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73部分

皇宋锦绣-第73部分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仆役的做饭。

    长弓队那里有专门的食堂,也不是什么厨师,只是几个会做饭的女人,味道什么不讲究,有一点管饱,他们的饭就不用这边做了,不然的话,阵容不会这么少。

    在厨房之中,最大的那个案板处,几个婆子正在蒸馒头,馒头不太好吃,是庄户人家必备的,米有些贵,有馒头已经不错了,价钱不贵,可以充饥,最多口味差了点,几乎是每顿饭的必需品。

    相对于一石700文米,小麦的价格只有200多文,几乎是大米价格的三分之一,面粉也不过是300文在左右,只有一半左右,不好吃的馒头,很能充饥,是节约粮食的不错选择。

    在苗家庄,赵信这样的,可以吃到米,偶尔才会吃点面,还是主食,面条之类的,大部分的点心,也是米做,精细和味道达到极致,其他人,只馒头就好了,相对于面条,馒头还有一个好处,同样的面,做馒头的更多,更容易耐饥。

    蒸馒头,会让同样的粮食,多出20%左右,说白了,还是酵母菌分解糖分,生成了酒精的缘故,同样数量酒精,几乎比碳水化合物高出了近倍的热量,大部分酒精会挥发掉,剩下的,让馒头会由较高的热量,再加上酵母菌带来的馒头的蓬松和饱腹感,足以让人吃的更饱,也更容易消化。

    赵信和一堆大人物的到来,让正在做饭的婆子们略微有些的局促,正在揉面的那些婆子,一大团面粉,已经弄好了,正在做成馒头。

    “停一下!”赵信上前说道。

    早就注意到了赵信,苗起在庄户里面,都是大人物的,更别说连苗起都要小心伺候的赵信了,一个婆子手一抖,差点没有把手中馒头给掉到地上。

    此时面已经发好了,不太合适再加入发泡剂,也不是没有办法,再弄一点面粉,多加一点水,大概每5斤半碗左右。

    赵信在穿越前,用过纯碱,一半的蒸馍店,会在一斤面之中加入5克的纯碱,按照刚刚蒸腾之后的结晶,一碗水大概能够出17克左右,5斤半碗,等于是减少了很多,这是第一次,小心点更好。

    按照惯例,一次性会制作1000个馒头,大概会用去160斤面粉,5斤半碗水,差不多就是16碗,发泡剂还剩余很多。

    这是第一次尝试,赵信不敢刻着量来放,少放点,总比多方一点好,哪怕不能够彻底的祛除掉酸味,只要把大部分的酸味去掉,整个馒头的味道和卖相,都会大大的提升了。

    婆子不知所措,苗远却知道,不能够违背赵信的意思,大声的命令她们执行,别说只是160斤面粉,总共也就是不到350文的事情,苗家庄不算富裕,这点钱还是拿得出来的。

    加入面粉,再加水,重新的鞣制到一起,尽可能的让所有东西都混合在一起,赵信一边指导,一边告诉婆子,明天会给他们一种粉末,这个粉末的用量,保证120斤面里面,用1斤就好了。

    孙吉等人,听得有些茫然,这下子听到了粉末,再有这些液体,他们把这个跟之前的炼制结合起来了,之前花费这么多的功夫,制作出来的,是一种食品,蒸馒头用的。

    可是这怎么可能,也就芒硝算是一味药品,其他的,都不是可以吃的,为什么混合煅烧,这么麻烦之后,得到的是一种吃的,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作用,会有怎么的效果呢?

    婆子们照着做,已经开始做好的馒头,重新的鞣制,在里面混合均匀,等个20分钟左右,做完这一切,婆子们重新做馒头,为了加快速度,又找了两个婆子过来,今天蒸的稍稍多了一些,因为又加了面,差不多要多出300个左右。

    看着发泡剂混入到了发面之中,赵信没有在厨房里面多待,离开了,已经辛苦两天了,他不需要再盯着了,只用今天中午看到结果就好了,现在距离中午吃饭,还有一个多小时,到时候,就可以看到众人吃惊的目光了。

    大概一个多小时之后,赵信专门把孙吉等人叫过来一起吃饭,她们心中也是充满了疑惑,也想看看,赵信到底做到了什么,果然,菜品有些丰富,早知道他们一起的厨师,更加用心的做,菜品也丰盛不少。

    谁都没有动筷,大家都在等待,果然,在上了4个菜的时候,苗远亲自端上来一盘子馒头上来。

    赵信之前的举动,孙吉等人也都很好奇馒头会变成什么样子,一看之下,似乎比之前大了不少,还白了许多,就卖相上面看,比之前好了很多,难道,这个粉末是提升卖相,孙吉下意识的随口问道:“今天的怎么这么大,专门做的么?”

    孙吉等人,以为是赵信做的,所以做大了,可是苗远几乎亲在盯着,在出锅的时候,跟之前完全不一样,整个非常的蓬松,几乎是么一锅都是挤着的,看起来很吓人,

    “没大,还是以前的,结果出来之后,就变得这么大的!”苗远回答道。

    他不同于的赵信等甩手掌柜,他几乎全程盯着,在出锅的时候,包括婆子和他,都惊呆了,这也太大了,整个蒸锅都有些撑不下这个馒头了,按照婆子说,最少比之前大了三分之一。色泽上面,也不是以前的黄色有些像是麦子的色彩,似乎白了不少,卖相上面也好很多。

    卖相是一种商品能不能买的前提,可是放在食物上面,除了卖相,最关键的还是味道,苗远在馒头还没有冷下来,就首先尝了一下,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改变,这个生意就能够做。

    苗起也算是见过世面的,可是吃起来,再也绷不住了,这个味道太好了,是回味无穷啊,没有馒头的那种苦涩的酸味,反而有一种淡淡的甜味,还有类似于麦子的清香,还有一点点的甜的后捎,跟之前吃馒头像是吃药那种感觉,完全不一样。

    哪怕已经吃掉3个了,肚子里面很饱,闻着还想吃,味道真的是非常出色,完全不是之前的下等食品,变成上等食品了,苗远除非必要,很少吃这些馒头果腹,可是现在,真的吃了还想吃。

    苗起知道,其他人却不知道,看着馒头确实发生了变化,赵信几次神奇的表现,给他们太多的希望,可是这个千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真的能够被解决么?一群人看着馒头,没有一个人动手。

 第一百三十二章 赚钱生意

    在众人的观望之中,薛玉打破了平静,说道:“要不我试一个吧!”

    他首先拿起来一个,微微闻了一下,下意识的道:“闻起来,不错,不知道吃起来怎么样!”

    孙吉他们,也不是什么高人一等,哪怕是在班值之中,也不是一点馒头都吃不到的,在野外执行任务,甚至是一些特别的行动之中,馒头也吃了不少,看起来大了不少,味道也香了不少,可是恐怕真的只是表象,说不定,还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赵信创造了很多奇迹,可是馒头不一样,馒头从千多年前发明出来,到现在,多少年的时间,不是没有人改变馒头的做法,可是除了炊饼和面食更多之外,还真的没有解决馒头问题的方法。

    要说吧,馒头也有好吃的,在蒸馒头的过程中,会出现不那么酸的,甚至很香的,正因为此,有人针对这个做尝试,发现完全没有任何的规律,似乎就是凭空出来,刻意的去做了,反而做不出来,不经意之间,就出来了。

    这个时代的人,没有化学知识,更没有发酵的知识,连蒸馒头为什么会变酸,都不知道,说白了,就是一些微生物,把面粉分解成了醋,醋带来的酸苦的味道。

    不是那么酸的,可能是发酵的时候,醋出现的少,或者是酵母比较纯净,没有产生醋,或者是意外的被中和了,这种几率出现的很少,却是后世馒头的真正味道,也就是现在赵信想要做出来的味道。

    在众人的瞩目之中,薛玉随手拿了一个都,就是一大口,本应该酸涩的味道,没有了,很柔软,也很绵长,味道很特别。

    “这还是馒头么?为什么这么好吃!”薛玉有些动容的说道,以他的城府,还是这么吃惊,旁边几个人,对他非常的熟悉,薛玉不可能故意骗他们,再说了,谁还没有吃过酸馒头,吃一下又不会死人,旁边的几个人,都拿起来吃。

    真的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这个馒头,真的就被赵信玩出花了,一脸的不敢置信的看着赵信,那个用火烧出来的粉末,真的有这么的效果么?

    赵信有一手仙术,制作了长弓这么一个可怕的武器,连厨房的事情,也都懂得,本身酸涩的馒头,变得又香又甜了的。

    对于贫苦大众来说,这是好事情,面粉都比的大米便宜,便宜的多,普通人不得不吃馒头,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要填饱肚子,不是每一个人都吃得起上好的大米的,馒头最大的问题,酸涩的味道不见了,更加有质感,从难以下咽的苦差事,变成了美食,这对于吃不起米的普通的百姓,是很幸运的事。

    看到孙吉等人,更多的是在馒头的口感上面,赵信摇摇头,都已经明确的表明了,这是赚钱用的,他们怎么想不透呢,赵信没办法,只好把目光投向了苗远,相对于孙吉等人,苗远对于庶务知道的更多一点,他应该会去想吧。

    苗远在厨房的时候,还真的在想,赵信让他做调查,告诉他,这个东西就是要赚钱的,他也就多了一个心眼,卖馒头,这个之前从来都不曾做过的选择,似乎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谁家都会蒸馍,谁家都是买面粉,自己做的,别的馒头又苦又涩,还有些硬,这个又酥又软,个头还大,口味更强,这个比任何都强,这是独门的生意。

    不用赵信点明,苗远已经知道了,所说的生意是什么,就是这个,食品的生意,有没有的做,对于苗远而言,太有得做了,终于明白,为什么赵信让他调查保州城了,就是为了销售做出铺垫的。

    保州是一个天然的市场啊,换成其他的府城,或许还不一样,馒头生意,不太可能铺开那么大的市场,慢慢的进步,哪怕馒头的口味一流,也不可能迅速占领市场,普通百姓手里面的钱是有限,远不如军汉。

    保州除了是一个大城市之外,他还是边境军州的首府,最少驻扎了的八九千军人,这是算上厢军,还有大量的官员和商人,也算是一个拥有七八万人口的县城,常驻和流动人口加在一起,超过10万。

    厢军和保州军,他们是本土,亲属较多,就说2500人的云翼军,他们是禁军,北宋的禁军,是北宋最强的军事力量,却会随着驻扎的变化,进行调动,家眷都没有跟来,除了少部分时间,在军队吃饭,绝大部分都是在外面吃。

    北宋对于军人,在俸禄方面,相当高昂,1贯的月俸,这只是基础,出外驻扎之后,还有各类的补贴,再加上仁宗年间,因为物价上涨的原因,对俸禄进行提升的部分,足以养活一大家子人,出来当兵,一部分月俸和粮食,会在驻地支取,另外一部分,就是直接支取的,一个月1。5贯以上。

    1。5贯,在北宋初期,是一笔很庞大的钱,在一石粮食七八十文,是一大笔钱,放在仁宗年间,提升了10倍以上,可是依然可以购买2石粮食,这是不算小的一笔钱。

    禁军这样,一部分厢军和保州军也是如此,加上一些外来做生意的,店铺的伙计之类的,大部分都是外来,要保证他们的吃饭,很多的饭店就应运而生了。

    保州的餐饮非常发达,馒头一直没有多少市场,最多就是面片和扁食,这个馒头的出现,是独门的生意,别人学都学不去。

    三个大馒头管饱,这个谁也替代不了,相对于面片和扁食,还有炊饼这些,价格都相对较高,炊饼,必须要加入芝麻的,香油和盐,这样才能够让炊饼的味道上升,这样提升了成本,馒头不一样,卖相极佳,看起来也很大,实际上,一个馒头,也就是二两左右面粉,成本极低。

    苗远在询问了蒸馍的老妈子之后,就知道了,除了加入赵信提供的这种粉末,整个馒头之中,就没有加入其它的东西了,可是个头,几乎增加了三分之一,口感,入口的程度也上升了,作为最基础的产品,这个产品的成本非常的低,在一定的程度下面,就是面粉和不知名的粉末的。

    炊饼的价格大概是5文一个,三四个炊饼才能够管饱,一顿饭的消耗就是20文,如果换成馒头的话,他的价格不比炊饼高出很多,就可以取代炊饼,成为面食的新的应用。

    苗起也算是壮汉,原来要吃三四个馒头,才会饱的,现在,最少可以少吃1个,算上其他,按照一个馒头3文钱,或者是两个馒头五文,绝对有的赚,这是最简单的可以饱腹的方法,说2斗米就可以让一个人吃饱,可是那是单纯粮食,傻大兵和其他人,要是到市肆里面吃饱,最少也要20文以上,那还是最简单的,比如面片或者是普通吃食,稍稍加点荤腥的,也最起码要30文左右。

    这个馒头耗费是每个1。5左右面粉,一石300文来算,一斤还不到3文,可以做10馒头,只要那一点点东西,价格不会超过每个1文钱,一倍的利润。

    赵信说过了,是赚钱的生意,那么这个粉末的价格,应该不会很贵吧,只要价格不超过一定幅度,这样的生意肯定可以做,甚至是卖遍整个保州。

    180斤面,做了1200个馒头,用了1斤纯碱,因为这个时代,有天然的纯碱,纯碱的价格并不贵,一斤才7文,这还是卡牌系统之中的价格,也就是说,一两半还不到1文钱,平均到1200个之中,基本上是微乎其微的。

    赵信不能够到买馒头分成上面,他也没有这个时间,没有这个精力,他只能够销售产品,这是真正的独门生意,即便有纯碱,天然的杂质较多,稍微混杂一点的有毒的,添加到馒头之中,就不是好吃了,那是要命的。

    化学品,别说少量,有时候,几毫克就足以要命了,比如一些神经性的毒剂,或者是化学类毒剂,几毫克都足以致命了。

    食品最重要的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