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543部分

天下豪商-第543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可不是空手来的,还给蔡京、蔡卞带来了一份厚礼。当然不是钱财了,而是一份组建新军和训练新军的“解决方案”——正是蔡京、蔡卞当下最需要的东西。

    而制定这份方案的,当然不是章援了。“军事家补习班”可没那么高的水准,章援现在也就是似懂非懂的水平。

    制定这份方案的,正是武好古的军事机宜指挥和骑士学院的教授团,包括赵钟哥、马政(他现在是骑士学院的副司业)、慕容鹉、慕容忘忧,还有武好古本人都参与其中。

    不过即便有他们这些人参与,这份方案仍然是一个非常粗浅的方案,并没有做到事无巨细,也谈不上有多缜密。要不然章援是不可能一个人带着整套方案来见蔡京的,至少得推上一辆独轮车。

    在蔡府的中堂之内,正在琢磨着要怎么把这个包含着“毒丸”的建军之策献给蔡京的时候,蔡京、蔡卞已经一前一后,笑呵呵的走了进来。

    章援连忙起身,笑着行了一礼:“下官章援,见过蔡相公,蔡学士。”

    蔡卞现在有个翰林学士的差遣,所以章援称他一声“蔡学士”。蔡京、蔡卞对章援也是客气,笑着还礼,然后又分宾主落座。

    寒暄了几句,蔡京就问:“致平,这些日子都没见着你,可是在筹备大教化团吗?”

    章援笑道:“非也,蔡相公、蔡学士,下官这些日子被家父派去界河的云台学宫向慕容先生请教军学了。”

    这个牛吹得还是很真的,蔡京、蔡卞在界河商市有耳目,只要调查一下就能知道章援在云台学宫下属的骑士学院呆了些日子。而且谁都知道章惇对慕容老头有知遇之恩,教导一下章援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章援接着就抬手指着眼前案几上摆放的几本书册,笑着说:“蔡相公,蔡学士,这是下官在云台学宫向慕容先生,还有慕容先生的几位得意门生请教之后,写的一些关于新府兵的建言,虽然都是些粗浅之见,但还是想请二位过目。”

 第856章 请蔡入瓮 三

    (全本小说网,HTTPS://。)

    什么!?

    有这么好的事情?

    不会圈套吧?

    蔡京、蔡卞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全本小说网;HTTPS://。m;两人都是官场斗争的老手了,当然不会随便轻信他人了。现在他们俩正为整军建军的事情发愁,马上就有人来献计献策,怎么能不怀疑一下?

    不过怀疑之后,他们也觉得问题不大。因为献计的人是章援啊!章援是新党,和蔡京、蔡卞是同党。虽然同党之间也会互相坑害,但是章援没有理由这样干。他爸爸年老多病,根本不可能再当宰相了。而且章惇还曾经得罪过官家……

    至于章援的几个哥哥,现在也没有可以拜相的资格,所以坑蔡京、蔡卞一把好像也没啥好处。

    另外,蔡京、蔡卞都聪明着呢。就算章援给他们下了个套,他们应该也能看出来吧?

    既然能看得出来,那么就一起看看吧。

    蔡京、蔡卞就让在中堂里面伺候的人把章援带来的书卷取了过来,然后粗略翻看了起来。

    这一看不打紧,蔡京、蔡卞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章援带来的方案,就是一个“外行领导内行”,“文官指挥武官”的最佳建军良策。简直是为以文御武的大宋量身定做的建军方案!

    首先,在章援提交的建白书中提出了在新府兵的将、部两级设置由文官充任的监军御史!

    所谓“将”,是一个大约五六千人的作战单位。是《将兵法》下宋军最大的常设部队编制。而“部”比“将”小一级,兵力大约一千。

    虽然大宋实行以文御武,又搞了宦官监军,但是对“将”、“部”两级,无论文官还是宦官等不会直接染指,完全是由武官掌握的。而章援现在提出了“御史到部”的建议,等于大幅加强了文官对新军的掌控。

    其次,章援还提出了开办由国子监主管的速成武学对右榜进士、御前猛士和一部分东西军的将门子弟进行训练,让他们能够胜任新军的部、营、队等各级军官。

    第三,在开办速成武学的同时,章援还提出了训练“模范军”的建议。“模范军”隶属速成武学,设左中右三将,另设骑兵部、辎重部,员额两万五千人。这支军队的各级军官都由速成武学的师生担任。他们可以边学习,边练兵,在实践中进行摸索。等到速成武学的学业完成,模范军也就差不多训练出来了。

    有了模范军做种子,接下去扩建新军可就容易多了。等到新一批速成武学的学员学成后,就能将模范军的三个将变成三个军,到第三批速成学员学成,三个军的九个将就可以扩充成九个军,到四批速成学员再出来,那可就是足足二十七个军,六十七万五千大军。还怕辽国不能铲平吗?

    而在每一批速成武学的学员是和每一届科举对应的。也就是说,四批学员要历经四次科举,前后需要十二年。而这十二年,也就是新军壮大,旧军逐步退出的时间表。

    也不必大刀阔斧的裁军,只需要连续十二年不招募新的禁军,同时再逐步提前禁军退役的年限——比如每年提前一年。这样十二年后,现在二十岁的禁军也已经三十二岁,而退役的最大年龄也提前到了四十多岁。这样禁军的人数不仅会大大压缩,而且平均年龄也会急剧增加。到时候再安排一个集体“专职”的方案,应该也没有什么难度。

    第四,章援的计划中也给了禁军将门出路——将门子弟可以由朝廷保送进入南北云台、格致、辟雍、青城等五大学宫。还可以和骑士子弟一样进入云台学宫下属的骑士学院,学成之后也充当新府军的军官。

    第五,新府军的骑兵将采用“雇佣”加“骑士”的组合,走高价质优的路线。

    “好!致平,你真是大才啊!”

    “哈哈,看来浦城章家早晚要再出一个相公了。”

    蔡京、蔡卞两兄弟已经看完了章援送上的建白书,两人都是拍案叫好。这个方案实在太好了,完全可以满足他们两人的需要。这回可真是欠了章惇、章援一个大大的人情了。

    蔡京、蔡卞互相对了下眼神,蔡京问:“致平,你现在的这个大教谕不伦不类的,不如换个知州做做吧。”

    蔡卞也道:“是啊,西北遥远苦寒,征安西也是河西军的事儿,咱们不必掺和。”

    章援冲蔡京、蔡卞感激地一笑,抱抱拳道:“相公,学士,家父毕竟是得罪过官家的,下官在大宋官场上注定是个异类。所以是不能走正途的,想要有荐跻二府的一天,只有去建功立业。

    北伐燕云是十余年后的事情,下官等不了那么久,所以就只能在安西寻个机会了。

    不瞒二位,晚辈还想在界河商市和京东商市雇一批效用士。人数可能比较多,还望行个方便。”

    “用在安西,便是官家知晓了也无妨。”蔡京道,“只是西平王能让你的人进入河西吗?”

    “下官自有办法。”章援回答。

    “那就行了。”蔡京说,“老夫寻个机会去和官家说一说,给你求一份密诏,准你自募效用甲士1000,辅兵3000,再给你求一些空白官告和度牒。”

    “下官多谢相公成全!”

    ……

    章援的“私兵”,其实已经招募,哦,应该是招标完成了。

    中标的就是河东文安邦,医巫闾山风鸣山。

    其中文安邦和风鸣山各“中”了一个步兵部。包括战兵、辅兵、护兵、传令兵在内,一个步兵部至少有2000名兵士,全部由文安邦和风鸣山负责募集,总共也就是4000人的合同。

    其中的1500人需要壮丁,1500人得达到效用士的程度。不需要自备装备,也不需要配置军官。

    一名壮丁按照一年50缗的标准结算基本军饷,一名效用士则按照一年100缗的标准支付基本的酬劳,辅兵则是30缗一年。伙食、装备、训练,都会有雇主免费提供。在合同到期后,装备可以归个人所有。

    另外,在战场上取得的斩首、登城、破敌,都可以领取数额不等的奖金。

    在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抢劫……

    惩罚的措施也是相当严厉的,任何违反军纪的行为都会被严惩,包括体罚、禁闭或斩首!

    而阵亡、失踪(战场失踪)和负伤,都可以得到相当诱惑的抚恤金。

    最后,文安邦和风鸣山的佣金另算,自然是丰厚的,但不得从付给佣兵的军饷上刮油水——如果违约,那不是赔钱的问题,而是要斩首的!

    总之,摆在文安邦和风鸣山两个佣兵头子跟前的,就是两份在界河商市最常见的合同凭由。条款一大堆,把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都考虑进去了。

    风鸣山看得仔细,一字不漏,看完以后,又了个问题:“元帅,军官从哪里来啊?”

    武好古笑了笑:“风老大,军官你能给某寻了来?”

    “这个……”风鸣山哈哈一笑,“元首要的那种军官的确雇不着。”

    一旁的文安邦一副文士打扮,摇着界河美人扇(就是有美人图样扇面的折扇),笑道:“风大,你也不看看界河这边藏龙卧虎,哪里用得着咱们去寻头领?”

    “少贫嘴了!”武好古摆摆手,打断眼前的佣兵头子,“你们何时可以把人拉来?章大教谕可急用。”

    “人很快就能拉来。”

    “您给的价好,又不需要自备装备,自然好招人了。”

    武好古给的钱对禁军猛男,对将门家养的效用士来说是不高的。但是文安邦能吃这行饭,就是因为在太行山山沟沟里面有许多朋友。拉来的都是山里面的苦汉子,100缗、50缗,那可就不少了。

    至于风鸣山这厮是辽人,50缗、100缗在辽国那边是天文数字了!估计直接会有豪族家的庶子带着门下的死士应募了——这其实就是武好古给风鸣山开出高价的目的。

    他现在就是要和辽国的汉人豪族子弟多拉关系,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军事能力。

    “你们俩随军吗?”武好古问。

    “随军,当然随军了。”

    “额也随军,随军可以看看眼界,学点本事啊。”

    武好古点点头,“没错,是该学点本事……这样吧,等队伍训练的时候,你们就跟队参加。看看正规打仗是啥样子,以后有的是机会让你们大展身手。”

    说完,武好古轻轻一抬手,文安邦和风鸣山都明白什么意思,双双起身,带着合同凭由告退了。

    接着走进来的是苏之涣,这个河北豪客生得却是副秀才模样,面色白净,几缕须髯可以随风飘扬,一身白色的儒服,腰带上也挂着宝剑。他也一样参加的招标,不过却没有中标——但是武好古还是把他招来了自己的市政所。

    “苏之涣见过元首!”苏之涣见着武好古,便是一个揖拜之礼。

    “免礼,”武好古一笑,“之涣,这次没有挑你发财,是不是有点怨恨某家了?”

    “岂敢,岂敢。”

    武好古哈哈笑了笑,“还是有单小买卖,就看你做不做了。”

 第857章 请蔡入瓮 四

    (全本小说网,HTTPS://。)

    “小买卖?”苏之涣在一张杌子上坐下来,“小买卖也做!元首的买卖,再小也不会让某家吃亏的。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倒也是啊,”武好古笑了笑,“那就先说说生意吧。

    给风大和文三的买卖,是从太行山和燕云拉出壮丁去西边。给你的买卖相反,武给你钱,给你骑将,你去西边给我雇人,雇骑兵,年纪要小,马背上的功夫要好,最好是西军里面干过的,弓箭手也行,越多越好。”

    “元,元首,您和某开玩笑呢?”苏之涣被武好古的提议吓了一跳。

    这是挖西军的墙角啊!脑袋还要不要了?他苏之涣虽然是豪侠,但是传统武术是不行的,真要让人逮可跑不掉……

    “怎么是开玩笑呢?”武好古瞧着苏之涣一脸的害怕,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不是叫你去挖西军的墙根……他们的墙根不用挖,已经都是窟窿了。

    现在西贼成了河西军,在朔方还有童大官,在灵州又有高宣帅,还养西军做甚?裁撤调动,就是转眼的事儿了。说是裁汰老弱,但是最后被裁掉的,一定都是少年精锐。你去给我拉一点到界河商市了。

    怎么样?这买卖敢做吗?”

    把西军裁汰下来的少年精锐拉到界河来干雇佣军怎么看都有点图谋不轨……

    “行!”苏之涣重重点头,“某家本就是个走江湖的,有甚不敢做的?”

    “好!”武好古点头,“去找西门大哥,他会给你安排的。”

    苏之涣行了一礼,转身去城外制置司衙署的军事机宜制会找赵钟哥了。他前脚刚走没一会儿,赵钟哥就和米友仁一块儿从外面走进武好古的大书房了。两人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米友仁手中还拿着封书信。

    “寅哥儿,钟哥儿,又有好事儿了?”武好古笑着发问。

    “老师,”米友仁行了一礼,“苏仲南派来了快船通报消息,高丽国发兵3000,去攻打日本了!”

    3000高丽侵略者就要打日本……这事儿听着都不像是真的。

    “高丽国发兵?”武好古一愣,马上伸出只手,“书信拿来。”

    米友仁一边把书信双手递给武好古,一边说道:“是纪忆之把高丽国大王给说动了,高丽人可能不打曷懒甸,改发兵攻打日本国了,已经派了3000人去占领对马岛和隐歧岛。苏仲南也坐船去博多了……他想看看能不能提供船只帮日本的朝廷运兵,这样应该就能让日本开国了。”

    “苏仲南也长进了!”武好古拍了拍手,又问:“武藤亲一在哪里?”

    武藤亲一就是阿比留亲一,武好古的日本家臣。跟着苏适去了几次日本国,都没有什么进展,于是也灰心了,返回中原后就一直跟着花满山混,后来花满山又让他到界河念书。

    “他在界河,”米友仁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