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280部分

天下豪商-第280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艄槭粑页侨毡境挤找簿筒辉读恕!

 第454章 殿前武士 五

    (全本小说网,HTTPS://。)

    从皇城出来,武好古没有马上回府,而是直奔首相韩忠彦的府邸而去。//全本小说网,HTTPS://。)//

    韩忠彦现在可是他弟弟武好文的老丈人!而且韩忠彦这个“无党君子”的路线,对武好古这个吏商是比较有利的。虽然相州韩家在韩琦那一辈也是不好说话的文官士大夫,但是到了韩忠彦这一辈,已经变成了开封府勋贵集团的一员了。

    另外,韩家还有另外一项其他勋贵没有的特权,就是世镇相州!知相州事一职,已经在韩家人手中传了三代了,在历史上能传四代。虽然韩家在相州并不是真正的诸侯,和世镇府州的折家不能相比。但是相州韩家的屁股,是不可能坐在开封勋贵豪商集团的对面的!对于“地方自治”,相州韩家也不可能反对。要不然宰完界河商市,就该轮到相州韩家挨刀了……

    因此双方现在既有共同的立场,又有了共同的利益,而且还是亲戚,有什么理由不互相提携呢?

    如果把韩忠彦这个宰相换成张商英或是蔡京,对武好古可没有一文钱的好处。

    所以知道韩忠彦的相位岌岌可危的武好古,现在可是很替他弟弟的老丈人担心的!

    而决定相位归属的关键,据武好古所知也不是圣君赵佶的好恶。赵佶其实是亲旧党的,向太后是旧党、王诜是旧党、米芾其实也是旧党、高俅同样是旧党,出入他潜邸的人物,几乎就没有“新”的。只有一个属于新党的墙头草蔡京和他比较友好。

    可是在历史上,赵佶最后还是走上了“绍述”的路线。究其原因,无非还是“功业”二字。

    旧党君子如果成为赵佶建功立业的绊脚石,那么被打压抛弃也就是必然的了。

    而要保住韩忠彦,那么妥善处理好“殿前武士”、“高丽…女真战争”和“琼林宫建设”这三件大事就非常重要了。

    韩忠彦回到府邸的时候,也有点头昏脑胀。今天上朝的时候,赵佶又问了兵学司和处分章惇的事情。

    看官家的态度,仿佛恨极了章惇和章惇一手推出的枢密院兵学司。看来章惇根本到了不了知越州事的任上就该被贬了,而枢密院兵学司也得关门大吉。

    这仿佛意味着旧党,不,应该是无党君子的大获全胜。可是为什么自家这个君子首相还是个光杆呢?官家到底是什么心思?难道真要走上绍述的老路去?

    老丞相正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他的儿子,荫了个武官,还在守选之中韩滂快步走进了书房。

    “阿爹,”韩滂行了一礼。

    “十郎,见过德翁了?”韩忠彦低声发问。

    德翁是左正言任伯雨的字号,左正言是门下省的属官,和右正言一起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是所谓的“言官谏臣”。而是宋朝的宰执一般都要和言官谏臣保持距离,以免落下一个“结交台谏”的口实。

    不过“言官谏臣”却又是朝廷党争的有力打手,谁掌握了台谏,谁就拥有了党争的主动权,可以发起进攻。

    现在新党虽然遍布朝廷,仍然掌握了主要的衙署。但是台谏却落在了旧党手中,谏官陈瓘、任伯雨,御史丰稷、陈师锡、龚夬等人,几乎都是旧党方面人物——这样的情况当然是向太后和赵佶故意安排出来的……

    可是“拥有”台谏的旧党现在的攻击却显得非常无力,一个章惇打了九个月才下台,蔡京、蔡卞、张商英这些章惇的党羽打击起来也不是很给力,没有什么太大的罪名可以按上去……毕竟来年的年号是靖中建国,和稀泥才是主基调,台谏也不能弹劾得太凶吧?

    至于在拥立赵佶的问题上力挺向太后的曾布,还有章惇当政时就不大吃香的李清臣和赵挺之这两位新党大佬,到现在都没有受到什么攻击。

    党争要这么争下去,恐怕对旧党相当不利啊!

    所以韩忠彦这些日子就加紧联络台谏,和他们商量对策。不过他这个宰相不好出面,于是就让十子韩滂去和任伯雨密会。

    “阿爹,任德翁的意思是弹劾章惇一个私蓄精兵,图谋不轨的罪名。”

    “图谋不轨?这事儿怎么弹劾?有何证据?”韩忠彦问。“枢密院兵学司的兵学甚至都不在开封府界,而且当时的知枢密院事毕竟是曾布啊,他这不是指曾布和章惇一起图谋不轨吗?”

    现在新党有点散,曾布、李清臣、赵挺之、安焘都冷眼看着旧党的台谏收拾章惇和章惇的人。若是旧党集中火力轰枢密院兵学司,那么新党重臣就要抱团反击了,到时候朝堂上就见天吵架吧。

    而且枢密院兵学司的那些小将主要是从西军选出来的,要把他们打成章惇的私兵,就难免波及到西军……要是把西军斗垮了,宋朝等于解除武装。

    官家还要当圣君呢,能答应这事儿?

    而且,那么大的事情不能瞎说啊,得有真凭实据才行。

    “任德翁的意思是把慕容忘忧逮进御史台狱!”

    “乱弹琴!”韩忠彦脑袋摇得跟个波浪鼓似的,“人家千里来投,还全心全意帮着我们出谋划策,还帮助练兵育将,我们却把人家逮进御史台狱去……”

    “阿爹,任德翁认为慕容忘忧是辽国权贵出身,不知道大宋文官相斗的规矩,很有可能会……会铤而走险,到时候就做实了!”

    “这个任德翁……”韩忠彦眼睛一瞪,“他忌恶如仇也不能这样啊!真逼反了那个慕容忘忧,这就是一场没来由的兵祸!而且就河北禁军那些吃干饭的,要是打不过人家怎么办?呃,多半是打不过人家的!

    而且这事儿官家绝对不会同意的,官家是圣君,还等着八方来朝呢!”

    父子两人正说话呢,突然有家人来报,说武好古到访。

    “阿爹,这个武好古倒是往我家跑得很勤啊。”韩滂笑着说。

    “十郎,去请他进来吧。”

    “我去?”韩滂一怔。

    如果是武好文来了,让他韩十公子出面去请没有问题。武好文是东华门外唱名的好汉,还和官家有私交,将来必是名臣。

    可武好古是个没出身的幸近……

    “赶紧去,”韩忠彦道,“你可别看他是个没出身的,可是却能帮上大忙,比那些有出身的,可只会帮倒忙的强多了!”

    ……

    “好古见过相公。”

    “莫多礼了,”韩忠彦挥挥手,笑道,“时候不早了,大郎你还没吃吧?就在我家用个便饭,尝尝相州菜的味道。”

    “那便叨扰了。”武好古也不客气。别人把和宰相一块儿吃饭当大事儿,不过他和皇帝都是哥们,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要去海州的宰相也不算什么。

    “我们先说正事儿。”韩忠彦道,“十郎,去叫厨房多弄几个菜,再让九九和芊芊来作陪。

    大郎啊,九九和芊芊可是相州的美人儿,你若看得上,带一个回去便是。”

    什么,高官大老虎的小三也可以这样随便送人?

    “下官多谢相公好意。”武好古连忙称谢。

    韩忠彦的姬妾他是不会要的,不过这份人情却要收下。可以互相带绿帽那说明关系铁!

    赵佶之前就让武好古帮着“处理”女人,那就是随便他享用了。原本在宫里面的春娘子现在又住在高俅府里,显然也和高俅睡过了!而名义上跟着武好古的墨娘子和赵佶的关系也不清不楚的。另外,武好古名义上的家伎阎婆儿和张商英、韩忠彦也睡过……

    唉,这古人的友谊,武好古还是不能完全理解的!

    “相公,”武好古说,“那下官就长话短说了,官家的意思是兵学司不合规矩,裁撤了便是。不过兵学司里面的生员都是好样的,得掌握在官家的心腹手中,而且还要多选一点这样的人才,怎么都要有1000铁骑吧?”

    这话根本不是赵佶说的,武好古在假传圣旨……

    不过韩忠彦却是非常相信武好古的话,因为这个处理方式就把兵学司和那些西军的少年精锐区分开来了。

    “1000铁骑?”韩忠彦说,“难道官家想扩充殿前精锐?”

    “那是啊,”武好古说,“现在殿前司的骑兵有几个能和官家一样纵马骑射的?一个个比官家差太多了,官家怎么看得上?

    而且官家是堪比唐太宗的圣君,自然要有玄甲骑那样的精锐伴随左右。”

    “也对!”韩忠彦摸着胡子,深以为然,“当今官家的确是太祖、太宗以来最为英武之君啊!我朝可以有这样的明君,真是国家之福,百姓之福啊!”

    赵佶的文采和武功那是可以和李世民比一比的,差别就唐太宗把突厥人的可汗逮到长安了,而赵佶让女真人给逮去了。不过这种差别现在是看不出来的……

    “相公所言极是,”武好古连忙附和,“不过要养出玄甲骑那样的精锐,钱恐怕不能少花。”

    “要花多少啊?”韩忠彦笑着问。

    武好古伸出三根手指:“最多花三四百万缗!”

    “三四百万?那么贵!?”

 第455章 殿前武士 六

    (全本小说网,HTTPS://。)

    三四百万缗,养出一千个骑士家族,这能算贵吗?

    开封府城里面值三四百万的大宅子有多少?随便拿出一幢就能换到上千个具装甲骑,这个买卖也就是现在有,到靖康元年你花十倍都买不来!如果真能买来,花十倍都笑死了。全本小说网;HTTPS://。m;

    而历史上宣和北伐花掉了几千万上亿的缗钱,如果用来养骑士家族,差不多能有两万家,在极限动员的情况下可以拉出三到四万具装甲骑……宋徽宗要有这样的兵力,那还不把契丹、女真吊起来随便虐?

    当然了,养骑士家族光砸钱也不行,得有土地。一个骑士家族怎么都得有地方养马吧?所以一家给个一平方公里是必要的——一个骑士家族可是一大家子人和一大群马啊!

    如果按照一家有一正一后备俩骑士,再加上四到六个骑士和随从计算。一个平方公里土地得负担至少八个战士(正兵、随从),四匹战马和八匹副马。也就是说,至少要拿出八个人,十二匹马。还要负担这八个战士和十二匹马的装备,另外还要拥有繁殖、养育小战士和维持马群的能力。也不说让这些“骑士家族”永久维持下去,但是几十年时间,三代四代人的战斗力还是应该要保持的。

    所以武好古给出的1500亩一家的封地标准是非常合适的,给少了真养不起……

    另外,国家如果要用雇佣骑兵去替代这种封建骑兵的话,有没有地方雇且不说(上哪儿雇去?),就是花钱也不会省。光是2个正兵和6个辅兵,一年的军饷就好几百缗了,十二匹马起码2000缗。如再加上其他的装备,什么马枪、马甲、骑人甲、弓箭、弩机等等的,没有3000缗的投入,根本不可能装备起2个具装甲骑。

    而且,骑马作战的技术是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掌握的,没有办法速成的。所以一旦没有了庄园豪强(骑士、武士)这个阶级,农耕国家想要养出强大的骑兵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但没有马,也没有能在马背上驰聘疆场的人……

    虽然马政如果搞得好了,的确可以提供大量的战马,但是却提供不了马背上的人。骑马步兵好练,重骑兵和轻骑兵却是很难练出来的。而且没有了庄园豪强(骑士、武士)这个阶级,国家上哪儿找那么些懂得养马的官僚?科举考试也不考畜牧学啊!

    所以宋朝马政的败坏是必然的,没有强大的骑兵也是一定的,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庄园经济在唐朝的逐渐消失。

    当然了,只是逐渐消失,并不是完全不存在了。要不然现在就是拿出三四百万缗也没地方找人去……

    “相公,三四百万缗虽然不是笔小钱,但是现在四方安定,风调雨顺,要拿出来也不难。”

    武好古看韩忠彦似乎有点不舍,便笑着和他算账,“而且这千家齐殿前武士若是养好了,便是为国家存下一支强兵……朝廷把钱存在库房里面,无非就是想在将来遇到强敌的时候拿出来募兵。

    可是步兵容易募集,真正好用的骑兵却是需要养成的。现在用三四百万可以养成一千个骑士之家,将来一旦有急,两千铁骑招之即得。若是现在不养,将来朝廷拿出三四百万,就会有两千铁骑了吗?”

    “自然是不可能的……”

    韩忠彦捋着胡须,心里已经把账算清楚了。他爸爸虽然是韩琦,但是他成长的环境家里面早就是一方豪强了,是有专门的客户替他家养马养羊的。

    “只是一家1500亩地,1000家就得150万亩土地啊!”韩忠彦皱着眉头,“钱是有的,但是那么多的土地却不容易收买。”

    “这事儿包在下官身上。”武好古拍着胸脯说,“别的地方下官没有办法,但是在靠近界河商市的北沧州,下官还是有办法的。”

    150万亩土地大约就是1000平方公里,大宋有两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000平方公里还是能搞到的。

    实际上再多一些也不是没办法,别的不说,就是群牧司手中就有不少土地。群牧司最鼎盛的时候有16个监,20多万匹马,而且每匹马的平均占地都多到离谱,平均在200亩以上,光是这些马就占地4000万亩了!两万个骑士之家都能养……

    现在群牧司虽然没有那么多土地了,但是几百万亩还是有的,如果都取消了分给骑士,至少可以再养2000家。如果加上武好古在沧州养的1000家,3000个骑士家族还是可以维持的,在紧急情况下,这些骑士家族可以动员出5000…6000名具装甲骑。

    “哦?”韩忠彦问,“有何办法?”

    “其实很简单。”武好古笑着说,“让界河商市多出点钱,把北沧州的庄稼汉都雇走了,到时候北沧州的地主土地租不出去,就只能转卖了。我们再出个松一点的价钱,还怕买不到土地?”

    界河商市就是个大工地,而北沧州人口一向很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