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434部分

天下豪商-第434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门青也点点头,“四哥儿,是这个理儿!这是军功啊,转上几个官可容易得很。

    至于营造行和营造学堂,不如交给你的几个徒弟负责吧。他们可都已经出师了,人人都有一身好本事啊!”

    黄四郎翻了翻眼皮,那个后悔啊!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哦,饿死倒不会,只会被西贼打死!

    看到黄四郎依旧哭丧着面孔不吱声,西门青笑吟吟道:“四哥儿,你莫担心,奴家让周大哥带上几十个效用士陪着你走这一遭,怎么都不会有差池的。”

    这是要押送啊!

    黄四郎苦苦一笑,只得朝着西门女大侠拱拱手:“那就多谢大姐了。”

    ……

    同一时间,在徐州城北面的利国监(“监”是宋朝的县级行政单位)城内一所赌坊里面,周大侠正带着几个“小侠”揪住了一个二十多岁,生得文绉绉,胖乎乎,一副恭喜发财模样的公子哥儿,拖到了何天然何大状的跟前。

    何天然手中拿着一张白纸黑字的契约,笑呵呵地说:“朱员外,愿赌就要服输啊!三万缗赌金,外加你的小妾鸳鸯,都是我的了。”

    “你,你,你耍诈!”被何天然称为朱员外的男子显然不大服气,“你和周铁锤合起来诈赌,依着江湖规矩是要砍手的!”

    “哈哈哈,”何天然笑了起来,“谁与你说江湖?某只和你说大宋律法!”他挥了挥手中的契约,“这可不是赌约,而是借贷的契约……你这厮欠某三万缗,为其三月,并且以小妾鸳鸯抵偿利息,现在已经逾期了。白纸黑字,还打了手印,能抵赖得了?”

    “这是我被逼签下的,不作数!”

    “谁能证明?”何天然笑着,“大宋律法是讲证据的,你有证据吗?”

    “我是读书人!”朱员外嚷嚷道,“我在徐州州学进过学……”

    “那又怎地?”何天然哼笑了一声,“你又不是官人,不过是进过州学。”

    “我爸爸是矿主,我舅舅是冶主!”朱员外又道,“他们在官场上江湖上都有朋友。”

    这位朱员外原来是个宋朝煤老板的儿子,还有个颇为文气的名字,叫“行书”。因为好赌钱,中了何天然和周大侠联手布下的圈套……

    “那你还拿不出三万缗?”何天然笑道,“徐州这边的冶主、矿主谁家没有上百万?”

    “何先生,”周大侠插话道,“你别信这厮的鬼话,他家就是个空壳子。他老爹的石炭矿早就挖空了,一年出不了多少石炭,而且上面还有人等着分钱。六年前还出了祸事,死了十一条人命,花了几十万才抹平,家底早就空了。要不然他也不会放着好好的书不念,去跟着他舅舅学打铁。”

    被揭穿老底的朱行书顿时蔫了下来,苦苦哀求道:“何员外,三万缗我是真没有啊!鸳鸯她,她也没多好看……您就放过我吧!”

    “放过?”何天然居然点点头,“行啊,你只需帮着我做一笔买卖,我就放过你。”

    “买卖?”

    “你去帮某寻数百个善于穿穴挖洞的矿工,跟着某走一趟陕西。”

    “数,数百个?”朱行书吸了口凉气,“还是陕西?何员外莫非是土夫子?”

    他还以为何天然是挖坟盗墓的呢!挖坟盗墓通常都是几人最多几十人的规模,这回要几百人一起去挖,那一定是在陕西那边寻到一个超大的帝王陵墓了!

    “莫多问!”何天然挥挥手,“你家的矿山反正也没多少石炭可挖,不如跟着某走一趟陕西……呵呵,这一趟买卖做好了,你家几辈子都不愁了!”

    “几百人呢!”朱行书摇摇头,压低声音,“恁多人,被官府拿了去可怎么办?”

    “官府不敢!”何天然难得说句大实话了。

    陕西的官府怎么可能抓捕殿前两直的人?

    “不敢?”朱行书吸口凉气儿,这说明有后台啊!

    看到朱行书有点儿心动的模样,何大状继续忽悠道:“要么带着你家的人跟着去趟陕西……少不了你的好处!要么就赶紧拿三万缗来,再把鸳鸯送来。

    至于捞什子黑白两道,你尽管去寻!有人能为你出头算我输!”

    朱家能当煤老板,上面肯定是有点背景的。不过周大侠是利国监的地头蛇,早就摸清朱家的底盘了。他家的后台就是个破落将门,没有多少实力了。

    至于别的黑白两道的朋友,请他们出头也是要花钱的!

    不过朱行书还是留了个心眼儿,一脸难色地说:“可是,可是几百人去陕西是要给一大笔安家费的……”

    “要多少?”

    “一人总得给个两三百缗……”

    何天然笑了笑:“一人给300,你能拉500人来吗?”

    “能……一人300,500人就是15万缗!”

    “行!”何天然笑着,“给你10天时间把人招齐了,再让周大侠过眼。完事后就给你15万!对了,你也给得跟着走!”

    真有实力啊!

    朱行书这下服气了!15万缗眉头都不皱就砸出来了,这可不是一般的土夫子了,多半是有大背景的盗墓贼。

 第689章 大军事家

    (全本小说网,HTTPS://。)

    完全出乎武好古的预料,他其实是个大军事家……是个沃邦式的大军事家!

    沃邦就是法兰西元帅塞巴斯蒂安。勒普雷斯特雷。德。沃邦,是著名的军事工程师,著有《论要塞的攻击和防御》、《筑城论文集》和《围城论》等军事著作。(全本小说网,https://。)

    而武好古在黄四郎、何天然、周大侠、朱行书等人赶赴开封府的这段日子里面,也开始了两部对后世军事学具有重大意义的著作的攥写,一本是《工兵学》,一本是《火药兵器学》。

    可别小看这两部军事理论著作的作用,《工兵学》为工兵这一兵种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虽然挖壕筑城早就是军事的一部分了,但是工兵并不是一个兵种,而是和普通步兵或者辅兵混杂在一起。

    因为没有工兵这个兵种,对于各种军事工程的研究也就不能系统的展开,同时也不存在专业的军事工程部队。所以宋军在攻城和筑城方面的效率,并没有发挥到最高。

    至于《火药兵器学》就更厉害了,后世几乎将这本著作看成了热兵器时代来临的标志!

    在这本军事著作中,武好古将火器的制造、研究和运用,当成了一门用实证主义进行指导的学问。

    同时武好古还提出了火器研究的三大研究方向,分别是:火药的研究、火器的研究、火器运用的研究。

    而且,武好古还“创造性”的提出了“爆破火器”和“管状喷射火器”这两大火器类型。并且还提出了工兵加火器和水军加火器的某些运用可能,其中就包括了穴地爆破攻城法……

    方向有了,工具(实证主义)有了,钱也有了,研究的人才多少也有一点,而且研究的“脑洞”也有了。火器的研究还会慢吗?

    当然了,在建中靖国三年深秋的时候,武好古的《工兵学》和《火药兵器学》才刚刚开了个头,远远没有到完本的时候。

    不过穴地爆破攻城法却已经开始接受实践的检验了!

    开封府西北,属于天驷监所有的牟驮岗马场一角,用于举行御前演武的校场里面。在开封府的武好古党羽中,各个和军事有关的头目们齐集一堂。童贯和潘孝庵,还有才从海州回来的米友仁,还有一个和高俅沾着点亲,名叫高世宣的武官也都来了,全都袍褂整齐,簇拥着武好古,用古怪的目光打量着千步开外,校场内的半截夯土城墙。

    这半截夯土城墙只有不到50步长,宽约15步,高度只有一丈出头,城头上也没有垛口、城楼啥的,其实就是一堵光溜溜的夯土墙。

    几个从军器监火药作、火器作调来的拥有军籍的匠人,正满头大汗的将一包包刚刚调配好的火药,运进一个地穴。

    周围的看客们议论纷纷。

    “这法子倒是新鲜,挖个地洞把火药运到城墙地下再点燃了……”

    “能有用吗?那可是城墙啊!靠火药能崩塌了?”

    “悬,我看悬!”

    “悬也得试试看啊,这叫实践验证!”

    “呵呵,《实证论》还能用来打仗。”

    “可不是嘛!我老师的《实证论》哪儿都能用!”

    武好古背着手也在打量着前面的城墙,人们的议论,都没有入耳。虽然他知道“穴地攻城”的办法,可是到底用多少斤火药才能崩塌一堵城墙,他心里面也没底。所以就让人一次使用了1000斤由硝粉、硫磺粉、炭粉按照15:2:3的比例调配而成的——这个配方来自武好古的后世记忆,不过和火药作匠人们提供的配方差距也不是很大。

    军器监火药作的标准配方有三种,分别用于制造爆燃、燃烧和放毒为目的的“火药”。其中爆燃用途的火药配方是硝40两、磺21两、炭18。2两。

    差不多就是硝占50%的样子,比武好古提供的配方少了约三分之一。所以爆炸的效果不佳,不过大方向并没有出错。如果用《实证论》中提供的科学方法进行实验,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找出正确的配方。

    不过颗粒化的黑火药并没有出现,而且硝和硫磺的纯度都不是很理想。另外,炸弹外壳制造和管状火器的身管制造技术还非常原始。所以想要制造出能在野战中大显神威的火器还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用火药进行坑道爆破炸塌城墙在技术上应该是成熟的!

    这可是武好古的一根可以扭转宋夏战争进程的金手指啊!只是这个办法并不难,对于同样可以生产出火药的辽国和西夏而言,是完全可以模仿的……

    火药作过来的一名年轻匠人,名叫陈剑的小伙子跑到武好古跟前:“宣赞,可以开始了么?”

    武好古瞧了眼前的小伙子一眼,倒是剑眉星目,颇是英挺。只是不知道搞爆破的手艺怎么样了?

    “开始吧!”武好古收回心神,下了命令,然后用双手捂住了耳朵。

    陈剑应了一声,就飞奔到了坑道入口处,从一个来自火器作,名叫施浪的匠人手里接过了火把,然后点燃了安放在劈成两半的竹筒内的引线。

    在硝水中浸泡过的棉线迅速燃烧起来,火苗飞快的沿着用大木横板支撑固定起来的坑道前进,转眼间就钻入了盛满火药的一口棺材之中。火苗火药的接触迅速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轰隆隆……

    沉闷的爆炸声传来的同时,包括武好古在内所有的人都感到了脚下的大地突然颤抖了起来,仿佛有什么深藏在地下的巨兽正在拼命摆动身体发出怒吼。

    “塌了,塌了!”

    武好古的注意力被来自脚下的震动所吸引的同时,忽然有人在他的耳边大喊起来。他连忙抬头向前方看去,那堵只有五十步宽的夯土“城墙”的一侧不知道什么时候坍塌了下去,也许是火药太少,也许是坑道的位置不佳,城墙并没有整个儿被炸碎,但是也坍塌了约莫一半,坚硬的夯土垮塌下来,形成了一座稍微有点陡峭的“山坡”。步兵应该可以顺着山坡攀爬上去!

    跟随着武好古一起看爆破的众人,都被眼前这一幕给惊到了。

    城墙真的可以用火药崩塌?

    童贯扭过头,用一种打量妖孽的眼神看着武好古——这位爷也太牛了吧?连打仗这种高难度的事儿都难不倒他。

    蔡京那厮,怕是要大大失算了!

    “宣赞,真的成了……”

    被武好古委任为工兵指挥使的黄四郎言语颤抖的自语道,“这下可要立大功了!”

    武好古却摇摇头,不是很理想啊!他冲着黄四郎招招手:“四郎,过来。”

    “宣赞,你找我?”

    武好古点点头,对走到跟前的黄四郎道:“这才是头一回……坑道怎么挖直,怎么确定方位,还有火药的数目都还没准。所以还得继续实验!给你五天,把城墙垒好。让朱行书带人再挖个坑道。

    另外,还要制作一些皮卷尺用来测量距离。靠目测估算总没有拿尺量出来的准确。”

    “下官明白了!”黄植生连忙应着。

    武好古又对童贯道:“大官,看来穴地爆破攻城法是可行的!咱们这就去宫里禀报官家吧……这回得多带些硝石、硫磺上路,最好再多调一些火药作的匠人随军。”

    “好,”童贯已经展出了笑颜,“咱家这就陪你入宫。”

    “好的!元晖,你也一块儿来吧。”武好古又对米友仁道,“官家多日没和你见面,可是想念的紧啊!”

    ……

    武好古和童贯、米友仁一块儿入宫的目的并不只是回禀穴地爆破攻城法效果的。还是为了向赵佶请求更多的府兵和装备!

    根据慕容忘忧在信中的建议,武好古准备编成一支总兵力超过10000人的府兵战斗部队,称为“内府卫士将”。不过这个“将”并不能单独作战,而是配属给御龙猛士直。

    在行军作战中,内卫将的部队将会以“部”为单位,编入御龙猛士直的各个指挥——这是因为内外将的府兵没有多少时间进行训练,所以不能确保他们能够掌握难度较高的弓箭和盾剑(刀),因此一律配置长枪。而所有和内卫将的部配合作战的御龙直指挥的猛士,则一律配置剑盾和弓箭,放弃长枪。

    这样在作战中,内府卫士(府兵)将负责用长枪组成战阵进行冲击或防御,而御龙猛士们则使用弓箭负责远距离攻击或者用盾剑进行格斗。

    另外,武好古还希望得到至少10000名府兵冲当辅兵和后备兵。

    如果再加上经过调整的殿前御马直和新临时组建的工兵指挥以及两直都虞侯司的兵力,武好古指挥的两直大军将会拥有将近30000人的总兵力!

    这已经不是“直”了,而是达到了上四军的规模了!

    不过这样的兵力规模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和在河湟地区以奔袭为主的作战方式不同,无定河流域的战斗必然是以城战为主。不是筑城就是攻城,人数少了可就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