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653部分

皇宋锦绣-第653部分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就市场而言,北宋的市场跟定海军分庭相抗,虽然说,北宋人口,比起定海军,几乎多了一倍,可是在纺织物的消费上面,定海军比起北宋要多上数倍。

    如果定海军的人口不停的增长下去,整个棉纺织的市场会非常的大,在定海军制定的基本国策之下,这个总量会控制在一定程度。

    衣食住行,这是人的基本需求,甚至衣还排在首位,总不能不让人穿衣服吧,在大规模的,性能比较出众的机器,还没有成为市场的主流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面,向外扩张纺织业的产能,成为了定海军的基本国策。

    在北宋,还是自发的,最多是从上到下的控制的时候,定海军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高层决策,这种高层决策,直接引导了各种机器的价格,纺织业是少数几个,相对价格比较低的产业之一,也是定海军大力推广向外输出的产业之一。

    因为这种决策,在引导上面,引导富弼去参观的就多了,同样的,除了机器本身,在技术层面上面,纺织业的技术层面并不是很高,一看就懂,富弼甚至没有感受到定海军的引导,反倒是非常感兴趣。

    这些综合考虑下来,最终,纺织业的机器价格,相对于其他少则数十万,上百万总量,是低了不少,差不多建设一个,总产量在60万匹布匹的纺织业工厂,总体的投入,大概在120万到150万之间。

    听起来总量很贵,可是30万匹布,以目前的北宋的布匹价格,一匹在1贯上下,年利润会在30…40万之间,也就是说三四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这样的盈利率,是相当的高的,这也是富弼在信中跟韩琦重点提到了,韩琦携带的随员之中,就有一部分,在江南做织厂的,还有一些机械方面有些能力的人员,为了的就是要把定海军的纺织技术学到手。

    听说了这个南三市,就是沈阳附近,纺织业的中心,韩琦也来了兴趣,在列车并不算很慢的开行之中,认真的打量整个城市的一切。

    韩琦来到了定海军,已经有了无数的惊诧,可是认真,近距离的看这一个小城镇的,这种感觉有些不一样,绵延不绝的楼房,密密麻麻的,有些密集恐惧症,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厂房,连绵不绝的厂房,跟北宋的风格截然不同,这是一个属于工业的城市。

    一个有70万人的城市,总体而言,也就是50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铁路穿行的这一部分,又是城市最为狭窄的部分,也就是说,大概7公里左右的时间,就穿过了这个城市,对于火车的速度来说,也就是七分钟左右。

    当七分钟过去,韩琦也是意犹未尽,当绿色农田,再一次的进入到了视觉之中,他才收回了眼光,叹息一声道:“定海军的建设速度,果然是惊人!”

    韩琦的赞叹,并没有得到富弼的附和,富弼略微有些怪异的看着他,让他心中一阵阵的发毛。

    果然,在富弼开口之后,他才明白,这算什么,跟汴梁比起来,是很密集,很现代化,可是真正跟沈阳比起来,差的太远了。

    60公里左右,只是进入到了沈阳的范围之中,是沈阳的外围,卫星城市,哪怕定海军的建设能力足够的可怕,也不可能把方圆几万平方公里都铺上建筑,那样有些太过浪费了。

    沈阳和周边卫星城市,还是一个农田跟城市结合的形状的,在整个区块面积之中,城市的面积,大概只有整个区块的面积几十分之一,可是只要是城市,那估摸是庞大的,越是接近沈阳,就越发的明显。

    在富弼的提醒之下,韩琦甚至拿出了一个望远镜,在经过了一个较高的地方的时候,开始向着沈阳的位置看过去。

    一个现代化的小城镇,已经足够的让韩琦震惊了,之后的沈阳,却是让他开了眼,这是一个何等庞大的城市的,几十公里的绵延不绝。

    之前,韩琦以为,沈阳只是一个跟汴梁有些相似,或者说,稍稍大一点点的城市,真正走入到了这个城市之中,才真正明白,这不是一般的大,这是大的多的多的城市。

    如果说,汴梁,还是一个,小桥流水一样的,用民居和一些功能性的坊市,组成的城市的话,那么眼前的这个城市,就是一个用无数的楼房组成的现代化的城市,哪怕是距离十几二十公里,也可以看到无数高大的建筑物,密布在城市之中。

    如果之前的南三市,已经有些密集恐惧症了,这里就更加密集,在望远镜的视线之中,几乎找不到任何一丁点的空隙。

    哪怕这个城市的规模,跟汴梁差不多,按照楼房比平方多容纳的人口,这个城市的人口,都会在400万以上,而实际上更大的面积,韩琦都不敢算了。

    700万,800万,还是1000万,汴梁,已经能够称之为,整个天下最为庞大的城市,可是有一个城市,比起汴梁,能够多出十几倍,单纯的想,已将让韩琦无法思考了。

    距离着城市越来越近,按照这个火车的速度,可能不需要半个时辰,就能够抵达城市,韩琦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进入城市之中,去亲眼看看,定海军耗费了巨大的力气,建立起来的庞大城市到底是怎么样的规模。

    不过,在距离城市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列车停下了的,在韩琦和富弼有些懵的时候,韩琦也倒罢了,他以为,这个火车站,应该在城市的外围,就跟汴梁一样,要走一段距离,才能够抵达城市的中央,可是富弼不一样,来到定海军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定海军跟汴梁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火车站就在沈阳的市中心。

    这里不得不说,汴梁是已经形成的城市,在城市建设的初期,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火车站的问题,当时根本就不可能想到火车。

    沈阳不一样,从最开始,就按照了后世的超级特大城市的规模兴建的,火车站,是无可争辩的市中心,人流最为稠密的地方,当时在规划的时候,就留了很大的一块区域,保证未来,在人流量达到很庞大的程度之下,也可以接受,同时在城区的范围之中,留出了非常庞大的区域,用于未来,铁路扩张之后的需求,这一点,在城市建设的初期,规划下来并不难。

    这里虽然已经接近了沈阳的外围,可是距离火车站的位置,最少还有30多公里,也就是说,半小时的车程,最重要的是,这里并没有站台。

    定海军的火车站,兴建起来,相对比较规整,整个沈阳的范围之中,沈阳市中心,有3个火车站,分别面对不同的方向,而在沈阳外围,诸多的卫星城市,也分别的拥有火车站,反倒是在中间,几十公里的范围之中,是没有火车站。

    没有火车站,不是说不可以停车,麻烦就比较大,上下车也不太方便,这些日子,在卫星城市和沈阳到处跑,富弼已经习惯了,歪着头看着外面,以为列车出现了什么故障了。

    可是赵信却站起身来,告知两人,他要下车了,不能陪他们前往沈阳,回头,在告一段落之后,再在沈阳见了。

    列车停在了半路,当然是赵信要求的,他并不想去的火车站,为苗妃兴建的宫殿,就在附近,这个宫殿,并没有在的沈阳城内,而是距离城内核心区域,只有30公里,那么从铁路上面,这里下去,大概是5公里左右,就能够抵达,真的到了市中心,在出来,那就麻烦了,时间上面是一方面,现在,正好是高峰时段,堵车是经常的事情,说不定,一两个小时就堵住了。

    在没有发明出内燃机和蒸汽机车这样的时代,整个沈阳的交通,是以马车为主,可是在拿下了辽国,定海军的生产力又足够的发达的前提下,马车的抱有数量相当的庞大。

    在城市建设的时候,定海军已经考虑到了的未来,大量拥有机动车辆的问题,沈阳的城市规划面积非常的庞大,土地已经不成问题的时候,双向八车道,在沈阳比比皆是,可是对于马车而言,天然就比机动车难以控制的,一到高峰的事端,堵车是分分钟的时间。

    从上午的11点开始,车流增多,到了12点达到高峰,一直到午后,1点多,才逐步的消退,火车站是城市中心,人流量非常的密集,抵达的时候,可能才10点多,可是等到出站,乘车出来,看最少是11点多,是整个沈阳,最为拥堵的时间。

    哪怕赵信愿意陪着苗妃多待一点时间,也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到堵车之中,所以提前下车,是必然的选择。

    赵信领走了苗妃他们,按理说,这是不应该的,整个使节团,应该是住在一起,可是韩琦张张嘴,最终,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

    他们是母子的,再说了,赵信这个定海军的实际控制人,未来的皇帝,亲自来接,还迎出了一二百里,韩琦自问,他没这个资格,目的当然是苗妃,这是好事情的,这也代表了,他能够把谈判的底线,向上提升。

    如果韩琦知道了,就算是他最高的底线,赵信也不在意,完全同意都没有问题,不让北宋有让步有有什么关系,后世无数的方法,人的心态趋向,这些东西都没办法量化,总之,更好的生活,这天然拥有吸引力,这对于后世,比较健全的国家,边境都有士兵守护的情况下,都挡不住,更别说,北宋这样,到处都是筛子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远远不足,还让定海军长驱直入。

    真的当北宋意识到不对的时候,一切都会晚了,这种情况之下,北宋是处于弱势的一方,别说是这样的情况,就算是如同辽国当年在汴梁那样,使节趾高气扬,飞扬跋扈的,北宋都必须要忍下去,更别说这样的小事情,无论是韩琦,还是富弼,都没有理由来阻止。

 第七百八十七章 沈阳宫殿

    正使和副使都不在意,其他人就更无法阻挡了,也没有这个能力阻挡,韩琦目送着赵信离开,看到离开车厢之后,才长叹了一声,就他想阻止,却没有最终的阻止。/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叹气归叹气,可是心中却多多少少有了底了,赵信对于苗妃越是关注,就越发容易受到苗妃的影响,苗妃从来都不是一个有野心的,安稳的日子,才是他最为看重,那么从这个意义上面,让两国递交和平的合约,长期稳定下去,对于苗妃来说,是个不错的结果,这一点,在最初离开的时候,仁宗都已经跟苗妃沟通好了。

    列车彻底停稳了之后,赵信带着随从就离开了车厢,接上了苗妃他们下车,苗妃的随从不多,二三十号人,赵信的随从多一点,差不多有近百人,两者加在一起,一行人百十号人,差不多用了几分钟时间,就在列车旁边的空地集中了起来。

    这里是赵信准备好的下车地点,宫殿为了安静,肯定不可能在铁路的旁边,距离这里还有一段的距离,在空地上面,停靠了十来个马车,用于接送。

    一共就是的10辆马车,一个豪华的,专门给苗妃和福康公主,这是定海军精心选择最的珍贵的木材,以木材和钢铁结合的方法,钢铁构筑的骨架,拥有细密和坚韧的结构,别说是普通的弓箭,就算是火枪,都可以防住,这个有些类似于后世的那种防弹汽车,甚至连玻璃都是防弹玻璃。

    整个造价非常的高昂,这么一辆马车,不算是内饰,单纯木材和钢铁,就超过了30万贯,也算是花了血本的,类似的马车,在整个定海军,只有4辆,都是归皇室使用的。

    除了整个最为豪华马车之外,剩下的都是大型的马车,这也是在道路条件变好了之后才出现的,类似后世的大巴车那样,一排排的作为,相对空间比较狭窄的,却可以座十几个人的那种。

    9辆大型马车,就足以容纳100多人,再加上一些护卫骑马,组成了一个车队的,然后立刻的离开了。

    韩琦低声说道:“富弼,赵信所说的宫殿修的怎样?”

    “当然是非常漂亮的,可以说鬼斧神工都不为过!”富避点头的说道,他除了在最初的时候,去看了一下,在离开沈阳,去迎接的时候,也过来看看,半成品跟成品,这绝对是两回事,这些宫殿,不但每一个规模庞大,最关键的是,精致,几乎每一个景观,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极致,这种用心的结果,也是用钱的结果,富弼也算是见识的,他保守估计,这么一个宫殿,建设的成本,最少在1000万贯以上。

    富弼算的不能说错,他算下来的只是明面的,还有难以弄到的东西,实际上,整个宫殿使用了一些新材料,还有一些机器,这些贴心的,从外表上面,看不出来什么端倪的东西,实际上,整体的花费更大的,加上游乐场,一共投入在2200万贯左右。

    这恐怕是赵信抵达定海军之后,最大的个人花销了,要知道,三大殿在内的定海军皇宫,总共也不过是500万贯左右,这就翻了4倍以上。

    可是赵信愿意去花,目前的定海军,算的上是家大业大的,每年过手的各种资金,超过了百亿,拿出一千多万,算的了什么,别说是没有在政坛起多少波澜,甚至赵信私人的钱都够了。

    最初,赵信是准备私人投资,不过后来,因为这牵扯到了跟北宋之间的邦交,最终,还是作为政府的投资项目,被接过去了。再怎么的说,这也是整个朝廷的脸面,定海军的财政收入,比起赵信个人的收入来说,还是差了点,可是总体不算很低,为了一座宫殿投入一点,还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的。

    在经济体庞大到了一定程度的前提下,很多时候,钱的作用就不大了,特别是不停发展的经济,就算是有一定的赤字,只要经济不断的发展,政府是有钱的。

    钱不能代表一切,却可以代表大部分的东西,最少说,对于韩琦来说,花钱越多,就代表着重视,在花钱的同时,态度上面,也表现出来,这是好事情,最少比不闻不问好很多。

    “对了,这个宫殿在前面么,怎么看不到!”

    富弼点点头,说道:“是在前面,不过整个宫殿是以一片坡地为中心的,顺着高地做了不少的景观,甚至搭建了不少高山流水,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