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646部分

皇宋锦绣-第646部分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礼物之中,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苗妃准备的,苗妃为赵信准备了几套常服,都是亲手做的,为此苗妃整整做了6个月的时间,几乎决定之后,就开始做了的。

    另外一方面,名人字画,工艺品还有的一些大师的著作,这些价格不一定会高,却同样珍贵的东西。

    因为少了大量的黄白之物,携带的东西也不多,最多就是百十来个匣子,还非常的小的那种,随便带上一些人,就可以携带起来了。

    从涿州到山海关,就近了很多,大概的大半天的时间,他们依然是坐了火车,已经坐了好几天的时间了,无论是福康公主,还是苗妃,都没有那种好奇,他们的心中,更加的是期待,辽国,这个赵信掌控下的国家,到底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了。

 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车头

    从涿郡到山海关,以火车的全速之下,差不多要10个小时,才能够抵达,不过,他们走的特别的早,天刚刚亮就已经出发了,而火车站的位置,在山海关南侧,距离差不多缩短了十几公里,早晨9点出发的,差不多到了下午两点多,才抵达了这个火车站的。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等到到了山海关前面,铁道链接处的时候,定海军前来迎接的人员早已经到达,他们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隆重的欢迎队伍。

    负责接应的,还是孙悦希,他早早的就等在这里,如果换成任何一个人前来,比如说韩琦自己,他或许还会来接,却不会这么的恭敬,关键是,来的人有一个苗妃。

    到了孙悦希的这个层次,是清楚赵信的身份的,赵信是仁宗和苗妃的儿子,这也就意味着,苗妃就是未来定海军的太后,还是有很强的影响力的太后。

    不过今天,孙悦希不是焦点,焦点是一个,跟北宋的火车形态,完全不同的,却看起来有些相似的火车。

    “这是?”韩琦是第一个支持火车的建设的北宋大臣,在火车的应用之中,也算是比较的了解的,他立刻就注意到了火车上面的不同之处,没有马,跟别的火车不一样的是,这个火车有的最少12节车厢,这也就以为着,更强大的动能,这么的12节车厢,要用什么来拉。

    当然是火车头了,马拉火车,只是一个不得已而进行的尝试,虽然说,很大程度上面,解决了整个的铁路的运输问题,可是无论是速度,还是动力,都严重的不足的。

    后世动辄十几节,二十几节的车厢,在现在,最多就是3节,甚至在某些情况之下,还有些减少,缩短到2节,甚至是一节。

    比如说,到了晚上,马力疲惫的时刻,速度和载重都会降低,或者说,在一些比较狭窄崎岖铁路线,要一节节的拉过去。

    蒸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它的作用不是一个本身所能够代表的,它代表着动力,更强大的力量,更持久的力量,这是工业化的推动,远不是现在的人力,或者水力能够相比的。

    从定海军成立开始,关于内燃机的研究,一直都没有停下来,经过各种物理知识的普及,一些基本的理论得到的完善,对于内燃机的研究,已经达到了非常深入的程度了,最少说,一些模型和理论,已经七七八八了。

    如果说,在定海军的手边,有橡胶的话,肯定能够制作出来,比较实用的蒸汽机,可就是没有橡胶。

    已经无数次的被橡胶给打败,选择的其他的替代材料,都是短时间可以,用作实验室验证没问题,可是放在工业化运用上面,根本就不行。

    定海军从来都没有停下来,寻找橡胶,还有一直在做内燃机的替代材料的选择。

    找寻替代材料,只能够通过卡牌系统的抽奖,在一次次的渺茫之中碰运气,实际上,还真的没有碰到,按理说,橡胶就如同的一个天堑,制约着内燃机的发展。

    幸运的是,东边不亮西边亮的,在在橡胶的研究之中,却有了一定的突破,没有弄到橡胶树,却弄到了别的东西。

    杜仲,这个主要是药材的材料,它的橡胶含量相当的大,赵信对于橡胶,对于各种蕴含橡胶的材料,并不太了解,可是他把整个中国的植物,都拿来过一遍,一方面增加点亮的数量,另外一方面,就是找寻橡胶含量较高的植物。

    杜仲就这么的被挑选出来了,杜仲树的幼苗就可用以提取橡胶,树龄增到10~15年,每公顷可产橡胶 270千克以上。杜仲树的含胶量为:干皮含胶量11%~20%;含仁干果实含胶量12%;干叶含胶量4%~6%;老细枝干皮含胶量10%。

    不过含有橡胶,不代表着容易分离,甚至合成出来的橡胶,性能能不能达到作用。

    不然的话,为什么,到了后世,有无数的材料,甚至连合成橡胶都出来了,天然橡胶,依然是首选。

    质量好是一个方面,便于采集这是另外的一个方面的,直接切割从汁液之中,就可以提取橡胶,这种方法,太方便了。

    杜仲就没有这样长处,杜仲之中含有的橡胶,是杜仲树皮和身体之中的白色丝状物体,这个要提取就有些困难。

    这么多年来,困扰的一直都是提取的方法,在不停的研究之中,也算是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一个类似橡胶的,有隔热密封材料合成物,它或许跟真正的密封橡胶相比,有较大的区别,可是已经能作为替代品的出现了。

    关于蒸汽机研究,在实验室之中,已经进行了无数次的推演,在有了这个替代品之后,初步的蒸汽机已经生产出来了,在实验室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有了初步的能力。

    可惜,杜仲的产量,再加上提取效率,也就是在赵信的卡牌系统的支持之下,这才有了一部分的存货,现在可以初步的生产,到现在为止,每一个月的产量,大概是10台蒸汽机,这个数量,没有巨大的提升,面对着无法替代的原材料,定海军可怕的产能,根本就没办法爆出来。

    累积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就是60台左右,其中最少30台都提供给了火车的项目,经过了不间断的尝试,废掉了差不多15台,最终,火车车头是完成了。

    这种简单的,甚至可以称之为简陋的火车头,一共是2台蒸汽机组成的车头,单个蒸汽机的马力数大概是300左右,两个马力加在一起,才600,这个马力,甚至不如后世的大排量汽车,对于这个时代而言,那就是无穷的伟力。

    备用,加上坏的,一共就完成了4台火车头,其中2台用在了沈阳到葫芦岛的铁路线上,火车头的效率,远比原来的普通马拉火车要高的多,用来运输大宗的物资,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一辆火车的,比寻常的马拉火车,高出10倍以上的运力,特别是大宗的货物,更是适合,这本身就是火车的所用所在。

    剩下的2个,是备用,因为技术不过关,同时蒸汽机的性能,也远没有达到极致,故障率相当的高,4台能够支撑两列火车,已经算不错了。

    在火车研究完成之后,未来每月的10台的产量,会有8台供给到铁路方面,按照这个来算的话,每个月都能够增加4台,就算是加上坏掉的,有2台的话,这个增长速度,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目前的状态之下,先保证专业线路的火车头数量,然后进行调整,逐步的改造这些铁路路线,从原来的马拉火车路线,逐步的转变成真正的火车。

    在知道苗妃前来之后,赵信就准备用火车来接,当时还考虑到,在苗妃抵达之前,未必能够完成整个火车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当时只准备用保障队伍,加上更多蒸汽机,就算是出了事故,也可以用临时更换的方法,保证安全的接过来。

    对于定海军来说,或许没办法保证铁路的商业化运营的,却可以保证一个临时的线路,把人接过来。

    现在有了成熟的,当然派过来的,跟马相比,马的速度最高也就是35公里,不可能全程以最高前进,同时换马和停歇,也需要时间,。

    对于蒸汽机来说,两台300马力的前提下,可以保证火车以50到70公里的时速,在铁路上面前进,这个效率,比马拉,最少提升了一倍,最关键的是,他不用停歇,除了隔一段时间,需要加水加煤,其他的时间,就不用伺候和浪费,这就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韩琦下车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个高大的火车周围积满了人,稍稍打听一下,才知道,这是很独特的火车,自己飞速的到来,不用马拉,就是动静有些太大了,一旦开动起来,真有一点惊天动地的感觉,滚滚的黑烟,还有到站之后的大量蒸汽,特别是的巨大的声音,当时守卫在这边的北宋军人,都有些害怕的感觉,这是什么怪物到了。

    当时很是吃惊,如果不是孙悦希提前的报备,拿出了足够的手续,这才没有激化矛盾,就这样,这个火车,也就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的,所有人都关注着这个火车,甚至周围聚集了大量的士兵,保证安全。

    山海关这里,加上韩琦携带的,加上之前集中的,一共四五千人的前提下,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今天,跟着韩琦从涿郡过来的,其他的,早就在这里集中,现在,也都聚集在这个火车旁边。

    这些人,还是准备,跟北宋一样,用一两天的时间分别出发,现在只不过是大老板前来,韩琦是这一次带队的头,他到来之后,这些手下的,自然要送行送行,过来看一看。

    这么一个奇怪的火车,能够容纳的人员很多,车厢都是标准化车厢,一共有128个位置,同时,在走廊,过道这些地方,如果站立的话,这个数字可以提升一倍以上。

    也就是说,一共12节车厢的这一列火车,一共可以容纳3000多人,也就是说,韩琦所带的人员,可以大部分一次性的拉走。

    这可是出乎了韩琦的预料之外的,他认真的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先带走一半左右,也就是1800人左右。

    人员调整的关系,韩琦在这里等了一个小时左右,把人员挑选好了之后,逐步的上车的,这个时间才下午4点左右,距离天黑,还有两个时辰。

    在绝大多数的人员都已经上车了之后,火车开始启动了,果然,声势浩大。

    在没有密封,蒸汽机的性能也不是很好的情况之下,火车的动静非常的大,当大量的煤炭,都加入到了蒸汽机之中,蒸汽机开始疯狂的转动,通过热力和蒸汽,推动着的火车开始慢慢前进。

    韩琦在上车之后,就顺着窗户,一路的看着前面的火车头,一个铁路,已经是出乎预料了,在北宋大行其道的铁路,实际上,展现了巨大的作用的同时,也展现了很多的弊端,其中最大的弊端,是在马上面。

    作为动物,那就未必会整齐划一,中间,出现一两个问题,就容易碰到,伴随着车辆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出现事故几率,也开始不断的增加。

    如果,有一款机器,可以解决掉马的问题,对于铁路是一个巨大的促进的。

    显然,这就是定海军的新产品,不知道,这个要什么时候,才能够做到北宋去,如果北宋有了这个,那些马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到时候,只用考虑修建铁路的问题就可以了。

    巨大的声音,声势越来越好大,而当蒸汽机的动能达到最大之后,传送轴开始贴合上去,哪怕是庞大的,容纳了12节车厢,数千人的庞大的火车,慢慢的开始动了起来。

    韩琦微微一挑眉毛,早就知道,这个火车开启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的,可是当火车真正开启的时候,多多少少也有些吃惊,那个机器到底是什么的,可能一两百匹马都没办法做到的事情,为什么这个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

    这难道就是机器的力量,这些年来,伴随着定海军越来越多的东西,进入到北宋,北宋也兴建了一连串的工厂,这些工厂的核心,无不是定海军的机器,机器可以成百倍,上千倍的提升效率,这也是工厂赚钱的根源。

    现在的这个火车,一次性12个车厢,这就相当于北宋的4列火车了,按照一列火车有30匹马的话,那就是120匹,这个机器可以替代120匹马,就算是价格贵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知不觉之下,韩琦就陷入到了这种思绪之中,好半天才醒过来,眼前的一幕,再一次的让他震惊,火车似乎并没有把速度平稳下来,速度已经相当快了,可是还在加速,似乎这个速度非常之快。

    这个速度已经明显的超过了北宋的火车的速度,似乎比快马的速度更快,韩琦哪怕是再不懂,也有些明白这个机器的可怕了,这不是120匹马,这明显是更多。

 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达抚顺

    韩琦是一个上马出征,下马为相的能人,作为一个年轻的官员,曾经指挥大军的时候,也骑马出征,马术相当的纯熟,再加上长期乘坐火车,通行于北宋的各地,对于速度的敏感性很高。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当速度达到普通的北宋火车的速度,并且还没有停歇下来的时候,韩琦就相当专注的认真来看了。

    在达到了普通的快马速度之后,韩琦的脸上,就露出了震惊的表情,马拉火车是达不到这样的速度的,虽然他的绝对数量差的不多,可是这个关卡,让一定程度之下,更快捷的传递系统,是火车跟加急系统联合的,他们极限的时候,速度甚至可以达到每天1300公里。

    如果火车能够达到快马的速度,还不用马的话,这个技术的实用性就非常的高。

    不过,这个速度并不是结束,特别是达到了快马的速度之后,稍稍的停了一下,保持了这个速度之后,似乎一声轰鸣传来,整个车厢又有了相当明显的加速度,显然,这个加速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加快。

    这个速度,是之前任何一个东西都没有办法达到的,哪怕是最精锐的战马,极限可能达到的50…60公里,那不是载人的前提下,骑乘的话,45公里是一个极限了。

    现在,这个火车,在极限的基础上面,再增加了相当的速度,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