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695部分

皇宋锦绣-第695部分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影响并不是很大吗,因为定海军拥有着可怕的建设能力,只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放在大规模的建设上面,就可以在短时间获得大量房屋,至于工厂,400万的人工,看起来有些多,只要定海军提供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只要兴建七八个卫星的工业城市,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韩琦和这些官员们,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为的就是尽可能的提供足够的人口,以获得很多庞大的管理费,在不影响整个北宋的运行的情况下,三抽一,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北宋目前,差不多有8000万的人口,算下来壮年劳力的数字,在四分之一左右,也就是2000万以上,三抽一,应该是可以抽调600万。

    可是实际上,北宋官府的执行能力,还有辐射的范围,远没有达到全部,估摸着差不多能够完成二分之一,也就是说,300万已经是极限了。

    包括韩琦在内的众多北宋高官们,他们做出这个布置,更多的是处于目的上面,而不是考虑到底层的民众,在他们看来,这些蚁民,给他们一口饭吃就不错了,去定海军还能够赚到钱,有什么问题。

    他们丝毫都没有意识到,这一件事情,对于这些民众的巨大的吸引力,

    这种提升,对工人的好处,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发这么多的钱,这种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件事情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过。

    绝大部分的官员,不说是锦衣玉食了,就算是完全贫苦出身的都没有几个。

    自古寒门出娇子,为什么会这样,还不是少么,出现一个,就跟过年的,或者难得的那样,当然要好好宣传了,可是纵观整个封建王朝,真正的,完全的从寒门的出现娇子有多少个,不说完全没有,可是也是少之又少。

    哪怕类似北宋这样开明的王朝,对于科举,对于文人比较重视的,培养一个文人,哪怕是启蒙的读书识字,都需要很多的钱的。

    笔墨纸砚,所有跟文人有关系的东西,包括是各种的书籍,价格都相当的高,不说考科举,哪怕是童子试,也需要买到四书五经大学之类的,这些已经相当经典儒家典籍,价格比起普通的书要便宜不少,可是也相当的昂贵。

    这些本身就断绝了贫苦家庭升迁之路,或许,在童子试,还可以的用抄书的方法解决,到了秀才,举人,甚至进士,需要学习的书籍越来越多的的前提下,单纯依靠普通的农家,又怎么的支撑的起。

    一个合格的官员,单纯读书,那是绝对不行,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游历和长见识这也是必不可少,看起来温润的读书过程,需要的全部是钱。,

    要么出身殷实之家,并且是读书的苗子,否则的话,能够出头的基本上是是天赋聪明,命运比较好,在年幼的时候,遇到名师,或者是有别的方面的际遇,这样才能够度过最艰难的管卡,可是这样的人,在整个科举的人员之中,又有多少。

    更何况,有了师傅,或者是母族这边的靠山之后,他们真的算是贫寒学子么?

    纵观整个历史上,能够以贫寒之身,直接的考过科举,成功做官的,有几个人。

    以小地主和富裕之家,甚至是传承的世家走出来的这些官员,这些人掌控的朝政,他们或许有一些真的心性不错,比如韩琦富弼这样的,他们愿意为老百姓来谋福利,可是真正的切实的介入到老百姓的生活的,又有几个人。

    那些深入到老百姓生活,多是一些深入到老百姓之中,了解一下民间疾苦,可是这个了解,只是一个浮光掠影上面的了解,只能够算的上,不是完全不知世事的书呆子,可是这跟真正的民间疾苦比起来,那几乎差的太远了。

    要真的了解民间疾苦,需要真正的以老百姓的习惯来生活,这样的日子,那就不是试着苦了,那是真的苦,包括最为了解民情的韩琦等人,不会想到,别说是后来100多贯,就算是之前的40贯,对于普通的老百姓,已经有了致命的吸引力了,这种吸引力,直接造成了之后的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人口的大规模迁移。

 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计划

    在这些官员眼里,在和平年代,只要这些平民百姓,能够生存下去,就不会反弹,除非这个压迫力度,超过了他们能够容纳的极限,让他们无法承受下去。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人人都有希望过美好生活的愿望,这也是科举深入人心的根源,否则的话,也不会人人崇尚读书人了。

    升斗小民而言,他们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方法,除非是那种天上掉馅饼的幸运,出一个天赋着重的,否则,根本无法改变阶级,现在,定海军给了他们这个机会。

    实际上,在看到定海军的大手笔的时候,韩琦心中是转过一个念头,那就是会不会产生问题,可是300万这个数字,让他忽视了,不过是300万而已,对于北宋而言,损失的起。

    虽然说,两淮和江南影响已经出现了,可是那些地方,在传统的大北方的官员心中,并不是重要之地,他们相信整个中原之地的民众的凝聚力,或许会有部分会被高昂的收入所吸引,可是大部分,还是大宋的子民。

    这种疏忽,是最为要不得的,在全体,只要肯劳动,就可以改变自身命运的前提下,人人都会努力,而当生活的状态改变的时候,那种吸引力,可不是一个个人了,而是一个家庭。

    整个家人都在北宋过着贫瘠的日子,他们不是没有想过,跳出这个结果,他们没有这个机会和能力,一般而言是没有能力跳出来,与其不停的折腾,让生活陷入到不确定的未来之中,或者风雨飘摇之中,还不如老老实实的。

    这就是固化的阶层,对于封建社会非常的正常,那些对于现状不满的,或者走科举,走哪个千军万马的独木桥,或者剑走偏锋,走刀口舔血的日子,不是这两个的话,任何一个,都很难一夜暴富。

    甚至毫不客气的说,两个鲤鱼跳龙门的方法,无论那一个,都不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能够走的,就算是刁小雨这样的,从小在街道上面混的,都知道,有些钱有些扎手,要拿命拿的,更别说普通人,他们只能够日复一日的度过,生老病死,从出生奔向死亡,从不停歇。

    定海军给了他们不一样的选择,一个人,哪怕是最基本的,一年可以收获480贯,这比起别的地方,10年,20年都未必能够赚到,只要到了定海军,一个人努力工作,可以养活一家老小,都过上体面的生活,这种吸引力,对于一家人来说,是巨大的。

    定海军要的,都是壮年的男子,也就意味着,他在一家之中,具有着较高的话语权,他们的感触,直接可以改变一个家庭。

    整个中国封建的思想,真正的女人当家的,这是少数,男人当家,最少可以当自己小家庭的家,这样的话,只要他们动心了,愿意过来,那么引导的,可不是一两个人,少则四五人,七八人,多则十几人,二十人,现在,输送的200万,未来,可能变成600万,800万,甚至是1000万,这就值得重视了。

    哪怕是北宋官员,不怎么懂得人口红利的作用,可是人口大规模的损失,让连基本的劳动力都没办法凑够,那对于地方也是一个巨大的影响,没有一个官员,愿意看到这个事情。

    可惜在目前来说,北宋看到的,只是200万所换来的代价,而没有看到之后的影响,甚至,就算是有人看到了,也不会在意。

    毕竟,对于上位者的官员而言,人算什么,升斗小民,又有什么可以看重的,少了这些人,能够起到多少的效果。

    如果是战乱年代,无数的蚁民可以掀翻一切,甚至影响巨大,可是在的和平年代,又有几个官员能够看的出来的,他们更加看重的,还是利益。

    有了足够的利益,别说少几个劳动力,就算是人都少光了,也没有问题,哪怕是曾经唐太宗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是就算是唐太宗的理解,当时也只是理解到,善待天下万民,不能让民众吃不饱,否则,就可以掀翻船,他不会看到,这些底层民众,他们的力量都发挥出来的时候,产生的效果有多大。

    在传统的封建社会,无论是农耕文明,还是游牧文明,人的作用是有,却远远没有土地的作用更大。

    对于游牧民族而言,土地代表着更大的草场,更大牧场,更多的牛羊,农耕民族也是一样,代表着更多的土地,更大的容纳空间,这是因为这两个文明的生产力水平远没有达到极限,本身的土地都没有完全开发出来,人口有些过剩了,对于上位者来说,与其控制人口的减少,倒不如控制人口的增长。

    一个被后世称为祸源的文书,就这样的,通过各路跟东府,共同的签订了,这个时候,他们看到的是钱,可是对于北宋来说,已经是敲响了丧钟,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之中,北宋将会持续的失去人口的,一直到无可再失去。

    当然了,就后世的学者的眼里,这未必是一件坏事,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将会把所有逆转这个潮流的,都给这个潮流打的粉碎,定海军从拿下辽国之后,就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的,以当时的实力,哪怕是强行统一,都不是北宋能够阻挡的起的,后续的一系列的阳谋出现,北宋还沾沾自喜的以为占了便宜,一直到无法阻挡。

    虽然说,也有一些北宋的遗老遗少们,一直都认为,赵信本就是仁宗之子,虽然改变了国号,可是总算是延续的,只不过这种观点,没有多少人认同,在史书上面,北宋是北宋,中国是中国,已经割裂和断代开了,同时,中国是走向了新的文明。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在东府的这一次会谈之中,中枢跟地方实权派,达成了一个人口输出计划,全国范围三抽一丁,然后这笔钱,如果定海军不负担的话,中枢可以提前的垫付。

    按照定海军的标准,按照每一个人40贯左右的安家费来说,这笔钱,可能就是超过1。2亿贯,就算是现在的中枢,要拿出来也不容易,可是为了获得更多,韩琦直接大包大揽的给包下来。

    韩琦这么做,并不是中枢有钱,是因为,他相信定海军,相信赵信的信义,再说了,连每年100贯的管理费都可以提前给的起,更别说40贯安家费了。

    三抽一丁,这个在战争时间,都已经非常严苛的抽丁方式,要推行下去,并不容易,钱是必须要准备好的,否则引发事端,或者是动乱之类的,死伤多少无所谓,要是影响到了这个劳务输出的全局,那就麻烦大了。

    韩琦很快通知了理藩院,跟定海军方面联系,定海军驻北宋的大使,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几乎是惊呆了。

    这位大使,名叫韩江,是举人出身,早在定海军时期,就是底层官员,后来一步步的升到了现在的中级官员的位置,因为孙悦希需要处理更重要的事情,要掌控整个外交部的全局,由他这个北宋司的司长顶上来。

    在最近的几个月的时间之中,他更多是在做秘密战线的活动的,凭借着定海军在北宋的庞大的实力,在荆湖北和荆湖南的,布置了大量路线。

    这两个在内陆,又是在长江流域的路,将会成为未来,移民的重点。

    从各个州府,宣传,最终影响的民众,如果不能通过汴梁到沈阳的这个铁路走过去的话,就只能够通过这个来绕路。

    通过内河航道,以定海军庞大至极的内河船队的遮掩之下,可以不引人注目的集中到位,到了长江之上,庞大的长江航道,将会是一条生命线,只要有足够大的船,足够的快速,就可以沿江而下,不说千里江陵一日还了,也就是三四天的时间,就可以从长江上面入海,一旦进入到海洋之中,就等于说,进入到了定海军的地盘,再也不怕被发现。

    这个工作非常的繁琐,又耗资巨大,需要在各个的水运,甚至是长江上面的各个港口上面,布置足够的力量,哪怕是北宋对于非京畿地区的管辖不那么的严苛,定海军又顶着投资和收购的名头来,也需要小心。

    好在,沈阳方面,并没有强压下来,要求他在短时间完成的,预计会用2年的时间,从今年到明年年初,最多就是试探的运行,而不是全力的运行。

    到了后年的过年之后,才是这一条线路发挥作用的时候,到时候,会从过年的时候开始,趁着各州军衙门过年的时间开始运作,整个体系彻底的行动起来,达到每天50万的速度,争取用30天到40天的时间,转运2000万人。

    50万每天,这或许是后世,一个繁忙的火车站,一天发送旅客的数字也就是这个数字,这一条线路,会通过长江上面,最少40个港口,还有众多水运进行联合输送,看起来压力似乎不大,可是实际上,30天的时间,转运2000万人,这就算是在定海军的协同能力上,也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只要是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就会出大麻烦的。

    在这个节骨眼上,韩江几乎忙的脚不沾地,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和物资,被安排出去,同时一个个的线都先布下去,整个计划,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了。

    这种情况下,北宋找来,他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别是这个方面暴露了,对于最初的计划,他有几层预案,安排的也都是值得信任的,甚至说,安排的这些东西,有些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在进行的什么,只是一个简单的货站,或者是临时储运的项目。

    不过,理藩院代表东府递交的这个东西,让他大吃一惊,300万人,三抽一丁,这两个数据,让的眼睛猛的一眯,他们定海军最高的要求,却不知道该如何的为了这个要求努力,却这么轻易的,被北宋给做到的。

    三抽一丁,这个只能够东府提出,并且由仁宗同意了才可以,就算是赵信,曾经想过最好的状态,都只是在未来的三到五年之中,达成三抽一。

    可是现在,就在眼皮底下,就在是今年,就可以抽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