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472部分

天下豪商-第472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堡寨正好堵住了沿无定河向统万城而去的大道,而在堡寨附近还有几座西夏嘉宁军司架设的浮桥,都有些年头了,是无定河两岸沟通的要道。

    经过这三座浮桥,就能绕过堡寨,通过无定河南岸的小路前往统万城。

    而在今天下午快到黄昏的时候,萧合达率领的两万党项骑兵先一步抵达了三岔口,进入了堡垒,挡住了王恩、王泽父子东进统万的道路。

    王家父子并不知道三岔口城堡附近有两万西贼,他们还以为是嘉宁军司的小股部队在堡寨中驻守。为了尽快抵达统万,他们俩也懒得攻打堡垒,而且明知浮桥没有被烧毁一定是有原因的,还是采取了冒险渡河的行动。只是让3000步兵在三座浮桥的北岸列阵,监视三岔口堡垒。

    结果才过来一半,大队的西夏骑兵就向浮桥涌来了。于是双方就围绕着几座浮桥展开了血战!

    由于两边都是战斗力不打折的精锐,而且还都挺疲惫,所以战斗一开始就异常激烈。王家父子虽然有点措手不及,但他们摆在河边看着三岔口堡垒的3000人也是够给力了。背水列阵,用长枪和弓弩挡住了西夏骑兵的三次冲锋,直到萧合达亲自披甲上阵,才勉强将他们打散,占据了浮桥北岸的地盘。从而将王恩、王泽的一万五千大军截断成了两部。

    不过出乎萧合达的预料,被截断的宋军并没有乱成一团,而是很快稳重阵脚,继续和萧合达展开了厮杀,而且丝毫不落下风!

    原来王家父子率领的是环庆、鄜延两路的精兵,亲自还包括至少1000西军效用,都是环庆、鄜延两路主将的私兵,悍勇异常。

    而且因为无定河之战眼看大胜可期,所以各方面都想把人塞进部队立功,各部也就没有什么空额,全都满员了。这15000大军可是实打实的,不仅禁军、效用都能战,连随军的辅兵都是两路弓箭手充任的——这些西军弓箭手有点像隋唐的府兵,200到250亩田养一兵,自备一部分武器和粮食,平时也在家训练。因为西北战事不断,所以他们也不敢放松,战斗力是相当可靠的。

    所以王家父子的兵力在账面上比萧合达少了5000,但是实际上的战斗力是丝毫不弱的。

    而萧合达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同时吃掉两部宋军,于是就选择被隔在无定河北的王恩所部下手,想用15000人吃掉王老军事家的7000多人。同时再用5000人守住几座浮桥北岸的桥头堡,挡住王泽所部的反击。

    不过王老军事家却守得严密,几千人缩成一团,怎么都打不下来。王泽则拼了命救援老爹,亲自披甲率领死士从浮桥上杀过来,打得西夏军队难以招架。

    萧合达于是就下令放火烧毁浮桥。但是烧毁浮桥也不容易,因为浮桥也不是一点就着的干柴,而且之前还下过场雨,浮桥木板吸满了水汽,很难点燃。王泽派出的甲士又占据了三座浮桥的大部分桥面。看到党项人想要点火,就拼了命发起反扑,几乎占领了三座浮桥中的两座。

    不得已之下,萧合达只得暂停了对王恩所部的攻击,调动兵力反扑三座浮桥。虽然将王泽的人马挤退了一些,但还是没有办法放火。

    于是两军人马就在三座浮桥上挤挤挨挨,或是互相砍杀,或是抛射羽箭,或者互相叫骂,不过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对方。

    而萧合达也知道,宋军在宥州城下汇集的大军是环庆、鄜延两路的主力,人数总有五万六万,现在只是来了一部分。

    如果全都到了三岔口,那可就是自家吃不了兜着走了!而要想尽快拿下三岔口,就必须得到增援!

    于是萧合达就连夜派出军使,请察哥放弃统万城,将大军移动到三岔口,先吃掉宋军的援兵一到两万人,然后再做打算。

    ……

    察哥猛地睁开眼睛。

    他在迷迷糊糊之间听见地下发出奇怪的声响,仿佛有什么恶鬼妖魔想从地底下爬出来!猛地惊醒之后,耳边传来的却是金鼓厮杀之声——这是从统万城内传出的!应该是宋军在加紧进攻党项勇士据守的廓坊。

    看来得尽快打进城去!察哥心想,如果晚了,勇士们让宋狗消灭了,进得城去也没大用了。

    因为统万城有东西两城二十四廓坊,拿下了东城,宋军还可以缩进西城。而统万的粮仓恰恰在西城……只要粮仓夺不下来,察哥是没有办法在统万城和宋军耗下去的。而宋人一旦得到统万城的存粮,他们就能在无定河边和河间之地站稳脚跟了!

    想到这里,察哥就猛地从铺在帐篷内土地上的一张兽皮上站了起来。他是和衣而睡的,所以也不必穿衣服,直接就一掀帐帘走了出去,正撞上急匆匆走来的籍辣阿荣和李良辅。

    “怎地?”察哥问,“找到克制宋人枪阵的方法了?”

    “回禀大王,”籍辣阿荣回答道,“末将和李指挥摸索了半个晚上,已经有点眉目了。”

    “哦?是吗?”

    李良辅也说:“末将和籍辣指挥准备用旁牌加长矛杖组成横阵,由负赡兵举着旁牌在前,俺们的党项勇士带着长矛杖或者刀盾在后。另外再让另一批负赡兵扛着土袋跟在最后,一旦旁牌兵和随后的卫戍兵站稳脚跟,他们就上去堆砌土袋,为骑兵开路。”

    旁牌可不是单手持的盾牌,这种盾牌宽大厚重,需要士兵用双手才能举起,自然很难被长枪捅穿。而且持盾的负赡兵也不比卫戍军恁般精贵,死一些察哥也不心疼。

    “好!”察哥笑道,“快快准备,天亮后就是盘踞统万的那些宋狗受死的时候!”

    “喏!”

    ……

    天亮了,也放晴了,的确是个决战的好时候。

    西夏军万余,又一次在统万城东的那处豁口外摆好了阵型。和昨日不同,今天西夏军拿出了两三百个旁牌手,举着大盾,走在队伍的最前列。组成了一道移动的城墙,向着统万城城墙的豁口之处压迫而来了。

    统万城城墙豁口处,由城墙坍塌形成的土堆上方一道沙袋垒成的胸墙后面,宋军的猛士们已经披挂整齐,倚墙而立,手执弓箭。看着越来越近的盾墙,并没有什么表情。

    他们都是已经“上车”的房奴,不是“刚需盘”了,所以拼命的动力不足。在这一场统万城之战中,更多被用作弓箭手,很少参加肉搏。

    不过他们的技术和体能依旧处于顶峰,又是久战老兵,心里素质也是极佳的,看到如墙而进的西夏旁牌兵一点儿也不忙乱。当西夏的卫戍军远远的开始抛射羽箭时,他们也没有还击,只是蹲下身子,举起盾牌。用盾牌和胸前掩护自己是身体,同时露出双眸,冷冷的看着对手接近。

    其实旁牌根本保护不了举着它们的负赡兵,因为宋军弓箭手是居高临下射箭的。以他们的本事,完全可以把羽箭抛到他们的脑袋上。

    但是这些举盾的负赡兵并没有遭到箭雨的覆盖,站在统万城头的猛士和站在城墙豁口处的猛士,全都不发一矢。

    “靠近了,靠近了……”

    察哥低声嘀咕着,呼吸也急促起来了。敌人不发一矢,肯定不是忘记带箭镞上战场了,而是在酝酿最致命的箭雨。因为弓箭手的体力是有限的,所以在一场战斗中射出去的箭镞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保存体力,避免滥射。

    这些宋人的弓箭手现在不发一箭,一定是在等待最有价值的猎物。

    戴罪立功的李良辅这个时候正领着几十个卫戍军的兵士跟着举着旁牌的负赡兵身后。越靠近那个豁口处的土堆,他的心脏就抽得越紧,几乎都要从腔子里面跳出来了。

    居然还不射箭!李良辅举着盾牌,披着青唐甲,满头满脸都是汗,看着就很怕对手的箭镞,但是心里面却又在盼着对手赶紧射箭。

    因为他已经做好用负赡兵的尸体铺满前进道路的准备了,可是现在对方居然心慈手软不杀人了……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有诡计!诡计多端的高太尉一定给大白高国的勇士设了圈套。

    嘣嘣嘣……

    随着一阵刺耳的哨声,弓弦响动的声音陡然而起,然后就是箭镞击穿皮甲时发出的闷响和凄厉的惨叫声。

    不过不是射向举着盾牌的负赡兵的,而是抛射到他们身后的长矛杖兵头上。使用的应该是可以破甲的重箭,在近距离上,卫戍军的披甲根本抵挡不住。所以立时就被射翻了一大片!

    李良辅猛地吸气大呼:“一钱汉,还在等甚?想一辈子当牛做马吗?快快举盾向前,冲上去!搏一个荣华富贵!”

 第747章 战无不胜高太尉 攻无不克武大郎 二十四

    (全本小说网,HTTPS://。)

    在统万城墙头上,武好古正静静的看着眼前一切。全本小说网,HTTPS://。m;

    就在那道一丈多高的土堆,也就是党项人拼了命都想要夺下的城墙豁口的背后,5个长枪府兵的指挥,已经排出了凹字形的枪阵。

    正严阵以待!

    而在武好古所在的统万城东关城楼的南面,距离那个被火药崩开的豁口并不太远的一道壕沟之内,不计其数的壮汉正一个挨着一个站立着,一直通到一个开在壕沟内壁上的地道里面。一包包刚刚调配好的火药,就通过他们被传递进了地道……

    不用说了,这个地道一定是通往城外西夏大军脚下的!要不然还有谁有这样的福分一次享用几千斤昂贵的火药?

    原先那两条用来穴地爆破统万城墙的地道,在大爆炸后并没有完全坍塌。只是靠近统万城墙的一段坍塌了。而为了用火药再阴一把党项人,所以工兵指挥就组织人手填上了两条地道在城外的出口。同时工兵们又从城内开挖,重新打通了其中的一条地道。还偷偷的在党项人的脚下挖出了一个可以堆放火药的药室……

    能不能一下把察哥崩上天真不好说,也不见得能炸死几个党项人。不过应该能把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们吓个够呛——党项人其实也会做火药,只是威力稍差。不过他们不会那么奢侈,一下子拿出几千斤火药去听个响。所以直到现在,晋王察哥都没琢磨明白统万城的城墙是怎么塌掉的?

    而武好古的军事机宜们则建议利用剩余的火药和地道制造一场混乱,同时进行反击,打垮城外的党项大军。

    现在看见党项人摆出了旁牌阵和长枪阵,武好古低低吸了口气:“却没想到,这晋王察哥学起本事来倒挺快的,这人要是不死在无定河岸边,将来说不定也是一号人物啊……”

    在他身边的,是工兵指挥使黄植生和朱行书,两人是来向武好古汇报爆破准备工作的。听到武好古的话,黄植生便笑着说:“长枪阵容易学……可是挖地道和配制火药却不容易啊!如果不是太尉试出了最佳的火药配方,俺们可调制不出那么大威力的火药。

    挖地道也是一门学问,怎么测距离,怎么测深度,怎么保持直线,怎么支撑地道内部,都是本事啊!幸亏朱指挥家里世世代代挖石炭,要不然还真挖不准方向。”

    武好古看了朱行书一眼,淡淡笑道:“朱三郎,干得不错,总有你一个官身的,以后就跟着本官吧。”

    “小底愿为太尉效死。”朱行书闻听能有官身,立马就是躬身一礼。

    武好古摆摆手:“效死是用不着的……不过你的一身本事,本官却是要大用。不过本官从不白使唤人,你跟着本官,不出十年,定能当上徐州最大的冶主和最大的矿主!”

    徐州可是这个时代全世界最大的煤铁产业重镇!虽然走了煤炼铁的弯路,导致产品的含硫过高,质量下降。但是产业的规模还非常大的,最大的三十家冶主(就是炼铁行的东家)个个都有百万以上的身家。

    而最大的冶主加上最大的矿主,身家恐怕得上千万了!

    这样的承诺,哪怕出自“大宋首富”武好古之口,还是让人难以置信。不仅朱行书感到惊讶,就连跟随武好古多年的黄植生黄四郎,也是一脸将信将疑。

    武好古向后招手,奥丽加立即将他的头盔奉上——这是一顶青唐城出品的铁盔,坚固而且轻便,质量比宋朝的铁盔可好多了!

    武好古将铁盔合在头上,长长吐了一口气:“青唐的铁盔铁甲居然比咱们的要好……这就是机会啊!这说明徐州的那些冶主干得不怎么好!他们干不好,我们就有发财的机会了!

    因为我们一定能干好的,我们有云台学宫,还得到了许多青唐的铁匠,将来还要开始冶金学堂。那帮过了时的冶主玩不过咱们的……他们也和会那个伪晋王察哥一样,输给咱们的。”

    不等黄四郎和朱行书回话,武好古已经大步向阶梯走去:“走,一块儿去看看高太尉怎么打垮西贼的数万大军!”

    就在武好古大步走下城楼的时候,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已经从城外传来了。

    发出欢呼的,是西夏的数万精锐。因为他们看到了由旁牌手、长矛杖兵和刀盾手组成的突击队,冒着宋人雨点般射出的箭镞,冲上了统万城豁口的土堆高处!

    仅仅一次冲锋就取得了成功,顺利的都有点超出想象了……该不会是个圈套吧?

    所有的西夏军兵在欢呼的同时,脑海中都不约而同想到了“圈套”二字。

    可是明知道有可能是圈套,战场上的党项人,却依旧想冲进统万城一搏!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一次大白高国是输不起的!如果丢了统万城和统万城内的粮草,也许今年秋天,宋军就要越过瀚海沙漠进攻兴灵二州了。

    即便宋军今秋不来,失却横山、无定河还有河间之地的大白高国,还能续存多久呢?西迁什么的,只有大白高国的最高层才知道,下面这些打生打死的战士,是没有资格与闻的。

    为了不当亡国之奴,他们这些党项人的勇士也只有一搏了。

    数百卫戍军的甲士,举着盾牌,呼啸着冲上了旁牌手们抢占的土堆。守在这里的宋军猛士出人意料的没有进行肉搏,将阵地让了出去。可是在两侧城垣上的宋军却没有撤走,还在一波一波的将羽箭射向冲上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