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交锋 >

第650部分

交锋-第650部分

小说: 交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区座准备何时回古星?”朱慕云问,他还不知道边明泽的计划已经有所改动,并没有以刺杀熊东建为目标,而是改为由第三纵队,派出数名军事干部,以壮丁的名义,混入黄卫军。

    “可能明天吧。”邓湘涛轻声说,如果第六师真要招两百新兵,他相信共产党很有可能会从这里潜入黄卫军。

    “我今天得回去才行,也不知道孙明华的调查,进行得怎么样了。”朱慕云说,他最关心的是政保局的内线。

    虽然孙明华没有怀疑自己,李邦藩对自己也一如继往的信任。可是,孙明华的排查,将是地毯式的,如果自己在哪里没注意,露出了破绽呢?就算没查到自己头上,及时掌握孙明华的调查进展,也有利于其他内线继续隐蔽,或者迅速撤离。

    “可以。你想办法拿到第六师把此次的新兵名单。”邓湘涛突然说,朱慕云做这件事,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

    “好。”朱慕云没有多问,他刚才还以为邓湘涛在考虑自己回古星的事。没想到,邓湘涛对第六师准备招的新兵这么上心。

    朱慕云突然想到,邓湘涛会上心,也是因为黄卫军的性质。这支部队,是可“国日”联合部队,甚至可以说是军统与日本宪兵本部的联合军队。黄卫军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反共。

    “区座,第六师把军官都留了下来,这会影响黄卫军的战斗力。你看,是否可以让十七支队派些人,正好趁此机会进入黄卫军?”朱慕云提议道,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故意提起黄卫军的事情。

    “汪清海舍不得这些基层军官,你以为古春晖就会舍得?”邓湘涛斜倪了朱慕云一眼,不满的说。

    这就是国军与共军的最大区别,国军的军事长官,将自己的部队视为私人武器。无论碰到什么事情,首先考虑的,都是个人利益得失。而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则不然,他们贯彻“党指挥枪”,真正做到了党高于一切。

    如果国军部队也能做到这一点,小日本早在华北、上海的时候,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又怎么能占领中国的半壁江山?

    “那怎么办?杜华山一死,咱们也得派点人进去才行。”朱慕云说。

    “此事我会向总部汇报,现在的首要问题,是阻止共产党渗透进黄卫军。”邓湘涛担忧的说。

    “什么?共产党也打上黄卫军的主意了?”朱慕云惊讶的说,这可真是意外。

    朱慕云突然一下子全明白了,邓湘涛之所以会来古昌,并非是为了昨天的袭击宪兵队。共产党要潜入黄卫军,自己为何不知道?这个情报,一听就是邓湘涛从另外的渠道获得的。

    什么样的渠道,可以获得共产党的情报?朱慕云突然想到了邓湘涛在新四军的内线。而这个计划,虽然与暗杀熊东建有所不同,但却更加巧妙。

    朱慕云敢断定,所谓的共产党渗透黄卫军之计划,是出自边明泽之手。也只有这样的计划,才适合第三纵队参与,也只有这个计划,才会惊动邓湘涛。

    当初地下党策反第六师的一一八团,只是当里乡绅当几名谈判代表,就把整支部队全部拉到了新四军的怀抱。现在的黄卫军,毫无信仰可言,他们是为吃饱肚子而作战。这样的部队,一旦有了共产党,谁敢保证,不步一一八团的后尘?

    “我得到消息,新四军将有一批军事干部,趁机打入黄卫军。第六师正要招兵,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人将从第六师的渠道混入黄卫军。”邓湘涛缓缓的说。

    “新四军元气大伤,自身发展都来不及,怎么会有闲暇进黄卫军?”朱慕云脸上露出半信半疑的神情。

    “你可不能小看新四军,他们能成为国军的心腹大敌,不是没有道理。只要没有斩草除根,他们就有重新崛起的可能。”邓湘涛摇了摇头,笃定的说。

    “如果确有其事,只需要报告给黄卫军,或者由我通知政保局,由他们甄别就可以了。何劳区座费心?”朱慕云说,日伪与军统,在反共这个问题上,确实是惊人的一致。

    “这件事不必惊动他们,我会想办法弄到名单。在他们还没进入黄卫军,将之全部消灭。”邓湘涛冷冷的说。

    “这种小事,何需区座出手?只要把名单给我,借日本人之手除掉他们,岂不妙哉?”朱慕云心里一动,不管这个计划是不是边明泽制订的,他都要参与进来。

    毕竟,这只是他的猜测。一旦新四军真的在执行这个计划,岂不是误了大事?

    “你又想在日本人面前立功了吧?”邓湘涛斜倪了朱慕云一眼,似笑非笑的说。

    “能给咱们省事,又能让我在那边立功,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朱慕云笑着说,他相信,自己的提议邓湘涛会考虑。不就是最后一步么,借日伪之手除掉地下党,会让邓湘涛有巨大的成就感。

    “好吧。为了能把戏做足,你得安排人进入第六师。”邓湘涛说,既然新四军把任务交给了第三纵队,想必他们会以第六师招兵为契机。

    如果朱慕云想立功,必须从第六师获得情报才行。要不然,就算自己提供了准确的情报,朱慕云也不能给政保局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没问题。”朱慕云说,反正他早就得到了李邦藩的批准,可以派人进入黄卫军监视。这些人不但可以领黄卫军的军饷,还能享受经济处的待遇。

    朱慕云与邓湘涛分开后,强行压住想跟踪他的念头。他相信,如果邓湘涛在新四军的内线,真在第三纵队的话。邓湘涛一定会在古昌与他接头。

    这个时候,用最快的速度通知边明泽,才能让他有所应对。只要邓湘涛动了,那名内线才会动。可惜,朱慕云的电台没有带过来。虽然朱慕云把密码本已经装在脑子里,可他不能向第六师借用电台。

    如果朱慕云需要用枪,完全可以找时栋梁要。但电台这种先进的东西,第六师也不多。他们近距离的通讯,采用的是电话。而稍远的距离,则采用传令兵。至于电台,每个团只有一部,下面的营一级,是没有电台的。

    第六师只是伪军,又驻扎在古星周围,汪清海只要控制到团一级,也就足够了。况且,借用别人的电台,是很危险的事。朱慕云不碰情报,也不想参加行动。此次古昌的行动虽然失利,可不会有任何人怪罪他。

    对朱慕云来说,参加了行动,已经是最忠勇的行为。要是成功了,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失败了,也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朱慕云无需用电台来发报。与古星的任何联系,都可以通过电话。

    在外人面前,朱慕云也不会使用电台。一旦他借用了电台,就显得很反常。在第六师,这种反常行为不会有人注意。可如果传回古星,被政保局的人得知,恐怕就会怀疑。

    朱慕云只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古星,他先去了码头,以最快的速度向边明泽汇报了情报后,才迅速赶到政保局,向李邦藩汇报。

    “局座,据钉子汇报,他属于第二次攻击的行动人员。军统的第一次攻击得逞后,他就与其他备用人员一起撤离。没有及时得到消息,以至于让军统得手,实在惭愧。”朱慕云躬了躬身,很是内疚的说。

    “此事也不能完全怪你,只能说,我们对军统的行动,没有足够的重视。”李邦藩缓缓的说,朱慕云一直等着钉子主动汇报,事实证明,在行动之前,钉子根本没有时间打电话的。

    就算自己提醒,让朱慕云派人盯着钉子。可谭新杰盯了前门,就忘记了后门。此事也确实出乎意料,就算是李邦藩去了古昌,也未必能反转局面。

    “钉子回报,军统给的手榴弹并没有收回,据说下次还要用。”朱慕云又说道。

    “军统下一个目标,很有可能是机场。”李邦藩笃定的说。

    “局座,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把军统的人,带到你面前。”朱慕云郑重其事的说。

    “不用了,此事由孙明华负责,他已经在安排了。”李邦藩摇了摇头,此事孙明华已经获得情报,已经在机场排查。

    “此次古昌之行,让军统得逞,实在是不甘心。”朱慕云“遗憾”的说。

    “你能说服第六师,也是一大功劳嘛。”李邦藩微笑着说,朱慕云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汪清海,答应给黄卫军三百兵员。虽然皇军也要给第六师一批武器,但让汪清海心甘情愿出人,比直接下命令强多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九十章 重建

    让第三纵队派人相机进入黄卫军,确实是边明泽制订的计划。黄卫军在古昌县也设立了一个招兵处,这就给了第三纵队一个很好的机会。同时,也让第三纵队的人,有机会可以进入古昌县。

    对所有进入古昌县的第三纵队人员,边明泽都没有特别限制。只是,他安排了人,对所有进入古昌的第三纵队人员进行了跟踪。

    在收到朱慕云的电报后,边明泽更是相信,近期进入古昌县的人当中,一定有那个与邓湘涛联系的内线。范围一下子缩小到一个特定范围,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尾巴的。

    傍晚,在克勒满沙街88号恒昌源,西装革履的董广宁,提着一个小箱子,气定神闲的从门外走了进来。一直守在商行的姚燕萍,见到董广宁进来后,警惕的观察着周围。

    没过一会,董广宁从里面走了出来。他走到门口,隔着玻璃门往外看了看,没有发现异常后,将门反锁,又转身走了进来。姚燕萍也跟在他后面,走到了里面的房间。

    “董先生,一切顺利么?”姚燕萍紧张的问。

    今天董广宁外出,是为了取一部电台。一直以来,他们这个情报小组,因为无法与总部直接联系,只能通过交通员。这样的方式虽然隐蔽,但效率比较慢。

    “怎么,这么性急?好吧,一切都很顺利。”董广宁微笑着说,他知道,姚燕萍学习过发报,只是因为组织上没有配备电台,只能苦等。

    共产党一向很重视人才培训,就算没有电台,但不会耽误人才的培养。这种长远规划,会让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越来越强大。

    “太好了,晚上可以试机吗?”姚燕萍说,来古星从事地下工作的时候,她被告之,暂时没有电台。但她坚信,总有一天,自己可以用电台与家里联系。果不其然,组织上送来了电台。

    “当然可以。”董广宁微笑着说,能与家里直接联系,他当然也很高兴。以后,遇到紧急情况,就能与家里直接沟通了。

    姚燕萍正要走的时候,董广宁突然想起一件事,他拿一张纸递给姚燕萍,说:“小姚,你看看这上面的注意事项,看完就地销毁。”

    “是。”姚燕萍接过纸条一看,上面写的是关于电台的使用方法。

    刚开始姚燕萍还不以为然,但是,看到纸条上面,介绍了宪兵分队电监科的工作方式后,她终于明白,这是最宝贵的资料。

    敌人竟然可以定位电台,开机的次数越频繁,被发现的机会就越高。但是,电监科也不是无所不能。只要发报时间尽量缩短,频繁、呼号、发报时间不定期变换,电监科就很难定位。

    “这可是我们的同志,用鲜血换来的经验。”董广宁等姚燕萍看完后,叮嘱着说。

    “我会严格按照这上面的要求操作的。”姚燕萍坚定的说,敌人的手段在更新,自己的发报方式也要调整。如果再按照当初学习的方式,真的有可能被电监科发现。

    “你先去休息,复习发报的技术。十点左右,我们正式开始联机。”董广宁说,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时刻。

    “是。”姚燕萍兴奋的说,对她来说,电台就是她的武器。在古星的这段时间,作为一名没有电台的报务员,她的心情是很难过的。

    快十点的时候,董广宁带着姚燕萍到了地下室。这里姚燕萍很少来,她知道这是存放情报小组机密的地方。恒昌源的资金,也都存放在这里。

    “好精巧的电台。”姚燕萍看到箱子内小巧的电台时,发出一声惊叹。

    “你先检查一下电台,准备发报。”董广宁叮嘱着说。

    姚燕萍将电台拿出来,虽然这与她训练时的电台完全不一样,可这些部件摆在一起,也还是认识的。在地下室发报,最重要的就是天线。如果没有伸到外面的天线,哪怕电台的功率再高,也是不行的。

    幸好,当初挖这间地下室的时候,朱慕云就考虑到了这一点。通往地下室的水管,可以当成天线使用。水管直接连到了屋顶,谁也想不到,水管竟然还有这样的用处。

    姚燕萍怀着激动的心情,单独发出了自己的第一封电报。虽然在地下室,但信号很好,电台质量稳定,可以很清晰的收到家里的信号。

    收到家里的回电后,姚燕萍迅速开始译电。她身兼报务和译电于一身,密码本是前几天组织刚刚送过来的。

    “这是家里的回电。”姚燕萍将抄写好的电报,双手递给董广宁。因为太过激动,她双手不由自主的颤抖着。

    她觉得,自己现在才算真正从事地下工作。之前在恒昌源,她的工作主要是掩护董广宁。可是,之前也差点出事。甚至,她还被误抓到了宪兵分队。幸好宪兵分队的特务贪图钱财,董广宁用钱将自己赎了出来。

    “野草情报小组?”董广宁看到电报的时候,惊讶的念了出来。

    作为从根据地来的情报员,他当然是知道“野草”这个代号的。怪不得姚燕萍会这么激动,肯定也是因为这个代号的缘故。

    电报是边明泽亲自拟定的,自从胡梦北牺牲后,他就一直在考虑,要如何才能配合朱慕云。虽然朱慕云可以自行发报,但有的时候,还是很危险。朱慕云必须有自己的交通员和报务员,而董广宁的小组,很适合担任这样的职责。

    虽然董广宁的小组,还要负责物资输送。但是,朱慕云在此之前,也一直负责此事。因此,董广宁的小组,与朱慕云的任务,其实是重叠的。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