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251部分

天下豪商-第251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子?”马植听到这个词儿就问道,“是私交子还是官交子?”

    “都可以啊。”武好古笑道,“商会也会成立个交子所,专门发行在商市内部流通的交子,还会负责监管在商市中开业的金银绢帛交引铺。”

    实际上界河商市交子所就个中央银行的雏形。会发行一种只能在商市内使用的纸币——绢帛交子。这种交子的参照对象不是铜钱,而是绢帛,所以面值是“匹”和“尺”。

    “一匹”约等于一缗铜钱(770文),“一尺”就约等于77文…80文了。不过持有这种绢帛交子不能向商市交子所换取铜钱,只能换取相应的绢帛。

    也就是说,界河商市将会执行“绢本位”政策,而不是金本位和银本位。

    “哦,是这样啊。”马植顿了顿,又道,“界河这边的大相国寺何时建成啊?”

    “大相国寺?”武好古一愣,“马二哥,你要烧香吗?”

    “不仅是烧香,”马植摆摆手,笑道,“有人要往里面存钱,不,应该是存绢呐。你总不能让北面的贵人们空手来界河商市吧?他们得带着金银财宝而来,要不然怎么过日子啊?金银财帛存在大相国寺里面让人放心啊!全天下还有哪家解库能和大相国寺的解库相比?”

    呃,这是把大相国寺当成银行了!

    不过实际上大相国寺在宋朝时的确有银行业务,那里面的和尚可都是金领银行僧啊!

    而在金融业不发达的辽国,商营的金银绢帛交引铺和解库几乎是不存在的——辽国是门阀社会,商人多贱啊?把钱放他们哪儿谁会放心?相比之下,佛寺就让人放心了。辽国贵人可都是烧香拜佛的佛弟子,不相信爹妈也不能不相信银行僧啊!

    而大相国寺又是开封府来的大银行,呃,是大寺庙!人家在开封府内城占的地皮起码就值一个亿……在辽国就是1000亿(文)啊!

    在辽国那群“穷贵族”心目中,大相国寺那简直就是富得没边了,钱放在人家那里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说得也是!”武好古想了想,笑着说,“若不是马二哥提醒,小弟险些忘记了,是得请大相国寺的智深大师早一点来界河了。”

    好嘛,鲁智深这下要变成个大银行僧了?

    不过大相国寺的金字招牌的确比什么潘家金银绢帛交引铺好使啊!

    武好古心里盘算着:自己不应该放过这个机会!一定得和大相国寺合作搞解库……开封府的大相国寺解库自己是不可能插一脚的,除非剃光头去做和尚。

    不过界河的大相国寺和开封府的大相国寺并不一定要存在上下级隶属啊!界河大相国寺完全可以是个独立的寺庙……即使现在不独立,回头请官家下道旨意,也就独立了。

    只要界河大相国寺一独立,自己就有办法参股和控制界河大相国寺的解库了!这可是金字招牌啊……和后世的瑞士银行差不多!怎么都比什么武家金银绢帛交引铺听上去靠谱。

    武好古自己不懂金融,不过也在后世听过这么一个说法:银行就是贩卖信用的。

    大相国寺这四个字,在眼下这个时代,就是信用啊!

    另外,界河大相国寺解库并不一定要从属于寺庙,完全可以作为一家独立商行来运营。

    将来可以在海州、徐州、扬州、苏州(辽国)、辽阳府、析津府、博多、平安京等地开设分行。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银行网络……将来一旦有需要,武好古就能通过这个网络和不同地区的利差,将资金从辽阳府、析津府、开封府等地调往海州存放。

    ……

    “飞飞,去把《共和商约》取来给马二哥看看。”

    聊完了“望北楼”和“银行僧”的事儿,武好古就挥挥手,支使白飞飞去拿《共和商约》了。

    武好古身边其实是有“机宜”的,就是那个赵佳仁。他这一科又落了榜,不过没有信心再战了,于是就想找个幕僚的差遣。去求到了这科“中奖”的科场老战友武忠义,结果就被介绍给了武好古,做了个机宜文字。

    他手底下还有两个管勾文字,一个名叫柴封,是沧州无棣柴家的柴大官人的儿子,这一科考了武举,也落了榜,就被西门青介绍给了武好古做幕僚。

    还有一个阳谷县来的周秀才,就是那个西门婆婆的儿子,名叫周坚,是个练过点武艺的读书人。这一科考得文举,不过连发解试都没过,灰了心,准备下一科改考武举了。西门青也把他推荐给了武好古,跟着做了个管勾文字。

    这一个老机宜和两个小管勾,也都跟着武好古来了界河。不过他们现在并没有参加武好古和马植的会面,而是去接管界河商市的行政了——界河商市现在就是一个大工地,不过行政班子还是要搭一个的。

    根据武好古的安排,眼下界河商市管钱的就是张熙载和他带来的一个账房班子;管治安和司法是林万成、林冲父子和他们从开封禁军中招的一批“老人”;管营建的则是黄植生和他的都料匠还有大匠。

    而武好古自己则是总管商市,同时还要负责搭建一个简单的“海关”,把住界河商市的码头,免得发生太多的走私事件。

    在和武好古一块儿来界河的人之中,就有一个名叫西门赤的汉子,就是西门青同辈的族兄,被武好古保举了一个三班借职,预备要安排在界河市舶司当差的。这次也和武好古一起来了界河商市,“临时海关”就给他管了。

    这么一番安排之后,武好古身边居然没人可以听用,所以就只能抓了白飞飞的差。

    虽然白飞飞是个女流,不过马植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从她手里接过《共和商约》的抄本就看了起来。

    “这个是……”马植看了一遍《共和商约》,顿时就有点发懵了。

    怎么有点不要皇上的意思啊?

    三十三位元老议政、立法、推选市长、警巡长、水巡长、大都保正、裁判官……那皇上干什么呀?真的不管吗?

    “如何啊?”武好古看着马植问。

    “这个……大宋官家准了?”马植反问道。

    “准了。”武好古笑道,“我们这边的二十五位元老都选出来了,小弟还做了个小小的元首。

    现在还有八位元老得麻烦你们辽国的八位商会股东指派了。”

    “既然大宋官家准了,那大辽这边就没问题了。”马植又问,“一个股东指派一个元老吗?”

    “是啊。”武好古道。“这个位子可要紧的很,你可得把马家的一个元老席位拿在手里。”

    “哦,那我亲自做吧。”

    马植现在虽然是南京道警巡副使,但是界河商市这摊事情却是给他管的。而且他叔叔马人望现在又是南京道转运使,界河航运也能管得着。

    所以马家差不多就是辽国这边在界河商市的话事人了。若是马植做了元老,那以后武好古“摆不平”的事情,就能让马植出面代表辽国说话。同样的,马植在辽国那边搞不定了,武好古也能代表大宋去交涉。

    两人联手,就是两手遮天啊!

    “那就太好了。”武好古笑了起来,“那以后我们兄弟,就一块儿来经营这个界河商市吧!”

    马植也应景似的笑了起来,他可不打算一直在界河商市干下去,和一群商人打交道能有多大出息?州军节度使才是他的目标啊!

    他现在的官运不错,已经混到了警巡副使,如果能干出点彩来,下一个职位就该是“计司判官”了,就是管“度支、盐铁”之类的官员。再进一步就是警巡使和“计司副使”,然后就有资格去买州军节度使了。

 第410章 界河马

    (全本小说网,HTTPS://。)

    武好古怎么也没想到,在界河对岸,也就是界河商市北市的地盘上,居然有了个马场!

    就是养马的马场!

    在武好古到达界河商市的第二天下午,他就和马植一块儿,乘坐一艘马植私有的楼船,渡过了宽阔的界河,到了对岸属于辽国的土地上。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和大宋这边一片“大草原”的情形相比,界河对岸还显得繁荣一些。至少不是“草原”,而是大片的农田、零星散落的村庄和高大的堡坞。只有靠近界河的地方因为常被水淹,所以比较荒芜。

    马植已经用很低的价钱征收到了几万亩土地——这些土地会作为燕四家投资商市的本金,冲抵四万缗钱。

    在拿到土地以后,马植也没闲着,而是让人在黄植生选定建筑码头的地点对面,也建了个小小的码头。距离码头不远,就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马植领着武好古沿着一条小路走入了树林,行了大约一刻钟,武好古这才发现这片位于界河岸边的树林之中居然别有天地。

    树林中央的一大片林木已经被砍伐了,还撒上了草籽种上了牧草,变成了一个被树林圈起来的牧场。在牧场的北部边缘,又建了一排棚舍和房屋。远远的就能瞧见两匹毛色分别为土黄和纯黑的高瘦马儿在屋舍之外缓缓漫步。

    武好古现在已经有点儿懂马了,一眼看过去,就知道那是“高马”,好不好的不知道,兴许是路上吃了苦,掉了分量。可是这高度还在啊!

    “好高的马!”武好古脱口而道。

    马植笑着说:“早就答应要帮你去寻汗血马的,不过汗血马实在难找,莫说辽国这边没有,就是远去回鹘也少有啊。不过总算寻到了这两匹波斯马,也不算食言了。”

    “波斯马?”武好古心想:就听说过阿拉伯马,没听过有波斯马啊,波斯猫倒是知道的,金发碧眼的,有机会得弄两“只”来养养……

    “其实这两匹马也不是产在波斯,而是由西域一些波斯种的部落养出来的好马。”

    马植道:“这马在黑汗回鹘都是名马,价格极高!若不是某家这两年有好官运,做了南京道警巡副使,揪着几个黑汗回鹘来的大商人,还真没办法搞到这两匹波斯公马。”

    两人说话的时候,已经快步走到了两匹波斯公马的附近,一个鼻子有点儿鹰勾、眼眶稍稍深陷,年约四十余岁的番人马夫上前向马植行了一礼,然后用熟练的汉话说:“主公,您要骑马吗?”

    “今天不骑,”马植一挥手,“带个朋友来看看。”

    马夫又向武好古行了一礼,然后闪开在了一旁。

    马植走上前去,牵住其中一匹黑色的“高马”,轻轻**了起来。

    武好古也上前去,学者马植的模样**了一下马屁股,低声道:“这马看着好瘦啊。”

    “就是这样的种。”马植道,“你别看它瘦,可是跑得很快,耐力也极好,而且非常聪明,唯一不好的就是有点认人,你得养它一段时间,和它多相处,混熟了才让你骑。”

    “它是公马!”武好古摇摇头,“你让我骑我也不敢呢……还是留着配种吧。”

    实际上马植给武好古找来的真是好马,现在叫波斯马,后来又被人唤作土库曼马和阿克哈…塔克马,是后来的顿河马的祖先之一——顿河马是由蒙古马(现在可能叫契丹马)、阿克哈…塔克马(现在叫波斯马)和阿拉伯马(大食马)杂交而来。

    不过即便不杂交出顿河马,单是波斯马的种也称得上名马了!

    “对了,”武好古对马植道,“这些日子我还弄到了两匹高大的母马,都有四尺七的肩高,正好用来和它们配种。”

    “要配种现在可得抓紧了。”马植是懂马的,他马上说,“现在是发情旺季,等天气热了就淡了,到秋天就不发情了。”

    “那我明天就让人把两匹母马送来。”武好古看了那个会说汉话的番人一眼,“马二哥,你家有好的马夫吗?”

    “有啊。”马植一指那个白番人,“他叫米儿宝,是个西州回鹘人,原在析津府贩马为生,后来破产了,就跟着我叔叔。这次就是他亲自跑去黑汗回鹘,给你找来两匹波斯马的。大郎,你如果没有人养马,这米儿宝也一并送你了。”

    这番人马夫居然可以送人,显然是奴隶的身份了。不过他是个能养出好马的奴隶,待遇自然不是寻常的奴隶可比的。

    武好古并没有感到惊讶,他是知道辽国世家都是有家奴的。他温言问道:“米尔宝是吧?”

    “小底正是。”

    “你是信明尊的还是信佛祖的?”武好古又问。

    米儿宝道:“小底是佛弟子。”

    “在西州回鹘信明尊的人多吗?”

    “极少。”米尔宝道,“只有贵人们才信,小底就是个养马的。”

    “你是养马的。”武好古点点头,“那你可知道配种之法?”

    米尔宝笑道:“养马自然要配种了,小底如何不知?”

    武好古想了想,问:“那你可知兄弟姐妹配种和母子、父女相配之法?”

    听到这个问题,一旁的马植忽然嗯咳了一声:“大郎,你这话怎么说的?那叫‘内配之法’、‘反配之法’。另外还有‘外配之法’,就是引入和马群没有血缘关系的良种,以提升马群素质的方法。”

    “呃,我知道的,这个我是怕他听不懂才那么说的。”武好古苦苦一笑,他刚才说的话的确不妥。还好是让马植听见,要是让某个把伦理纲常看得比天还大的士大夫文官知道了,说不定要和他绝交了。

    “米尔宝,”武好古接着又问,“用内配和反配之法养出来的马驹是不是容易出畸形啊?”

    米尔宝点点头道:“是有一些的,杀了就是。

    另外,大官人若要育良种,须得有耐心,不能求数量。因为马并不是很能生育,通常一次只能生一胎,而且要怀孕11个月。而且母马通常三岁才能怀上,到十岁就不大能生了。也就是说,一生只能下6…7匹马驹。若是要求良种,6…7匹马驹里面,最多只有一两匹是好的。其它的都得及时处理掉,所以马群的扩张是很慢的。须得二三十年后,马种定型,然后才能扩大种群。”

    这是个真懂行的!

    在后世养过好狗的武好古对这个米尔宝非常满意——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