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交锋 >

第670部分

交锋-第670部分

小说: 交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报人员就是这样,哪怕背后捅了刀子,当面也是笑容可掬,嘴巴像抹了蜜似的。

    “案子第一,况且,现场我还没看呢。”孙明华说,他当时也看了一眼刘澄宇的尸体,也让人初步检查过,一无所获。可是到了医院后,他还是觉得不对劲,马上又赶回了现场。

    “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李邦藩问,孙明华一直与刘澄宇联系,对刘澄宇的情况,也应该最了解。他们之间,也应该约定了一些暗语,或者其他的情报联系渠道。

    “我想再看看。”孙明华说。

    “明哥,这个死者的身份确定了吧?”朱慕云问。

    “是的,他叫刘澄宇,是军统古星区郊外组的副组长,也是我的线人。”孙明华沉声说。

    刘澄宇的死,让他很意外。作为主动投靠的军统人员,刘澄宇投诚的时间并不多,在此期间,也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情报。比如说机场的破坏行动,军统最终只能取消。还有邓阳春在大智路的接头,最终邓阳春也没出现。

    最重要的,当然是易尚海部的反正。如果让易尚海的军队倒向重庆,将是他工作的一大失误。

    “怎么不把郊外组控制起来呢?”朱慕云问,多好的机会啊,要是能随时监视郊外组,他们还能顺利逃离么。

    “这确实是我的失误,没想到军统的人这么狡猾。”孙明华叹息着说,他手里捏着刘澄宇,也就没派人在附近监视了。

    要知道,军统的人很敏感。如果他们察觉有人在盯梢,必然会提高警惕。对孙明华来说,有一个刘澄宇足矣,没必要再做画蛇添足之事。

    “现在再说这些已经没用了。”李邦藩缓缓的说,每个人的作风都不一样。如果换成朱慕云,恐怕他会把野家茅屋周围,全部安插上二处的人。哪怕郊外组的人长了翅膀,也飞不出他的手掌心。

    “是,我想去刘澄宇的房间看看。”孙明华说,刘澄宇向他详细汇报过郊外组的情况。既然刘澄宇身上没有找到情报,会不会他把情报藏在了房间呢?

    只是,孙明华在刘澄宇的房间仔细的搜查了一遍,也没有发现任何线索。甚至,他还让人把门板拆了,在地面四处挖掘,寻找各种线索。

    折腾了几个小时,到半夜的时候,除了出了身汗,什么也没找到。孙明华很失落,他也安慰自己,刘澄宇不可能这么傻,一定会留有后手。要知道,上午刘澄宇就打了电话,傍晚自己才有时间见他。

    刘澄宇一定是发现了什么,如果晚上自己没出现,他就得另他法传递情报。孙明华猜测,刘澄宇的情报,应该有备份。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发现

    将郊外组的住处翻个底朝天,依然没有任何收获,最终,孙明华再次搜查刘澄宇身上,终于,在他的鞋底夹层,发现了一张折叠得好的纸条。仔细打开后,他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得色。

    刘澄宇不愧是搞情报的,没有第一时间找到自己,就留了后手。刘澄宇将纸条递给李邦藩,上面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易尚海部暴动提前至两日后。

    “回去商量吧。”李邦藩将纸条递了回去,淡淡的说。

    “局座,我就不回局了吧?”朱慕云跟在李邦藩后面,谨慎的问。李邦藩没有把纸条上的内容说出来,说明并不想让自己知道。

    “也好。”李邦藩缓缓的点了点头,这件事由孙明华负责,他不想节外生枝。朱慕云抓捕邓阳春的时候,为了避嫌可以在孙明华的办公室睡一觉。今天的事情,如果也告诉他的话,从现在开始,朱慕云岂不又得在局里待两天?

    “多谢局座。”朱慕云松了口气,忙不迭的说。

    “慕云什么都好,就是太小心谨慎了。”李邦藩望着朱慕云的背影,对孙明华说。

    “诸葛一生唯谨慎,小心无大错嘛。”孙明华说,朱慕云是能避则避,自己是避无可避。相比朱慕云的直率和坦诚,自己活得更累。

    “上我的车吧。”李邦藩说,有些话,可以在车上商量的。

    “好,我来开车。”孙明华说,他表现得也很谨慎,让李邦藩的司机下车,他亲自驾车,两人在车里,不但清静,也更安全。

    “易尚海部之事,你准备如何处理?”李邦藩问。

    “后天傍晚,阻截的部队到位。在此之前,由情报处的人,对易尚海进行严密监视。”孙明华说,郊外组发现了刘澄宇,想必会更加谨慎。因此,自己的行为更加不能打草惊蛇。

    “刘澄宇死了,他们是否会改变计划?”李邦藩问,这才是他担心的问题。

    “刘澄宇的情报,是无意中获得的。上次他就说起,情报是与人打牌的时候,无意中透露的。今天他之所以暴露,或许是一次意外。”孙明华说,郊外组最近的几次行动,每次都出了问题,陈则民不怀疑才怪呢。

    “所以,你认为这个情报还是可靠的?”李邦藩问。

    “当然,我派人调查过易尚海部,直到今天,依然没有异动。”孙明华笃定的说。

    “与易尚海接头的人呢?”李邦藩问,只有把情报坐实,才能把易尚海送上军事法庭。

    “一切正常,易尚海每天都在外面吃饭,就在吃饭的时候接头。”孙明华说。

    “回去之后再仔细研究吧。”李邦藩说,他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如果此时换成朱慕云,或许根本不会想这么多,会先把易尚海部端掉再说吧。

    “局座,他仔细想了想,最好的办法,还是派人打入易尚海部。”孙明华见李邦藩不愿意多说,马上明白,自己的计划,并没有得到李邦藩的认同。

    “这个时候派人进入易尚海部,会不会太明显了?”李邦藩皱了皱眉,两天后易尚海部就要投奔重庆了,这个时候易尚海肯定是很敏感的。

    “如果让绥靖公署安排,则可不露痕迹。”孙明华说,教导团的任务,相当于随军的一个小军校,主要任务是对各个部队的老队进行轮训,让他们回去后,才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好吧,我来协调,你把人准备好。”李邦藩想了想,沉吟着说。

    “多谢局座。”孙明华忙不迭的说,这种事,也只有通过李邦藩才能不露痕迹。

    “你觉得,这个刘澄宇是怎么暴露的?”李邦藩问,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如若不然,接下来的行动,很有可能会失败。

    “或许是我们接头的次数太频繁,况且,接头的地点也在野家茅屋附近。”孙明华缓缓的说,晚上的枪战,虽然他没有受伤,但到现在依然心有余悸。如果自己的反应再慢一点,现在就会像刘澄宇一样,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了。

    “在野家茅屋附近接头,确实太危险。”李邦藩叹息着说,如果孙明华能再谨慎点,或许就不会出现这种事情了。

    “这件事我要检讨,太过急功近利,没有考虑到刘澄宇的安全。”孙明华说,因为刘澄宇是主动投靠,他之前对刘澄宇的情报,都不是很重视。

    就算是刘澄宇提供了郊外组,将在机场搞破坏的计划后,依然没有引起他足够的重视。否则,也不会让军统的人溜走了。直到冯梓缘暴露,他才意识到,刘澄宇将是自己破获军统案子的关键人物。

    可惜,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刘澄宇频繁提供情报,特别是今天,原本刘澄宇上午就要见到自己的,结果拖到了傍晚。要是上午自己在情报处,完全可以在市区接头,也就不会出现这种事了。

    哪怕就是刘澄宇被杀,只要自己先跟他接了头,情况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糟糕。

    朱慕云虽然没有随他们回政保局,可是,他却带着宪佐班的人回了宪兵分队。同时,他要求宪佐班的人,近期加强防备,不能给军统以可乘之机。他见小野次郎还在办公室,就向他汇报了晚上的行动。

    “小野队长,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朱慕云汇报着自己的所见所闻,他没有看到刘澄宇纸条上的内容,也不知道刘澄宇是怎么投靠政保局的,他的汇报,只能算是情况通报。

    “这么说,军统最近又要搞行动?”小野次郎喃喃的说,军统是他最大的对手,在法租界的抗日势力中,军统最为活跃,也是重点打击的对象。

    至于地下党,很少公开活动。有的时候他倒是觉得,地下党更像是搞情报的。军统擅长暗杀、纵火、破坏,这些行为更像是恐怖行动,而不是情报战。

    “很有可能。”朱慕云说,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行动,全部按照他与邓湘涛商议的计划在进行,刘澄宇死了,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易尚海部能顺利起义。

    虽然刘澄宇顺利将情报传递给了孙明华,但是,他获得的情报依然是假的。自从知道刘澄宇的身份后,他获得的情报,都是经过过滤的。

    “你不是在军统有内线么?为何不能提供一些重要的情报?”小野次郎问,军统的大部分人员,肯定都隐藏在法租界。可是,自己却无法知道他们的行踪。

    “军统在法租界表现得很老实,根本没给我们行动的机会。有您在此坐阵,借军统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胡来的。”朱慕云说。

    “我们还是要吸取教训,不给军统任何机会。”小野次郎叮嘱着说。

    朱慕云回到家里的时候,于心玉并没有休息。虽然客厅的灯熄了,可她楼上的房间,依然亮着灯。听到朱慕云汽车开了回来,于心玉走了下来开门。虽然她一直不相信朱慕云能成功,但也怕他走狗屎运。

    “怎么还不睡觉呢?”朱慕云见到于心玉走下来,诧异的说。

    “睡不着,你要不要吃点东西?”于心玉问。

    “不想吃。”朱慕云将鞋子一脱,靠在沙发上,一脸疲惫的说。

    “是不是抓到了抗日分子,太过兴奋?”于心玉给朱慕云倒了杯水,随口问。

    “要是抓到了人就好了,被他们跑了。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朱慕云叹息着说。

    “你要当心,抗日分子那么厉害,要是遇到他们,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的。”于心玉关心的说,但她心里却很高兴。

    朱慕云第二天早上向李邦藩汇报工作的时候,被要求与第六师联系。朱慕云与汪清海等人的关系不错,李邦藩希望他能通过私人关系,让第六师派出一支精兵。

    “局座,这倒没问题。可是,第六师的战斗力一向低下,要是让他们对付新四军,恐怕不行。如果让他们维护一下治安,或者下乡扫荡,倒是可以的。”朱慕云提醒着说。

    “除了他们外,还有一个小队的皇军,绝对不会有问题。”李邦藩说,虽然古星驻守着十几万的日军,但那都是要调往前线的。人家可不会因为易尚海部要投降,就会派兵过来清剿。

    说到底,政保局只能算地方部门。古星日军的主要目标是长沙,只要正面战场取得了胜利,这些所谓的特工行为,都算不了什么。

    “行,我明天亲自去趟古昌。”朱慕云郑重其事的说。明天晚上,军统就会有行动,自己到时候在古昌,不管怎么说,事情都与自己无关吧。

    “也好,你让他们明天晚上出发,尽量隐蔽行踪。”李邦藩叮嘱着说,军统的人很狡猾,如果六师的人大张旗鼓的调动,容易引起他们的警觉。

    “没有问题。”朱慕云说,古昌到古星,看似不远,但如果晚上行军的话,至少得四五个小时。况且,朱慕云也不会让他们太早就出动,能在天亮前赶到古星,就算不错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以破换旧

    朱慕云其实知道,明天晚上再调第六师的军队,已经来不及了。按照他与邓湘涛的,今天易尚海部,就会撤出古星。至于时机,则由易尚海相机而定。毕竟,什么时候撤离,易尚海才是最有发言权的。

    朱慕云刚走出李邦藩的办公室,才到经济处自己的办公室,又接到了李邦藩的电话:“不用去古昌了。”

    “局座,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朱慕云“诧异”的问,不用问古昌,说明易尚海部已经有所行动,而且,听李邦藩的语气,应该已经成功撤离了。

    “易尚海带着他的部队,趁出早操的机会,把人全部拉走了。”李邦藩失落的说。

    部队出早操也正常,易尚海的教导连,每天早上都会出去跑几里路,回来之后再吃早饭。这是每天的例行训练,监视的人员也没有在意。易尚海的人,连枪都没带,谁会想到,他们就会突然离开呢。

    枪比命贵,这是普遍认识。有人有枪,才是军队。如果光有人没有枪,那是土匪。国军将领对枪支非常在意,而且现在一条枪的价格,也确实比一条命贵。

    所以,当朱慕云提出,如果白天撤离的话,只带人不带枪,而且每人还要穿身便服在里面,以便离开古星后,迅速换装。要是晚上撤离,则可以携带武器。对白天撤离的方案,邓湘涛很不支持,也无法理解。

    但朱慕云认为,枪虽然比命贵,但易尚海部的人,却比枪贵。策反一支伪军,政治影响要远大于实际意义。哪怕他们没有带枪支,又算得了什么呢。重庆绝对不会计较,而且还会给他们送来最新的武器。

    朱慕云建议,重庆只要给钱就行,武器的事,他可以解决。费利克斯虽然走了,但艾登还在。朱慕云最近的军火生意虽然不错,但都是零星客户。一次一百条枪,可是大生意。

    “这怎么可能?”朱慕云“不敢置信”的说。易尚海也真舍得,让他舍弃枪支,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没什么不可能,你跟我去趟易尚海的部队吧。”李邦藩淡淡的说。

    出发的时候,朱慕云也看到了孙明华。此时的孙明华也显得很沮丧,同时,他也抱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易尚海带着手下还会回来。

    然而,当他到了易尚海的驻地后,才明白,易尚海肯定不会回来了。易尚海的驻地,已经空无一人,就连伙夫也走了。但是,枪支全部留在营房,摆放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