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33部分

天下豪商-第33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已经本能地感到自家大难真没有过去了。本来安分守己得有些过头的武大郎现在不知怎的,变得野心勃勃了。居然敢奢望起开封府书画行行首的位子……这个位子向来是翰林院的待诏直坐的,甚时候轮到书画牙人来当了?

    这是坏规矩的……

    不过想到规矩,武诚之又是苦苦一笑。

    按照书画行的规矩,自家应该倾家荡产才是。如今还能安居宅中,拥数万贯家财,还能和离了婚的爱妻双宿双飞,不就是靠着儿子一个劲儿打破书画行的规矩吗?

    看来坏规矩,有时候也是好的。

    “阿爹,儿和大相国寺的烧猪院和尚有些交情,若爹爹避居大相国寺,烧猪院大师定可保爹爹安泰。”

    “去大相国寺?”

    武诚之蹙眉,想了想道:“书画行还是有规矩的,取财不害命。自本朝开国以来,开封府书画行中破败的不少,但是因为书画丢了性命的,还没有一人。

    现在你已然是书画行中的一号人物了,将来总有个称旨可做的。为父何须躲藏到大相国寺中去?大不了便是再破点财。

    只要你将来能当上称旨,好文能入得太学,吾家便是破败了也有再起的一日。”

    “阿爹……”

    武好古看着这些时日消瘦了不少的武诚之,一时也不知该说甚么了。他有点明白武诚之的意思了……武诚之不躲也不逃,便在家里等着刘有方的阴招!

    这不是愚蠢消极,而是在替儿子们扛雷!

    武好古是坏了规矩,但是后果他这个做爹爹的来担待!

    另外,现在还是武好文入太学的关键时刻。开封府府学之内,将要开始各种拼爹。

    在这个关键时刻,武诚之这个当爹的怎么能躲进大相国寺不出来?

    这个爹,看来还是有点靠得住的!

    ……

    天将入夜的时候,一艘画舫,缓缓在汴河上行过。远远可以望见这艘画舫点着灯,但是却听不到丝竹之音,也没有女伎的小唱传出,显得格外宁静。

    暮春晚风徐徐,让人格外舒畅。

    可是坐在船舱中的陈佑文、赵铁牛和陈珍三人,却感觉到了无比的抑郁。

    陈佑文直勾勾盯着在他对面端坐着喝闷酒的赵铁牛,眼中布满了血丝。

    “五哥,这次定要拉某一把。”

    赵铁牛冷冷一笑,“大官人要某如何帮衬?”

    “寻些江湖上的好汉,弄死那武好古。”

    陈佑文说着,便打开了放在桌上的一个雕花樟木箱,里面满满当当放得都是交引。

    “这里是五千缗,事成之后再给五千!”

    赵铁牛眉头一蹙,沉吟半晌后摇了摇头,“大官人,这个我怕是帮不得你……书画行有书画行的规矩,甚时候不用毛笔改用刀子了?

    而且开封府的泼皮也有泼皮的规矩,将门保着的人,我们这些泼皮是不能动的。昨天晚上,武好古留宿潘家园!”

    开封府的这些泼皮并不是不畏权势的,实际上他们中的骨干大多有禁军军籍,是不敢得罪上面的将门的。

    “规矩?他姓武的不知坏了多少规矩了,某还守甚么规矩?”

    陈佑文目光灼灼地看着赵铁牛,“而且,也没叫你在开封府城内下手,开封府内规矩大,出去了可就没恁般规矩了。

    据某所知,武好古不日就要离京东行……此去,还会随身携带几万缗的交引!”

    “当真?”赵铁牛扬了扬眉毛。

    “千真万确!”陈佑文继续说道,“那武好古不日便要启程去涟水军拜访米襄阳了,还会带上钱款去淮扬一带收购书画……机会难得啊!”

    武好古去涟水军见米襄阳是陈佑文蒙着的,带上几万缗交引纯是胡说八道,就是想勾赵铁牛带人去劫道。

    听到有恁般多的交引,赵铁牛眼睛顿时一亮,点点头道:“开封府外面规矩就少了,若是那厮真带着几万缗的家资,倒是不难寻伙草寇把他给劫了。”

    宋朝正儿八经的农民起义不大多,但是落草为寇的却是不少。这当然也和宋朝重文抑武有关了,宋朝的地主阶级都是诗礼传家,武力值很弱,镇压地方的能力也就弱了,所以小股的草寇也就不那么容易剿灭了。

    而赵铁牛这个官兵兼泼皮,本就是个半官方半江湖的人物,自然识得一些占山为王的好汉。

    “光劫道可不成。”陈佑文一挥手,做了个砍人的手势。

    “知道,某家知道该怎么做,保管叫他有去无回。”

    陈佑文喜出望外,亲自给赵铁牛满上一杯酒。

    “五哥果然是英雄好汉,若能斩了那厮的狗头,这潘楼街市上的富贵,我与五哥共有之!”

 第五十六章 西园雅集

    (全本小说网,HTTPS://。)

    武好古醒来时,已过了辰时。全本小说网https://。

    因为没有了压在心头的巨石,昨晚他睡得很沉,当他从床上起来,只觉得浑身上下轻松无比,更感到莫名的神清气爽。他穿上衣袍,洗漱完毕之后,便去了厅堂。

    “孩儿见过爹爹,小娘。”

    武诚之和冯二娘都在厅堂之中,准备用早饭,武好古的弟弟武好文不知甚时候从府学回来了,也在厅堂里面。

    武好古先是恭恭敬敬给武诚之和冯二娘见礼,虽然冯二娘已经同武诚之和离,但是仍然同居在一处,和以往并没有分别,因而武好古也继续当她是小妈。

    “大哥儿,还安好吗?”武好文则主动问候了一声兄长。

    他们兄弟关系并不亲近,但是当着父母的面,该有的礼节,武好文是不会忘记的。

    “还好,”武好古礼貌的应了一句,“二哥的学业如何?明年是入太学还是去发解试?”

    元符三年会有春闱大比,就是科举考试中最要紧的礼部试(省试)和殿试的合称。而明年,也就是元符二年则会举行发解试,也就是在州府举行的科举考试。发解试合格,便是举子(这个举子是一次性的),可以参加来年的大比。

    若是在春闱大比中高中,便是东华门外唱名的好男儿了!

    “先是发解试,”武好文显得很有信心,“若能考好了,入太学便容易了。”

    虽然朝廷早就开始推崇“三舍取士”,但是读书人还是看中科举。便是府学、州学推选学子入太学,往往也要看发解试的优劣。

    发解试考好了,入太学便很容易了。而太学生也可以参加省试,如果高中了,立马就是大宋的民之父母了。如是落第,也能继续在太学里面熬资历,只要稳稳当当升入上舍,得官也不太难。

    因而开封府的府学生们都想在发解试中考个优等,然后同时走太学和科举的路线。

    除了科举和太学之外,开封府的读书人还有第三条通向官场的道路,便是投入权贵门下了,高俅便是走的这一条路了。

    “大哥儿,今日要去王驸马府上?”

    武好古才在饭桌旁坐下,准备用早饭,武诚之便问了起来。

    “吃完早饭就去,”武好古道,“《蹴鞠图》昨日便好了,今日就给高大哥送去。”

    武诚之点点头,看了眼武好文,“让二哥儿陪你一同去吧……也叫他见见世面。”

    武好古明白父亲的意思了,他是要让武好文在王大驸马面前混个脸熟。

    这样万一发解试考砸了,也入不了太学,还能想办法去填高俅留下的缺,先在驸马府混个小吏,然后再谋出路。

    “好的,”武好古瞅了眼弟弟,见有些不屑,便笑道,“王驸马的西园(保宁赐第的别称)可是常有名士往来的,二哥儿也该和他们结交一番了。”

    结交名士对于科举并未大用,科举考试采取的是弥封誊录制。审卷的考官只能看到誊录的草卷,上面也没有姓名。举子亲笔的真卷在誊录(就是抄写)后都送归封弥官存档。

    不过对于太学生而言,名声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如果能有个好名声,再结交上一些名士官员,有他们的提携便可安安稳稳升到上舍了。

    明白了老爹的想法,武好古这个大孝子自然也要拉兄弟一把了。

    如今的大宋,毕竟是和士大夫共天下的!

    若是能让武好文顺利步入官场,今后武家的大买卖做得也就容易了。

    早饭过后,武好古便带着已经装裱完毕的《蹴鞠图》,和弟弟武好文一同,施施然出了门,往金水河方向行去。连着几场春雨之后,天气依旧非常凉爽,今日又是阳光明媚。孟春的阳光,照在身上,非常舒服。

    潘楼市集的早市,早就结束了,现在这条抵近宫阙的大街又成了美食街。街上客流如潮,两旁都是贩卖各种小吃小点的商贩,叫卖之声,甚至可以传进皇宫大内。

    这等亲民的宫廷,在堂堂中华历史上,大约也只有宋朝才有了。

    过了潘楼,便靠近御街了。这会儿早就过了上朝的时候,而退朝的时间却还没到。因此御街上同样是人流车流如潮,正准备横穿御街的时候,武好古却在一家书铺门口,看见穿着绿袍的蔡攸在晃悠。

    “蔡监守!”

    武好古高呼一声,便拉着武好文走了过去。

    “咦,你是武崇道啊。”

    蔡攸看到武好古,不免一怔。

    神色间,露出一些亲热之色,似乎和武好古早就熟识一般。

    “二哥儿,快来见见蔡大官人。”武好古将弟弟介绍给了蔡攸,“监守,这是舍弟武好文,开封府府学生。”

    “叫甚监守,”蔡攸哈哈一笑,对武好古道,“我表字是居安。”

    “居安兄。”武好古也不客气,直接就唤了蔡攸的字号。

    “好好。”蔡攸这时瞧见武好古夹着个画卷,笑问道:“这是甚么?”

    “一幅《蹴鞠图》。”武好古说着便展开了画卷给蔡攸看。

    “嚯,好一个壮士啊!”蔡攸看到图上栩栩如生的高俅,忍不住就赞叹起来,“他是谁?”

    听到这问题,武好古笑了起来。

    蔡攸见了图卷便有此一问,赵佶多半也是如此。

    “他是王诜府上的书吏高俅,”武好古说,“极善蹴鞠。居安兄应该在潘家园见过他的。”

    “是吗?”蔡攸一笑,“那待会儿便要去再见则个。”

    “待会儿?”武好古瞧了瞧一身袍褂俱全的蔡攸,“居安兄不是要去裁造院么?”

    蔡攸笑了笑,“早就告了假,今日要去西园雅集。”

    西园是驸马王诜的保宁赐第的别称,雅集则是指文人雅士的聚会。

    所谓“西园雅集”则是指开封府的一批文人雅士定期在驸马王诜家中聚会,武好古早就知晓有这事,不过却从没参加过。

    蔡攸笑着说,“崇道兄,不如一同坐某的马车过去吧。”

    “那便多谢了。”武好古拱拱手,却见蔡攸仍然肃立不动,似乎在等人。

    “居安兄在等人么?”

    蔡攸哈哈一笑,“算是吧。”

    算是?武好古不明白蔡攸的话,不过也没多问,便和弟弟武好文一起等候。

    过了一会儿,御街上突然出现了许多军巡,个个都持着棍棒,大声叫嚷:“百官退朝,闲人回避!”

    原来散朝的时间到了。

    蔡攸则对武好古拱拱手,“崇道兄稍候。”

    说完他就理了理衣袍,大步流星往宫门方向去了。

    “大哥儿,这位蔡监守是在作甚?”站在路边的武好文很有些奇怪,便问武好古。

    “做官啊!”武好古突然笑了起来,“二哥儿,你也学着些……这蔡安居可是很会做官的。”

    “会做官?”

    “嗯,”武好古说,“能在退朝的大臣面前亮个相也是机会,是机会就不能错过,果然是个好男儿啊……对了,他爹还是枢密院的蔡承旨呢。”

    武好文愕然,“蔡京之子?”

    “对啊,”武好古一笑,“可得好好结交,总不会错的。”

 第五十七章 神秘少年(漏章已补上)

    (全本小说网,HTTPS://。)

    当散朝的官员们通过御街,各自散去后,蔡攸就健步如飞般跑了回来。全本小说网,HTTPS://。m;看他矫健的样子,显然是常在这条街上来回跑动的。

    武好古笑问道:“安居兄,今日可曾遇上哪位相公了?”

    “相公不曾得见,”蔡攸也不以为意,笑着答道,“却巧遇了端王殿下。”

    “端王可是……”

    武好古言尽于此,蔡攸知道他想说甚,哈哈一笑道:“时候不早了,且去西园吧,要不然就要误了时辰,有甚底,路上再聊吧。”

    “好好,一起走吧。”

    蔡攸将武好古兄弟俩带去了个十字路口,路边上果然停着辆马车,三人便上了车,往保宁赐第方向缓缓行去。

    “崇道兄可知端王殿下平日最喜的是甚底吗?”

    在去保宁赐第的途中,蔡攸果然和武好古聊起了端王赵佶。

    武好古掰着手指头说:“书法、绘画、蹴鞠。”

    武好古的回答让蔡攸眼前一亮,抚掌笑道:“不错,不错……定是你那位高大哥和你说的吧?”

    其实高俅并没有和武好古说过端王赵佶的喜好,这是武好古从后世的史书上得知的。

    “正是。”

    蔡攸点点头,笑呵呵道:“这端王殿下的才学,莫说在本朝是绝无仅有,便是古来怕也不曾有的。书法、绘画、蹴鞠虽然难说是大道,但是寻常之人穷尽一生,能通一样便很了不起了。可是这位端王年仅十六七岁,便全都精通了。

    而且端王的才学还不止于此,音律、棋艺、马术、弓箭、诗文,无一不精,实乃天纵之才啊!”

    就是不会当皇帝……

    武好古心中一叹,随即又想道:这蔡攸倒是把端王赵佶研究的通透,这做官的本领还真是高强。

    可惜却做不了事……

    一路上,武好古和蔡攸还在讨论着端王的喜好,越说越是兴奋了。

    而武好文却是暗自摇头,若不是一个是他哥哥,一个是蔡京之子,他早就拂袖而去了。

    堂堂大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