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282部分

天下豪商-第282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精选出来的。现在大宋根本没有多少能骑马作战的土豪子弟啊,怎么可能选出玄甲骑?

    大宋培育骑兵的办法,就只有搞好马政,然后任用精通骑战的将官去训练骑兵……可是大宋手中没有可以养出良马的土地啊,自古产出好马的地盘,在唐季五代的乱世中都丢得差不多了。到了宋朝手中,就只剩下灵夏那么一点地盘,结果还给党项人抢去了。所以大宋的马政和骑兵组建,一向都非常艰难。

    “陛下,臣以为骑兵不仅是练出来的,更是养出来的。北方草原之民,自幼养于马背之上,弓马之术乃是平时生产之法,因而极易组成精骑。而我中原农耕之民,大多不识弓马,应募从军后再学习骑马、养马、驯马和马战之法,如何能同那些自幼就骑马射箭的胡虏相比?”

    这不是废话嘛!

    赵佶眉头微皱,已经有些失望了,就在这时韩忠彦话锋一转,进入正题了。

    “但是我中原历来也是有一些善于骑马、养马、驯马之家的。否则唐太宗也不可能在隋末大乱时就召集到2000玄甲精骑了,便是我朝开国之初,也是有一些精锐骑兵的。如今开封、河北禁军缺乏骑兵可用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于中原没有了善于骑马、养马和驯马之家了。

    所以如今的当务之急,就是养出数千家能够骑马、养马、驯马的骑士之家。有了骑士,马和骑兵自然就有了。”

    什么?还有这种操作流程?先养骑士再养马?

    所有人都听得目瞪口呆,愣愣得看着韩忠彦,连曾布和安焘这两个新党领袖一时也忘记反驳了。

    实际上,韩忠彦自己也觉得挺变扭的。作为一名反对《保马法》的旧党大佬,他本来是不相信私人可以养出好马的,搞好马政才是正路。

    可问题是……枢密院兵学司的那些人得有个去处啊!要不然西军和开封将门,新党和旧党之间,就会在这个问题上吵翻天了。

    另外,韩忠彦还想到了西军将门的兵权……开封将门的兵权早就没了,都养成资本家、艺术家了。

    可是西军将门现在家家都养着私军、效用,西军里面最能打的就是这些将门家养的壮士啊。现在西北边境已经安泰了,如果不想个办法把西军将门家的壮士安排好了,将来没准就要生乱啊!

    而为了安抚这些西军的大爷,元符三年间拨给西军的兵费,可是没有怎么减少啊!

    所以武好古提出的“以土地换兵权”的办法,在韩忠彦看起来还是不错的。哪怕养不出精骑,能让西军的骨干战士有个去处也好……

    看到曾布、安焘都不说话,赵佶就开口询问了:“韩卿的意思是,枢密院兵学司里面的500生员,都是能够骑马、养马、驯马的骑士?”

    “陛下,这500人是否精通骑马、养马、驯马之法,是可以考核的。”韩忠彦道,“而且据臣所知,这些大多是出身陕西六路的效用士,家中或是土豪,或是世兵,或是将门,都是能骑马能养马的。”

    陕西六路除了关中平原之外,严格意义上说是中原农耕和西北游牧经济的结合部。人口也不大密集,土地相对宽松,而且又有西军这个需要马匹的大主顾在,所以养马的人家就比较多了。

    另外,在中原也不是没有养马的人家。就是韩忠彦家的客户里面,就有几家专门负责养马供给相州韩家使用的。

    赵佶微微点头,然后又将目光投向了曾布和安焘。新旧间用,不就是为了听取不同意见吗?

    安焘问:“安置一家骑士,需要多少土地?土地又从哪里来?如今中原人多地蹙,哪里还有空余的土地?这些骑士又如何为国家所用?又如何保证他们的战力?”

    曾布也道:“陛下,臣以为韩相公所言太过想当然,并不可行。”

    “安置一家骑士需要1500亩土地,土地可以在人少地多的河北东路购置。河北东路因为三易回河,人口大减,荒地很多,土地价格也不贵。安置1000个骑士之家是没有问题的。至于骑士的战力,则可以通过番上服役、考核、职田授予及剥夺之办法保证。

    1500亩土地,乃是骑士的世袭职田,收入用于养马、随从副兵、训练子弟,打造部分兵器等等。番上服役时,需要自备粮草、马匹、随从和一部分兵器。而马匹、随从、兵器以及骑士本人的武艺,都是要列入考核的。

    若是他们无法通过朝廷的考核,家中也无人可以继承,就剥夺职田,授予他人。

    而骑士服役之法可以参考唐朝的番上***番入京,担任陛下之宿卫,以方便陛下亲自考核掌控。”

    老韩到底是宰相之才,琢磨了一个晚上,完善了武好古提出的办法。

    首先,授予骑士的1500亩土地是“世袭职田”,也就是说,是不能分割继承的产业,家里面必须有人在御前服役,才能保有这块地产。

    而御前服役其实也是一种政治上的保护伞,他们这些人等于是直属官家赵佶本人的御前护卫,哪怕没有官身,也会拥有一定的政治特权,不必担心沧州地方上的豪强夺取他们的职田。

    其次,骑士是要接受考核的……他们自备的马匹、装备如何,武艺如何,都要接受考核。由谁来考呢?韩忠彦的办法是让圣君赵佶亲自去考!

    赵佶自己就弓马娴熟啊,换成他哥哥或者他的老爹还不行呢!不过他没问题,马好不好,骑射的功夫好不好,他自己就能看出来了。

    经过韩忠彦一番完善,武好古提出的“殿前武士”就和后来奥斯曼帝国的迪立克采邑骑兵(西帕希重骑兵)有点类似了。只是“采邑”规模较小,人数也没西帕希重骑兵那么多。

    “怎么变成1000家了?”

    曾布已经听出点儿不对了,“枢密院兵学司中只有500名生员!”

    韩忠彦笑道:“天下那么大,善于骑马、养马的豪强武士一定很多,应该让他们为陛下所用。便是西军之中,这等人物也有不少吧?”

    曾布和安焘闻言都是脸色微变!

    这是要开始瓦解西军了?

    西军里面真正能打的部队大约有5万,而这5万人中的核心也就是几千到一万能在马背上冲杀的精锐骑兵。

    如果被陆续抽调到中原当了所谓的“御前武士”,那么西军的脊梁就被抽走了。

    没有了脊梁的西军,将来怎么负担北伐燕云的重任?难得仅仅依靠五千到一万名“御前武士”吗?

    可是曾布和安焘又不能公然反对韩忠彦的办法,因为集中天下精兵于开封是大宋的祖制啊。

    “陛下,”安焘已经想到了反驳的意见,“此500生员乃是部将、队正之才,现在用他们当骑兵实在是明珠暗投。如果陛下有500名部将、队正,数万大军也可以很快操练出来,如果只有500精骑,纵然如唐朝的玄甲骑一样,又能打败多少蛮夷呢?”

    好像也有点道理。

    圣君赵佶很有一些为难,韩忠彦的办法大概可以得到一支精锐骑兵,但是却没有办法组成一支新军了。

    “陛下现在准备招募数万精兵严加训练了?”韩忠彦反问,“如今四海升平,天下无事,招募精兵有何用武之地?

    若是现在不募集精兵,这些部将、队正也无用武之地,不如以他们为基础,养成一支骑兵。骑兵难练,步军易得。反正现在已经有了练兵育将的章程,将来要用兵的时候再练不迟。

    至于育将之责,臣以为还是应该交给武学负责。如果武学无法完成,再考虑是否重建枢密院兵学司。”

    这话说得合情合理,但实际上却是官僚推卸责任的套路。眼下的难题解决了,将来的事情谁管得着?等到武学玩不转了,就不知道是谁在台上了?

    赵佶才刚刚当上圣君,还不大知道这些套路,于是就拍板道:“那就依韩卿之言。不过设立殿前武士的各项章程细则,还需仔细商议才能决定。”

    韩忠彦脸上闪过一丝喜色。这些日子他这个首相实在有些憋屈,事事都被曾布、安焘压制,这回总算占了上风,赢下了相当关键的一局!

    武好古那个幸近,看来还是很能掌握官家心思的……

 第458章 地产兴邦 一

    (全本小说网,HTTPS://。)

    崇政殿上,韩忠彦舌战曾布、安焘,好不容易赢下一场党派较量的时候。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武好古正呆在“家”中,静静地看着一个女子在为他准备午餐。

    他所在的“家”并不是开封城内的武家大宅,也不是城外的梨花别院,而是撷芳楼附近,白飞飞的那座朴素的小楼之中。

    大概是因为前世的屌丝心态还在发挥作用。和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梨花别院相比,这座小楼反而给武好古更多家的感觉。

    而白飞飞这个总是显得清淡素雅的风尘女子,也让武好古感到特别的亲切——这是一种和一个淡雅的美人儿居家过日子的感觉,的确非常惬意,让人放松。

    武好古是一大清早就过来的,就像个一家之主一样,享受了白飞飞亲自做的早餐后,又吩咐白飞飞派人带着自己的书信去不远处的都亭驿请萧保先前来。

    萧保先是武好古不方便见的人,他是辽国的使臣嘛,武好古这个大宋的官僚怎么可以私自和他见面?不过白飞飞却有办法联络他,因为白飞飞是开封府青楼行的行首嘛。萧保先到大宋是当贺正旦使的,又不是来当和尚的,找妓女牵手这事儿太正常了。

    白飞飞打发自己的女仆去送信之后,就在厨房里面给武好古和将要来访的萧保先准备午餐。

    今天的午餐是扁食,在宋朝扁食指的是饺子,是猪肉馅的饺子,剁馅,和面,包扁食,都由白飞飞一个人完成。

    武好古倒是想去帮忙的,可白飞飞却怎么都不让他沾手,还真像一位贤妻良母似的。不过也没有把武好古从厨房赶出去,而是让他看着自己劳作。

    厨房里的炉火早就点燃了,非常暖和,窗外雪花纷纷扬扬,极富诗意。

    可惜拜了苏东坡为师的武大郎仍然没有什么诗才,否则倒是可以吟上一首了。

    调好了馅料,和好了面团,开始包扁食的时候,传来了拍门的声音。

    “官人,有客人来了。”白飞飞放下手中的活儿,用一块干净的布巾擦了擦手,笑道,“你且去厅堂里坐着,奴去开门。”

    “娘子,有劳了。”武好古也笑着回答。

    这两人明明是露水夫妻,却玩得跟真的一样,而且还是相敬如宾……

    来客不是旁人,正是辽国贺正旦正使萧保先,由一副才女打扮的徐七七陪着。徐七七打着把画了梅花落雪的纸伞,而一副文士打扮的萧保先手中还捏着一把折扇——大雪天的,这扇子有啥用?

    “萧留守,可还记得开封武好古吗?”看到萧保先和徐七七走来,武好古便上前唱了个肥喏。

    “如何不记得?”萧保先一笑,拱了拱手,“听说你拜入了苏门,成了东坡先生的弟子?”

    这萧大留守是苏东坡的粉丝,对偶像的情况还是非常了解的。而且武好古拜入苏门这件事儿,也被刊登在了《文曲星》杂志上,所以知道的人是颇多的。

    “却有此事。”武好古笑道,“都是恩师看得起,才收了我这个末学之辈。”

    两人说话的时候,已经分宾主在一间简朴得没有任何装饰的厅堂里面落座了。

    白飞飞行了个福礼,就说去包扁食,便和徐七七一起离开了。

    “那是你的……”萧保先看着一副家庭主妇打扮的白飞飞很有些疑惑。

    这里难道是武好古的家?他不是超级有钱人吗?这房子好像有点破旧啊。

    “一处外宅。”武好古淡淡一笑。

    “哦。”萧保先点点头,心说:武好古的这外室瞧着还真舒服啊,虽然不施粉黛,穿着也素得很,但还是掩不住那种从骨子里透出的媚丽。素雅和妩媚算是完美结合在了一起……等自己回了析津府也要搞一个这样的外室才好。

    不,外宅应该放在界河商市,最好找个宋朝的女人……这才有情调啊,

    “留守,”武好古这个时候又开口了,他没和萧保先兜什么圈子,就直入正题了,“日前下官回开封府的时候遇到了高丽国兵部郎中吴延宠。”

    “哦?”萧保先再也没心思想“良家”了,表情一下严肃起来了。

    虽然契丹和北阻卜的漫长战争告一段落了,但是更大的危机却正在靠近大辽国——皇帝耶律洪基染上了重病,很可能将不久于人世。

    辽国内部的激烈斗争,马上就要开始了!

    在关门内讧的时候,自然没功夫去对付正在崛起的女直和蠢蠢欲动的高丽国了。

    而这两方面一旦决出了胜负,那么大辽就将面临一个新的强敌了。

    “他说高丽国马上要和女直人开战了,”武好古说,“这可是一场两虎之斗啊!”

    “两虎?”萧保先呵呵一笑,“充其量就是两犬而已。”

    “哦?”武好古笑着,“留守真是这么看的?

    那么在下就如实去禀报我国的官家了。”

    “这是大宋官家让东门来问本使的?”萧保先有些不确定地问。

    武好古笑而不答。这时徐七七已经端来了热气腾腾的扁食,给了武好古和萧保先一人一碗,然后又识趣的走了。

    武好古笑着拿起筷子,对萧保先道:“留守,尝尝我家飞飞的手艺如何?”

    “好啊,”萧保先还真的有些饿了,看了一眼放在自己眼前热气腾腾的扁食,“看着不错啊!”

    “猪肉馅的……”武好古用筷子夹起一只扁食,也不沾酱料,直接塞进了自己是嘴巴里,大口咀嚼了起来。

    萧保先也夹起一个扁食,放进嘴里,有点烫,里面的馅料非常鲜嫩,一点都不比羊肉馅的扁食差。

    “高丽人和女直人都准备大干了,”武好古吞下了嚼烂了的扁食,“最近都在抛售药材、毛皮还有其它山货……另外,他们都在找路子购买铁器。”

    高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