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453部分

天下豪商-第453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文一武互相搭档,一定可以把朔方路经营起来,作为将来北拒契丹,西征党项的本据之地。

    可以这么说,吕惠卿的建议比蔡京的主张靠谱多了。如果陶节夫、钟傅不能一举夺取兴灵,那么赵佶就只能用吕惠卿的办法设立朔方路,屯田畜牧,聚集兵力,徐图兴灵。

    到时候,蔡京必然下台,吕惠卿就成为左相!失去蔡京牵制的吕惠卿,就会成为二苏一党的大敌。

    而蔡京如果得计,那么吕惠卿因为献策无用,也就失去了拜相的可能。蔡京就会独掌朝纲了……

    总之,在苏东坡、李格非都命不久矣的时候,朝中出现的是蔡吕对决的局面。

    所以苏东坡现在只能想尽办法,安排政见和自己并不相同的苏辙拜相了。

    “指望我?”苏辙摇摇头,“我这趟辽国回来,是铁定要被御史的弹章给埋起来的?还想进政事堂吗?”

    “有办法的,一定有办法的……”苏东坡仿佛自嘲般笑着,“你我两个老儿没办法,武大郎那个不会打仗的武官却是一定有办法可以调停辽宋,总归能让你下得了台。”

    苏辙冷淡地笑笑,对于武好古,他是非常反感的。“他又不在界河商市,还能使得上劲儿?再说他能有何良策?还不是花钱……可是这一次朝廷要一举灭亡西贼,他的钱恐怕也不好使了。”

    苏东坡笑了笑,淡淡开口:“……钱有不好使的时候,譬如我的寿数就不是花钱能买到的。但是和契丹人交涉却是能花钱摆平的,问题只是花钱的门路。只要钱花到了点儿上,就不会真的打起来了。至于他人不在界河商市没有关系,钱在,门路在就行了!”

 第717章 不会打仗武好古 二

    (全本小说网,HTTPS://。)

    大宋建中靖国四年元月十日,白雪皑皑。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开封府周遭的气温并不太低,至少比起横山以北要暖和太多了,不过仍然不足以融化年前降下的瑞雪。

    路边大片大片的田地,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从东南方吹来的一股暖风,稍稍驱散了笼罩在开封府上空的寒气,让人感到即将到来的春天的气息。

    再往前,便可以看见红色的城墙了。这应该是城市稍稍西扩后修建的新墙,采用了夯土包砖的工艺,用不计其数的红砖覆盖了城墙的表面。在阳光下透出一股子坚不可摧的雄浑之气。

    因为运河还没到开冻的时候,整个开封府的商业活动算不上多么活跃,城外往来的车马也不是太多。

    武好古骑着马,在几十名效用骑士和幕僚的簇拥下,沿着官道前行。他一边呼吸这熟悉而又略显陌生的空气,一边又有点儿归心似箭。

    又是数月分别,不知家中如何?十八姐可安好?几个孩子又长高了多少?

    大概是经历了真正的战场厮杀,看到了别人的家破人亡,武好古现在愈发珍惜起自己的妻儿家人。一想到他们,心中就没由来有一种甜蜜的感受。距离红色的城墙越近,就越是有一种战士归来的疲惫。一旁米友仁和他并肩而行,一路上都是愁眉不展。

    米友仁是从界河商市到相州和武好古会合的,一路上都在向武好古汇报商市的情况。

    也不知道是因为没有了武好古这尊大神还是大宋和西夏的战争引起了恐慌——人们担心一旦辽国卷入战争,界河商市就会成为契丹铁骑践踏的目标。总之,商市现在人心惶恐,地产价格也出现了开市以来的第一次下跌,而且连跌了数月,不少房产价格已经丢去了三成。

    除了房产价格下跌,更让人担心的是原任沧州通判吕颐浩提出的,在宋辽开衅时抢先接管界河商市并且设立界河州的密奏——虽然是密奏,但是米友仁也是赵佶的心腹,自然是知道的。

    米友仁道:“老师,官家并没有把吕颐浩的密奏出示给宰执们看,可能会先问您的意见,您可得想好怎么回答。”

    “你觉得应该怎么回答?”武好古问。

    米友仁摇摇头:“学生也不知道……”

    “不知道官家的心思?”

    “不知道契丹人会不会真的和咱们开战……”米友仁分析道,“若是契丹人不和咱们打,咱们单方面接管商市无疑就是向契丹宣战了。西北之战未平,谁也不敢在河北再开个战场的。”

    武好古点点头,不置可否。

    米友仁又道:“如果能确定不会和契丹开战,那么老师就应该显得大公无私些……反正朝廷也不敢动界河商市的。

    如果有可能开战,那么老师最后快些返回界河商市坐镇。这样就算朝廷要接管商市,老师也能当上第一任的界河知州。”

    武好古轻轻一笑:“我才不去当第一任界河知州呢!我又不会打仗,怎么守得住界河商市?”

    米友仁一愣,“老师……界河商市可是咱们的根基所在啊!”

    “那就更不能去当界河知州了。”武好古冷笑道,“当了知州就会有通判,就会有一大堆的属官……这可都是朝廷的文官!为师一个武官,能管得了他们?

    这知州我不能当!你也别去接!咱们的人都不能接!”

    “咱们的人都不接?”米友仁一怔,“那让谁去?”

    “谁?”武好古冷笑,“吕颐浩、蔡攸都可以啊!守土之责,他们不去谁去?”

    米友仁恍然大悟,“老师的意思是把界河商市变得没有人敢接手?”

    武好古哼笑一声:“是该让人知道商市烫手了……都以为咱们捞了不少,怕是眼馋的人很多啊!我倒要看看谁有恁大的胆量,敢和我争界河商市!”

    “可是万一吕颐浩真敢接受呢?”米友仁想了想,又问,“蔡攸胆小,是怎么都不敢去的。但是吕颐浩有胆略,善鞍马弓剑,说不定敢去界河。”

    武好古淡淡道:“那他就死了!”

    对武好古来说,让一个人死在界河商市实在太简单了,哪怕他是堂堂文官,是大宋的知州。

    师徒两人说话的时候,已经到了开封府西城的新万胜门工地了,新万胜门并不是这座尚未建成的城门的正式名称,它的名称是万胜门。之所以临时加了个“新”字,是因为在尚未拆除的“旧西墙”上还有一座“老万胜门”。等到新西墙完全建成,老西墙拆除,就不再有新老万胜门之分,而是只有一座万胜门了。

    新万胜门外有值守的监门官和税吏、厢兵等人,见到武好古一行人过来,立即就有个五十多岁的老监门满脸堆笑上来,小心翼翼地将武好古和米友仁迎进城来。

    离开开封府不过几个月,城中,至少是城西的模样已经大不相同。

    才进新万胜门,就看见了“地标性的建筑物”共和楼、画仙观和三层楼高的佳士得行总店——就是原来那栋实验用的筒子楼,现在经过了一番改建扩建,成了佳士得行的总店所在。

    顺便提一下,新西城的规划是黄四郎的族弟黄五郎做的,不用说,自然是让共和行的利益最大化了。

    共和楼、画仙观、佳士得总店,现在都成了新西城商业区的中心,是真正的黄金地段了。

    另外,武好古一早还收购了共和楼周围的一大块土地。现在也都成了工地,由万家地产负责建设开发成万大瓦子开封店。

    在共和楼、画仙观、佳士得总店和万大瓦子开封店对面,则是潘家、米家、高家、万家和苏家(苏大郎家)的产业。

    有潘家的小潘楼和潘家金银绢帛铺总店(新的总店);米家专门贩卖南货海货的小米商行;高家(高俅他家)和米家合开的米高美大旅馆;万家开办的万豪大旅舍;还有苏家的苏果子商行。

    这几家商行、旅舍、酒楼和银行的建筑,全都是三层四层的高大楼房,和共和楼差不多。因为建筑高大,因此施工时间也比较久,现在都只是刚刚打完地基,至少得再过个年余才有可能完成主体建筑施工。至于内部的装修,那可就没个准了。

    如果这些所有的建筑全部建成,那么武好古现在所在的新万胜门大街,就有点儿开封城西商业中心的模样儿了。

    在新万胜门大街以南,是开封新西城的豪宅区和琼林宫的所在,以北则是大片的“石库门”和“筒子楼”——御前房奴最爱的房子,就在那里!

    和开封府的新城墙工程以及新万胜门商业街工程相比,这些御前房奴最爱的房子,反而是施工进度最快的。哪怕现在年假期间,工程都没有停下来。

    新万胜门街上不时有拖着红砖的马车进过。为了尽快造出房子以满足房奴猛士们的需要,赵佶不得不在去年秋天开了“红墙之禁”,允许民间使用红砖建房——老赵家第一怕武将造反,第二怕大头兵哗变。

    要是那帮用敌人的人头换房子的房奴兵们回了开封府拿不到房子,满朝文武的脑袋都有危险!和可能的哗变相比,砖头是什么颜色就一点也不重要了。

    “这不是武宣赞吗?甚时候回来的?”

    “啊……”武好古正骑马走在新万胜门大街上,忽然听到有人在喊他,四下一张望,就看见一个骑马的内侍就在不远处。原来是梁师成。

    “梁大官,你这是上哪儿去?”武好古看着梁师成一副急匆匆的模样就好奇地问。

    “刚刚去看房子了。”

    “房子?你要买房子?”

    “不是咱家要房子,是御龙猛士和殿前骑士的房子……官家让咱家每天都去督促则个,就怕不能按时完工。现在宣赞您回来了就好,以后这差事就是您的了。”

    “哈哈,”武好古和梁师成是很熟的,各种戏话尽管可以说,“梁大官,这事儿还得你来啊。某家就是回京述职,完事后还得去西北打仗。”

    “还去打仗?您会吗?”

    武好古摇摇头,“不会,不过没关系……有房契就行了!怎么打有高太尉和童大官,我就管发房契。

    对了,今年的御前演武办过了吗?选出多少猛士?”

    “办了,办好了。”梁师成道,“选出2100多人……个个都摩拳擦掌想要上西北建功去呢。”

    “那可太好了,”武好古笑着,“现在西北可正是建功的时候,梁大官,你的五年边疆任期满了吗?要不要也去西北建功?”

    梁师成哈哈笑着:“可不敢去,听说西贼凶得很,咱家还是在琼林宫伺候官家吧。”

    “官家在琼林宫?”

    “是啊,”梁师成道,“十月份皇宫失火后,官家就一直住在琼林宫了。”

    “皇宫失火?”武好古忙问,“烧得厉害吗?”

    “不厉害,”梁师成笑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宣赞,琼林宫离您的梨花别院可不远,以后您入宫就方便多了。”

    武好古笑着:“那倒是,劳烦大官去和官家言语一声,带某和小米安顿一番,就去宫里面拜见。”

 第718章 不会打仗武好古 三

    (全本小说网,HTTPS://。)

    梨花别院就在琼林宫北面不过五百多步开外的地方,紧挨着开封府新内城的城墙。(全本小说网,https://。)新内城的城墙还没有开始建筑,只是在预留好的土地上砌了一堵红墙。在准备要修建内城城门的地方还安了两扇大门,都敞开着,还有禁军兵士站岗。

    大门之内差不多就是禁区了,可不像位于开封府城中心的那个老内城恁般松松垮垮,拥挤不堪。新内城里面是没有普通民宅的,除了琼林宫和两府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这些衙署,就是权贵的私宅赐第——私宅并不多,除了武好古的梨花别院,就是潘孝庵的新潘圆,米友仁的小米园,高俅的白虎堂,蔡京的安养阁等等不多的几所宅邸。赐第倒是不少,不过大多没有建成,只是用红墙圈着,只等将来营造好了,会赐给在开封府的宰执重臣们居住。

    到了那时,地处开封府城西南角的新内城就会成为大宋的帝国的中枢神经所在了。

    当武好古骑马到了梨花别院门前的时候,就瞧见宅子门口站着四五个穿着皂绸绵披袄、白绢绵袜头裤,扎着紫罗头巾、黄蓝搭膊,足蹬麻鞋,腰挎直刀的护卫。

    看到武好古带着一大群人,其中一个护卫就大喝了一声:“此乃武太尉府邸,来着通名!”

    武太尉?武好古一愣,是自己吗?应该是的!自己现在也是中高级武官了,的确可以称得起太尉了。只是这些护卫是谁派来的?看他们的穿着打扮像是禁军啊。

    一个梨花别院的老门房听见动静,出来一看,顿时就嚷嚷开来了:“老……老爷!老爷回来了!”

    门口这几个护卫都是一怔,接着都纷纷拱手行礼:“见过太尉!”

    那个门房更是一蹦老高,喊着嚷着就朝里面通报去了。武好古冲身旁还和他一起的米友仁笑了笑:“都让人叫太尉了,看来这个武官要当一辈子了。”

    米友仁笑着:“老师,您要想转文资还不是小事一桩?而且下一榜进士就分左右榜了,您要拿个右榜进士也是小菜一碟吧?”

    武好古笑了笑,就从马背上翻了下来,把缰绳丢给了奥丽加,大步就朝宅子里面走。米友仁也连忙下马,快速跟了上去。

    此时梨花别院里面“老爷回来”的呼喊声一阵连着一阵,不一会儿就传遍了。武好古才过二门,就看见潘十八一手拉着一个小娃娃,分别是武美娘和武义勇,飞也似的奔了出来,小脸哭得跟花猫似的。两个小孩子倒是挺欢快,一边跑一边“爹爹,爹爹”的喊着。

    潘巧莲大眼睛泪汪汪的,看这架势,就要一头撞进武好古怀里来。武好古已经做好准备抱个结实了。没想到潘巧莲看见米友仁屁颠屁颠的跟着进来了,一下站住,离着武好古三四步远,委委屈屈的瞧着他,一副要哭不哭的样子。武好古上前几步拉住她,深情的打量着自己的妻子:“十八,我回来了!瞧瞧,毛也没少一根……那些个西贼可奈何不了我的。哦,美娘,勇儿,快过来给爹爹抱抱。”

    说着话,武好古一把就把自己的这两个年纪较长的孩子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