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410部分

天下豪商-第410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快吹号角,让咱们的人退进城池,然后闭门坚守吧。”

    “好好,”阿令节早就没了主意,听弟弟一说,连连点头,“吹号角,退兵!”

    号角声凄厉的在一片喊杀、惨叫和兵器碰撞声中回响,宣告着吐蕃人的失利。

    但是关闭城门却很不容易,因为就在吐蕃人后退的时候,又有两个御龙猛士直的指挥趁机加入了战斗。他们都持着刀盾,从忙着收割人头的战友们身边掠过,嗷嗷叫着加入了战斗。

    慌乱中后退的吐蕃人并没有什么秩序,巴金城的门又太小,一次过不去几个人,可是在宋军的追杀下谁不想快点进城?于是人挤人的乱成了一团,进城的速度反而慢了下来。结果双方的战线就慢慢的向城门口挪动!

    “快关城门!”

    “马上关闭城门!”

    阿令节和阿蒙两兄弟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慌了神了。他们虽然号称善战,但是却从来没有遇上过恁么能打的对手。人人披着铁甲,武艺又高,力气似乎也是使不完的。早知道他们那么能打,就应该关闭城门死守,不,而是应该早早弃城而去守邈川城。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完了,只求能闭上城门,守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吧。

    可是巴金城的城门却不是他们想闭就能闭上的,因为这种山寨是没有闸门的,只有两扇木门,必须大开大合。现在门口挤满了人,挡住了大门合上的路径,使得城门根本无法关闭。

    城门无法闭合,城墙上的吐蕃人又开始挨箭射了!

    原来武松和他的手下已经收割好了人头,又取出弓箭开始往城头上射击了。这可真是拼体力拼臂力的活儿啊!他们这些人披着甲扛着兵器走了几十里山路,然后马上再投入一场肉搏,打退了比自己多几倍的敌人后又开始射箭。几乎和铁人一样耐久坚韧!

    “武卒”的优势,在这个时候显露无疑了!

    而反观吐蕃人,他们连整天摆弄弓箭的游牧民族都算不上,不过是一群山谷里面的农夫,体力和武艺都不能和“武卒”相比。那些在城墙上放箭的弓箭手,在胡乱射了二三十箭后,一个个手臂酸软,已经拉不满弓,哪怕居高临下射出去的羽箭都软趴趴的,打在宋军的铁甲上根本毫无作用。而宋人射来的箭镞却依旧有力,对于没有铁甲护身的吐蕃人而言,几乎就是催命符一般的存在。

    转眼的功夫,巴金城的城墙上就是一片哀嚎,到处都是中箭倒下的吐蕃战士。

    阿令节和阿蒙两兄弟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明白了,巴金城守不住了!

    “大哥,城北没有敌人,咱们就从哪里逃走吧!”

    逃得掉吗?

    阿令节僵硬地点点头。逃不掉也要试试看啊!

    两兄弟到这个时候也顾不得巴金城了,带着一百几十个亲随就下了城墙,直奔马厩而去。兄弟两人各选了一匹龙种马骑了,就带着手下开了北门,落荒而逃了。

    ……

    殿前御马直都虞侯杨可世骑着一匹高大的河湟战马,立在一处高坡上。在他面前视线所及处,就是巴金岭的北坡。

    围三阙一,用御马直骑兵设伏于巴金岭北坡之下的战法,就是他向高俅、王禀提出的。

    和出身开封将门,没有多少实战经验的高俅、王禀不一样,杨可世可是正经西军出身的将领。年纪虽然不大,才二十七八岁,但是却已经久历战阵,是西军中小有名气的骑将。要不是这点名气,他也不会被潘孝庵推荐给高俅,做了御马直的都虞侯,也就是高俅的副手。

    高俅哪里懂什么骑兵?他这个都指挥使不过是装样子的。御马直最早靠慕容忘忧和赵钟哥训练调教。后来则是靠杨可世辅佐高俅,是实际上的指挥官。

    对于这支用了150万亩土地才组织起来的精锐骑兵,杨可世一开始是很怀疑的,可是在接管了御马直的日常之后,才发现这支骑兵绝对可以和西军最精锐的骑兵相比了。

    而和御马直一起出现的御龙猛士直的战斗力,更让杨可世感到惊讶。

    已经衰弱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开封禁军,居然在当今这位官家手中复兴振作了。

    难道大宋真的要走出一百多年的文弱,走向一个武功鼎盛的时代了吗?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事情,那自己这个大宋的武人,可真是生对了时候了。

    “都虞侯,贼人从山上下来了!”

    一名骑士大声发喊,打断了杨可世的思绪。

    杨可世眯着眼睛看去,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看看那些骑着的马,就知道一定是吐蕃的贵族豪酋了。说不定还有多罗巴家里面的大人物!

    不过这些人是逃不掉的,因为杨可世已经给他们安排了“十面埋伏”,十个都的骑士,会轮番向他们发动冲击。哪怕他们人人都骑着龙种马,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冲上十回啊!

    马力一竭,这些吐蕃贵人就要当俘虏了。也不知道能抓到谁?要是直接把多罗巴捉了,湟中可就大定了。

    想到这里,杨可世举起自己的马矟,在空中挥了一下,然后用力向前一指。

    早就在对面缓坡上候命的百余名骑士,立马就提矟上马,展开了个一个冲锋队形。

    这时杨可世又一次举起马矟,高高的指向了天空。就在巴金岭上冲下来的一百几十骑刚刚走上蜿蜒的山间小道时,杨可世的马矟再次挥下。

    对面缓坡上的骑士,立即开始了冲锋!

 第652章 太快了

    (全本小说网,HTTPS://。)

    上万匹马儿,风一般的卷过夏日雨后的湟中大地。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大雨初霁,道路稍稍有些泥泞,马蹄踏过,溅起些许泥浆。

    这是一支纯骑兵的队伍,一人双马,一匹走马加上一匹战马,以急行军的速度向前。

    自然演化而成的马匹,并不是为了驮上一百几十斤奔跑为生活目标的。哪怕是经过人工驯养和育种的马匹,体力和耐力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需要珍惜马力,还需要好好照顾。马蹄需要保护,出汗收汗都要注意,马的腰更不能磨损受伤,还需要定期为马腿进行按摩。一天下来,光是照料马匹就需要相当的时间。

    所以在寻常的行军中,马队走得并不比步队要快,那种在看上去很爽的长途奔袭,通常是以牺牲马匹的生命力为代价的。特别是在长途急行军中担任骑士坐骑的走马,往往会在长途行军之后倒毙。

    因此没有国家马政提供马匹的御前骑士,本来是不具备这种不惜马力的长途奔袭能力的。不过在夺取了巴金城后,宋军缴获了数千匹吐蕃人的战马走马,因此御前骑士的机动性顿时大增,可以进行长途奔袭了。

    就在巴金城被房奴猛男们攻破的当天下午,王厚、童贯就率领后续部队15000人赶到了。除了成堆的首级,数千匹缴获的战马、走马,三四千受了惊吓的吐蕃战俘(战俘们脑袋虽然没有割掉,但是一样可以记功换房子)之外,杨可世还把多罗巴的儿子阿蒙牵来了——多罗巴的长子阿令节不走运,让一个骑士用马矟给挑了!

    阿蒙在半天之内就失去了两个哥哥,还被一群凶得要死的汉人骑士追杀了十回,差一点就让人割了脑袋,早就已经被吓得精神崩溃了。在见到王厚、童贯之后自是没一点脾气了,马上下跪求活,人家问什么,他就交待什么,人家没想到问的,他也都一五一十说了,连他爸爸睡了多少部民家的闺女,大有多少个私生子女都交待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

    而在摸清了多罗巴的布署之后,王厚马上调整了布署,一面留王禀、高俅将主力,带着阿令节和厮铎麻令的脑袋去攻打巴金岭西北的瓦吹寨;一面和童贯、杨可世一起率领御马直的3000骑兵(其中骑士1000,骑马辅兵2000)和2000名熙宁路的番汉轻骑,一人双马,押着阿蒙绕过瓦吹寨直赴癿当城。

    第二天中午,5000骑兵就杀气腾腾的到了癿当城下,也没有攻城,就让阿蒙在城下好一番嚎啕大哭,把守城的吐蕃豪酋给吓得马上开城投降——可不得了啦!在湟中一带号称善战的多罗巴家的三个少主,让人家一个早上就活宰了俩,还有一个捆成了麻花!7000名多罗巴家的吐蕃勇士也全军覆没!

    而且这样的战绩还是在宋军攻城,吐蕃军守城的情况下打出来的……

    宋军现在是怎么回事儿?一下子就天兵无敌了?癿当城的首领哪儿还有胆子对抗天兵?立马就开城投降——反正投降保命这种事情他们也常做,早就习惯了。

    在得到了癿当城献出的人质、粮食、马匹和带领党的同时,王厚、童贯、杨可世还得到一个让人意外的情报。大概是对自己的三个儿子感到不大放心,湟中吐蕃的大首领多罗巴正率部往巴金城而来。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多罗巴如果缩进了邈川城,解决起来还是有点麻烦的,如果能在野战中歼灭多罗巴的主力,那么整个湟中就算拿下了。

    至于能不能打赢的问题,在见识了“房奴猛士”是怎么收拾巴金城之后,王厚和童贯就再没一点怀疑了。

    御龙猛士那么厉害,殿前骑士想来也不会差吧?而且王厚和童贯也不一定要和多罗巴决战,只要能粘住对手,等到那些御龙猛士上来,多罗巴就算完了。

    ……

    一支军队这时正穿行在巩藏岭的峰谷之间。

    站在队伍中段,向前望不到头,向后也一样望不到尾。浩浩荡荡,人马数以万计。

    湟中吐蕃大首领多罗巴便身在这支队伍之中。骑着一匹青海龙种马,头戴饰着金花的毡帽,套了一身紫花窄袖的圆领长袍,一条金带系在腰间,虽然是吐蕃人,但完全是西夏贵人的装束。

    多罗巴和西藩王子溪赊罗撒都是铁杆亲夏派,也拥有西夏授予的官职——对于宗喀吐蕃而言,北宋就是帝国主义侵略者,西夏则是援助他们的国际主义战士,所以亲夏是很自然的。

    可是被多罗巴和溪赊罗撒倚为泰山之靠是大白高国,这几年却衰落的厉害。几年前的横山之败已经彻底改变了宋夏均势的状态,西夏东线的西平府(灵州)和无定河流域已经失去了横山、天都山的屏障,他们必须在那里布署重兵。因此西夏已经无力在西线的河湟战场上投入太多力量了。

    不过大白高国还是不会眼睁睁看着宗喀吐蕃的覆灭!晋王察哥率领3000铁鹞子骑兵抵达卓罗城,就是大白高国将会有所作为的证明。

    现在的问题,只是大白高国什么时候会动了……看起来,他们是要等宗喀吐蕃的勇士们和宋军打到难解难分时,再出手给宋军致命一击吧?

    那好,就让大白高国的晋王殿下看看我吐蕃男儿的本领吧!

    今次多罗巴亲自领军南下,就是存在着西夏上国面前好好表现一番的心思。所以在打探到宋军兵分两路,一路屯于京玉关,一路兵发安乡关后,多罗巴马上就做出了集中优势兵力,先打一路的决定。

    而将打击目标锁定在安乡关这一路,也是无可厚非的。他的三个亲儿子现在就督军在巴金城。他当然得和儿子们一块儿痛打可恶的宋军了。

    当然了,他也知道宋军是很厉害的,靠自家的这点人马根本不可能歼灭一路宋军。但是他也不需要打出歼灭战,只要能在巴金城击退入侵的敌人,卓罗城的西夏大军就有可能出击。

    “巴金城……”多罗巴低声念着自己布防了重兵的地方。巴金城地形险要,而且还有7000勇士固守,宋军急切之间是不可能攻破的。现在宋军多半还顿兵城下,也有可能会分兵四掠,去攻打癿当城和瓦吹寨。

    那两座城寨不如巴金城恁般坚固,守军也不强,倒是有被宋军攻破的可能。

    不过只要巴金城不破,宋军就不可能全军北上。而且他们还要分兵把守癿当城和瓦吹寨,能够北上向陇朱黑城(在巩藏岭北面35里)的也就是万人上下的军队。

    自己这一次带来了20000吐蕃勇士,应该可以一战了!哪怕打不赢,退守巩藏岭和陇朱黑城还是不成问题的。跟随多罗巴前来的不仅有邈川城的精锐,还有溪赊罗撒从宗哥城、历精城派出的5000精兵。

    大军在山道上转过一道弯,但是出现在前方的依然的层层叠叠的山峦。眼看着山道蜿蜒,不知何处是尽头,从历精城来的乔阿埋有些心浮气躁,“多罗巴,离癿当城还有多远?”

    历精乔家在唃斯罗时代是非常强大的宗喀吐蕃豪族,曾经是唃厮罗政权的支柱——唃厮罗其实是一个非常弱势的赞普,他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实力而成为赞普的,只是因为出身于吐蕃帝国分裂后的四大王系之一的亚陇觉阿王系,而被当时四分五裂,群龙无首的宗喀吐蕃(也称宗哥吐蕃)的豪族拥立为赞普。

    而为了掌握实权,唃厮罗就只能一边在宗哥城的李立尊和邈川城的温逋奇之间保持平衡,一边拉拢扶植势力较小的豪族。而历精城的乔氏就是唃厮罗最重要的依靠力量。唃厮罗的第三位妻子就出自乔氏家族,继承唃厮罗权位的董毡也是乔氏所出。而宗喀吐蕃的第三代国主阿里骨也是乔氏拥立的。

    而到了如今,历精乔氏虽然没有了昔日的强盛,但仍然是溪赊罗撒政权的支柱。这一次他就奉了溪赊罗撒的命令,统领5000大军增援多罗巴。

    “远着呢,”多罗巴转身对落后自己半个马身的乔阿埋道,“还有一百多里,两天后才能到达。”

    “还要两天啊!”乔阿埋今年只有二十一岁,并没有参加过和宋军的激战,也不知道厉害,所以才有些期待地说,“听说宋国最无用的开封禁军被派到了兰州,也不知道会不会遇上?”

    “遇不上的,”多罗巴道,“宋朝的官家糊涂,带兵来和咱们交战的王厚、高永年可不是笨蛋,怎么会将开封军用来冲锋陷阵?他们一定被留在兰州了,咱们要对付的,还是熙宁路的老对手。”

    正说话的时候,就见一骑飞奔而来,转眼就到了多罗巴和乔阿埋跟前,马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