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93部分

皇宋锦绣-第93部分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商和前来购买药材的商人那里,居然可以可以看到馒头和包子的身影。

    稍稍一想,赵信就明白了,对于这些商人而言,早餐什么的,是最麻烦的,这里是一千年前的北宋,县城之中的地盘有限,保州哪怕是大一点,地盘也比较有限,都是类似的鸽子房,有点地方,储存一点产品,也就够了。

    在这个女人不抛头露面的时刻,大部分的商铺都是男人,不会携带家眷过来,没有女人的这些老板,又没有多少的早餐可以选择,往往都是随便乱吃的。

    馒头和包子的出现,解决了他们的大问题,以前最老大难的早餐,很多人都选择不吃,或者有什么吃什么,现在,有了包子和馒头,无论是馒头陪着大葱和咸菜,或者是热一热昨天的剩菜,都可以,不想麻烦了,直接来几个包子,配开水都很好,如果有一个鸡蛋羹,也是难得的美味。

    在保州城的各个坊市之中,包子和馒头的流行度,甚至比军营更高,这些商人们,每年的流水都很高,钱对他们来说,是最不成问题的地方。

    一般的士兵,或许还在担心,到底是吃包子,还是吃馒头的问题,这些商人们,就是有什么吃什么,一顿饭吃四五个包子,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困难的。

    特别是苗家庄的包子,还相当的鲜美,看起来是猪肉,可是没有一丝猪肉的味道,反而有一种肉质之中带有的清香,一口下去,满口流油,哪怕是见多识广的商人,也相当的爱吃。

    相对于普通的市民和士兵,商人似乎是最忠实的人群,整个保州坊市,长期的最少有的5000人左右的商户,加上一些大一点店铺,会雇佣一些伙计之类的,总人数要超过2万人,很大一部分,一日三餐,都会用到馒头包子,这些人的销量就超过了7万个,平均每户人家高达14个之多。

    不但这些商户们吃,他们吃起来,也影响到了前来保州的客商,眼前这个,是从青州来的客商,同样在这里收购药材的,他们来的比较早,已经定下来了,只因为路途较远的前提下,他们需要装船,自然有下面的伙计和劳力来搬运,他们也没有吃早餐,在看到老板吃包子,特别是咬开之后的那股香味,顿时吸引了他们。

    老板也是大方,他买的包子够多,一下子有十个,大方让青州客商来品尝,青州客商可比孙吉他们买的多了,整整3船的各种药材的,总数高达900贯,是孙吉他们的6 倍,就这一单生意,老板最少能够赚200贯以上,几个包子算的了什么。

    青州客商还真的没有吃过这个包子,只是走南闯北之下,见多识广,听说过樊楼包子的名头,没想到在这里也有,特别是尝了包子之后,感觉到这种有异于寻常食物的香味,顿时被捕获了。

    这不,立刻做主,前去购买200个馒头和400个包子,作为今天他们几个人的口粮,他们一共有十来个人,这些包子馒头,一天肯定吃不下,剩下的一些,也作为回去的干粮的,吃了包子之后,谁愿意肯不好吃,也不怎么耐饥的干粮啊。

    世界是流通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有商业活动,只要东西够好,慢慢的,就可以流通出去,原来只是在保州流行,通过了集市,又流传到了各个乡镇。

    现在,正缓慢的向外扩展,保州的商业和批发,就是这种扩展的引子,而往来于保州的这些船队,也把包子的大名,向外宣传,可能潜移默化之下,一个中华名吃就会诞生,可能一千年之后,保州包子就会变成一个庞大的产业。

    就在赵信畅想千年的时候,孙吉谈好了生意,交割了钱财,把药品送到了马车之上,赵信也跟着薛玉下车,他的打扮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子,跟在薛玉的身后非常不起眼,就在大量药材送上去的时候,一道红光闪过。

    红光,赵信已经非常熟悉了,他心中一喜,又点亮了什么,果然,在之后找机会,进入的卡牌系统之中,他看到了新点亮了一味药材,药材名为猴头菌。

    猴头菌大名鼎鼎,是一种菜肴的,猴头,熊掌,海参,鱼翅,这是四大名菜,其中的三个,都是动物性的菜肴,唯独猴头是一种植物类,有山珍猴头和海珍燕窝之说,这里的猴头可不是猴子的头,而是猴头菌。

    当然了,它也是一味药材,在北宋产的相当的少,多产自辽国北方,因为数量稀少,价格相当的昂贵,只是十几个的一小盒,就差不多有5贯钱。

    没想到,在中药市场,还有这样的收获,赵信简单的询问了孙吉,买这些的原因,结果让他的脸有些发烫,原来,是为了他买的,而不是伤药。

    猴头菌是一味山珍,对于孩子和老人,都有滋补的作用,孙吉之前听过他的名字,正好看到,就买下来了。

    这倒是提点了赵信,南乐那里,位于大运河上的要冲,距离大名府很近,中药材非常的丰富,可以说那个药店,基本上把常用的中药材,都给点亮了,可是县城毕竟是县城,一些珍贵的,使用面相对比较窄的药材,应该是没有点亮。

    保州是州府,也是辽国和北宋药材的重要集散地,哪怕名贵的药材也少的,却不是没有。

    是啊,名贵的药材不多,却也不少,真的全部点亮,对他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促进,赵信一改之前毫无兴趣的做派,开始拉着孙吉等人,在药材市场之中转了起来。

    每到一个大一点的店铺,直接进去,必问名贵药材,果然,辽参,高丽参,冬虫夏草,鹿茸,熊胆之类的北方特产,在这里都有,各个都是镇店之宝。

    虽然,赵信没买一个,店铺的老板,也不太相信这么一个小孩子,能够买的起,可是马车上单单的药味,无不证明了他的身份,过来采购药材的商人,天知道会不会做成一单生意。

    一圈转下来的,在中药市场之中,还是活的了相当的点亮,全部都是珍贵的药材,甚至还有一个碗口大小灵芝。

    赵信不得不承认,中国中药的发展,其实在北宋时期,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从春秋时期的望闻问切,到秦汉时期的各种偏方验方,再到唐宋时期的中医理论的,可以说,宋朝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各种各样的物品,都能够进入到药材之中,重要可以说是一种大杂烩的概念。

    找到的大部分的有用的卡片,几乎都是在重要领域,甚至未来,开启化工的一部分,也会在中药之中寻找,现在,是更加完善了,这让他高兴异常,走路都带着风。

    赵信这么的兴奋,倒霉的却是孙吉他们,在人多嘴杂的地方,他们不能主动的提醒赵信,只能够跟着他走,好在这是早晨,药材市场,除了几个早起的外来商人之外,就没有别的人,他们也就听之任之了,一旦人流量加大,他们必然会干预,让赵信回到车里。

 第一百六十三章 咸松的咸

    差不多半个多时辰,整个药材市场之中没有多少人,这是冬季,不是药材销售最佳的季节,有一些药材,在冬季生长,可是北国的冬天,天寒地冻的,运输极为不方便,各种药材的产量较少,除非是有急用,或者是特殊需求的,才会有人过来买。全本小说网;HTTPS://。m;

    整个上午,药材市场之中,都没有多少人,赵信一直都得以顺利的找到合适的贵重药材,这也是为了节约时间,他来到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点亮卡牌,是为了亲眼看看韦贵,看看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为未来,制定方案提供一个直观的条件。

    大部分的药材都被点亮,南乐县城的中药店,是附近一个比较著名的,也是负责批发门类比较全面的,常见的药材之中,巨大多数都被点亮了,可是保州这边偏偏不一样,有大量来自辽国的药材,其中一部分,还是北方特有。

    一个个增加着点亮的数字,这些较为名贵的药材,不但可以增加点亮,还可以为卡牌系统提供足够的原料。

    名贵的药材,意味着总量较少,卡牌系统的具现,却可以无视这一点,有些时候,需要大量名贵药材的时候,用卡牌系统,哪怕承担30%的价格提升,也足以接受。

    一圈下来,也没有刻意的去寻找,也点亮了70多个,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吧,等于卡牌系统又大大的向前了一步。

    按照现在的点亮数值,昨天一共点亮了32个,这差不多就是两天的量,在赵信固定的的的每天可以点亮30个左右,要想彻底点亮,少则六七天,多则十来天,距离二级,又近了一步。

    等于说是意外的惊喜,现在,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帮助卡牌系统快速的点亮,一直都没有点亮,多多少少,让赵信有些焦急现在动植物的获取方面有些难的。

    动物种类一百多万,植物种类几十万,看起来点亮整个卡牌系统,那是分分钟的,最少说一级是这样,可是这个总数是在全球的统计的,一些独特的地区,比如说,非洲的热带森林,南美洲的热带丛林,这里面的动植物多样性非常的多。

    就算是在中国,一些四川,或者是西部的群山之中,动植物的资源也肯定比河北的平原地区多,这就从侧面限制了点亮的速度。

    点亮依然在继续,可是伴随着总量的增加,周围常见的动植物,都被找到了,提供了几百,近千个,可是最终的缺口,还有一百多。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到了最后的阶段,就越是感觉到,点亮卡牌系统的第一级,有些异常的困难,赵信知道,只要他换一个地方,从北方到南方,就算是到杭州,本土生长的而动植物的不同,就可以点亮更多的东西,现在他那里也不能去的。

    在药材市场,只是浮光掠影的,就多了六七十个,这种收获,让他非常高兴,这就算以现在的速度,也节约了2天的时间的,更别说未来,当周围真的容易找到的东西,都被找到,点亮了之后,最终的笑过会如何,说不定,这就是七八天,甚至十来天,那可是的巨大的促进。

    看时间,现在还早,说不定,今天在保州,就能够完成点亮的全过程,有时候,只差那么一点点的情况下,让赵信尴尬犯了,说不定就差了这么一点点,一万个,已经点亮了快9900个,就差最有的一百多一点,赵信在保州继续转了起来。

    保州跟南乐的不同,在于保州是州府,南乐是县城,赵信没有去坊市,南乐县也算是大运河上,比较重要的现成之一,里面能够点亮的东西,大部分都点亮了,再去到坊市,或许能够获得点亮,可是总体不会多。

    这一次前来保州,赵信好容易说动孙吉,有了一天得到时间,以后会不会还有这个机会,他不确定,这个时间,就不能够随便的浪费,不可能长时间的来转,只是找寻一些保州本土特点的,比较优势。

    果然,在差不多半个上午的时间,又找到了70种左右,距离点亮,又大大的迈进了一步,也就是说,最多还有二三十,就可以完成1万个卡牌的点亮,让卡牌系统提升到第二级。,

    运气不错的话,可能一辆天之内就可以得到提升,因为按照昨天寻找的动植物,都点亮了32个,今天如果稍稍多一点,就可以一下子完成了。

    哪怕没有完全点亮,赵信也是笑的合不拢嘴,中午,到了午饭时间,赵信他们吃过了饭,选择了一个相对僻静,又有雅间的小饭店。

    说实话,北宋的餐馆真的不怎么样,在保州,又不是汴梁,完全没有炒菜,这种用煮的方法,赵信几乎无爱,是配着一些汤类,吃掉了半碗米饭的。

    或许,未来有时间,稍稍指点一下苗家庄的厨师,说不定就能够再创造一个产业链,衣食住行的,饭店生意无论在北宋,还是在后世,都是一个很赚钱的生意。

    在吃饭的时候,赵信专门找人,给苗远传了一个信,询问云翼军韦贵的住处,他来到保州城就是为了见见韦贵,了解一下韦贵现在的情况,以帮助未来的判断。

    以馒头生意的情报收集程度,很快就知道了韦贵的家,可是到的时候,大门紧锁,是不在家,还是别的,赵信不可能直接的上去,跟韦贵接触,天知道韦贵有没有被王家策反,万一策反,好容易易容之后,反而暴露了。

    有人站在门前犹豫,这时候,一个热心的邻居过来,看到他们,以为是来找韦贵的,告诉他们,早晨的时候,韦贵老家来人,现在应该是去吃饭去了。

    吃饭?老家来人,赵信心中一动,有这么巧么?

    此时再去寻找苗远,就有些浪费时间了,赵信让曲阳装作寻访的,去附近询问,得到的韦贵的消息,韦贵今天老家来人了,正在云逸楼宴请。

    云逸楼,是保州城比较知名的酒楼,也是禁军将士们比较喜欢前去的酒楼,有三层楼,很大的面积,差不多三十多个雅间,当然了,菜品也是昂贵的,一道菜的平均价格,在100文以上,可能一桌子,最少也是1贯钱,算是比较高消费的场所。

    赵信他们赶往酒楼,就在上楼之际,上面的人下来了一群人,不少,差不多十来个的样子,在中间的那个瘦瘦高高的,就是他们要寻找的云翼军巡检韦贵。

    为了寻找韦贵,赵信专门得到了有韦贵的明确描述,他的特征也相当的明显,在人群之中,也显得比较的初衷,一眼就认出了他。

    终于找到韦贵了,可惜稍稍晚了一点,如果他们吃饭前就过来的话,说不定就能够选择韦贵隔壁,或者近一点的包厢,以赵信的耳力,只要在同一层,他就可以清晰的听到他们谈论什么,进而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过,此时也还可以,很显然,对方是要告辞,悄无声息的过去,装作吃饭,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人,要干什么。

    正要上前,却听到了韦贵对旁边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文士,称道:“咸松兄,多谢招待。”

    咸松,这两个字很不起眼,却让赵信一震,特别是哪个咸字,这个字眼不起眼,可是放在现在,保州兵变的当事人韦贵的身上,那就不是那么的不起眼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