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580部分

天下豪商-第580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几百缗的积蓄,海州附近上百亩的水田也有了,怎么不是阶级上升了?这还是没有什么好运气,也没什么大本事的。如果运气好,本事大的,在南心岛那个“冒险家的乐园”混成大富豪,或者弄个殖民地总督当当也没一定。

    这种上升通道可比当了佃户还梦想供儿子读书中进士靠谱多了——武好古很怀疑大宋一朝有没有出过一个佃户进士?

    不过大宋因为没有秀才、举人两个长久的“功名”,而且也不限制土地买卖。所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们地位也不是特别牢靠,往往得靠抱团取暖的义门维持。

    而以“乡约”的形式确立乡绅的统治地位,也是一个思路,但是乡约的实验并没有在蓝田县以外的任何地方取得过成功。

    现在,苏辙、苏迟两父子又借着裁撤整理西军的机会,想再试试乡约的路子。

    不过苏大胡子和他儿子一定没想清楚西军武士集团和普通的士大夫地主之间的区别——西军一旦在裁撤整理的过程和土地挂钩,并且建立起“大乡绅——小乡士——乡兵、乡民”的等级体系,搞不好就是关陇武士集团的复活了!

    “伯充,”武好古问,“你觉得赵机宜的想法怎么样?”

    “可行!”苏迟马上就点了头,“只是土地怎么分配?西军人数不少,如果要妥善安置,不知道需要多少土地?”

    “土地有的是!”武好古一笑,“而且西军也没多少精锐,扣除已经给了土地的弓箭手,最多就是四五万精锐……这还包括了各家的效用士了。安置平均每人400亩土地计算,也就是2000万亩。陕西六路没有那么多官田,加上朔方路和灵州就差不多了。灵州还有30万亩水田呢!那可是一亩能顶几亩旱田分出去的。

    现在的问题就是朝廷能不能同意分配西北三路的土地,以及西军将门能不能支持咱们?”

 第912章 关陇的幽灵 中

    (全本小说网,HTTPS://。)

    “末将(下官)等恭迎苏大漕、武军机……”

    在京兆府外,接官亭畔官道之上,一群袍褂俱全的将领与京兆府的文官还有陕西路转运使下属的官员,都文左武右分班站好,一切仪注行过,恭迎从马背上下来的苏迟和武好古。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这个场合,苏迟、武好古都穿上了官员的常服,戴上了长脚幞头,每走一步,两根细窄的纱翅都微微颤动。这两位年纪都不怎么大,但都已经位极人臣的文武官员,都是一副雍容气度,都拱手抱拳,向来迎接的诸人还礼。

    大宋一朝,文官的地位虽高,但也没有在明面上乱了官场的上下尊卑。要是按照明清的规矩,武好古现在的正任武官身份可没资格让几个朝臣级别的文官出迎(有苏迟在,他们还是要来迎接的,不过不会有“恭迎武军机”的话)——当然了,大清朝的旗人武官是例外的。

    宋朝的以文御武和明清相比,其实还没发展到登峰造极。要不然高俅也当不上三路宣抚,童贯也不可能节制朔方一路,武好古也做不了沿海市舶制置使。在这些职官下面,可还有不少级别不低的文官在听命呢!

    所以今天武好古和苏迟一起到来,驻京兆府的文武官员,除了永兴军路安抚使李夔(李纲他爸)碍于身份没有出迎外,其余叫得上号的文武官员,都一起出城迎接他们二位了。而且所用礼仪,还颇为隆重。

    毕竟现在对整个陕西六路而言,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时刻。西贼看起来真的顺服了,现在河西大军云集瓜沙二州,眼看就要去攻打安西了。陕西六路,是无论如何都不再起兵祸了。

    另外,现在陕西六路也不是边地了,在陕西六路北面还多了一个朔方路,这才是边地。

    所以西军也不再是边军,六路安抚使也不再是边帅——不是边地的陕西还用得着20万西军和六个安抚使路吗?一年耗费的开销,可是天文数字啊!不仅陕西的民生为之疲敝,连带着临近的四川、河东、京西诸路也不得安宁,疲于转运输送。

    现在西北大安,朝廷自然要让陕西生民休养生息,怎么可能一直维持六路安抚使和20万西军?

    而且这20万西军在压服西夏的战争中,也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啊!

    所以西军上下这两年可一直是忐忑难安,都不知道朝廷会怎么处置他们这些苦劳一大堆,功劳却不是很大的老兵。

    这两年,西军里面有数的将门,谁不是耳朵伸得老长,眼睛盯得老远,全副心思都在朝堂上?

    他们虽然打仗不是很猛,但是手里还是有点本钱的,是可以和朝廷博弈一下。所以找了种种理由,又走了不少门子,总算顶住没有被调去洛阳白波大营——西军都是地头蛇,要真的离了陕西,那可就是没有了爪牙的老虎,谁都能欺负一下了。

    可是朝廷也有收拾西军的办法,就是减少粮饷的供应,减少转官和荫补的名额。原本西贼兴旺的时候,西军简直就是官家的心头肉,军饷不缺,赏赐不断,还给缘边弓箭手发放官地,豁免租税徭役。对于西军将门更是百般笼络,不少将门中,才出生的子弟,都给荫了个官儿。

    而现在,大家伙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惨啊!以至于有不少西军的将领都在想念西贼了——这帮西贼怎么就叫高俅、武好古、童贯给打败了呢?怎么就不能再坚持几年?

    可惜,西贼是想不来了。倒是当今官家的头号心腹,都军机武好古和当今首相的长子苏迟,联袂而来了!

    大家伙谁也不傻,怎么不知道武好古和苏迟是来干什么的?

    那个苏迟也就算了,虽然是宰相的儿子,将来肯定也是要当宰相的红人,但毕竟没露出过什么手段。

    可是武好古就不一样了……他可是和高俅、童贯齐名的大将,平定西贼也有他一大份功劳!而且他还是实证学派的学阀,还创立了界河骑士学院、开封步军学堂和海州水师学堂。人家不仅有手段,还有人才可用,还有的是钱。

    另外,在西军内部,也有不少人因为子侄的原因和武好古关系匪浅……

    所以今天穿着武官服的西军将领,都一脸堆笑着上来和武好古套近乎了。

    “崇道兄原来辛苦,我等已经备好了酒宴,但请移步光临……”

    “崇道兄,夏州一别经年,今日得见,一定要不醉不归啊!”

    “都军机此来是为官家挑选骑士吗?选出的骑士是不是要在高宣帅旗下西征回鹘?我等这般的统兵之将,还有机会再上沙场,为官家效死吗?”

    一些和武好古有点交情的在那里拼命拉关系,自觉有些勇略的则想去安西战场上再搏一下。

    武好古其实已经有了主张,不过不适合在官道上说出来——这事儿得召集了六路主将,关起门来仔细的谈。谈好了,再和高俅、童贯交换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以后,才能和苏迟、高俅、童贯一起上奏。

    当然了,武好古现在是有一个去朔方、灵州视察的名义的。官家赵佶还想让他去给功高震主的高俅打气助威呢!

    赵佶已经发了话了,他不学艺祖皇帝搞劳什子杯酒释兵权。所以高俅放心在灵州拥兵就行了!

    如果将来能把河西收回,那就由他兼任河西路经略安抚使,官家是绝对相信他的……这样的好官家,大概是打着灯笼都没地儿去找的,所以更应该努力报效。

    ……

    “高防御,现在西军还能拉出多少能在骑马纵横的好汉?”

    陕西六路总军机房就设在京兆府城内的永兴军路兵马都总管司的衙门里面,占了好几个大院子。早就由现任的永兴军路兵马都总管高永年让人收拾干净,还配齐了洒扫的兵士杂役。武好古也不是孤身过来的,他照例带着郭小小和白飞飞,在两个女人伺候下洗漱更衣后,也不去兵马都总管司的大堂赴宴,而是觅了一个清净房舍,置上香茶,寻来高永年密议。

    听到武好古的动问,高永年沉吟一下,恭谨回话:“西军里面素有能打骑战的壮士。不过这些壮士并不都占着禁军军额,不少人是各家的效用士,还有些是弓箭手……总数当在5000到10000之间,但是军机要用他们却也不易,这些人毕竟都是各家的根本。”

    其实高永年也就是一说罢了,武好古如果真的想从西军各家将门挖人,还会挖不到手吗?他有钱有官有土地,那些将门凭什么和他相争?

    不过武好古这人好说话,他也不在乎陕西搞出个封建化的局面,管你是关陇还是武士,只要能挡住各种鞑子就行了。

    听到有5000——10000人,武好古淡淡一笑:“还不少啊!编练整顿一番,就能去西北再走一遭了。这可是建功立业的机会,难道诸家将门一点不动心?”

    高永年只是点头应是,心当然是动的……但那也是本钱啊!真交出去了,各家将来怎么办?你哪怕杯酒释兵权,那也得给足了好处啊。

    开封府的房子准备好了吗?肥沃的良田有多少?各家能不能享受老将门的待遇和天家通婚共富贵?

    武好古当然明白高永年的意思,他笑了笑道:“防御,整编西军是定局了……这个没有啥好说的,现在陕西无战事,西军却有20万,怎么可能维持?

    当然了,朝廷也不会卸磨杀驴的。这个你放心……房契、地契、官职等等,该有的都会有的。不仅上面的将门有好处,下面的普通军将,只要精锐能战的,也会安排出路。而且这股力量,还会由各家将门掌握!官家是相信你们的,今后北伐燕云的时候,还要仰仗诸位呢。”

    “军机,”高永年看着比自己小了几十岁,但事业却做得不小的武好古,“可否明言?这出路到底是甚?”

    “关陇如何?”武好古淡淡地道。

    “关……陇!?”

    高永年当然知道“关陇”指得是北周隋唐时代赫赫有名的关陇勋贵!

    “军机,”高永年顿了顿,“你说的可是真的?官家想,想让西军将门变成关陇勋贵?”

    武好古一笑:“官家怎么可能这么想?”

    赵佶心再大,也不容得下关陇集团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诞生。

    “那……”高永年有点糊涂了。

    武好古道:“只是苏相公想要搞授田府兵,还想建立乡绅——乡士——乡民兵的上下体系,还想要开设乡学,订立乡约……总之,就是乡绅御乡兵的路数,而且还有军府授官田和减免租税的好处。防御,你说这个是不是和早期的关陇一般?”

    高永年想了想,默默点头:“还真是有点相似……若真能施行,各家倒也有个根基,以后还能继续为国家效命!”

    “能不能施行就看细则如何,”武好古笑道,“防御,劳烦你派人去把各家说了算的都叫道京兆府,某和他们当面谈话。”

 第913章 关陇的幽灵 下

    (全本小说网,HTTPS://。)

    京兆府总军机房的议事厅内,一片马靴敲打地面的响动,叮当叮当的佩剑碰撞的声音。全本小说网;HTTPS://。.COm;整个议事大厅之内,都是穿着绯色、绿色官服的西军系统将领。由于今天是在总军机房会集,不会有文官到场,这些武将也就不那么拘束了,趁着武好古还没有到来,就大声武气的交谈起来。

    谈话的内容,当然都和“整编裁撤西军并实行军府制”有关了。虽然具体怎么搞大家伙并不知道,但是大致的方向却在高永年寄出的书信中言明了。

    如果没有“整编裁撤西军”这个大前提,西军的各家将门是瞧不上劳什子军府的——府兵是怎么回事儿,陕西的将门还会不晓得吗?无非就是授田当兵或者从富户之家拉丁两个路子。后者和西军没有什么关系,而且也不可能在大宋施行。如今大宋的富户自有考试做官的通天之途,哪儿还有富家子肯当兵的?而前者不就是沿边弓箭手吗?在陕西六路和朔方路分个200…250亩官田安置一兵。看起来仿佛不少了,可是陕西和朔方能有什么好田?就算有好田也轮不到弓箭手和府兵们去拿的。

    另外,这两年因为西北战事终结,朝廷又在朔方和灵州大兴屯田,陕西的粮价跌得很惨,种地真心赚不到什么钱。今年开春又是天旱,多半是要歉收了,也不知道粮价能不能大幅回升?如果涨不上去,那可就是既歉收,又跌价,真是亏死了……

    所以200——250亩旱田在陕西、朔方可以产生的收益,是远远比不上一份禁军士兵的军饷的!

    可是即便不如,也比没有的要强啊!

    至少被裁下来的兵士还能有一份糊口的土地,而做官的不仅能拿到更多的土地,而且还能在军府中谋个职位。

    最重要的,就是大家伙都可以免于被调往洛阳白波大营。西军离了家乡,那就是虎落平阳,不能说任人欺负,至少也凶不起来了——这是因为西军的战力是三分之一佣兵,三分之一弓箭手,三分之一番部兵。能够外调的只有禁军也就是雇佣兵。授田当兵的缘边弓箭手不可能外调,主要提供轻骑兵的番部也不可能外调。所以西军一旦调离陕西,那就等于被拆分了,不再是一支强兵劲旅了。

    而只要能在陕西和朔方捱着,哪怕再苦再穷,也是一个拥有一定战斗力的军事团体!

    天下太平的时候没有什么,可谁知道将来会不会有大点三军的时候?那些读书人不都在嚼舌头,说当今官家很可能是李世民转世而来的平庸之主,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穷兵黩武好啊!要是不打仗,他们这些大头兵怎么办?还不要穷死?

    所以只要能保住西军团体,哪怕转成军府,大家就还有些盼头。

    只是高永年给大家的信中没有言明细则,只有一个大概的意思,而且还说具体细则,要等大家伙来了京兆府后再议论。

    现在大家都到了,自然要开始议论了,真的议论起来,也就顾不得嗓门儿越来越大了。

    熙河路兵马总管,经略安抚副使,挂着侍卫亲军马军司都虞侯名衔的刘法和鄜延路兵马总管,还有知渭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