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122部分

天下豪商-第122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率簦骨肓宋浜梦脑诟钡耐昂屠鲜Γ比换褂新逖粑浼业淖谇住

    现在武家大宅的各个院子里面都搭起了遮风挡雪的棚子,棚子里面摆上了方桌和椅子,还有武家的仆人和临时雇来的帮工等候在那里,就等着开席了。

    不过高俅和勾处士还有高娘子都是贵客,自然不能在棚子里面开吃。武好古便将他们一路请进了武家大宅的正厅,这里才是贵客们用餐的地方。

    武诚之和武好文父子就站在正厅门外的滴水檐下,看见来客就上前去见礼寒暄。

    武家父子都认识高俅和高娘子,同勾处士更是老相识,只是跟着勾处士一块儿进来的青年非常眼生,谁也没见过。

    “正道,”寒暄完毕,勾处士就先从对青年说,“把长安许道宁的《关山密雪图》取来。”

    许道宁是北宋中期的画家,他原本是开生药铺的商人,善于林木、平远、野水。在开封经营药铺时以画吸引顾客,随药送画,逐渐得名。被当时真、仁二朝三度宣麻的宰相张士逊称为“李成谢世范宽死,唯有长安许道宁”。也就是将许道宁和北宋初年的山水画大师李成、范宽相提并论了。

    不过许道宁的画作价格还是不能和李成、范宽相比的,因为他早年卖药的时候送出了太多的画作,压低了价钱。现在他虽然死了快五十年了,他的画作的市场价也就在两三千之间。

    勾处士送上怎么一份“薄礼”,就是身为下属聊表一下心意而已——他和一心想做行首的杜用德不一样,他是靠眼力和手上的功夫混市面的。而且早就巴结上了端王赵佶,虽然不是赵佶的朋友,但是靠着一对火眼金睛,还是深得赵佶喜爱的。

    “这是我在大相国寺捡的,”勾处士笑道,“就用来贺崇道兄出任待诏直长吧。”

    所谓的“捡”,当然不是别人不小心丢了,让勾处士捡了去的意思。而是捡漏!

    在书画文玩圈里面,捡漏的事情是常常能听到的。不过捡漏被骗的事情其实更多!

    捡漏这事儿,不仅要考验眼力,而且还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还考验一个人的心境。

    只有那种既有眼力,又有那一份耐心和心境的玩家,才能捡到漏。谁要是憋着劲儿一定要去大相国寺市集或是鬼市子捡个漏,那多半是要打眼的。

    武好古和米友仁的眼力虽然都不错,但是他们忙着做买卖拍马屁,根本没有那份心境,所以从来不想捡漏的事情。

    “捡的?”武好古接过画卷,看了看裱件,保养的不好,非常陈旧,还有虫蛀的痕迹。然后他又展开了画卷,只见大山陡耸,四面峻厚,密雪覆盖其上,气势极见宏壮,大山左外侧一亭翼然,远眺陂陀纵横,野水层层。

    不过这幅画上却没有落款和印押,也没有可以证明是许道宁所画的名家题跋——在宋朝,无款、无跋、无押印的“三无画作”是非常多见的。

    一般情况下,没有成大名的画师都不会落款押印,除非是东华门外唱了名的好汉画的。

    就算成了名的画家,如果是画院的待诏、艺学、袛候,一般也不会在为宫廷所画的画作上落款押印,除非有特旨。所以很多流传下来的宋朝名画上都没落款押印,确定是谁画的要么靠专家鉴定(猜?),要么就是《宣和画谱》上的记载。

    另外,作为壁画粉本保留下来的画作,通常情况下也不会有落款押印。那幅赫赫有名的《八十七神仙图》就是如此,是徐悲鸿和张大千经过研究推测,认定其为吴道子所画的——这可是时隔一千多年的认证啊!

    书画行中的权威就是如此牛逼!

    而武好古是没有这等眼力的,他对“吴家样”(吴道子和仿吴道子)和“黄家富贵”是比较在行的,可以看个七七八八。不过山水画他看不准,得让他的大弟子米友仁来看。

    不过勾处士的“眼力第一”也不是吹出来的,他看着真,那多半就是真的了。

    把画卷收好后,武好古又笑吟吟看着勾处士,因为他发现跟着勾处士一起来的青年手中还有一个画卷。

    “正道,把你的画也给武待诏看看吧。”勾处士说着,又对武好古道,“他是我在逛大相国寺时发现的人才,原本是读书人,不过家里面遭了些变故,只得卖画为生,还给大相国寺画壁画。

    不过很有天赋,今天带他过来是推荐给你做徒弟的。”

    “哦。”

    武好古点点头,又是一个徒弟。他又仔细瞧了眼那青年,约莫十七八岁,看着非常文弱,一张长脸,额头又宽又高,皮肤很白,鼻子和脸颊上有一些雀斑。

    “拿来我看看。”

    青年闻言双手捧上一个卷轴。武好古接过来以后,轻轻展开。只看了一眼,脸上就显出了惊喜。

    这是一幅界画,画得是大相国寺市集。不过不是武好古的“超写实风格”,而是兼工带写,也就是半写实半写意。画得还算不错,建筑布局合理,格局也很大,也比较细致,不足之处就是比例失真,透视也没处理好。

    另外,这画上还画了许多个小人儿,都是逛街的民众,画得不算太好,但是也能称得上活泼简练。

    看到这画风,武好古马上就想起了一个在后世大名鼎鼎的宋朝画家——张择端!

    “画得甚好!”武好古问,“请问高姓大名?”

    那青年轻轻吐了口气,露出了朴实的笑容,又行了一礼:“在下东武张择端,愿拜先生为师!”

    真的是张择端!而且还要拜自己为师!

    “张正道!”武好古笑了起来,“好!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的学生了!”接着他把画交还给了张择端,又冲勾处士一拱手,“勾二哥,在下多谢了。”

    “小事一桩,何足言谢?”勾处士笑了笑,又道,“不过在下今日登门,还是有一事相求的。”

    一事相求?

    武好古点点头,心想:他不会想当书画行首吧?这个位子已经许了杜用德了。

    勾处士道:“在下想请教唱卖一行的规矩?”

    请教规矩的意思,就是想要入行!

    宋朝的商业环境和后世不大一样,是存在行会和行首的。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会、行首,也有相应的行规。如果行外人要进入,那就要寻到行首问规矩,征得对方同意,才可以和和气气的入行营业。

    而勾处士的这一问,就是将唱卖行当成了独立于书画行的一个新行业了。

    因为开封府只有一间唱卖行,武好古自然就是唱卖行的行首了。勾处士的这一问,是符合商场规矩的。

    而武好古不能说“不许开”,想吃独食是不行的——他又不是朝廷,怎么可能“专卖”,不过他可以提出入行的门槛和规矩。当然也得合情合理,要不然勾处士还可以请开封府各行各业的行首一起来公论。

    “唱卖行是个新行当,规矩还在摸索之中。”

    武好古斟酌着用词,“在下马上就要使辽……要不等再下回来后再议如何?”

    这也合理,国事为重嘛!

    而且武好古的确也没想吃独食……吃独食是长不大的!这唱卖行可是个颠覆性的行业,唱卖书画文玩只是个开始,以后还可以唱卖土地、房产和大宗货品等等。一年的交易额(仅开封府)上亿缗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那么大的行业,武好古想要全部吞下去也不现实。不过武好古也不能马上就让勾处士杀进唱卖行,因为佳士得行只是草创,根基不牢。所以他现在能够采取的就是拖延,拖上几个月到一年,等佳士得市面做大了,再让别人进来,一起做大唱卖行业。

    勾处士拱了拱手,笑道:“那就一言为定了!”他顿了顿,“实不相瞒,在上一次丰乐楼唱卖之后,书画行里面不少人都动了心思,在下只是替大家问个路。”

    因为武好古是从书画文玩行切入唱卖行的,第一个受到冲击的自然是书画文玩行了。已经感受到危机的不少书画文玩行的东家、掌柜们,早就在私下商量着寻找出路了。

    武好古笑道:“无妨,无妨,武某本来就想请书画行的朋友一起来做大唱卖这个行业的。不如就在今天的除夜宴上,向书画行的朋友宣布此事吧。”

 第211章 未来

    (全本小说网,HTTPS://。)

    客人还在一波一波的到来,有书画行的朋友,有佳士得行的管事、伙计,还有米家、潘家、纪家这些大户豪门派来的家仆拿着家主的名敕还带着礼物,甚至还有王楼、潘楼、丰乐楼、遇仙楼、清风楼和八仙楼还有撷芳楼的管事——现在“花魁大比”还没结束,这些开封名楼的东家或大掌柜都还有求于武好古呢!

    武好古的老朋友郭京和刘无忌也来了,这次他们都带着家眷,郭京带着自己的妹子和老妈,刘无忌则是和阎婆儿那个上了年纪的艳妓一块儿来的。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另外还有远渡日本的傅和尚的父母、兄弟,也都跟着一块儿来武家吃除夜宴了。

    哦,对了,燕人马植也到了。他是一个人来的,也没叫人通报,只是在门口向武家的家仆出示了请帖,就一个人悄悄进来了。

    他是贵客,本来应该在武家的正厅中落座的。不过他却没有去和武好古见面,而是在热闹的武家大厅里面四下转悠起来。由于摆得是流水席面,除了正厅之外的各处也没什么固定的座次。所以马植就选了个不起眼的棚子钻了进去,和一群不知道哪儿来的农夫坐在了一块儿。

    之所以如此低调,是因为这一次马植南来的任务已经超额不知多少倍完成了。他已经顺着武好古线搭上了童贯,还顺着童贯的线搭上了大宋朝廷。虽然童贯和大宋官家什么好处都没给他,但是他们会派武好古随着回访使团出使大辽,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武好古现在可是翰林图画院待诏直长——而大宋的翰林图画院向来负有刺探他国情报的责任,而且武好古又和自己关系亲近。

    马植在一番脑补之后,倒也猜到了一部分真相,他以为大宋朝廷是派武好古去和自己背后的人物,也是医巫闾山马家的二号人物,大辽林牙院的南面林牙马人杰见面的!

    因为在这个时空马植早了十几年就和大宋朝廷建立了联系,所以他还不是燕云汉人豪强中那一股不满辽国统治、心向大宋的“分离主义”势力的头头。这伙人现在的头目是他的叔叔马人杰。

    正如章惇、纪忆所猜测的那样,辽国境内的这些心向大宋的汉族豪强也不是无条件热爱宋朝的……现在又不是民族主义和民族解放大兴的年代,这些汉族豪强在辽国那边混得又不是很惨,之所以会生出二心,民族感情的因素当然是有的,但主要还是他们发现大辽已经江河日下,崩溃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大辽的崩溃,对于这些汉人豪强来说,则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

    因为大辽的灭亡,必然意味着北朝,甚至是全天下的一轮权力洗牌。在这轮权力大洗牌中抓住机会,就可以乘势而起!否则,就会成为战乱的牺牲品,甚至可能人亡族灭。

    所以察觉到辽国将要灭亡的汉人豪强都很惶恐,同时也有不少人生出了野心——契丹人要是完蛋了,他们这些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和人口的豪强门阀,有没有机会趁势而起,节度一方呢?

    没错,就是节度一方,不是一个节度使的空头名号,而是真如唐季五代的节度使一样,掌控一方天地,号令数万雄兵!

    这才是大丈夫所为啊!

    辽国的汉人豪强和宋朝的勋贵或是科举出身的文官可不是一个思路,他们的是门阀,是豪强,脑筋还停留在隋唐。

    看看大宋如今的国泰民安,看看开封府这座天下首善之城的繁华富庶,再看看大宋西军的强悍善战,如今燕云的汉人门阀是不敢去想效仿关陇行事的,那么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做个节度了。

    若是大宋朝廷能随了大家的心愿,那么未来辽国大乱之日,就是燕云恢复之时,说不定连辽东、辽西也能一并拿下了!

    只是大宋官家,能答应在燕云、辽东和辽西设立藩镇吗?

    如果大宋官家不肯,那么燕云的汉人豪族恐怕就很难齐心协力了……

    ……

    马植一个坐在角落里一边吃喝,一边胡思乱想的时候,武好古已经和老爹武诚之,老弟武好文一块儿忙着贴门神,贴桃符,拜祖宗,然后还要挨桌给客人们敬酒拜年……简直一刻都停不下来。

    今晚的来客除了少数在开封府没有家眷,或者是合家一块儿过来的之外,其他人都是赶场子吃饭来着。特别是书画行的东家、掌柜们,个个都大财主,家里面不少人等着他们回去呢。若不是武好古实在太忙,直到现在都没得功夫和大家聚一聚,他们才不会亲自过来呢。

    因为要说一点行内的事情,武家就在武好古居住的东跨院的内堂里面,给这些人摆出了几张大桌子,满满当当摆出了“八冷十六热”的洛阳流水席,还摆出了各色好酒。

    武好古和武诚之在各个摆着酒席的院子和厅堂转了一圈之后,最后才直奔东跨院的内堂而来,在一片招呼声中入了席。

    入席之后,又是一轮敬酒,自然是先敬武诚之,再灌武好古。幸好武好古这具身体“自带”了好酒量,喝了那么多,脑子还挺清醒,只是脸有些红,倒不影响说话:“诸位,这一年我们开封府书画行可是发生了不少事情!有好事,也有不好的事儿,不过总是好事儿比较多些!至于明年怎么样,还是请杜老行首给说说!”

    杜老行首就是杜用德了,人家拿出了范仲淹的《师鲁帖》外加一个如花似玉的孙女,武好古自然支持他做行首了,所以现在一上来就把这事儿挑明了。而他这样随随便便的就指定了一个行首,其实也是在告诉书画行的这些东翁还有掌柜的,行首没甚了不起,不过是他武好古一句话!

    而武好古为什么会把行首的位子给杜用德,能够坐进这间屋子的人,即便现在不知道,很快也会弄清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