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322部分

天下豪商-第322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办法?”武好古苦苦皱眉,“且容我想想。”

    二废孟皇后和立刘太后都是历史上赵佶干过的蠢事儿!不用武好古废力气也会实现的,所以武好古冥思苦想的不是这两档子事儿。

    真正让他头疼的是自己不能给人抹黑成奸佞啊!凭什么就都认为州北大营的火是自己让人放的?这事儿有凭据吗?不能冤枉小人呢!

    另外,话语权叫一帮进士出身的文官牢牢掌握也是问题……人言可畏啊!

    不过自己这边也不是没有一点反抗的余力,《文曲星》杂志不就是用来争话语权的吗?

    “十一个,高大哥,”武好古忽然郑重地看着眼前的二人,“官家虽然富有四海,但是行事也不能为所欲为,他是圣君,是仁君,所以得顾及天下悠悠之口。”

    “对对对!”

    “就是啊!”

    潘孝庵和高俅连连点头。

    武好古接着又说:“而天下悠悠之口又长在读书人的脑袋上,对吗?那些东华门外唱名的好汉说一句,就顶得上平民百姓说一万句,对不对啊?”

    “对啊!”

    “官家就是担心他们反对。”

    武好古一笑:“那就得争啊!”

    “争甚底?”

    “争话语之权!”武好古道,“争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怎么争?”

    武好古一笑,道:“当然是用《文曲星》杂志这样公开发行的时政书刊来争了!”

    《文曲星》杂志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也是本画册,但是发展到现在,特别是《文曲星》杂志上有了时政论坛之后,这本杂志正在向报纸演变。

    不过武好古并没有让《文曲星》跨出最关键的一步,因为他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可以让赵佶支持《文曲星》杂志变成报纸的时机。

    而二废孟皇后和立刘太后显然就是武好古要等待的时机!

    翌日,午后。

    武好古、高俅、潘孝庵三人出现在了位于皇宫西面宫墙之外的延福宫内。延福宫其实就是个专供帝、后游玩的“公园”,面积并不大(历史上宋徽宗在皇城北面新建了一座延福宫),而且显得有些陈旧。不过还是比皇宫主体要幽雅舒适,在向太后薨逝后,宋徽宗就在这里开辟了一处住所,时常和刘皇后一起来此研究艺术……

    因为延福宫并不属于后宫,所以武好古、高俅和潘孝庵三个有“带御”身份的小人,是可以随时进入的,而且还可以携带武器——他们的“带御”可不是个名义,而是实打实的。

    在一座可以眺望开封府内城金水河两岸景色的楼阁上,武好古见到了一副书生装扮的大宋官家赵佶。还未行揖拜之理,赵佶便笑着摆手道:“今日只有赵小乙,不必拜了。”

    “武大郎有礼了。”武好古还是唱了个喏。潘孝庵和高俅也学着武好古的样子向赵佶行了礼——两人心中,可都有些嫉妒。他们可是托了武好古的福,才有这种待遇的!

    “大郎,”赵佶向武好古招招手,让他站到自己的身边,然后指着西南方向的梁门说,“梁门之外有个同文馆,是接待高丽国使者的馆驿,朕想把它搬去城外,那块地皮就作价五十万卖给你吧。”

    这是赵佶想要补偿武好古在沧州的“损失”。

    武好古笑着回答道:“五十万太少了,臣出一百万吧……另外,州北军营的烂摊子臣也替陛下收拾了。”

    “一百万?”赵佶回头笑看着武好古,“大郎,你在沧州可赔了七十万啊!”

    “臣没有赔啊?”武好古笑道,“陛下不是要让臣提举界河市舶司,再用界河市舶司的搏买收益来补这个窟窿吗?”

    “那也不够七十万啊。”

    “够了,”武好古笑道,“臣都计算好了,只要由臣全权运营市舶司,七十万缗还是周转得过来的。”

    “这可是七十万啊!”

    武好古哈哈一笑:“真没有问题的,臣可会做生意了……要说用市舶司一年赚七十万,臣也做不到。不过要用市舶司来周转,一年腾出七十万缗,臣完全可以办到的,只求陛下准许界河市舶司出口兵器给高丽国。”

    “出口兵器给高丽?”赵佶问,“兵器买卖很赚钱吗?”

    “自然是赚的,”武好古道,“而且还能用来占高丽人的货款。”

    “占……货款?”

    “就是赊账和预付钱款。”武好古解释道,“兵器出口是独一份,高丽人自然只能由着臣的规矩了。这样臣就能占他们几十万的货款,填上沧州的窟窿了。”

 第517章 话语权 三

    (全本小说网,HTTPS://。)

    武好古想让界河市舶司出口的是兵器,而不是准许民间持有的武器!也就是“甲、弩、矛、矟、具装”等装备军队的武器。(全本小说网,https://。)

    之前海州吴家一直在疏通关节,想要出口铁器给高丽国。在武好古看来,出口铁器哪有直接出口兵器好啊。高丽人还得再加工,多麻烦啊,直接给他们打造好了送去不就行了?

    而且,界河市舶司可不是界河商市。后者约等于民间买扑的镇市、草市,也不好太过没规矩。而界河市舶司是名正言顺的官衙!是不受民间兵器管制的约束的。

    一旦界河市舶司有了出口武器之权,那么武好古就能进一步寻求扩权,寻找各种借口让界河市舶司成立“兵器所”,用来打造兵器了。这样就等于在界河商市建立起了兵器制造业,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建立冶铁业……

    有了自家的兵器制造业,武好古就能够着手提高兵器制造的质量了。

    “好吧,”赵佶笑着,“高丽国使者早就提过解禁铁器出口的事情了,不如就直接卖兵器给他们吧。反正高丽国和我大宋隔海相望,便是做大了,也是契丹人的麻烦。”

    “陛下圣明。”武好古心中暗送口气,他倒不是担心赵佶坚持对高丽半岛实行兵器禁运,而是担心他大方过头,直接把兵器送给高丽人,这样武好古就很难用兵器贸易操纵高丽—女直战争了!

    说完了金钱和军火的事儿,赵佶的脸色忽然阴郁起来了,长长叹了口气:“朕这些日子总是梦见六哥……六哥在梦中责怪朕亏待了嫂子,还把早就被废的孟氏迎回,立为六哥的皇后,坏了礼数家法。大郎,你觉得朕那么做,是不是真的错了?”

    虽然是昏君,但是并不笨!至少找得理由还算冠冕堂皇。

    “陛下所为乃是情非得已,”武好古一本正经地说,“世人都知道这是钦圣皇后(向太后)的懿旨,陛下是至孝之君,岂能违逆母后?”

    赵佶连连点头,自己是孝子啊!所以才不得已将孟氏迎回的。

    “不过,”武好古斟酌着用词,“元佑皇后的确是被先帝所废,君王废后如同民间夫妻离异,从此便没有夫妻名分了,况且先帝又再立了元符皇后,这皇后的名分便有所属。而在先帝故去之后迎回元佑皇后,就如同给故去的兄长娶了一房正妻,还位列原本的嫂子之上。这的确是不妥啊,也难怪先帝托梦陛下了。”

    “言之有理!”赵佶赞同地点点头,这个武好古还真能瞎说,怪不得有人说他个“大儒”呢。

    “而且先帝也素来仁孝,若是钦圣皇后在天之灵反对,他又怎会托梦于陛下?”武好古继续给宋徽宗解梦,“既然先帝托梦,那么钦圣皇后在天之灵一定认识到此事不妥了。”

    “对,对!”赵佶连连点头,“现在母后一定在天上后悔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武好古又道,“既然先帝和钦圣皇后的在天之灵都认识到复立元佑皇后不妥,那么陛下就应该替他们改正。”

    赵佶皱眉问:“如何改正?”

    “自然是将元佑皇后再请回瑶华宫了。”武好古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可是很有一点不安的。

    他当然知道这位孟皇后是条超级会翻身的咸鱼,历史上还有第三次翻身的机会,先被伪楚皇帝张邦昌立为太后,后来她又立了宋高宗赵构——大楚天子立了一个大宋的太后,而这个太后又立了一个大宋高宗,后来这个高宗皇帝又杀了立了孟太后的张邦昌……这个关系真是复杂啊!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自己现在帮助赵佶废孟氏,将来可就无论如何不能认赵构这个官家了……否则自己得比岳飞更早去风波亭走一遭了。

    “朕也是这么认为的……”赵佶缓缓地说,“另外,朕待元符皇后是不是太薄了?”

    太薄?武好古心说:现在嫌太薄,将来人家年老色衰,就该翻脸逼死人命了(元符皇后当了十几年的太后,最后却自杀身亡)!

    “长嫂……如母!”武好古说,“陛下的皇位毕竟来自兄长而非父皇,厚待皇嫂如母也是应该的。”

    “说的也是啊!”赵佶点头称是,“朕若待皇嫂如母,是不是应该尊皇嫂为太后?”

    这脑子……武好古也有些无语了,怎么就想到要立刘皇后当太后?太后比皇上大一点点啊!你这不是找不自在吗?等回头闹了矛盾,再把人家挺好一熟妇逼死……这事儿做得越来越像昏君了!

    “此乃陛下家事,臣不得与闻。”

    武好古这么说其实就是不赞成了,只是刘皇后正得宠,自家一小人,没必要去对着干。

    赵佶摇了摇头,“大郎,你也觉得不妥?”

    “……”

    看到武好古一脸为难,赵佶笑道:“此地只有朕、大郎你,潘卿和高俅,有甚不可说的?”

    武好古斟酌了一下,低声道:“陛下厚待元符皇后是对的,只是本朝素以孝治天下,所以这太后的名分还是太高了……”

    “这个……且容朕想想。”赵佶被武好古这么一说,似乎也有点动摇,他顿了顿,“单是把孟氏请回瑶华宫就很不容易了,大郎,你有何良策?”

    武好古说:“这事倒也不难,只是说理而已。”

    “说理?”赵佶皱眉,自己做的事情还能和人说理?

    “天大地大,道理最大,”武好古道,“陛下应该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只要把道理和天下人说通了,朝堂上的宰执就不会反对了。”

    能说得通吗?

    赵佶心说:那帮宰执重臣哪儿那么通情达理?

    “大郎,”赵佶顿了顿,“韩忠彦那边你能去说么?”

    说服韩忠彦支持废孟皇后?这怎么可能?这事儿新党方面或许会支持,旧党肯定是一边倒的反对!韩忠彦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失去立场,那他还能当旧党君子们的领袖吗?

    “这个道理不一定要和大臣们讲,”武好古缓缓地说,“其实还可以讲给天下人听。”

    “讲给天下人听?”赵佶一愣,“怎么讲?难道要去各处张贴告示吗?”

    “当然不是,”武好古笑道,“陛下不是有《文曲星》杂志这个喉舌吗?”

    “《文曲星》杂志?”赵佶微微拧起了眉头。

    把后宫里面的斗争拿到《文曲星》杂志上说能合适吗?

    “陛下,”武好古笑道,“《文曲星》杂志上当然不能直接说宫中的事情,但是可以讨论为亡兄立正室是否合乎人伦?臣可以略施计策,引得朝中两党人物都参与其间。只要他们都在《文曲星》杂志上发表了反对的意见,那么作为君子,在朝堂上就不应该再有不同的说法了。”

    复立孟氏为后,本质就是为亡兄立正室,而且还是一夫两妻,违反儒家人伦是肯定的。如果不是发生在孟皇后身上,一定会引来正人君子们的口诛笔伐。

    一旦大家都形成了共识,那么废掉孟皇后的阻力就大大减小了——这事儿太拧巴了,如果人人都可以给亡兄亡父立个正房,还把原来的正房变成二房,那儒家的伦理纲常还不全乱套了?

    所以这事儿一旦拿到台面上来讨论,那无疑会被儒家君子们骂成乱伦禽兽的。等到舆论上一边倒了,赵佶就能堂而皇之把废孟后的事情拿出来论了。

    到时候朝堂上的旧党君子也只能捏着鼻子认栽!总不能在《文曲星》杂志上说给死了的哥哥、爸爸立个正房,去压迫原来的嫂子、后妈是禽兽不如的乱伦,然后在朝堂上要求宋徽宗去做禽兽吧?

    “好!”宋徽宗抚掌笑道,“还是大郎你有办法,这事儿……就这么办了!”

    “陛下,”武好古顿了顿,“这事儿还不能随随便便的办。”

    赵佶问:“怎么啦?”

    武好古一笑:“臣毕竟是……武官吏商,所以这个《文曲星》杂志总归是不大站得住脚。”

    《文曲星》杂志可以由共和行来“孵化”,但是当它一旦壮大成长起来,就不能由共和行继续拥有了——这可是资产阶级的喉舌啊!一旦《文曲星》的真面目被人认清了,可就是个定时炸弹了。

    要是捏在共和行手里,早晚会把共和行给拖累了。共和行毕竟是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商行,《文曲星》不是它能玩的东西。

    所以得尽快给《文曲星》找个更有力的新爹!

    而这个新爹,当然就是赵小乙了。

    “所以,”武好古道,“臣想将《文曲星》杂志转给赵小乙。”

    “转给朕?”赵佶一愣。

    “陛下,”武好古说,“是转给赵小乙。”

    “赵小乙和朕不就是一个人吗?”

    武好古一笑:“陛下不方便做的事情,赵小乙是可以做的……而且陛下也从未承认过就是赵小乙啊。”

    赵佶想了想,仿佛有点道理,“那《文曲星》杂志还是给你管吧。”

    “陛下,”武好古忙摇摇头道,“臣可管不了……臣是吏商幸近,不方便出面。”

    “那谁可以去管《文曲星》?”

    “当然是一些没有官身的书生士子了。”

 第518章 话语权 四

    (全本小说网,HTTPS://。)

    赵佶有些糊涂,“为何是没有官身的书生士子?”

    “因为《文曲星》的东家是开封布衣赵小乙,”武好古笑道,“一介布衣,如何能驱使官人呢?”

    不用官人,当然是为了便于武好古操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