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499部分

皇宋锦绣-第499部分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床的刀头,只有在稳定和匀速的前提下,才能够使用,类似定海军现在的畜力,单纯畜力使用不均衡带来的误差,已经超过了刀的本身,在没有稳定的动力之前,贸然的进入到机床之中,那是冒险。

    简单的手动机床,已经做出来了,只能够用于木质结构的,人力带来的动力,能够切开木头,已经是刀具够好的原因了,钢铁,那是几乎不可能的。

    无论是钻床,镗床,甚至是综合性的机床,赵信就算不懂得它的原理,大体上面的,基本的结构还是可以做出来的。给那些专业的研究者,稍稍的研究一段时间,或许无法做出来精确度较高的,基本的还是可以的。

    这些全部都是对生产有巨大促进作用的机器,后世的世界,各方面的发展迅猛的基础,就是机床的,在高精尖领域之中,最尖端的机床,足以影响一个国家的战争实力,三轴以上机床,对于中国的禁运,足足让中国的武器,在相当长的时间之中,无法解决核心问题。

    哪怕是没有办法制作出,切削金属的机床,一些前瞻性的研究还是在做,甚至在实际应用上,因为定海军大规模的使用木质的机械,一些木工机床已经开始出现。

    这中间,有普通的加工机床,当然,也少不了钻床,赵信最初给的理论,就是从充气钻上面来,以类似充气钻的钻头,类似的形状,用高手匠人磨制出来,然后固定在可以旋转的平台上,只要固定住了木材,就可以通过旋转,拉动,来给木头打眼。

    实际上,人力要钻开木头还是有些难,这里使用了多种传动装置,让数个人的力量,集中到一起,就形成了目前的打孔方式。

    在原有的木工之中,打孔的方法非常的困难,有时候,必须要分开凿眼,还不能很小,类似现在这样,从铜钱粗细,到最细的只有筷子粗细,什么样的都可以。

    木头可以,铁也是可以的,刀头和结构都不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动力就成为了最大的问题,一般的人力,还有畜力就不行了。

    钢铁的硬度,远在木材之上,更别说,新式滑膛枪,使用的都是硬度在5。7标准的钢材,它的硬度更大,对于动力的要求更高。

    在没有钻床的时代,枪管的可靠性很低,生产效率也不高,这是公认的,当然了,赵信也可以使用之前的方法,那就是卷的方法,这实际上,是在钻床大规模出现和普及之前,热武器枪管普遍的生产方法。

    定海军不同于北宋之前的冶炼方法,他使用的是平炉的冶炼方法,只要有合适的模具,钢水就可以直接的注入到这些模具之中,生产平板钢铁的难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的大,甚至生产钢管,也不是不能生产。

    可是钢管不同于枪管,这是两个概念的东西,特别是越细的钢管,越发无法使用模具,在钢管之中,任何的一个炮眼,一个气泡之类的,都会影响到整体的性能。

    卷钢的话,如果再加上赵信所看到的钢箍的方法,用外侧加力的方法,提升枪管的强度,这样可以做出来的差强人意的枪管,可是跟高手打造的相比,使用寿命,还有精准性射程上面,都有较大的差距。

    如果说的,定海军没有长弓作为武器的话,以明朝中后期的武器情况的话,说不定,就真的硬着头皮生产了。

    火枪,特别是相对比较廉价的火枪,一旦大规模的普及,带来的作用是巨大的,可是它还是无法跟长弓相比。

    赵信看到了一款非常出色滑膛枪,这样的枪械,放在19世纪末期,一点都不会落伍,可是他生在定海军,还是有些生不逢时。

    任何科技,都不是随随便便的出现的,科技存在着偶然,不少出色的发明,最初的时候,往往是另外的目的。

    比如说,百浪多息,是一种染料,而不是后来的磺胺,比如说大名鼎鼎的,让人闻风丧胆的沙林,这个在最初的时候,是一种高效杀虫剂的副产品。

    实际上,在农药和杀虫剂的领域,往往会偶然间诞生这样的化学杀伤性的武器,他们的出现,很多时候,只是偶然。

    可是偶然之中,还有必然,在炼丹的时代,就算是做出来沙林,又怎么样,除了把炼丹师给毒死,没有其他的作用。

    百浪多息也是如此,这是一种染料,发现他作用的科学家,只是研究链球菌的科学家,他的小女儿因为针刺的关系,感染了链球菌,当时,整个世界,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对于链球菌的感染,有治疗的作用。

    在绝望之下,这位科学家,给小女儿注射了大量的百浪多息,没想到,居然成功的治愈了。

    百浪多息也成为了当时的神药,甚至因为服用它,而浑身都被染红了,也在所不惜。

    可是,如果不是有足够的研究条件,如果不是大规模的应用这些意外的发明,这些意外,也只是意外而已。

    赵信的穿越是一个意外,长弓也同样是一个意外,滑膛枪也是,不同的是,现在没有大规模的使用滑膛枪的条件。

    长弓却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中国虽然没有诞生长弓,可是在北宋,长弓的出现是合适的,长弓非常的简单,中国也拥有大量制造长弓的材料,可是如果没有北宋积累了多年的弓箭的知识,要想制作出来,很容易,可是的从普通长弓,变化为真正的战弓,这个发展就需要时间。

    必须逐步的摸索,把长弓逐步的应用到的战争之中,很不幸的话,在他的诞生初期,有任何认知上面的偏差,这种武器就出不来的。。

    因为长弓的制造简单,赵信甚至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的早期,长弓是出现过的,只不过,他出现的时候,只是简单的木材,而不是弹性更强的木材。

    长弓,应该是的最简单的弓,用一根树枝,加上一个韧性不错的树藤,经过捆绑,就是早期的弓。

    原始人最初就是拿着这样的武器,开始了狩猎,后来,或许会用上兽筋等材料,让它的威力越来越大。

    中国古代,没有在长弓这么一个科技树上面攀升,而是在各种理论结合之下,走上了另外一条路,反曲弓和短弓,因为它们的强大,反倒是制约了长弓的继续发展。

    连整个理念都不同了,如果没有赵信这么一个穿越者,没有他了解后世欧洲英国的发展,把成熟的长弓拿到了北宋,也正好珠联璧合的适合北宋的发展,让长弓成为了最重要的武器。

    赵信从这个意义上面,被称为长弓之父也不为过,可是赵信提出了长弓的基本理论,也制作出了三棱箭头这样可怕的杀人利器的,但是他并没有推动长弓的发展,反倒是孙吉这样的超强弓手,还有枢密院专门对它的研究,提出了更多的改良方法。

    用弹力更强强大的木材,或者是复合材料,替代原有的树木,这是枢密院提出的一个方面,甚至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原来短弓的基础上面,进行复合的生产。

    赵信当然清楚这样的研究是错误的,什么东西,一旦进入到了复合的领域的,他的成本一定会激增,它就失去了长弓的普适性。

    普通的木头,他的弹性,肯定不如用多种材料处理的复合材料,北宋因为有这样的基础,之前在短弓和复合弓上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应用到长弓上面,未来长弓的弓臂,会更加强悍,可是这样就少了数量的优势。

    如果三年,才能够制作一个弓臂的话,这个长弓的成本,一定会激增的,这实际上,已经偏离了赵信指导的长弓的路的。

    可是赵信阻止不了北宋枢密院,甚至连定海军的研究都没有组织,他很清楚,长弓不是未来的方向,可是他却无法改变,长弓是目前,定海军乃至整个北宋,最重要,也是最主力的武器,这种武器的一丁点的性能提升,就足以改变整个定海军战斗实力。

 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长弓

    没有最强的武器,只有最适合的武器,赵信哪怕知道,未来热武器能够替代长弓,也不可能阻止这种研究继续下去,原因很简单,热武器代表的是未来,可是长弓代表的是现代,是目前的即使战力。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taiuu。com;

    就跟整个中国史和世界史来说,是沿着一条时间和发展的线,不停的向前发展的,可是时代发展的洪流,却在短时间,会出现逆转,更别说武器了。

    秦朝统一的六国,就是巅峰时期的青铜武器,跟还在雏形之中的铁器的对抗,秦军的胜利,并不代表青铜武器,一定比铁器更加出色,只是表明,一个更加的适合。

    用类似短弓的材料,制造长弓,这是肯定不行的,这代表了逆流,长弓的优势,在性能上面,比短弓强,也是有限,它的大规模使用,取代短弓,一方面,是有合理的,更加适合的战术,另外一方面,就是便宜。

    ak47,这个世界名枪,在刚刚出现的时候,大受诟病,各种各样的毛病,甚至连精度都有毛病,可是它依然成为了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枪,原因无他,合理的战术和相对低廉的价格。

    在总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价格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因素。

    除非一个国家比另外一个国家强大很多倍,否则低廉的武器,一直是首选,因为便宜的武器花费的费用少。

    有时候,威力跟价格,并不成正比的,在某一个数量级别之前,这个发展是正比的,但是一旦突破了某一个界限,可能昂贵数倍的武器,它带来的性能提升,只是一点点,不超过20%,在武器上面,有时候不得不屈从于性价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自动武器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制作出冲锋枪,可是当时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国家,都很少大规模的装备冲锋枪,原因非常的简单,后勤问题。

    100发,200发子弹,在冲锋枪之下,可能几分钟,就打光了,这样的话,失去了子弹,就没有作战能力了。

    以二战的生产力,就算是美国,也不可能大规模的装备自动武器,也就是到了二战之后,生产力大幅度的发展,再加上大规模的全面战争在减少,为了增加战斗力,突击步枪和模块化的枪族才开始诞生。

    长弓是规模性武器,它的优势,不是一两把能够带来的,最少也需要100人到200人的方阵,当然了越多越好。

    实际上,在保州兵变,长弓崭露头角开始,从韩琦到狄青,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长弓得到了众多将领的认可的,再加上长弓偏软的特点,基本上,合格的禁军都可以来两手。

    远程武器,永远比近战武器,拥有更强的攻击力,不说远的,秦朝统一六国的秦弩,就说是辽宋战争时候,一方的弓箭手在没有失去战斗力的前提下,要打破一只部队就非常困难。

    简单,易用,而且便宜,这就是长弓的好处,也让长弓开始四面开花,现在已经改制过的禁军,大概有30万左右,长弓人数高达20万,未来80万禁军,全部改造之后,可能长弓的数量就达到了50多万。

    长弓的体量,如果再选择了短弓的制作方法,那会让长弓的价格,飙升到一个无法承受的程度,这还只是换装,弓之所以昂贵,是因为,弓会坏掉,无论是弓身,还是弓弦,只要使用一定时间,就会失去弹力,必须要更换的。

    维护弓箭的花费,一直都是枢密院弓司的最大花销,长弓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也是因为维护方便,无论是弓身的材料,还是弓弦的材料,都足够多,足够的廉价。

    可是现在,枢密院不知不觉走到了老路上面,他们想要用更强的弓臂来替代原油的长弓,这个思路容易走到死胡同。

    不过提升弓臂的强度,这种直接提升的方法,给了定海军灵感,一种更好提升长弓威力的做法。

    复合弓身的材料制造的长弓,会带来价格上面的攀升,也不太可能提升多少的性能,这是不可取的,可是如果换成其他的呢?

    后世的中国,因为控制枪械的关系,甚至连气枪,猎枪等,都给禁绝了,甚至连玩具枪,只要是枪口的动能,超过一定程度,就会被当成真枪来处理,这样很多爱好者没办法选择,弓弩就成为了选择。

    伴随着国内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对于弓弩的限制,很多只是在网上的小店偷偷的来卖,并不敢旗帜宣明的打广告。

    出于对冷兵器的喜爱,赵信在闲暇的时间,也长期的混迹在冷兵器爱好者的群内,还是知道一些基本的知识。

    后世的弓弩,基本上,都已经更换了多种材料,从钢制的,到铝合金,再到各种的高分子复合材料,重量越来越轻,威力很难说越来越大,不是说达不到,后世的碳纤维合金,甚至是石墨烯材料,他们会给的硬度和弹力增加很多,只不过,做这么大威力的干什么。

    短距离几乎不弱于手枪的玩意,那种只能够存在于特种部队,真的流传到社会上面,还不乱了套了。

    用复合材料,肯定是要扑街的,单纯3年才能够完工这一点,就会让他的价格,上升到无法接受的程度,可是更高的钢材,这倒是一个选择。

    定海军在开启的工业化的第一时间,建立了的庞大的钢铁厂,2年的时间,不停的改造,不停的扩建之下,现在已经稳定超过了200万吨的产量。

    钢铁产量的大量的增加,让钢铁成为了最为廉价的材料之一,或许比不上最普通的木头,可是跟复合材料相比,那是不知道好了多少。

    至于找到合适的复合材料,这就更加不是问题了,先不说有一个铁合金方面的专家牛大力,就算是赵信,都能够提出不少。

    为了寻找到合格的合金,赵信每天都会留下卡牌系统的一些生产量,用于组合一些合金,其中50%以上,都是铁合金。

    没办法,谁让定海军在钢铁上面发达呢,真的弄出其他的合金,比如说铝合金,甚至是钛合金,定海军也没办法利用啊。

    实际上,对于高硬铝合金,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就是一个难点,加工铝合金的材料,曾经也是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