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61部分

天下豪商-第61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辽国有万里疆域,去了南面的燕云之地,仍然不失为大国啊。”

    “哈哈,”马植摇头道,“元晖你有所不知,辽国虽有万里疆域,但大部分都是人烟稀少之地,真正富庶的也只有燕云和辽东一部。

    若失去燕云,辽国的财富将十去七八,人口也要减少五成以上。而且契丹统御北方的威信也将荡然无存,草原诸部,生熟女直,渤海奚部都将背辽而去。

    所谓万里大国,将会分崩离析,处处狼烟!”

    “说得好,真是叫人豁然开朗!”武好古拍起了巴掌。

    这马植肚子里是真有货色的!一番分析,将燕云之地对辽国的重要程度,阐述的明明白白,而且有理有据。

    辽国失燕云不仅将失去大量的人口和财富,而且还会失去赖以统治草原沙漠和白山黑水的威信。

    对北方部落而言,威信是等同于实力的。

    有了威信,便会有别的部落来依附投靠。匈奴有威信的时候,草原上都依附匈奴,柔然崛起之人,大家都是柔然,到了突厥,则各部都投突厥,现在则是契丹称雄。

    一旦契丹失去燕云之地,那些依附契丹的部落,马上就会认为契丹衰弱了,而一一背离。

    到时候契丹可就真的要崩盘了!

    所以燕云之地,就是契丹存亡之地,如果放弃燕云,契丹就会面临亡国灭族的危机。

    如果契丹不是自己完蛋,大宋想取燕云,就必须要有灭亡契丹的决心!

    而在燕京城下展开的决战,则是契丹的存亡之战,如果大宋获胜,那契丹的主力必然被粉碎,大宋根本不必止步在十六州,完全可以再造一个盛唐气象了。

    “那马二哥以为,我大宋有力量平辽复燕吗?”米友仁这时皱着眉头问。

    “有。”马植道,“大辽如今腹心已衰,弱干强枝,四方离心,早就不复昔日之勇。

    而大宋国力蒸蒸日上,人口十倍于辽,财富百倍于辽,民生安乐,君臣和睦,四方平静,如何不能恢复燕云,平灭契丹?”

    “马二哥,”武好古插话道,“可我大宋的用兵取胜之法,终不及汉唐。

    这十倍于辽的人口,百倍于辽的财富,是很难养出灭辽大军的。”

    “这有何难?”马植一笑,“若是百年前的契丹,那真是没有办法的。可时至今日,契丹早就病入膏肓了,腹心部只知道吃斋念佛,哪里还有战力?而大宋兵弱……再练一支新军不就行了?

    用昔日后周世祖的法子,精选严练,配以上等的器械,再用西军的良将指挥。若是用人得法,十年可成劲旅。用完以后,再杯酒释兵权也不迟啊。如今大宋立国已一百余年,士民安乐,天下归心,难道还怕几个带兵的将帅起甚底不臣之心吗?”

    马植顿了顿,又言道:“与此同时,还可以用器械财帛收买联络辽国境内的部族豪强,如草原诸部、生女直部落等等,令其举兵以呼应大宋。

    对了,如今草原上就有阻卜作乱,已经和契丹人打了六七年了。”

    听了马植一番高论,武好古心道:果然没有看错,这马植真是大才啊!

    将来或许可以早点将他举荐给宋徽宗,有了马植的辅佐,靖康之耻一定可以避免。

    说不定宋徽宗还能摇身一变成了宋武大帝呢!

    “不成,不成,”米友仁却连连摇头,“如今可不是五季乱世,怎可效仿周世祖呢?况且这周世祖辛辛苦苦练出来的兵,后来还不是在那个……那个陈桥驿兵变了?

    再说,大宋向来是各方分管兵权,怎么可能再练出一支难御的精兵?王荆公的《将兵法》便是极致了,选西军悍将练新军根本是不可能的,便是章相公也不敢再进一步了。要不然,他的相公可就到头了!

    便是如今的那些西军将门,章相公也是不得已而用之。若是有一日西贼平定下来了,西军将门也是要夺了兵权圈到开封府的。”

    米友仁说的也对!

    马植是知辽的,因而一眼可见辽国的死穴,所言所论是不会差太多的,但是他却不知宋!

    而米友仁是大宋将门出身的艺术家,虽然不怎么知兵,但是却知道大宋兵弱难振的根本原因。

    归根结底,就是怕别人学赵匡胤兵变夺权。其实也不仅仅是不相信武将,文官真要掌握兵权,大宋官家一样是不相信的。

    所谓以文御武,不过是让文官去领导武将打仗,并不是让文官真正掌握兵权——宋朝的兵权是多头管理,拆得很散,很多衙门都能管一点,可是谁也复不了总责,除了完全不懂打仗的皇帝。

    因此也不可能有一个或是几个大臣可以去负责训练新军,无论文资武资都不行!

    至少在北宋是不行的,南宋倒是可以练新军,而且还练出了赫赫有名的岳家军和忠顺军、安丰军(后两支抵抗蒙古的主力)。

    如今既然没有人能负责(除了皇帝本人),那再好的办法也是无法实现的。

    释迦塔上安静了下来,马植和米友仁都不言语了,武好古的兴致也去了大半。

    马植练新军的办法,在北宋恐怕是不可行的……

    可辽国若真如马植所言,已病入膏肓,那未来的天下,将何从去呢?

    就在塔上的几人各自陷入沉思的时候,楼梯响动传来,接着便是潘巧莲打了个哈欠的声音:“各位起的可真早啊,哇,外面可真是云山雾罩啊。大武哥哥,寅哥儿,你俩不如便在这里画上一纸,把云台山的美景收在图上,带回开封府吧。”

 第109章 阿拉丁商会(求收藏,求推荐)

    (全本小说网,HTTPS://。)

    晨光明媚,云台仙境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天。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武好古等人已经在这座海上仙岛上住了十日,遍览了岛上的美景,还在法起寺净因大和尚的撮合下,花了一千四百六十缗,买下了北云台山南麓黄茅顶中部的一栋名叫云仙庐的宅院。在云台山脚下的宿城镇买田的事情则要费些时日,原来宿城镇上的田土都属于几个大地主,他们人都不在海州,不过净因老和尚打了包票,只要武好古肯出到三缗的高价,便是把宿城镇外的田都买了也行了。

    于是武好古便留了四百缗的私交子给净因和尚,又捐了一百缗香火钱,把买田的事情全权委托给了老和尚,云仙庐也交给法起寺的和尚打理。

    解决了在云台山购屋置地的事情之后,武好古心情愉悦了不少。虽然靖康之耻看起来还是历史的必然,但是能经营出一个抗金基地总是为挽救华夏天倾尽了一份力。

    况且,武好古现在的事业才刚刚开始。以后钱多了还可以加大抗金投资。

    另外,辽国的未来也未必就是金代辽,或许会有一个辽版的藩镇割据,这样大宋不就能高枕无忧了?

    今天,便是武好古等人结束了云台山之行的日子。带着一份东海县衙刚刚用了印的山庄房契,武好古和同行的众人又一次来到了位于宿城港码头旁的仙客居,他们准备先在这里用餐,然后再乘船离开。

    刚一上到酒楼的二层,武好古就看见那个金毛妞趴在柜台上,正跟一个背对着楼梯口,书生打扮的客人聊得正起劲儿。连武好古上楼来都没注意。

    花满山走了过去,刚要说话,金毛妞一抬头,看到了走在武好古身边的马植,立即叫道:“哎呀,马员外您来得可真巧,您托奴的事情有些眉目了,来来来,奴给你介绍,这位就是泉州来的白思文白员外,是阿拉丁商会的总管。”

    什么?阿拉丁?武好古听到这个名字便是一愣,阿拉丁怎么跑中国来了?不对,阿拉丁本来就是中国人……《一千零一夜》里面的阿拉丁就是个中国人。难道自己遇上了阿拉丁的原型?

    武好古正瞎琢磨的时候,阿拉丁商会的总管已经转过身来了。

    这个人个头不高,大约在五尺三寸左右的模样,肤色古铜,五官非常立体,鹰钩鼻子,眼眶深陷,一看就是番人的样貌。不过他的打扮,却是书生模样,月白色的儒衫,头上戴着醒目的绿色幞头,手持折扇,冲着马植、武好古等人一拱手,开口就是标准的大宋官话:“在下泉州白思文,不知哪位是米员外?”

    “在下米友仁。”米友仁上前,拱手答道。

    听“米友仁”三个字,阿拉丁商会的白思文微微一展眉,但很快便恢复了正常,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位金娘子(金毛妞居然真的姓金)说,您有买卖想和我们阿拉丁商会做吗?”

    阿拉丁是阿拉伯语,意思是“信仰的尊贵”,用来做商会的名称,表示对天方教的信仰,和那个有盏神灯的阿拉丁没有什么关系。

    “金娘子,给某还白员外开个包间。”

    “行啊,就天字四号吧。”

    米友仁又对武好古和马植道:“大郎,马二哥一起来吧。”

    “也好。”武好古对战奴的买卖的确有点兴趣。于是便叫郭京领着众人去了另一个包间,自己则跟着马植、米友仁、白思文去天字四号包间。

    现在正是饭点儿,米友仁叫上了几样酒菜,等酒菜上桌,掩上房门,米友仁才道:“白员外,金娘子和你说过某家想要甚底了么?”

    白思文颔首道:“说了,米员外想要几个白番女奴。”

    “正是,”米友仁瞧了一眼自己的老师,“要调教好的,最好能歌善舞,会说汉话。”

    “行,我们阿拉丁商会专门有人负责调教女奴。不过这价钱。。。。。。”

    “看了货再说,”米友仁道,“在下是开封府米家的米友仁。”

    “小米官人!?”白思文吃了一惊,“失敬,失敬。”

    “知道去哪里寻我吧?”

    “知道,当然知道。”

    “那就行了。”

    “能搞到战奴吗?”马植这时插话问。

    白思文看了眼马植,马植一拱手:“在下马植,是米员外的朋友。”

    “马员外。”白思文顿了顿,笑道,“您不会想要买几个白番战奴吧?”

    马植一笑,不置可否:“那得看价钱是否合适了。”

    白思文哈哈一笑,摇头道:“这战奴可不是轻易能卖的。”

    “既然不卖就算了。”马植一听就有点不高兴,起身便要走开。

    “马员外留步,”白思文连忙叫住了马植,“听马员外口音,可是辽人?”

    “在下,燕京人士。”马植不愿意说自己是辽人,只说是燕京人。

    “恕在下多嘴,”白思文笑问,“据在下所知,北地权贵富豪多豢养死士,还有族人可依,还有人喜欢购买草原少年加以调教。

    这草原少年若是调教出来,可比古拉姆战奴强多了。”

    还有这事儿?

    武好古耳朵竖了起来,草原少年不就是蒙古族同胞(现在蒙古族还为成型)吗?后来扫荡欧亚大陆的就是他们的子孙,想来是非常能战斗的!

    “呵呵,看来白员外知道不少啊。”马植笑了笑,对武好古说,“死士是要养的,花钱雇来的都不可靠,不能当成心腹来用。最好的便是买了贫儿自幼教养,虽然费时费力,但是养好了是能有大用的。

    不过贫儿好买,教头却难得。若是我马家这样的大族,倒是不成问题,自有族中壮士可充教头。

    若是没有心腹可用,便要从头开始。那么选择教头就非常要紧了,这教头不能只有一人,也不能只有一个来路,以免欺主。得多找几个教头,天南海北的都有才好。

    另外,教头最好也养一养,先让他们看家护院,干个几年再做教头就放心了。

    总之,这等事情是不能急的,得慢慢来。”

    武好古终于明白了,原来马植不是真要买战奴,而是以此为借口,教自己怎么养打手死士。

    在开封府外面逛了一圈,武好古已经知道,这年头做买卖是要养打手养死士的!

    要不然,各种好汉就能抢光了你!

    至于海上的贸易,更是一门打出来的生意。如果没有心腹打手,单靠临时雇佣来的人员,谁能保证他们都像林万成、林冲和陆谦那么靠得住?

    而且,林万成、林冲和陆谦只是保镖,不是打手,更非死士——他们只能保武好古不被贼人杀了,至于帮武好古欺负人的活儿,人家是不做的!

    明白了马植的用意,武好古感激地一拱手,“好古多谢马二哥指点!”

    马植笑着点点头:“不着急,慢慢来便是了,有个十年二十年的,就能养出些堪用的了。”

    养自家的死士都要十年二十年,要养出精兵,恐怕费时更久吧?

    想到这里,武好古的心情又沉重起来了。他倒是真羡慕那些三下两下就能练出精锐扫荡各种蛮夷的穿越小说主角。

    可是自己偏偏不是这样的盖世英雄……

    这前路,看来还是艰难无比啊!

 第110章 养成(求收藏,求推荐)

    (全本小说网,HTTPS://。)

    前路再难,也得硬着头皮走下去!

    因为武好古知道自己不作为的后果是什么?

    后果将是眼前这个辉煌璀璨的文明陷入黑暗,遭受摧残,从而在未来的数百年间,失去自我进化的能力,而且陷入到倒退、封闭和保守中去。(全本小说网,https://。)

    而要做些什么,首先就必须拥有能够保护自己的力量。

    在大泽乡遭遇梁山贼寇一事告诉武好古,如今的大宋可不是处处都如开封府那样平静安详的。若是没有自保之力,武好古作为一个富翁,离开开封府就得提心吊胆,还做什么大事?

    而且,万一未来的救国大业不成,武好古还得抢在开封城破,北地沦陷前逃走。所以,他必须要拥有一定的武力,可以保护他自己还家人朋友。

    与此同时,他蓄养的武力也不能过于庞大。大宋对民间的武力虽然不至于完全封杀,但还是有所控制的。如《水浒传》中,随便一个什么庄什么市就能养起几千上万的兵马那是做梦。

    以武好古将来可能拥有的官身和财富,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