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276部分

皇宋锦绣-第276部分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如其来的报讯,让辽兴宗吓了一跳,韩琦他很熟悉,北宋年轻的宰抚,才三十多岁,就已经做到了宰抚位置,而且他还是带兵的文官。//全本小说网,HTTPS://。)//

    北宋是干什么来了,为什么都这么近,才刚刚知道,相对于西夏,北宋似乎跟辽国的关系更差,而且不是说,北宋跟西夏,有盟约在商谈,是不是救兵。

    韩琦正是知道了辽兴宗可能会有的想法,所以,他没有把大军直接的调过来,而是在相隔百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哪里距离兴庆府有百里,距离灵州最近的一个棱堡,差不多只有40里左右,辽国如果不按照他的想法,跟他合作的话,他会立刻的离开,回归灵州。

    辽国,拥有着绝对的优势,连元昊都不敢直面兵锋,哪怕有长弓这样的杀器在,韩琦未必会怕跟辽军野战,特别是围城消耗了几个月的辽军。

    可是这样没有必要,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他的目的是为了西夏,而不是辽国,徒劳的跟辽国拼命,消耗辽国,最终的结果,只是让元昊渔翁得利,这不符合利益的原则。

    故而,韩琦保持了安全的距离的,跟辽军相隔百里,并且主动的派出使者,跟辽国进行沟通,遇到信使的辽军,不敢怠慢,直接汇报到了辽国中枢,并且最终报告到了辽兴宗这里。

    听说,宋军在百里之外,安营扎寨,并没有贸然的进入到兴庆府,这让辽兴宗稍稍放松了一下,然后这才看向护军将军,他把北宋送上来的书信说了一遍,辽兴宗彻底的放心了的,北宋来的人不多,4万人左右,只有辽国4成。

    虽然是骑兵,可是以辽兴宗对北宋的了解,恐怕是一种骑马的步兵,别说是这个,就算真的是骑兵,那又如何,还能够对辽国产生影响。

    同时为了避免麻烦,韩琦主动说出了他们的目的,他们也已经趁乱占据了灵州,准备会同辽国,共同拿下兴庆府,肢解西夏。

    虽然的,有些不舒服,看起来即将拿到的战果,要跟北宋分享,可是辽兴宗也不是笨的,他知道单凭他的能力,已经没办法攻下兴庆府,哪怕是

    团团围住,之前几次的试探性的攻击,都受到了毁灭性的后果,这让他愤怒无比,既然如此,那就让北宋过来看看。

    在辽兴宗看来的,北宋不过是4万人,整个战场的主动权,应该是掌握在辽国的手中。

    辽兴宗已经在心中,决定了这个想法,可是还是把群臣都聚集在一起。

    辽国重臣,或多或少的,都已经知道宋军的到来,想法不一,一部分激进一点点的,认为北宋是来摘桃子,愤愤不平,也只有萧惠等知兵的,才知道北宋的到来,有多么的恰到好处。

    灵州远离辽国边境,就算是一个富庶之地,也不入辽国的眼,他们最多是感慨,北宋真的会摘桃子,他们耗费了这么大的功夫,这才占据的便宜,北宋趁机就摘下了。

    不过,一些高层将军,更加看重的,实际上是北宋表现出来的善意,因为在信件之中,讲的非常的清楚的,北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辽国,攻占的兴庆府,不会占据一点的利益。

    兴庆府难以攻占,这一点,在过去的几十天之中,想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都没有成功,不但没有一丁点攻占下来的可能,反倒是有些固若金汤的感觉,这种情况下,辽兴宗已经有了退意,那么让北宋试一试,也没关系。

    很快的,一些反对的意见,都被平息了,这得益于的辽国的强大,如果说,辽国是4万人,而北宋是10万人的话,那就是另外一个结果了。

    百里之外,固定的营垒,韩琦稳坐钓鱼台,应手已经放出去了,辽国的选择不多,无外乎是同意或者不同意,这对于北宋而言,不管是哪一个选择,都可以接受。

    韩琦只是一个交涉,没有奢望辽兴宗立刻同意,一定程度上面,控制了灵州之后,在西北已经拥有了相当的主动权,以目前北宋的财务状况,棱堡和长弓的存在,稍稍的经过了一点的累积,有个5年的时间,西北的局面就会截然不同,这种情况下,的辽国就算是占据了兴庆府,也无所谓了。

    这才是他提出了这个明显得不偿失的方案的原因,北宋可以帮助辽国,攻占兴庆府,得到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些牲口,也就是几千上万只的样子。

    这些牲口,又不是辽国的,是在周围抢来的,只要攻占了兴庆府的,似乎这个付出,并不大的。

    很快的,辽国决定了同意北宋的要求,并且派出了信使,邀请一些有分量的人员,去辽军共同商议要怎么的攻城。

    辽兴宗的决定,比韩琦估计的要快一点,似乎是信使把信件送到,辽兴宗就开始研究了,并且做出了选择了。

    实际上,在送出之前,韩琦就已经把握到了一些东西,既然这么快的同意,辽兴宗到底是打的什么主意,不用多想,韩琦也知道。

    就是想着,辽国没有办法攻占的据点,他的北宋有能够如何,一旦北宋在攻城的时候,损失巨大的,超过了想象之后,最终,他们说不定一并吃掉的。

    如果攻占一个防卫严密的坚城,哪怕是有长弓队,哪怕是北宋对于攻城有独特的心得,这个损失也是巨大的,4万人,根本就不够填,可是辽国的念头,注定要落空了,因为韩琦携带了秘密武器。

    得到了辽兴宗的同意,韩琦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就把全部的军队带上来了,他对于长弓队又充足的信心,在短短的40天的时间之中,他已经把灵州,经营的是水泄不通了,31座棱堡,足以保证他不会被攻破,在这段时间之中,他们有疯狂的想着的灵州,调动了大量的物资,这些物质是支撑的长弓队的本钱。

    长弓队已经拥有了部分热武器的态势,没有足够的箭,这些根本发挥不了作用,所以一切的开端,就是后勤。

    为了准备这一站,最少携带了足以高强度进行20场战斗的箭,并且还是做好的,这已经非常可怕了,按照一场战斗180只来算,20多场差不多要超过4000只,这就是接近一亿只长箭的,非常的可怕。

    当1亿的长箭,如果通过长弓队,射到的兴庆府,会是什么概念,说不定,还没有到城市的下面,西夏军已经损失惨重了。

    可是这是最差的,也是最后的选择,韩琦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强攻兴庆府,作为非常熟悉的两者,韩琦很清楚兴庆府的防御强度之高,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的,这就是一个坚城,西夏在北宋身上学到的东西,都给用到这个上面,否则,辽国的10万人,也不会打这么久。

    这对于韩琦没有用,特别是拥有火药的韩琦,早在大名府的时候,韩琦就要求赵信提供做够多的火药,后来第一次次的要求更多。

    最终,赵信一共提供了12车,差不多6吨的火药过去。

    6吨火药,还是通过了卡牌系统,配备出来的完美黑火药,经过了卡牌系统的提炼,并且一定的情况之下,加入了更多纯度,让他的威力提升了很多,这种情况之下,12车的炸药足够用了。

    这些火药做了颗粒化的处理,虽然不可能让火药的威力更近一层,但是跟空气接触的面积更大,更容易快速的氧化,不容易留下残渣。

    残渣,说白了,就是火药经过了爆炸,剧烈的氧化之后,大量的氧气被抽取,一部分应为没有足够反应的环境,而被阻燃。

    只要有一部分的未氧化,就代表着的火药的威力没有体现出来,威力当然不会很大。

    赵信也想过,弄出来黄色火药,或者是其他威力庞大的炸药,可惜那是硝化物的更加深入的研究,赵信只是一个历史博士,知道火药的配方,是多亏了网络的发达,再怎么的发达的网络,也不可能把高烈度炸药的配方,弄的是满天飞的,这个只能够慢慢的来。

    火药是化时代的武器的,一般要到清朝后期,才会在攻城战上面体现出来的,现在,在穿越者和卡牌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出现在了北宋的战场上面,对此丝毫不了解的元昊,成为了第一个牺牲者。

    兴庆府虽然防御非常的不错,可是比起来北方重镇的保定来说,还是差了一点,3车火药,就足以把保定城拿下,这个兴庆府应该也没问题。

    12车火药,被韩琦混入到了规模庞大车队之中,在4万骑兵之中,有接近2万辆大车,装备着的长箭,还有众多的后勤物资,12车毫不起眼的火药,一点都没有引人注目。

    韩琦把这个作为重点,同时开始拔营,得到了辽兴宗的认可之后,他可以缓慢的接近兴庆府,他派出了手下的大将种记,前往辽军大营商议,在韩琦看来,别的什么都不重要,他需要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进攻,并且需要一定的时间。

    种记是种家的将军,也是大名鼎鼎的种师道的父亲,在韩琦军中,比较的出彩,派他前去的,位置和能力都是足够用的,相信,应该能够得到不错的结果。

 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开始

    种记带着任务来到了辽军之中,他的任务很简单,给宋军争取到一片可以独立攻城的地方,火药很方便,威力也相当的强大,可是在使用的时候,就必须挖掘地道,这不是一两天能够形成的,最少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些,都需要准备,需要跟辽军沟通。

    或许是兴庆府的防御强度,超过了辽兴宗的想象,宋军过来,他们主动的后撤,把宋军过来的这个方向,东门给让给了宋军,并且会留下一部分的营垒,以帮助宋军及早的建立起固定的防御。

    韩琦要求的不多,辽国也要求的不多,双方都非常有诚意的前提下,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在辽国首肯之后,宋军赶来了,骑马的步兵,也是四条腿的,跑的也比一般人要快一些的,100多里,只用了3个时辰多一点,而在宋军距离的兴庆府还有的30多里的时候,辽军已经开始撤退了。

    辽军开始后撤,退出了东门,动作不是一般的大,一直都注意着战场的局势的元昊,当然第一时间注意到了这一点。

    虽然说,元昊有能力守住兴庆府,可是要根据辽军的动作,做出调整,上一次,辽兴宗裹掖大量的民众,对兴庆府的攻击,如果不是他提前的发现,并且用强烈杀戮,最终解决的这个危机,或许兴庆府不会被攻下来,也会出现一定的波动。

    正是这样的原因,元昊十万分的小心,在这个关头,任何阴沟里帆船,都会有他无法承受的后果。

    现在,东门的辽军撤退了,毫无征兆的,这让元昊愣住了,难道辽兴宗终于想明白了,要围三缺一么?

    空荡荡的东门,看起来如同一条逃生的道路,让兴庆府的守军,出现了一阵阵的波动,虽然他们知道,这可能是一个陷阱,可是长期的围城,在兴庆府守军心中,却是压上了一个石头。

    知道了守军之中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元昊也知道,立刻下去弹压,这个时候,如果还不做好弹压的话的,说不定就会造成恶劣的后果了。

    元昊是一个个人魅力相当强的君主,很快的就处理好了这个波动,看着空荡荡的东门,他心中不停转着,到底辽军打的什么主意。

    之前的辽军,强大贵强大,可是,一定程度上面还是直来直去的那种,很少弄那些弯弯绕绕的,现在,似乎发生了变化。

    也对,吃了这么多的亏,还不从中长点记性的,那就真的是笨蛋了。

    可是元昊不管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他们会放松东门,不是应该是其他门么,而且这个,只是一个心理上面的波动,难不成,他们真的以为,这些小把戏的,能够动摇军心。

    不过很快的,负责观察的人,就把另外一个消息传来,在东方,有一只军队在行军。

    兴庆府的城墙,差不多有七八米高,因为遮挡的关系,没有注意到几十里外的宋军,可是大规模的行军,特别是千军万马的这种,动静非常的大,很快的就被西夏人发现了。

    元昊也不敢怠慢的,直接到城头,观察过来的,看起来有三四万人的样子,可是这是什么人,难道是辽国的援军么?

    这似乎是一个好事,大好事。

    没错,辽国劳师远征,动用的军队越多,后勤压力就越大,虽然连续的攻击了几十个部族,获得了足够多的牲口,这只是解决了粮食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比如说物资之类的。

    这也是辽国之所以带来了10万大军的根本原因,不是辽国动用不了,是因为这么漫长的后勤,足以让辽国承受不了。

    不过,队伍总是要走近的,才半天的功夫,元昊的脸色就大变了,因为的东门这边,队伍逐步的走近了,再一次的把兴庆府给包围了起来,不是他预想之中辽军,而是宋军。

    韩琦没有掩饰他的到来,韩字高高的飘扬,证明了他的到来,他的身份,并且宋军的服饰,旗号,甚至是各种的布局,都跟辽军有明显的不同,这点不可能简单的瞒过去的。

    元昊心在下沉,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变化,他一门心思放着辽军,却把北宋放进来了。

    虽然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北宋到底做过什么,可是只要北宋进入到这里,那就意味着,兴庆府以东,几乎都沦陷了。

    再多的领土,落到了辽国手中,那也没什么的,辽国本土的土地那么庞大,还没有彻底的开发出来,怎么可能会看重西夏的这些土地呢?

    可是北宋不一样了,他们距离这边更近,而且步兵为主体的北宋,很容易占据下来土地。

    兴庆府的东边是什么地方,是灵州,这是在黄河岸边的黄河的水源,足以给这里提供足够的灌溉,北宋要真的是占据下来,那就真的不走了,麻烦大了。

    他突然间,有一种后悔,为什么要招惹辽国,甚至,为什么要做出退守兴庆府的选择,跟辽国在边境上面大打出手的,哪怕是付出一定的代价,也要把辽国挡在外面,不给北宋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