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31部分

天下豪商-第31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瑷将瓷器碎片放好,“阿爹,衣不如新,人不如旧。这武好古的画技再高,也比不了您老人家伺候太后多年。您老人家总有办法对付他吧?”

    刘有方的怒气似乎消散了一下,离开坐榻,走到窗边,“为父年事已高,又对太后忠心耿耿,和端王也交好,这辈子是不愁的。”

    他推开窗户,负手远望。远处的延福宫只有昏暗的灯火传出,和灯火通明的开封街市,形成了鲜明对比。

    刘有方低叹:“苦得却是你了,书画一途怕是走不通了……我等内臣,若不能用才艺讨好官家、太后,便只能不辞劳苦去边疆上替官家办事了。

    回头为父寻个机会,让你走一趟横山(做走马承绶)吧。师圣,你也一起去吧。先做个送衣物,再给我儿当个机宜。”

    去西军?这不是要老命么?

    陈佑文几乎要晕过去了。待诏直没了也就罢了,居然还要送衣物去西军……现在西贼小梁太后可是在大点兵,不日就要倾国来战了。

    这时候去西军,还要给刘瑷当机宜,这不是去送死吗?即便不被西贼杀了,便是一路劳苦,也得送了半条命……

    而且,从西军生还以后呢?待诏直肯定做不回去了,难不成就挂个将仕郎的空官在家吃老米?

    现在整个潘楼街上的书画行都孝敬他,还不是因为有个待诏直,又是刘家父子的红人。

    一旦没了待诏直的差遣,谁还鸟他一个空头将仕郎?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而且,他这些年在开封府书画行可是横行霸道,得罪了不少人,一朝失势,日子还能好过?

    带着满腹心思,陈佑文在刘瑷的陪同下离开了物华阁,冒着小雨步行到了刘有方宅邸的大门口。

    刚走出大门,陈佑文忽然压低声音对刘瑷道:“供奉,那武大郎实在太可恨了,莫不如让在下去寻人做了他……”

    刘瑷却仿佛没听见陈佑文的话,只是一拱手道:“师圣兄走好,明日莫忘了随我同去武家送还书画取走退货凭由。”

    说完便转身回了物华阁。

    此时在物华阁中,刘有方哪里还有一点气急败坏的模样儿,正手拿着一本武好古摹的《醉罗汉图》在细细欣赏。

    “父亲,”刘瑷上前低声道,“真的就这样放过武家了?”

    “不放过还能这么样?”刘有方道,“谁叫人家有真本事呢?之前别人不知道武好古的本事,他家又没半个官身,怎么弄都是书画行里的事情,旁人也就是看个戏。

    如今却不同了,我们再要和他家为难,便会有人出来保了。若只是亲贵也罢了,就怕惹到那些东华门外唱名的好汉。

    对了,明日从武家回来后,再带上家里的那幅苏东坡字帖《醉翁亭记》去一趟小米官人那里,问他换一幅《潘巧莲图》的摹本。”

    武好古、米友仁和陈宝画得三幅《潘巧莲写真图》,照规矩都要送到潘家的。

    不过他们还是可以把画留几日,进行修饰和装裱的,不过以米友仁的秉性,肯定是要留下摹本的。

    而刘有方在今天离开潘家园的时候,就提出用一幅苏东坡的真笔字帖换一纸《潘巧莲写真图》的摹本。

    “用《醉翁亭记》换《潘巧莲图》?”刘瑷愣了一下。这两样东西的价值差距可太大了。

    字帖向来比书画值钱,而且苏东坡又是当世大家,米友仁只是未来的新星,两者价值不可同日而语。

    刘有方看了一眼养子,淡淡一笑,“《醉翁亭记》再好,如何比得过潘巧莲好?”

    “潘巧莲?”刘瑷愣了又愣

    刘有方笑道:“潘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父亲是想……”

    刘有方大笑道:“这也是潘家的福分……不是吗?”

    “是,是。。。。。。这下真是便宜潘孝严、潘孝庵两兄弟了。”

    “都是自己人,说甚便宜不便宜的?画拿回来后,便准备去西北军前吧。”刘有方的语气已经放沉,“你的五年苦差(宋朝宦官要升高品,都要在五十岁前在边疆做满五年)还差一年,这次便去做完了吧。”

    刘瑷连忙道:“孩儿知道了。”

 第五十二章 误会,都是误会啊

    (全本小说网,HTTPS://。)

    当阳光透过窗子照进了屋中时,武好古打了个哈欠,睁开眼睛。(全本小说网,https://。)

    昨晚,他睡了一个穿越以来最踏实的好觉。

    虽然昨天晚饭上潘大官人说得还挺吓人,不过武好古还是觉得问题不大了。

    自己已经出了名,刘有方看上去也恁般不讲道理。出去避避风头只是以防万一,顺便再游历一下大宋的大好山河。再好好想想怎么完成拯救大宋江山这个大目标……

    如果能找个机会把潘巧莲也捎上就更美了,等旅行回来,高俅差不多也该勾上端王赵佶了,到时候便是高枕无忧了。

    想着想着,武好古就睡过去了,还做了个无比香艳的春梦。在梦中,他在给潘巧莲画人体写真图,那身段,那姿色,真是人间极品。而且潘巧莲还一个劲儿朝他丢媚眼儿……

    武好古正准备上前去牵手的时候,鸡就叫了!

    睁开眼睛,没有瞧见潘巧莲,武好古微微有些失望。不过他还是很快打起精神,穿上衣服,走出房间,就看到门口的洗脸水,还有牙刷和牙粉都准备妥当。

    而刘无忌则端着一个食盘,从外面走了进来。

    看到武好古,便笑道:“大郎醒了?且洗漱则个,早饭已经备好,快些吃吧。”

    “潘大官人还在吗?”

    武好古一边刷牙一边问。

    “潘大官人一早便走了……”

    武好古忙问:“十八姐呢?”

    刘无忌一边将刚出炉的包子和香喷喷的大米粥一样样摆好,一边笑着说道:“潘大官人都走了,这潘娘子自然……”

    “走了?”武好古好一阵失望。

    “自然还在的。”门外传来了郭京的声音。

    郭京提着“吓人剑”走了进来,他因为有个当教头的老爹,所以从小就养成了“闻鸡起舞”的习惯,家传的那点武艺还没有忘干净。

    昨晚虽然住在潘家园,但是今天一大早还是在园子里舞剑,结果遇上了潘巧莲送潘大官人离开潘家园。

    武好古笑道:“那便快些吃吧,待会儿离开的时候还能去和潘十八姐道个别。”

    “你一个去便可,”郭京笑道,“我还有些事情要安排,得先走了。”

    郭京在开封府是有家口的,一个老娘,一个妹子,都在城北厢贫民窟里住着呢。

    虽然郭京之前就发了财,可是害怕刘有方察觉买了假画,所以不敢怎么花用,也就没换房子。

    现在已经没有这份担心了,郭京又不日要陪武好古离京,因此想尽快把房子买了,也给老娘一个舒服的住处。

    至于他家的妹子小小,则还是想送给武好古做个妾。他已经瞧出来了,武好古必是能大富大贵的人物,得跟紧了才好。只要能跟紧了,一个妹妹算个甚?

    “小乙,”武好古洗漱完毕,在摆上了早饭的方桌旁坐好,“你用早饭也先走……去一趟大相国寺,同和尚说一说让我爹去寺里躲避的事情。

    另外,再问问和尚,他想不想和我们一起出京。”

    “带和尚出去作甚?”刘无忌问。

    “和尚早就说要出去云游,这次不是机会?”武好古笑道,“而且和尚现在也发了,老呆在大相国寺里也没机会花用啊?”

    “也是,”刘无忌笑道,“而且带个和尚行走四方也方便。”

    ……

    “刘供奉,陈将仕,不知二位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哈哈,向道兄哪里来的见外话?你我兄弟相交多年,本就该多多走动,哪能每次都叫你远迎?”

    “是啊,向道兄,还不快快请我和供奉进去?”

    “快快请进,快快请进。”

    武诚之嘴上说请进,心里面其实一点都不欢迎两个访客。因为他知道自己的长子武好古多半在潘家园闯了大祸,说不定还把刘有方给得罪惨了。

    现在刘有方那个老狐狸一定知道了《醉罗汉图》是他那个惹祸的儿子武好古做的了……他都能想得到的事情,刘有方那个老狐狸会想不到?

    所以昨天晚上武诚之整宿没睡,都在提心吊胆……结果今天一早,祸事终于来了!

    好在武诚之也是混迹开封府书画行半辈子的老江湖了,想了一个晚上,也知道只能豁出去了。

    大不了就带着儿子武好文和妻子(已经离婚)冯二娘潜逃出京,回西都洛阳避风头。

    白波武家可是洛阳名门,也是武则天的那个“武”!现在虽然不能和武周那时候比,但依旧是个树大根深的“义门”,上千子弟不分家,全都聚族而居,势力还是有的。

    大不了去老祖宗太原王牌(就是武则天他爹武士彟)位前磕头请罪,想来白波武家的那些长辈总不会见死不救的……

    只要能得到白波武家的庇护,武诚之、武好文就能安稳一段时间了。

    当然了,武好文的太学是进不去了。不过还可以去嵩阳书院求学,将来未必不能在东华门外唱名……

    至于那个惹了祸事的武好古,武诚之也只能让他在开封府自生自灭了。

    若是他能靠着一手人像写真攀附上权贵,那便是有大造化。

    若是不能,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刘供奉,陈将仕,不知二位前来,所谓何事?”

    待王婆婆端上了点茶之后,满心忐忑的武诚之便开门见山提问了。

    “向道兄,”刘瑷温言道,“咱家和陈将仕是为一场误会而来。”

    武诚之皱起眉头,“误会?”

    “对,”陈佑文满脸堆笑着说,“昨日刘副都知闲来无事,又细细看了看宫中所藏的那一幅《朝元仙仗图》,认定是真迹无疑!”

    “甚?”

    “你家送入宫中的《朝元仙仗图》是真的!”

    武诚之愣了又愣,“那便是……不用退了?”

    刘瑷笑着摆摆手,“自是不退了,真迹还退甚么?向道你莫不是糊涂了吧?“

    “那四五万缗的。。。。。。“武好古想说的是“四五万缗的贿赂“,《朝元仙仗图》本来就不是真要退,而是索贿!

    “甚底四五万缗啊?”刘瑷故作不知,“向道,你说甚呢?”

    “没,没甚么。”武诚之这才松了口气。四五万缗的贿赂总归不是小数,筹集起来是很费劲儿的。

    刘瑷又道:“对了,那日令郎到东华门内退钱的时候,错拿些了东西。”

    “甚东西?”武诚之刚刚放下的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

    “是书画,”陈佑文笑着把话接了过来,“都是我一时大意,将小儿所摹的七纸书画退了出去,昨日才发觉不对,因而今日一早便拿了正品来你家了。

    你且看看对也不对?”

    这是怎么回事儿?武诚之这下完全糊涂了,难道他儿子武好古已经攀附上刘有方都惹不起的大贵人了?

    要真这样可就好了,真是祖宗保佑啊……

 第五十三章 账房潘娘子

    (全本小说网,HTTPS://。)

    蒙蒙雨丝,随着东南风飘落下来,越来越密,将整个开封府都笼罩了起来。(全本小说网,https://。)

    凉爽的东南风,配上柔柔的细雨,落在人的身上别有舒爽,根本阻不了开封府街头的人来人往。只是,武好古又有了一个留在潘家园和潘巧莲相处的机会。

    潘巧莲也甚是善解人意,一见到武大郎便开口挽留,邀他在潘家园画完了那幅《蹴鞠图》再走。

    现在《蹴鞠图》差不多完成了,图上画了个打着赤膊蹴鞠的“高太尉”。高俅虽然三十大几了,可是身材居然保持得相当不错,上身的肌肉线条十分优美,肚子也没凸出来,而且还能看到几块腹肌。

    和他一比,武好古这一世简直就是个废柴宅男的体魄,怪不得会在开封府大牢里面给吓丢了魂。

    幸好武好古的年纪不大,才堪堪二十,现在加强锻炼应该还能强身健体,如此才能在这个缺医少药大宋朝和潘巧莲白头偕老……

    放下毛笔的武好古忍不住又看了潘巧莲一眼,潘巧莲正拿着算盘和账本坐在一张书案后面,低着头认真地在做账。

    她是在给武好古做账,武好古其实是让傅和尚管账的,不过傅和尚是个做饭的和尚,不是“开银行”的和尚,管钱做账的水平远不如家里有金银绢帛交引铺的潘巧莲的,所以他便请潘巧莲帮个忙。

    另外,卖了《醉罗汉图》和赢了昨天的赌斗之后,武好古和他的三个兄弟们手里的财产大大增加。便是在开封府这个富豪遍地的地方,也算小有身家了。

    若是到了开封府城外,便都是大财主了,自然要好生打理一番。

    这理财之事,也得和潘巧莲好生商量。

    北宋财主们的理财方式大约就是四种:一是窖藏;二是买地;三是放债;四是经营。

    第一种方式武好古和潘巧莲都是不会考虑的,世界上哪有把钱埋在地下的商人?

    而余下的三种方式,则是各有利弊。

    买地收租看似最稳,不过回报率却很低,而附在土地上的税赋摊派也不少,除非是抵挡住官府税吏的名门大户,否则投资土地便不是甚好路数。

    放债也不是眼下的武好古能做的,最多就是把钱存在潘大官人那里吃很少一点的利息。

    而经营便是做买卖了,武好古现在就是个书画商人,书画行的勾当才是他最熟悉的。眼下武好古虽然发了两票,但是在还了欠账(欠潘家金银绢帛交引铺的账)和退款后,剩余的资本也不大多,显然也没有跨行经营的条件。

    这时潘巧莲已经把账算好了,抬起头发现武好古在看自己,便嫣然一笑道:“大武哥哥,账算好了……上回贩卖《醉罗汉图》你得了两万九千缗,从我家的金银铺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