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71部分

皇宋锦绣-第71部分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造了之后,才可以

    这么小的一个铁的容器,怎么可能炼制钢铁,温度都打不到,真的达到了,也不可能用钢铁,必须要用一些耐火的材料。

    解释是没办法解释了,就只能够继续,当这个小型的钢铁容器炼制完成,整个反应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其他的材料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

    反应炉不大,1料,也就是大概10立方尺左右,也就是十分之一立方米,换算出来,也就是四五十公分的铁箱子,只不过上面有一个高高的烟囱,显得非常怪异,下面的炉子,也做了简单的处理,没有省柴灶,做了一些密封,以保证温度不随随便便的泄露出去,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燃料。

    赵信现在只是简陋的反应,不必那么大张旗鼓,可是天然的认知,还是让他不会特别的浪费,只不过这些,在孙吉等人看来有些怪异。

    当一筐筐的木炭拿来的时候,孙吉眼睛一挑,没多说什么,薛玉也是充满了期待,铁箱,木炭,炉子,这不是炼器是什么,难道赵信要给他一个惊喜?

    如果时间足够,赵信会采用焦炭,相对于木炭,焦炭更便宜,燃烧的笑过也稍稍好了一些,不过无所谓,木炭也不是很贵,在北方多山,多森林的地方,木炭只是费点个功夫而已。

    芒硝是早就具现出来,石灰石也是现成的,赵信吩咐他们,来时加入材料,10斤的芒硝,十斤的生石灰的,还有3。3斤的碳粉,这是木炭被碾磨成的粉末,石灰石和芒硝也是一样,被用石磙子碾磨碎了,利用工具混合在一起。

    这些混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古怪的粉末,放入到铁箱进行煅烧,没有选择专业的炼铁炉,温度已经不低了的。

    中国大规模的使用铁之后,到了北宋达到了一个高峰,北宋是可以融化铁的,铁的熔点在1500度左右,哪怕只是烧红,大概在700度会被烧红,伴随着温度的加大,这种红色会越发的强烈,一直到白炽的状态之后,就会溶解,这是一般规律。

    在没有高温温度计的前提下,很多的火候,都需要人为来控制,赵信设定了一个区域,他不是为了融化铁的,这没有意义,可是煅烧这个混合物,需要950度到1000度的温度。

    这一点,没办法,只能够估计,他不但自己亲自看着,还请来了一个对于火候认识比较深入的铁匠,他可以通过铁箱的色泽,判断出大致的温度。

    这不是精确的工业化大生产,只是一个偏大一点的实验,赵信要求,只是炼制出较高浓度的纯碱,至于这个纯碱的总量是多少,20多斤的东西产生1斤,还是一两,这没有区别了,都是在卡牌系统之中点亮。

    路布兰法,相对于其他制碱法,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是一个比较鲜明的优点,却让它很好的跟目前的环境切合,在省去了使用浓硫酸的过程之后,有了纯净的硫酸钠,之后反应的煅烧生成物,比较的稳定,只要控制别把反应炉给烧化了就可以,多烧和少烧一点,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看到混合的粉末,孙吉他们已经开始疑惑了,薛玉也有些失落,当火焰燃烧起来,没有所谓的打铁和炼铁的过程,他们就明白,这不是炼器,可是脑洞打开的他们,却歪到了另外的方面,怎么感觉,赵信是在炼丹,可是这不是炼丹炉啊。

    这是新式的炼丹炉,赵信的遇仙,遇到的是陈传老祖,陈传老祖以睡出名,可是另外一个方面上,陈传老祖也精通于炼丹,中国古代道家祖师,基本上都是丹道大师,不过外人分不清道门的内丹外丹的区别,陈传老祖精通的是内丹,这跟外丹的炼制有巨大的不同。

    可孙吉他们不知道啊,仙人不就是神通广大,精通炼丹,一枚丹药下来,百病不生,无病无灾的,赵信之前的表现,之前无论是长弓,还是各种类型的弓箭,都展现出了一个工匠的才能,长弓很出色,却很难让他们相信,这是一个遇仙的高人应该做的。

    可是现在,赵信终于要回归到炼丹上面了,不知道这个炼丹,连出来的是什么,是仙丹么?

    赵信不知道孙吉等人的想法,知道的,肯定会哑然失笑的。说句实在话,古代的很多的发明,都跟炼丹有关,不但是硫酸,火药,甚至连火碱之类的,都曾经经过古代的炼丹生产出来过。

    只不过,古人没有那么清晰的化学知识,只是发现一两个的用途,比如说,借助这草木灰,制作的火碱和碳酸氢钾,这玩意都是有剧烈的腐蚀性的强碱,还不容易分离,古人只是觉得它有毒就不在研究下去了,失去了化学的根基。

    赵信对于古代丹道,甚至古代化学没有多少的认识,凭借着扎实的高中化学,还是开启了化学品的制造,纯碱只是第一步,当纯碱和硫酸同时完成,三酸二碱彻底奠基的时候,才是化学之花开的更加艳丽的时候,他坚信。

 第一百二十八章 漫长烧结

    炭火集中到炉子旁边被点燃,炙热的温度让周围的气温明显的升高,整个反应炉是密闭的,没有内部传感器和内部监控,赵信不能,也不可能知道里面到底是怎么的一个情况的的。(全本小说网,HTTPS://。)

    说是反应炉,实际上就是一个大铁箱子,说白了,这是一个很仓促,完全没有质量和品质监管的尝试,如果没有卡牌系统和穿越者的身份,这样的试验根本上就是开玩笑,不可能得到任何一个结果。

    卡牌系统给了赵信机会,在复杂的混合物之中,可以确定是否完成,而整个路布兰法的原料,也被赵信找齐了,步骤也正确,一切都做到了最好,原材料都封闭到了这个铁箱子之中,火焰燃烧之后,是漫长的等待。

    工业化的化学反应,很少有一瞬间的,一瞬间的快速反应,往往是实验室,比如,镁的燃烧,这些都是瞬间被氧化的过程。

    可是能够被工业化的认可的,大部分的化学反应都是比较慢,原因很简单,爆燃和瞬间反应,他的结果不是爆炸就是火焰,可控性太差,危险性也较高,真的要生成氧化镁,绝对不可能直接把镁条燃烧来制作,那不是制作,那是在放火。

    一根镁条燃烧起来,最多是一道明亮的光芒,微微提升周围的温度,可是成千上万,甚至是数吨的镁条,被火焰的推动下点燃,那就不是反应了,那是放火。

    氧化反应,大部分都是剧烈的反映之后,放出光和热,镁条又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样的反映很简单,却不可控的,很容易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一般的化工生产,时间是最大的成本,任何对于时间的节约,都是工艺上很大的一个进步,后世的炼铁,最开始的提升是从普通的几吨的炼钢炉,提升到300吨,500吨,甚至1000吨。

    可是这样单纯的体积的增大,对于整体效率的提升相当的有限,甚至有天花板,当1000吨的炼钢炉出现之后,已经是极限了,在提升会耗费巨大,同时效果并不好。也因为如此,炼钢开始向其他的方面,从3小时一炉,到40分钟一炉,走过了几十年的时间,技术的改进,让效率大大的提升,时间依然比实验室长的多。

    最开始火焰还不稳定,大量木炭和炉子,让温度急剧的提升,很快就超过了700度,铁器在700度之后,就会发红,发热,普通的铁匠,往往利用这个,在温度没有达到的前提下,对于铁进行煅烧,冶炼,一些高品质的百炼钢,就是这么一次次的锤炼之后,最终的成型。

    铁匠对于火焰较为熟悉,赵信要求的是更高的温度,差不多跟烧陶器的差不多,他没有烧过陶器,却也知道,比烧红更高一个层次的是什么,继续加强火焰。

    千度左右的温度,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危险的,孙吉很厉害,却依然是肉身凡胎,他不可能免疫火焰,其他人也都一样,大家都散开,只有赵信跟铁匠站的最近。

    “差不多了!”铁匠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

    “你觉得差不多,那就开始稳定吧!”赵信肯定的说道。

    保持温度,是一个技术活,赵信没有插手,看着铁匠控制温度,减少了两个火炉加热的效率,把温度控制在一个比较均衡的程度。

    看到红色的底部不再加深,赵信松了一口气,这个化学反应,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加热方面,一旦加热完成,接下来就是保持这个温度,给反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而已。

    选择路布兰法的根本原因也是如此,他很简单,除了混合之后加热,就没有别的特殊反应条件了,对于温度的要求,也不是特别的精确,只要大体上达到了900度到1000度的温度就可以了。

    温度持续的上升,靠近炉子的,已经感觉到制热了,包括铁箱本身,已经被加热到了赤红的样子,不但辐射出了大量的热量,还有本身的光的热量,除了习惯的铁匠还站在近处,依靠着一些简易的皮衣,抵挡住热量,连赵信和孙吉在内,都远远的站在外面。

    孙吉为了保证赵信的安全,把他带到了外圈,已经退后到了长弓手的范围了。

    赵信让长弓手过来,就是为了帮助拿东西,现在,反应已经开始了,只要控制好温度,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顺利反应就可以进行,长弓手就没有太多的用处了。

    此时,没有人理会的长弓手,正在七嘴八舌的讨论,这到底是什么,他们不知道赵信遇仙的,却知道赵信的地位很高,猜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些人脑洞打开,认为这是点石成金术,传说中,点石成金,也拥有很强的声光效果。

    赵信看着七嘴八舌的长弓手,对孙吉悄悄的吩咐,然后孙吉就跟薛玉两个人,带着长弓手离开了,因为,按照赵信的估计,整个反应的过程,会持续大半个上午,甚至更久,没有必要所有人都在这里干耗着。

    路布兰法耗时不短,第一次制作,时间耗费的有些长一点未来,伴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还有对化学的过程的改进,会逐步的降低这个过程,但是那是后话,化学工业同钢铁工业一样,都是资金,技术和人员密集型,在没有一个稳定的地盘,没有足够的人口基数的前提下的,这些工业化都不可能完成的。

    煅烧的过程持续了很久,反应炉是临时制作出来,没有很好的转换,耗费的木炭就多了起来,好在,总共的用料20多斤,差不多用了2个时辰的时间,其中铁匠一直都盯着,对于火焰进行了一些调整,保证火焰一直都保持着相对不超过1000度的温度,温度控制很好。

    高温造成的影响相当的可怕,几次下面铁已经相当红了,有些融化的迹象,都被他及时调整,降低了输出温度,在不停的煅烧中,上面也冒着滚滚的黑烟的,有一部分的碳燃烧不充分,生成的一氧化碳,都通过空中逸散掉了的。

    这是在外面,又特别的设计了抽气的烟囱,绝大部分的一氧化碳,都被烟囱抽取,产生的影响几乎没有。

    因为高温的关系,所有还在场的,都没有凑到近前,就算是在近前的,也用一些口罩,多是棉布沾湿了之后,因为一氧化碳比空气轻,又是向上抽取,大部分都升到了上空,不会很多的影响他们,就是有,口罩也能够及时的帮助。

    没有精确的温度计,也没有搅拌和也写自动化的控制,赵信就只能选择最简单的方法,煅烧,一直不停的煅烧,一直到最终的反应结束。

    赵信甚至不知道,要反应多长时间,就这么不停的烧下去,足足2个时辰,也就是一个上午的时间过去了,估摸的差不多了,这才命令熄火。

    听说反应结束,已经熄火了,孙吉等人再一次的过来,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可是听到的却是另外一个结果,还需要等待。

    没错,反应是完成了,可是降温依然需要等待,从上千度的高温,降低下来,在没有建设冷却塔的前提下,只能够采用自然冷却的方法,加水或者是其他的方法,都是不可能使用的。

    纯碱是易溶于水的,一旦用水冲洗,那么最终的产物,就会被水冲走,到时候,耗费了大量功夫之下,什么都得不到,这不是他的初衷。

    午饭之后,赵信没有再到现场,只是让盯着的人,等到温度降低下来,告诉他一下就可以了。

    常规的反应装置,需要建设冷却塔,借助着循环水,进行冷却,这样循环水还可以回收大量的热量,用于洗澡,或者其他的热水供给,这也是一些大型的化工厂和钢铁厂有这反面福利的原因,这些都是废物利用。

 第一百二十九章 发泡剂

    如果有冷却塔的话,就可以通过大量的水,通过交换,带走温度,水跟这些炙热的料之间是没有交换的,这样不会影响产出。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不过冷却塔需要的技术条件不高,对于钢铁和管道的要求很高,循环利用也需要独特的设计,别说是对现在的苗家庄,就算是未来,大规模上化工之后,也需要长时间的研究,调整,才能够最终完成。

    对于目前的现状,赵信却没有办法,只能自然冷却,从1000度左右,降低到常温,需要时间,特别是在铁箱无法开启,空气不会对流的前提下,里面的气温想要降低下来,真的很困难。

    一个时辰之后,现场依然是热气逼人,赵信缺时间,却不缺乏一两天的时间,甚至是一个月都没问题的,他进一步完善计划,比如说,让苗远做出准备,考察一下保州城的布置,比如说,哪里军营多,军人亲属多,哪里会形成自发的市场。

    这些都是苗远从来没有考虑到的,苗远是苗家庄的庄主,他更多的是在苗家庄,偶尔进过几次保州,也是去办事,最多知道官府和军营,还真的没有关注过。

    好在这又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方,派了几个人,去县城,随便问一问就好了,很快的,在下午的时候,关于保州的情报,就送到了赵信的面前。

    很简单,整个保州所有的军人,大概是有8000人左右,其中有5000左右的正规军,其中云翼军是2500人左右,还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