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160部分

天下豪商-第160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阳谷双雄走得发展路线却是不一样的,因为西门家是幽州牙将集团出身,又是镇州赵家的家臣,所以一直走亦武亦商的路线。

    西门家的子弟在外行商,在家习武。武艺出众者,则会去考武举。不过因为武举越来越“文”,使得西门家很不适应,已经有三代人没有出过武进士了。所以西门家族属于士农工商中最低级的商。

    而阳谷范家则是传统的耕读传家,又是“义门”的格局(也没皇封),其实就是一群抱团种地考科举的农民。

    如果要论两家的财力,范家是根本不能和西门家相比的——就如柴员外所言,西门家有钱啊!光是让族中恁般多的子弟可以允文允武去考武举,就能说明这一家在宋辽走私上赚了多少了。

    一个允文允武的武士的培养成本,怎么都要上千缗!穷文富武的老话儿可不是没有道理的。

    现实中的武士可不是金大侠笔下的大侠,跳个崖都能练成绝世武功,那是要大量投资的!学马术先得买马、养马。学弓箭得拉废掉好多张弓(弓不是可以一直拉下去的,拉得久了,弓会越来越软),拉断好多根弦。学刀剑得有好刀、好剑、木刀、木剑,还要有护具。学长枪马槊也不便宜,一根槊就得好多钱呐!另外,要习武还得从小吃好的,这又是一笔开销。

    而且,习武也不能漏了文,要不然考不上武进士啊!

    所以西门家虽然有钱,但是大量的财力都被用于培养没用的武士了,虽然教出一帮让梁山好汉也犯怵的子弟,可是却没中武进士……这家道就难免走下坡了。

    另外,阳谷西门家为了方便经营药房,所以是部分分家的,家族子弟也渐渐散居四方,在阳谷老巢的力量就显得薄弱了。

    反观阳谷范家,一心一意读书耕地憋进士,居然也憋出了一堆“特奏名进士”。

    所谓“特奏名进士”就是过了许多次解试,但是总也过不了礼部试的老举子,可以请求参加“特奏名殿试”,又称“恩科”的考试。这个当然就是走过场,在卷子上写上“学生老矣,不能文,皇上万岁,万万岁”也能中的进士。

    当然了,这种“特奏名进士”一般是不授职官的,封个最小的将仕郎回家吃俸禄而已。

    可的再小的官也是官啊,有了官,范家就是士大夫家族了。所以阳谷范家就越来越兴旺了。俨然压倒了西门家,成了阳谷第一家。

    而且阳谷范家这一辈还出了一对神童兄弟,范之杰和范之进,两兄弟在16岁和17岁的年纪上就第一次过了发解试,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这样的成就也已经够得上神童了。

    而范家两位神童中的哥哥范之进在一年多前死了原配,而范之进的老娘不知怎就看上西门青,想要娶她过门给儿子做填房,这门亲事儿倒也算是般配,西门家的老爷子一度非常动心,西门青本人却不大乐意,还想招赘个女婿……可就在西门家要答应没答应的时候,西门青遇上了武好古那个冤家!

    “真是的,”骑在马背上的西门青低声自嘲道,“不但淫奔,还自荐枕席,现在还怀了那冤家的骨肉,最后要是再做了妾,真要成了阳谷县的笑柄了……”

 第269章 读书人

    (全本小说网,HTTPS://。)

    范之进并不知道自己母亲看上的女侠已经让人睡大了肚子,而且他也没想过西门青那个女人会和别人好上——这怎么可能呢?西门青虽然一直在外面走动,但是绝对不可能遇上比他范之进还要出色的男人!

    即便有这样的男人,肯定也瞧不上西门青这个江湖女子,就是瞧上了,西门青也只能做人家的妾。全本小说网;HTTPS://。m;

    当然了,今年已经27岁的范之进并不是帅哥,不仅不帅,还有点儿丑陋,皮肤很黑,眼睛又小,额头突出,山羊胡子也不怎么整理,总是乱糟糟的。而且因为一直闭门读书,缺乏运动,吃得又比较多,因此还是个胖子。

    此外,这个胖子还没有什么钱。范家的确是阳谷县最大的地主,但那是族田和学田,不是范之进的私人财产。但因为他已经连续三次过解,属于家族的重点培养对象,所以可以不参加劳动(种地),还能分到一笔比较多的家用,他和他的儿子和老娘也可以敞开吃大锅饭(义门都是吃大锅饭的)……对了,他还是上有老娘,下有幼儿的主儿。

    这样一个又丑,又胖,又没钱,上有老娘,下有幼儿,好像连工作都没有的男人,在后世基本属于人渣的范畴。去电视台的相亲节目里肯定都让人嘘出来的。

    可是在宋朝的阳谷县,他却是顶级的钻石王老五,连西门青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富婆都应该倒贴上几千上万缗的嫁妆嫁给他!

    这可不是范之进自我感觉太好,而是他真有这个价值,他是读书人!真正的读书人,不是那种读了几本破书连发解试都过不了的读书人。过不了发解试算什么读书人?

    就是武大郎这种低贱的商人也读过许多书啊,毛笔字还写得不错呢,还留下半片好词传世呢!可除了总是鼓励他考科举的大奸臣蔡京之外,谁当他是读书人?

    而宋朝不是号称读书人的天堂吗?能上天堂的,就得是范之进这样的读书人!他可是连过三次发解试啊,只要再过个两次,就会得到“免解”的资格,也就是以后可以每三年去考一次礼部试了!这个“举子”的资格,就不再是一个临时的资格了,而是一种身份。

    举行大朝会的时候,“免解”举子是有资格去开封府参加的,这是何等荣耀啊!

    而且一旦“免解”,得官就是时间问题了,只要能活到四五十岁,考上十来次礼部试不中,就能去求个特奏名进士,再得个从九品的小文官——立马就是光荣的大宋文官士大夫的一员。

    这样优秀的男人难道还配不上商人身份的西门女侠吗?

    而且范之进并不认为自己会这么倒霉,一辈子考不中个正奏名进士。他觉得自己的文章已经做得很棒了,元符三年就该东华门外唱名了!不过到时候,西门青就高攀不上他了……

    这可不是他在发昏,而是大宋的国情。金榜题名,榜下捉婿……没有十万缗的嫁资,还想把女儿嫁给高中的进士?西门家又不是宰相门第!

    而且,阳谷西门家多少年没憋出一个官儿了?没有官,西门家诺大的家业还不早晚被人吞了?

    西门子弟能打管屁用,也就对付一下梁山的毛贼,真要遇上了大事情还敢造反不成?

    所以知道自己身价的范之进现在根本不关心西门青的答复,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郓州的发解试快开始了,范之进虽然有十足的把握,但还是在认真准备。

    另外,转年的礼部试也需要全力以赴的准备……科举可不容易考!科举考试其实就在钻牛角尖,只是粗通经义,知道个大概是不行的,必须要极其精通。按照后世的标准,就得是国学大师,不,得是国学巨师啊。

    像武好古这样整天忙着赚钱救大宋的商人,根本不可能投入足够的精力去读圣贤书,想要高中只有作弊!

    所以在真实历史上,绝大部分的进士都是靠刻苦努力得来的,只有极少数天才,才能一边忙别的事儿,一边就把进士给中了。

    范之进虽然有“神童”之称,但是他自己知道,他的成功主要靠努力!神童什么的,是说苏东坡、蔡京、章惇这种人的,他可一点也不神。

    在自家破旧,泛着难闻的霉烂味儿的书房里面,范之进正伏在案前运笔疾飞,在做一篇“策问”,是关于后周世祖柴荣北伐燕云得失的。

    他其实是在“猜题”,因为大宋今年在对西夏的作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西夏小梁太后入朝,基本上可以看成西北大局已定。那么接下去官家很可能将注意力转向北方的燕云十四州。

    所以元符三年大比的策问题目,极有可能和北伐有关。而考题不可能直接寻求北伐之策,这样太过露骨。也不会让人分析宋太宗的那两次丢人现眼的北伐——大宋孝治天下,不可能让人去议论太宗皇帝。因而能拿来瞎议论的也就是柴荣了。

    对于经义早就烂熟的吴之闻自知弱点是在策问上,所以这些日子每天都要做一篇策问文章,而策问文章的重点就放在军略上。

    文章当然是好的,引经据典,头头是道,不仅用《孙子兵法》上的道理评论了柴荣北伐的得失,还从后周的政治、经济、民生问题上进行探讨。最后得出了后周的国力不足以支撑北伐胜利的结论。

    放下毛笔,看着自己刚刚做好的文章,范之进是相当的满意。如果这次大比真的有这个策问题,他范之进就应该东华门外唱名了。

    闭上眼睛,仿佛看见了自己在东华门外扬名的那一幕,范之进露出了非常得意的笑容。

    就在这时房门被人推开,一个长相和范之进有几分相似的黑脸老太太端着一盘子炊饼走了进来,看着儿子正在做文章,马上慈祥地笑了起来:“好啊,儿啊,你的文章可做好了?”

    范之进马上起身向老太太行礼,然后双手接过盘子:“娘亲,又劳烦您了,孩儿实在过意不去。”

    “有甚过意不去的?不就是取一叠包子嘛。”老太太笑道,“只要你能娶了西门家的青儿姑娘,再中了进士,为娘就心满意足了。”

    范之进的老娘刘氏可不似他儿子恁般好高骛远,想什么榜下捉婿的好事儿,还先踏踏实实把西门女侠给娶了吧。西门青人漂亮,又能持家,而且还能带来至少上万缗的嫁资,能大大改善范之进一家的生活——范家义门内部虽然是大锅饭,但是娶进来的媳妇的嫁妆还是独立一份儿的。在宋朝女子的嫁妆是女子本人的私产,如果离婚或守寡是可以带走的。

    若是有了西门青这样的主妇,范家的日子可就好过了。

    “西门青?”范之进却道,“娘亲怎么提起她了?西门家答应了?”

    “还没答复,不过西门青回阳谷了。”刘氏笑道,“族里面不少人都见着了,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七八个马上的好手入了阳谷县城的东门。”

    西门家族是亦商亦武的家族,虽然拥有大片土地,不过西门家的子弟是不种的。所以早在几辈之前,西门家的人就从乡下的庄子搬进了阳谷县城。不用说,西门家族在阳谷是当之无愧的首富(钱多不等于地位高),号称西门半城。在阳谷县内的产业都是以多少条街来算的!

    对于武好古这样的开封富豪而言,西门家在阳谷有多少条街都不算什么,可是对范家的农民知识分子们来说,西门青就是天字第一号白富美,多少人的梦中情人啊!

    “一个女儿家的整天抛头露面,”范之进摇摇头,“商人家的女子就是不知礼教。”

    士农工商啊!范之进已经能勉强够得上士了,而且还是高贵的文士,比商人女侠西门青高了足足三个等级。哪怕中不了正奏名的进士,最后得了个特奏名进士,西门青嫁给他也是高攀了。

    不过范之进也不嫌弃西门青,只要西门青过门后可以恪守妇道就行了。

    另外,西门青的那些弓箭刀枪也不许带到范家来。范家是耕读传家的义门,用不着那些东西的。而且他范之进的子孙也不许习武,免得耽误了读书科举……

    刘氏看着儿子似乎有点不愿意,马上板起面孔教训道:“儿啊,这西门青为娘看着就是喜欢,商人家的女儿怎么了?为娘不是商人女儿?你爹爹不也娶了?不知礼教可以慢慢教她,这事儿为娘决定了,明日就托县城的周媒婆去说合,怎么都要在发解试后把婚事办了,然后就带着青儿一起去开封府,有她路上照顾,为娘也就放心了。”

    范之进当然是孝子,听老娘一说,也就满口答应了下来:“娘亲教训的是,孩儿全凭娘亲做主。”

    “好,这才是好孩子。”刘氏老妇人笑着点点头,“快些吃吧,吃完了再用功读书,明年再高中个进士回来,我家可就要大兴了。”

 第270章 金钱不是万能的

    (全本小说网,HTTPS://。)

    “不行,不行,武大官人,西门家真的不缺钱,哪怕你给十万缗,他们也不会把西门青给你的。(全本小说网,https://。)”

    “孩子?你知道西门家是甚营生的?人家是医者,能活人,也能杀人……这等事情,他们拿手的很。”

    武好古这时候已经启程西行了,因为没有了西门青,他也没心情在柴家庄逗留了,第二天就和柴老头一块儿上路了。在路上,武好古就和平辔而行的柴老员外商量起怎么把西门青弄到手了。

    哦,其实也不是要把西门青搞到手,西门青早就是武好古的人了。武好古真正要得到的是西门家族的支持——西门家族亦武亦商,虽然处于“士农工商”的最底层,但是他们家有许多能打架能办事儿的子弟啊。

    看看西门女侠一个女流的能力就可见一斑了!

    武好古要实现建设“封建主义灯塔”的理想,光有钱有后台可不行,还得有人帮着办事儿啊。武好古自己的宗族眼下是指望不上的,一群读过书的老农民,绝大部分人一辈子连洛阳城都没去过几回,你做什么事儿?

    而潘家将门也靠不上,潘家子弟要么纨绔,要么就是大老爷,会做事的自家也有大买卖,怎么可能替武好古办事儿?

    所以武好古眼下能指望的,也就只有阳谷西门家的人了。

    如果武好古八抬大轿把西门青娶了,再生个儿子姓西门继承西门家主之位,完全可以把西门家族拉到自己旗下。可是他偏偏又离不开潘巧莲,因而把西门青变成了侧室,所以这事儿就有点困难了。

    不过也不是无解,要不然西门青也不会自己跑回阳谷县去。

    “大郎,你听老夫一言,”收了武好古三千缗好处费(还没拿到现钱)的柴老员外捋着白胡子,皱着眉头说,“钱可不是万能的!西门家的事儿,是不能用钱解决的。”

    不能用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