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交锋 >

第486部分

交锋-第486部分

小说: 交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老百姓。

    他们之所以被抓,纯粹就是背时。

    冯梓缘随后,向张百朋“如实”汇报了复审结果:“报告处座,所有人都没有嫌犯,他们之所以被抓,只是适逢其会罢了。”

    “既然如此,让他们找保人。”张百朋说,就算要放人,也得走正常程序。

    而且,这七人,到时候盖的,可是情报处的章。从理论上说,这七个人,跟二处已经没有关系。真要是出了问题,就是他张百朋的问题了。

    朱慕云为了避免麻烦,将所有对张百朋可能有用的材料,全部销毁后,也离开了二处。但他没有回法租界,而是去了镇南五金厂,向李邦藩汇报,二处的审讯结果。

    同时,朱慕云也向李邦藩申请,既然情报处,可以复查二处的结果。那么二处,是否也可以,复查情报处的审讯结果呢?

    “你现在要抓九头山的土匪,所有人都出动了,还有精力,复查情报处的嫌犯?”李邦藩说,朱慕云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

    此次的嫌犯,因为有油水可捞,他才第一个提出,要审讯嫌犯。其实,审讯是假,掌握放人的权力是真。二处有了放人的权力,自然可以光明正大的收钱了。

    而情报处挑的人,都是真正有问题的。这些人,情报处不会轻易放掉。以朱慕云的性格,纯粹是为了与张百朋针锋相对。

    “有没有精力是一回事,局座同不同意,又是另外一回事。”朱慕云瓮声瓮气的说。

    “好吧,我可以给你这个权力。我相信,张百朋也不会反对。”李邦藩沉吟着说。

    情报处不相信二处的审讯结果,想要复查,李邦藩给了他这个权力。现在朱慕云同样怀疑,情报处的审讯结果,李邦藩一视同仁,也给了朱慕云这个权力。他认为,这样做,能起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作用。

    “多谢局座。”朱慕云高兴的说。

    “这下你该满意了吧?”李邦藩笑着说。

    “满意满意,太满意了。局座,三处上次的行动,是不是已经成功了?”朱慕云突然问。

    三处得到密报,发现一名新四军的伤兵,躲藏在老百姓家里养伤。昨天晚上,应该采取了行动。昨天下午,他去六水洲提人的时候,本想去趟三处,打探一下消息。可那个时候,史希侠已经不在六水洲了。

    “你怎么会这样问?”李邦藩问。

    “我昨天到六水洲,没见到史希侠。我想,他应该是在审讯犯人吧。”朱慕云说。

    “恰恰相反,三处的行动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参加的人员,刚摸进村子,就被发现了。而且,他们还碰到了新四军的手枪团。参加行动的人,只逃回来一个。”李邦藩叹息着说。

    “怎么会这样呢?是不是三处中了圈套?”朱慕云可惜的说。

    “史希侠立功心急,没有复查情报,导致行动失败。所以,复查,其实是有必要的。”李邦藩说。种种迹象表明,三处的情报,并没有外泄。也就是说,他们只是运气不好,正好碰到了新四军的人。

    “太可惜了。所以,我也想给情报处把把关。当然,说把关,话说得太大了。但是,趁此机会,多向情报处学习,总是没错的吧。”朱慕云说。

    “你要真是这样想,我会很欣慰。”李邦藩微笑着说,他相信,不管朱慕云是什么想法,张百朋都不应该会有异议。

    张百朋确实没有反对,可是,情报处的四十五人,暂时还没有通过审讯,暂时还不能交给二处。他向李邦藩表示,情报处的人,经过审讯后,如果没有问题的,可以交给二处复审。

    因为,如果查出有问题,情报处自然会深入审讯,不会把机会让给朱慕云。

    朱慕云一向不喜欢接触情报,他之所以,要对情报处的人进行复查,确实只是,为了找回场子。就算朱慕云真想复查,也不能真的执行。

    但是,朱慕云还是让情报处,把那四十五人的资料,给他准备了一份。如果情报处鸡蛋里挑骨头,他也不介意,给情报处制造点麻烦。

    “朱处长,有件事,我想向你汇报。”赵平难得打电话向朱慕云汇报工作,因数朱慕云只要有时间,就会来码头的办公室,他就在缉查一科,近水楼台先得月,几乎每天都能见到朱慕云。

    “什么事?”朱慕云心里一咯吱,情报处不会又出什么意外了吧?

    “张处长,好像在跟警卫谈话。”赵平说,想当初,他是冯梓缘手底下的情报中。冯梓缘到二处后,他留在了缉查一科。

    朱慕云到现在,也还兼着缉查一科的科长,可是,缉查一科的工作,他早就交给了赵平。朱慕云也觉得,有机会,应该将赵平提上来。毕竟,他还兼着缉查科的科长,实在说不过去了。

    “跟警卫谈话?”朱慕云猛然一惊,他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如果朱慕云放掉的,都只是误抓之人,无论张百朋怎么调查,他都不会放在心上。可是,他放掉的,不但有地下党,而且还有土匪。如果张百朋发现端倪,自己就会很被动。

    “我觉得,此事得向处座汇报才是。”赵平郑重其事的说。

    警卫是经济处的人,情报处复查二处的嫌犯,与经济处何干?昨天经济处的警卫,确实帮二处做了些事。可那是朱慕云的命令,朱慕云还兼着经济处的处长呢。

    张百朋虽然是情报处长,可是,他并没有权力,调查经济处的警卫。当然,张百朋打着谈话的幌子,可谁知道,他会说些什么呢?

    “你做的很对。他都找哪些人谈了话?”朱慕云问。

    “主要是警卫一班的人。”赵平思索了一下,说。

    “知道了,你让李军去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向我汇报。”朱慕云说。

    警卫一班的班长,正是原缉查三科的李军。陆冠峰出事后,李军在缉查一科,就老实了。想在经济处混,必然要对朱慕云忠诚。如果想搞小动作,会死的很惨。

    放下电话,朱慕云原本平静如水的内心,像是被投进了一颗石子,开始有了涟漪。虽然他思维缜密,但百密也有一疏的时候。

    朱慕云将所有,可能对张百朋有用的资料,全部销毁。他认为,张百朋再难有作为。但是,朱慕云确实遗漏了,那就是负责通知的警卫。

    昨天,正是一班的警卫,负责通知的。张百朋今天找一班的警卫谈话,不用猜,问的也是送信的事情。

    一旦张百朋拿到,警卫嘴里的地址,就有可能,掌握新的线索。在办案方面,朱慕云确实不专长。有些线索,就算放到他手里,也发挥不出作用。但对张百朋来说,一条线索,就能破一桩大案。

    朱慕云仔细分析着,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犯错。他现在,只能设想,如果自己是张百朋,拿到这些地址后,会有什么想法。

    这些通知的地址,确实有几个,与他们之前提供的住址,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说,自己家里拿不出钱,先向朋友借的。

    在这方面,地下党做得还不错。他们的地址,都是真实有效,并且身份,也不是临时编造。

    但是,聂大辉,却用了假名。这位九头山三当家的安居证,写的是湘凤村的地址。这个地址,原本就能引起人的遐想。湘凤村再过去一点,可就是九头山了。

    朱慕云一拍桌子,他突然发现,自己留下什么漏洞了。

    聂大辉为了“自谋生路”,报的价格太高了。五百大洋,是湘凤村出来的人,能拿得出来的吗?就算是把湘凤村,所有人的财产加起来,也未必会有五百大洋。

    聂大辉安居证上的地址,就是湘凤村。而他拿钱的地址,却在城内。两相对应,傻子都知道有问题。

    “诸峰,你赶紧来一趟。”朱慕云马上给诸峰打了个电话。

    “处座,有何指示?”诸峰问。

    “你马上去复兴路323号,把聂飞给带到这里来。”朱慕云叮嘱着说。

    “出什么事了?”诸峰惊讶的说。

    “这个人可能有问题,我怀疑,他可能是九头山的土匪。”朱慕云沉吟着说。

    “我马上就去。”诸峰马上说,可是,他心里却很吃惊,朱慕云怎么会知道这个消息?

    难道说,情报处的复查,真的出现问题了?

    “如果没抓到聂飞,就把323的住户,全部给我带回来。多带点钱,我向大泽谷请示,给你派宪兵。”朱慕云说。

    诸峰一走,朱慕云马上给李邦藩打了电话,向他汇报了自己的推想。

    “局座,我可能闯祸了。”朱慕云将自己的分析,以及那张六百大洋的欠条之事,向李邦藩汇报了。

    时间,对朱慕云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他必须抢在张百朋之前,拿到主动权。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二十九章 推卸责任

    朱慕云一听到张百朋,找了经济处的警卫谈话,终于发现,自己留下了一个致命的漏洞。现在,他迫切需要,向李邦藩解释,消除他对自己的怀疑。

    毕竟,谁也无法证实,聂大辉的真正身份。就算张百朋再怀疑,也没有证据。自己先向李邦藩认错,已经拿到了主动权。就算张百朋再告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自己在李邦藩,经营了这么久的形象,不是张百朋随便几句空口无凭的话,就能破坏的。再说了,他在这方面的能力,本就是“众所周知”的。出点纰漏,实在不算什么。

    至于聂大辉的安全,朱慕云是不用担心的。他特意让诸峰,去复兴路抓人,就是知道,诸峰的行动,不会成功。

    要不然,朱慕云也不会,特意指明聂大辉的身份。共产党正在积极争取,九头山的这支抗日武装,向我党靠拢。这一点,诸峰想必也是知道的。九头山只要打日本鬼子,不管他以后,会不会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都必须对他们,伸出援手。

    “没关系,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李邦藩沉吟着说,朱慕云能考虑到这一点,还是很不错的。

    至少,朱慕云是自己意识到,可能出了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是别人发现,甚至朱慕云都不肯承认,那性质又不一样。

    “这个叫聂飞的,是情报处抓的。在简报上,只是说,‘聂姓’不常见。要不然,我也不会擅自作主。”朱慕云叹息着说,虽然在懊悔,可他实际上,却给情报处,泼了一盆脏水。

    “你现在,又是怎么断定的呢?”李邦藩问。

    “因为这个人,实在太大方了。大方得让我,都不敢相信。如果一个守法良民,会愿意出五百大洋,自己将自己赎出去么?如果聂飞,真是个有身份,有地位之人,倒能理解。可是,他的安居证,上面写着,他就是四处做点小买卖,当个行脚商人。而且,他一时之间,凑不够钱,竟然打了一张,六百大洋的欠条。并且承诺,三天后就兑现。我也是一时鬼迷心窍,竟然答应了。”朱慕云说。

    “还有一种可能,他仅仅是为了想早点出来。因为拿不出这么多钱,只能写欠条。从一开始,就准备耍赖。”李邦藩说。

    “局座英明,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小子可能犯了什么事,怕我们查出来。”朱慕云一拍大腿,是啊,自己担心什么呢?

    因为朱慕云早就知道聂大辉的身份,所以,他的分析和推断,都是以聂大辉是九头山的三当家,作为依据的。但是,如果忘记这个身份,完全可以将聂大辉,定位为一个,只是想赖账,要逃避打击,隐瞒了其他罪行,才急着出去之人。

    只要不是抗日分子,无论是政保局还是宪兵分队,都不会太过认真。哪怕真是江洋大盗,如果没跟日本人为敌,都只是小案子。

    所谓大案看政治,中案看影响,小案看心情。一旦涉及到政治的案子,比如说涉及到国、共人员,或者其他抗日分子的案子,都是大案要案。

    还有像发生在法租界的抢劫案,闹得满城风雨,算是中案。因为涉及到日本人,也有了政治因素,所以也是必破案。

    如果只是小偷小摸,就要看办案人员的心情了。心情好,就多去查点线索,认真对待。心情不好,把案卷扔到角落里,永远也不会去理会。

    比如说杨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按说,杨志应该永远待在监狱里,但是,最终他却披上了警服。在警察局眼里,杨志干的那些案子,都不算事。

    “我看,他给你的那张欠条,恐怕是无法兑现了。”李邦藩微笑着说,任何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可惜了,我的六百大洋啊。真不该,为了多贪一百大洋,就把人给放掉。如果把人抓回来了,我心里还好过些。如果没能抓回来,我实在没脸再见局座了。”朱慕云惭愧的说。

    “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你能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已经很不错了。”李邦藩并没有生气,反而安慰着说。

    朱慕云的能力,本来就一般。他的眼里,又只盯着钱,出点差错,实在不算什么。况且,朱慕云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向自己认错。这一点,不知道比张百朋,强到哪去了。

    如果张百朋也知错能改,也不会落个,只担任情报处副处长了。那个聂飞,或许有可能是九头山的人,但也有可能,在哪杀人越货,生怕查出来,这才故意隐瞒。

    “我马上派人,去趟湘凤村,查一下,他们那里,到底有没有,叫聂飞的人。”朱慕云说。

    “注意安全,那里可是靠近匪区。”李邦藩叮嘱着说。

    “多谢局座关心。”朱慕云感激的说,反正又不是他去湘凤村,就算再危险,也跟自己没关系。

    朱慕云刚刚放下话筒,电话突然再次响了起来。电话是李军打来的,他得到赵平转告的通知后,马上去了解情况。听说张百朋,找了警卫班的人谈了话,他吓得脸色煞白。

    “处座,张百朋确实找了我班警卫,了解昨天下午,去各家送通知的情况。”李军生怕朱慕云生气,小心翼翼的说。

    “张百朋问了些什么?”朱慕云不动声色的说。

    他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