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254部分

皇宋锦绣-第254部分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武器,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一点,无论是历史,还是认识之中,都是如此,这才是跟这个时代拥有着代差的武器。

    打个比方吧,元蒙,已经把骑兵发展到了极致,明朝起义军,之所以能够打败元蒙,依靠的除了拼搏的精神之外,就只有火枪了。

    成建制的火枪营,在灵活运用了之后,对于骑兵有巨大的杀伤作用。

    赵信超越这个时代,或许无法制造出,现代化的机枪和火炮,但是依靠着卡牌系统和钢的出色,明清,甚至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期火枪,应该没问题。

    制约火枪的有三个要素,一个就是钢材的质量,最初的火枪和火炮,都是铜制作的。

    虽然铜在整体性能上面,比起钢铁,有不小的差距,可是单纯性能指标,是要超过钢铁的,唯一的坏处,就是太贵了。

    一门普通的铜炮,可能价格就超过千贯,这是一个棱堡的价格,更别说红衣大炮了。

    这玩意,只是前装的重型滑膛炮,是舰载加重型的,威力无穷,可是重量也可怕,2吨的重量,在中国,几乎是没办法达到。

    4000斤的重量,使用的还是铜,按照每斤300文的价格,单纯火炮本身使用的铜,就高达1200贯以上,这个价格,昂贵的太吓人了。

    可是如果是钢铁的话,哪怕是使用了硬度和性能最为高不锈钢,25文一斤的价格,几乎是铜的12分之一,也就是说,单纯材料,150贯就够了。

    钢铁的发展,才是热武器突破的根源,只有足够廉价的钢铁,再加上足够的产量,才能够推动整个热武器时代的出现。

    现在,赵信已经拥有了,哪怕是6。1级别的不锈钢,没办法做到量产,却也可以小规模生产,而5。5以上的,更是可以在作坊之中大量的生产,产量更是如此,这就先天拥有了热武器的条件。

    另外一个方面,热武器最重要的基础的火药,赵信知道最完美的配方,甚至知道颗粒状火药的制造方法,这就足够了。

    tnt虽然更强大,可是在tnt出现之前,整个19世纪,18世纪,在热武器在世界流行的时候,使用的大部分都是黑火药。

    更别说,赵信这里拥有了硝酸,硝酸是一切火药的基础,无论哪一种火药,都是硝酸的化合物或者是变种,最适合作为枪械发射药的,就是硝化棉,这个更加容易,种植棉花,用硝酸硝化,不清楚指标也没关系,慢慢摸索吧。

    有先进,可以定装弹药的火药枪,就已经可以跟冷兵器,拉开巨大的代差,如果再有一些小型的步兵炮的话,那就是近代意义上面的热武器军队,这样,北宋的军队,才能够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这些都是远景,在最初的时候,除了简单的护卫部队之外,赵信是不准备大规模的建立军队的,甚至热武器,也不准备从枪开始,而是准备从炮开始。

    类似红衣大炮这样超级重炮,在最初的时候,只是适合在军舰之上,定海军作为海港,一只强大海军是必不可少,这样可以提供足够的机动性,而且攻击力相当的强大。

    枢密院的官员,在交接了之后,就直接离开了,做成了这一次任务,他也算立下了不小的功劳,2。5万厢军,每年的各种投入,都要超过30万贯。

    30万贯,对于枢密院来说,不是一个大数目,可是在这个情况下,却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这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期的,甚至这还是第一批。

    2。5万人,只不过是第一批,只要定海军发展合适,未来,还会逐步的接受,更多厢军,一直到把厢军保持在一个健康数字为止,别的不说,可能裁撤30万的厢军,可能每年减少的费用,就在300万贯以上,这才是大头。

    赵信没有在军营多待,军营只不过是需要他走一个手续,把人员接收了。

    本身,赵信准备留下原来将领,然后控制着他们干活,可是在他们刚刚调动过来,也离开了厢军的阵营,正是人心惶惶的前提下,孙吉留下,还是可以稳定军心的。

    不过,没有跟之前那样,什么都不安排的,而是安排下了一系列的任务。

    主要的任务,就是放在这里的建设上面,这里地盘比较大,又比较的荒僻,在海运和其他的运输,没有取代水运之前,洪泽湖这边,会成为必要的节点。

    之前,就跟朝堂上面说过,会在洪泽湖这边划出一片地,用于定海军的中转站。

    在这个时代,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地皮的重要性,又不是什么良田,湖边的荒地,怎么都没什么,只要地方同一。

    虽然封建社会,以土地为主,那些土地,大部分都是两天,湖边,因为经常会被淹没,除非一些活不下去的人,才会在这里种植一些蔬菜之类的,容易收获,其他的,大部分都荒着。

    地方政府的同意,这一点都没有问题了,定海军支持淮南东路这么多的资金,同时还接收了20多万的紫爱民,这样的关系,划出一片湖边的荒地,这有什么问题,最终差不多占据了一片5000亩荒地。

    2。5万壮年劳力,加上赵信提供了一大批先进的工具,铁器最重要的用途,就是在工程上面,其他的东西,或许磨损不高,可是铁锹,锄头,这些东西,跟地面接触,如果没有足够的强度的话,很容易被复杂的环境和石块给磨损的。

    合适的工具,充足的伙食,还有不低于曾经厢军的月俸,这些都让他们可以安心下来。

    实际上,厢军除了少部分,剩下的大部分都在干各种各样的活,他们的薪水,其中一部分都是通过劳动获得的,在哪里干不是干。

    这些工作,远没有他们之前从事的工作那么辛苦,不过是挖开土方,平整土地,并且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的,开始港口和大型仓库的建设。

    他们只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劳力上面的工作,其他的,则会从定海军调动人员过来。

    未来,洪泽湖这里,会形成一个重要的中转站。

    首先就是河港,这个规模会更大,也就是说,比大名府的铁匠作坊更庞大的港口。

    湖泊这边,比起运河旁边,地盘更大,港口也可以建的更大,只不过,在之前,没有这个必要而已。

    除了港口,就是大量仓库和建筑物,顺带的,会建设一个庞大的市场,未来定海军向内陆发展的一个节点,一些不太方便在定海军举办的销售会,可以放在这里,交通什么还方便一些。

    在一片芦苇丛中,谁也不会知道,未来,北宋最大的一个商贸中心和中转仓库,就会在这里出现,这里峰值的交易额,甚至占据了定海军所有交易额60%,是定海军在外界,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基地。

 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

    此时,在洪泽湖的旁边,依然是一片芦苇荡,不过,当2。5万壮年劳力,开始工作的时候,很快就产生了变化。(全本小说网,https://。)

    葫芦吊,各种精钢制作的工具,还有一些适合挖掘和砌墙的工具,再加上从大名府和定海军过来的专业人员,最多3个月,这里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赵信,没有取管这里,跟大名府一样,他们都是附带的,真正的关键,是在定海军。

    这个寄托了赵信在这个时代的希望,甚至为了这个定海军的建设,不惜放弃皇位继承权。

    在这个时代的人的眼里,这个是不能放弃的,甚至在后世,在穿越者的眼里,同样如此的。

    有了这个名分,只要安安稳稳的待上十年,再稍稍的发展,埋下一些势力,就可以掌控整个北宋这么庞大一个国家,这种诱惑,绝对称得上的无以伦比的。

    哪怕充满了危险,哪怕充满了劫难,都有人愿意试一试的,这是一条捷径。

    可是种田,则是另外一条路,充满了艰险,也同样充满了各种考验,稍稍不慎,说不定就会被摘桃子。

    赵信却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其中,并且耗费巨资,开启了整个的建设,原因无他,他更有信心。

    一个可以让他随便书画的地方,一个充满了灵性,甚至会成为超越这个时代工业区。

    这么一个史无前例的地方,远超过这个时代的工业区和城市,赵信怎么可能会放心。

    在大名府,铁匠作坊的存在,是关系未来的重点。

    更别说之后的一些列的事情,从政府订单,到民品销售,从拍卖会,到定海币,每一件事情,都是关系到未来的重要事情。

    铁匠作坊顺利生产,创造了一个可怕,充斥着无数生产力巨无霸,一年可能高达3000万贯的产值,2000万贯以上的利润,这个可以支撑起之后的任何事情。

    更别说,因为铁匠作坊而延伸出来的定海币,虽然现在定海币,还无法使用工业生产的办法。

    毕竟,在这个时代,直接出现信用货币,跨的步子实在是太大了,有些太超过这个时代,只有当定海币流通一段时间,再到定海军的势力和财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开始推行,到时候,这个定海币,就会直接从贵金属货币,直接进入到了信用货币的层次。

    百分之一的成本,如果还不称之为信用货币,那么什么才能够算是,赵信现在,不过是打一个时间差而已。

    一个新的工业区,一个跟目前北宋完全不一样,充满了科技气息的工业区,那时金山银山堆起来,别说是三五百万贯,未来的投资,可能会超过目前北宋整个的财富。

    甚至是数以十亿都有可能,只有庞大的资金,才能够堆起来可怕的生产怪兽,当这一个的火车真正开动起来,别说是普通人了,坦克也挡不住。

    正因为定海军太重要了的,赵信在安顿了厢军之后,就向着定海军去了,4个月没有在这里,当时只是留下了几个人,还有大量的钱,去了大名府之后,通过铁匠作坊赚到的钱,除了一部分放在铁匠作坊,用于扩大生产之外,其他的,都送到了定海军。

    可以说,从开始到现在,赵信在在定海军身上,最少砸下了500万贯资金。

    500万贯啊,听起来不多,整个北宋,一年的所有岁入,应该不会超过3000万贯。

    这个可以支撑整个宗室,勋贵,官员,还有整个政府的全部工作,甚至包括了一些水利,农田,工程的全部开销,不过是这一笔钱的6倍,现在,砸到了一个比一个县大不了多少的区域。

    这个区域不但小,还会孤悬于海外,整个岛屿也没有多少平地,是以山区为主,相当的险峻和崎岖。

    这一笔钱投下来,哪怕是在现在,各方面都不发达的时代,投下去之后,也会产生可怕的效果,最少说人力是不用愁了,还有大量的物资,这些都是定海军最缺乏。

    赵信选择了定海军,这里除了位置之外,其他一无是处,不但是一片靠近海边的荒地,也没有任何的资源。

    只有大量的钱,才能够购买到各种的材料,别的不说,一个海港,最重要的就是船,没有足够的船,海港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作用。

    当然了,赵信也不可能光给钱,就放任不管了,因为没办法直接监控,只能够远程控制。

    陆陆续续,也有一些消息传来,比如说,大型的水泥窑,砖窑,还有小型的铁匠作坊,都已经分别投产,在定海军附近,也发现了一些小型的铁矿和石灰窑,足以支撑建设的使用。

    之前,淮南东路,担心定海军的承受问题,后来在铁匠作坊步入正轨了之后,大量的钱粮抵达之后,他们也放心了,源源不断的把人员送来,现在,定海军已经有了超过25万人了,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壮。

    听起来,是非常不错,发展也非常的好,可是不亲自看看,赵信还是不放心。

    铁匠作坊就是如此,很多问题,不是你说了命令,并且按照命令执行,就可以执行的很好。

    命令跟最后的结果,会出现偏差,这个偏差,说不定会有大的影响。

    赵信越晚抵达的定海军,可能最终的影响就会更大,特别是建设方面的。

    一个港口,适合成为码头的地方不多,这个定海军,已经算是天然的条件最好的地方了,扼守住整个中国海岸线的中心,从渤海一直到南海,这里算是一个中轴线的位置。

    在这个时代更是如此,岭南之地,太过遥远,还远没有开发,现在最南边的是湖南和江苏,连云港这里的位置就更好了。

    赵信之前,已经相信的把位置给定下来了,三个港口,分别是初期,扩建和最终的状态。

    他不担心,手下的会随便定位置,可是二期和三期,还是比较重要的,如果有一些建筑或者是工程,占据了一点他们的地盘,到时候还需要拆掉,这不是浪费功夫么。

    洪泽湖这边,没什么事情,未来的定位不过是一个河港码头和仓库,容错率很高,沿着湖边,类似的港口不知道有多少,真的废了,大不了重新建,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有2。5的劳动力在这里,给他们工作,防止他们胡思乱想,这就可以了。

    当天,就骑马出发了,一天时间,赶路了200多里,在海州稍事休息一夜,然后第二天,就乘船前往定海军。

    只有几里的海面,却有些让人郁闷,赵信甚至在上船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远处,高耸的棱堡,那是来之前,就树立下来,一共有4个,护卫着岛屿最关键的所在。

    当时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建设了4个棱堡,并且留下了足够多的长弓队,防御上面,弱了点,可是除非是类似大宋这样规模的水军,倾城而攻,否则的话,一般的小海匪,根本拿定海军没办法。

    实际上,也不会有水匪,把目光放在定海军,这是一个没有多少油水的荒岛,哪怕是定海军开始建设,也好不到那里去,都是一些原料,还有粮食之类,这对于海匪来说,是最不值钱。

    几个月的时间,风平浪静,赵信想的更多的,还是这个定海军的发展,对于别处来说,可能几个月的时间,不会有太多的变化,可是对于砸了最少的500万贯的定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