是他从来没有考虑过的,这个帮工能够做出这个推算,哪怕是基于自身,也足够出色了。

    而且提升7%的效率,对于总量达到现在程度的铁匠工坊来说,也相当的可观,本身生产能力已经非常庞大,再增加7%,看起来,支出增加了,可实际上,他的商品增加了。

    这些商品达到都拥有不错的性能,只要宣传合适,进入千家万户,只是一个时间的关系,那么更高的产量,也代表着更高的利润。

    哪怕只是每天,这个利润已经超过了500贯的奖励,他之前还真的没想到,到了这种程度还有这么大的提升。

    想想之后,在500贯的基础上,推出了一个团体项目,对于整个工序有较大提升,5%效率以上的,设立了一个团体奖的,因为这个奖项不太可能是一个人提出来并且完善的,这个奖项被暂时设定为3000贯。

    提出这么一个概念的帮工,被定位最大贡献者,获得了总体奖项的30%,负责完善,并且找到后续改进方案,并且改进12名大匠,则按照贡献多少,均分了剩下的。

    3000贯少了900贯,那就是2100贯,12个人均分,每人也差不多200贯,这对于这些大匠们而言,也是非常满意的一件事情,可是其中最满意的,恐怕真的要数那个帮工了。

    他不过是提出了一个方案,本意只是想要最低级的500文,他字几都没认为,自己提出的方案,会获得超额的奖励,之前最高的奖励才500贯,现在他一个人就独得了900贯。

    这可不是北宋末年,或者南宋时候,物价飞涨的年代,一艘最大的河运漕船,也不过是1000贯,900贯,几乎可以买一条船了的。

    就算不去买船,大名府一个普通的宅院,甚至是一些不那么起眼的小店铺,差不多也就是1500贯到2000贯,对于任何一个平民而言,这可是一辈子的积攒,是最大的财富,可是对于这个年轻的劳力来说,犹如天上掉馅饼一样的,砸在他的脑袋上。

    赵信重奖,一方面是这个提议,确实非常不错,对于整个工序都有巨大的提升作用,让整个工坊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这个价值巨大,不奖励有些过不去,另外一方面,合唱没有千金买马骨的想法。

    这个计划提出来之后,愿意提出的很少,终于有了一个,还是一个帮工,提出来的又是对整个环节提升巨大,这不是正好是机会和爆点么,后世福利和体育彩票,刚开始的时候那么火爆,不就是2元可以换500万这个噱头么。

    果然,这件事情,在整个工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在赵信的要求下,王松还开了一个大会,整个工坊几万人,都集中到一起,公开表彰。

    3000贯,全部都是铜钱,一贯8斤,3000贯,2。4万斤,别说是一两个人,来上十个八个,都未必拿的走。

    现金的冲击力是巨大,特别是实打实的钱,一个连帮工都不是的劳力,居然能够得到这么多,900贯,几十亩地啊,并且在这件事情之后,他也提升了两级,成为了1000名帮工的一个大队长,月俸直接跟手下的帮工挂钩,哪怕是最普通的,只要完成了基本任务,就比大匠还要高一点。

    愿意出来打工的,不都是为了钱么,否则,谁愿意背井离乡的来到这里,劳力事迹,别说劳力羡慕,就算是有些大匠也有些羡慕异常。

    之前的规矩,操守,在赤裸裸的金钱面前,变得那么的苍白无力,之前没有人行动,那是没有一个吃螃蟹的,现在不但有了,还是吃这么大的一个螃蟹,900贯啊,这是多么大的一笔钱啊,哪怕是大匠们,按照现在的标准,也要连续工作超过3年的时间,才可以赚到,现在,提出一个条件就可以了。

    甚至一些大匠还在想,他提出一个方法,并且把这个方法付诸实施,那就不是的900贯了,那是3000贯独得。

    3000贯,别说是普通的大匠,那些被选到评委会的资深大奖,也是深深喜欢,在万贯家财已经是超级富豪的时候,3000贯的奖励,跟后世500万,甚至是1000万,没有多少的区别。

    接下来,提出的方案开始踊跃了,各个阶层的都有,赵信知道,这是一个好事,但也不是一个好事,就跟卖彩票一样,特别是那种即刮的彩票,为什么中奖都要鸣放鞭炮,那是为了告知大家,我们的奖很多,大家快来买吧。

    赵信的担忧,并不存在,这么多的铁匠,这么多的人,每一个都有不同的角度,甚至一些人的手中,还有一些祖传秘方,在3000万贯这个数字的刺激下,什么都顾不上了。

    从第一天开始,奖励就不停,大多数是500文,甚至1000文的小奖,可是不断的奖励,刺激了所有人的神经,甚至一些人开始考虑,如何找到合理的途径,把这个奖励拿到手。

    事情发展到开始奖励的第10天,达到了一个巅峰,因为这一天又有一个超级大奖诞生,而且不是之前劳力那样,只是提出了方向,后续让大匠们完善,而是一个人提出了一个方法,让整个生产效率提升了11%以上,最关键的是,他是一个人完善了整套方案,独得3000贯的奖励。

 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种革新

    这个方法是一个姓苏铁匠,这个方法被称为两相法,是一种的快速熔铸的方法,需要添加一种特殊的粉末,同时还有跟这个相配合冶炼方法。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这个苏铁匠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他之前没打算把这个祖传秘术,用在这里,可是3000贯的奖金,特别是这个铁匠作坊的一些制度很合乎他的想法,索性就拿出来,并且做了一个简单的尝试。

    在整个铁匠流程前提下,两相法是特别的珠联璧合,效率提升很多,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在冶铁,炼钢,还有打造之中,都有不同效果。

    最好的是冶铁之中,比之前的效率提升了27%,同时节约了大量燃料和时间,炼钢稍稍差一点,大概是18%,炼制之中,却提升不多,7%左右。

    这样算下来,整体的效率,被估算为11%左右,这已经比之前劳力的7%提升了很多,对于整个冶炼作坊的好处也很大。

    这件事情,再一次的惊动了赵信,他没有想到,在针对的劳力这个角度也给补齐了之后,还有这样的提升。

    也研究了苏林的粉末,拿都拿出来了的,还有什么保密的,这种粉末是一种天然的岩石磨制出来,是天然的粉末。

    通过卡牌系统一看,赵信才知道,原因在什么地方,这是一款催化剂,确切的说,是一种脱硫和脱磷的催化剂。

    中国的铁矿石品位不高,而且绝大多数的铁矿石,含有磷和硫,这两种材料,对于钢铁的危害很大,都会影响到钢铁的品位,所以,在炼铁的过程之中,不停的捶打,一些独特的动作,都是为了脱去他,这也造成了炼铁的时间相当的长。

    从赵信改动炼铁流程之后,温度和密封程度已经达到了,可是对于流程没有较大的改进,原因就在于,改进了之后,效果不好。

    可是有了这个催化剂就不一样了,赵信当然知道,后世,在炼铁和炼钢之中,都有催化剂。

    催化剂,是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之中,他本身不会变化,加入之后,却会促进反应快速进行,或者是降低反应条件,在工业之中的应用相当的广泛。

    赵信只是一个历史学家,能够通过后世的咨询时代,知道一些炼铁方面的知识,已经相当不错,如果要让他知道催化剂,实在是难为他了。

    可是这个天然催化剂的出现,填补了空白,这个不但可以在这个铁匠工坊使用,未来大规模的高炉炼铁,同样可以使用,这就大大的节约了时间。

    自然界的化合物,天然的矿物这么多,总不能一个个的试验吧,这样下来,先不说时间上能不能达到,就说这个成本上面,已经是非常可怕的。

    苏林在催化剂的使用上面,只是初级阶段,他甚至只是按照祖传的讲述来添加,虽然提升不小,可是对于这个的使用,还有些问题。

    在卡牌系统的介绍之中,并且加入了自己对于炼铁的理解,赵信调整了整个步骤,果然,苏林没有开发出这个催化剂的全部功效,冶铁的最终提升,不是25%,而是三分之二,也就是说,效率提升了三倍以上。

    同样的,这个催化剂,对于钢铁的提升是最大的,钢的提升在4成,成品勉强的达到了1成。

    看起来总的提升应该是15%左右,可是赵信却不那么看,任何一方面的提升,换算到总体上,都不会那么低,这需要调整,需要统筹和调控,这一点,北宋的人不知道,他却是一清二楚的。

    铁钢成品,这是炼铁作坊的三大支柱,他们产量出现了变化,其中的调整是必须,赵信为此,专门花了4天的时间,重新的制作出了一个流程。

    这还是得益于之前的经验,因为之前的调整,根据产量,根据相互之间的配合,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律,虽然这一次改动比较大,可是还在可以协调的范围之中。

    这次协调之后,很容易的把协调的结果都融入到了生产之中,总体的效率提升了50%,这是包括了铁,钢和成品,以为铁和钢的效率提升了,负责哪一个环节的人员减少了,同时,最近一段时间,各种细微的调整,不足以提升到整体方面的,也融入了其中。

    聚沙成塔,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最终效果非常的不错,整个工坊的生产效率,再一次的获得了巨大的提升。

    因为这一个功效的巨大,特别是催化剂,对于未来的钢铁工业有巨大的效果,这个催化剂,或许比不上后世,专业化生产的催化剂,可是在效率和性能上,已经相当可以了,最少说,以北宋这个条件,初期是可以使用的。

    这种情况之下,最终,赵信做主把这个奖励提升到了5000贯。

    实际上,这种催化剂的出现,对于成本的降低非常可怕,保守估计,冶铁的成本还会再下降一倍,达到每斤铁大概17文左右,比之前预计的30文左右,下降了很多,钢铁和成品,也会跟着下降,而且幅度不小。

    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中,因为奖励的关系,提升了两次奖励的标准,最高的标准已经上升到了5000贯,这让所有人都疯狂了起来,以前还藏着掖着的配方,开始纷纷的拿出来,是都想让好运气落到他们的身上。

    实际上,还真的有,中国的炼铁,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出现,到北宋这个时段,已经超过了1000多年,在这么漫长的岁月之中,加上王朝更替,多少秘方和绝活,最终都找不到了。

    现在暴露出来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在这些秘方之中,有价值的催化剂一共12种,可以用于多种钢铁的炼制,甚至是未来钢材的炼制之中,不但节约了很多的时间,也让效率提升了。

    虽然没有一款是比苏林的效果更高的,可是这些催化剂,也都给出了2000贯到4000贯不等的奖金,其他的一些细微的调整也在继续,铁匠作坊开始疯狂前进的步伐,效率比之前刚刚试运行的时候,不知道提升了多少。

    这些铁匠们是亲历者,他们亲眼看到了通过调整的变化的,一个个的秘方,甚至是拿出秘方的人,他们这才明白,秘方是这么用,还有这种操作。

    效率的提升,不但造成了产量的大规模提升,平均每天,每一组铁匠,炼铁数字是1500斤,也就是说,以2000组为数字的话,每天的达到了300万斤,也就是1500吨,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个看起来只是普通组合的铁匠作坊,可能每年的铁的产量,高达50万吨。

    这几乎比得上一个的大型的钢铁厂了,当然了只是铁,钢的产量还不行,一方面,钢的产量不需要的那么多,另外一方面,生产钢的效率,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的多,至于成品,那就更慢了。

    不同的铁匠,分工合作之下,大概只有四分之一的用于生产铁,三分之一生产钢,剩余的在生产各种成品,这样达到了比较正常的程度。

    这样算下来,每天的铁的产量大概是375吨,同样也是一个惊人数字的,剩下的一部分转化为钢,一部分转化成各种成品。

    一个月的时间,调整和改进,逐步的磨合,再加上陆陆续续抵达的这些铁匠们,最终,在大名府的铁匠总数达到了3700多人,其中有1000多人,是从资深学徒之中升级。

    对于工业化的生产,简单化和扁平化,是一个突出的方面,铁匠们为什么那么难的成为,因为铁匠必须熟悉打铁的一切技能,从冶炼,到炼钢,再到打造成型。

    在北宋,一个合格的铁匠,他必须要撑得起一个铁匠铺的所有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