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619部分

天下豪商-第619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国来朝!?”武好文皱着眉头,“怕是要花费不少吧?”

    中原王朝有点喜欢搞凯子外交,薄来厚往。往往是赢了面子,亏了里子。

    “花钱怕什么?”武好古一笑,“这可是扬国威于海外啊……如果能趁机和各国进一步发展交往,设立常驻时节,对于通商可大有好处,花出去的钱还怕赚不回来?二哥儿,我在界河走不开,你能替我上一趟京,去和官家说说这事儿吗?”

 第972章 拥有四海的皇帝——唐明皇

    (全本小说网,HTTPS://。)

    武好古原来在下一盘大棋。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搞“万国来朝”的目的,还是为了走出去!

    现在的上桃花石对于西方,对于印度而言,已经不是一个传说中的存在。而是实实在在到了他们眼前的庞然大物了。

    怎么个庞然大物要装得人畜无害,别人也不会相信的。而且当今世界就是弱肉强食,就是行丛林法则的。大宋既然拥有强大的海权,就应该把它发挥到极致。用海权为国家攫取最大的利益!

    在历史上,拥有海权的大宋却仿佛根本不知道要使用海权一样。从开国到亡国,也就是在最后的时刻搞了一个逃难的海上行朝。

    可是没有庞大的海外利益支撑,这个逃难的行朝又有什么前途?连个避祸的基地都找寻不到!

    而海外利益的经营是需要时间的,不存在明天蒙古人要打过来了,今天才去开拓殖民这种事情的。

    所以武好古自从拿到了开办界河商市的权力后,就一步步在贯彻开拓海外利益的计划。万一在他死后许多年,还会有华夏天倾,那至少也能有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在背后支撑华夏的英雄儿女继续抵抗。

    现在不过是要将原本被遮盖起来的大宋海外利益正式端上台面,展示在所有人的眼前。

    要让全世界都知道,大宋天子赵佶是拥有四海的皇帝!

    在这个基础上,再将代表大宋的使馆设立到南洋、印度和西方世界的主要国家。有了代表大宋利益的使馆,殖民活动的效率,才会进一步提高。

    对了,殖民侵略这事儿,其实是分两个路子的。一种是美利坚式殖民,用来对付非常落后的地区,把原住民基本清空,然后自己人过去生孩子殖民。

    另一种则是阿三式殖民,不以永久占据为目标,而是以不平等贸易攫取财富为目标的。

    前一种殖民无所谓外交不外交的,杀人放火传病毒就是了。而后一种殖民就必须要搞外交搞阴谋了……有的时候,外交和阴谋在殖民活动中的作用还超过真实的力量。

    而现在的大宋海路市舶制置司就没有绝对的力量去压服文明世界,所以伐交和伐谋的手段,必须得充分加以运用。

    “大哥儿,只怕苏相公不会答应搞这场万国来朝的。”武好文眉头深皱,“而且官家这两年日益喜好奢靡,花用和赏赐无度,琼林宫的大工才结束,官家就动了重修延福宫的心思了……听说最近还迷上了太湖石,下了好几道旨让大人去给他搜寻。恁大的石头要从太湖运往开封府,可真是不容易啊!要不是蔡元长帮忙,大人的提举苏杭应奉局都做不下去了。

    你现在搞这个万国来朝,官家岂不是更加要铺张浪费一番了?你知道吗?现在士林之中都有人把官家比做唐明皇了……”

    “唐明皇?”武好古摇摇头,心说:李隆基可比赵佶强多了,人家再怎么整,也没被整到东北雪乡去养老啊。

    “那都是胡说!”武好古一挥手,“官家扬威四海,受万国敬仰,怎么是唐明皇能比的?

    再说修宫殿费钱,搞这个万国来朝可是能赚钱的!什么薄来厚往的……咱大宋在南洋什么时候搞过这一套?”

    果然是做了强盗!

    武好文的脸色有点难看。他现在虽然是海路帅司,但是却被武好古安插在帅司中的部下架空了。特别是掌握军令下达权的海路总军机房(相当于海军参谋部)只听宣抚司的命令,而且什么事儿都瞒着武好文。更有甚者,海路总军机房的衙署到现在也没迁去清池县,而是滞留在界河商市……所以武好古只能从各种蛛丝马迹中得出结论——大宋水军在南洋可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情!

    “二哥儿,”武好古顿了顿,又道,“官家也挺宠你的,你要真看不过去他乱花钱的毛病,正好趁这个机会劝一劝。”

    “是要劝一劝的……”武好文心中苦笑:官家那是宠信我?他是宠信咱家三哥儿!

    “延福宫有啥好修的?”武好古笑道,“莫不如修一修应天府吧?应天府离开海州更近,用来招待万国来使不是挺好的?等招待完了来使,再顺路去一趟泰山。”

    “去泰山做甚?”

    武好古笑着:“封禅啊!官家开河湟、平西贼、拓西域,开万里海疆!这等大功,还不能封一次泰山吗?”

    好嘛……花销更大了!苏辙知道了非跑到界河商市掐死武好古不可!

    ……

    深夜的江宁府,依然有着炎炎暑气。

    虽然天气已经入秋,可是因为天旱少雨,气温始终没有下降,长江边上的江宁府城,仍然闷热的让人透不过气。

    蔡京穿着一袭单薄的短衫绸裤,手上摇着把蒲葵扇,靠在一张藤屉子躺椅上。这是一张编制得非常精巧的躺椅,表面上有连绵不绝的水波样花纹,躺在上面凉快透气,而且也不感到硌人。

    转眼间,蔡京已经在江宁城呆了两年多。虽然没有找他的麻烦,也没有什么公务要他处理——他这种级别的大臣放到地方上就是享福的,政务自由通判代劳了。可是蔡京哪里是耐得住寂寞的人?真要让他一直在江宁养老,那还不浑身难受死?

    所以他人到了江宁,注意力却一直摆在朝堂上,就在寻一个能让他再起的契机。

    可是这机会却不大好找。因为这几年的朝政实在太顺了!大宋朝在各个方面,都表现的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说它穷兵黩武吧,真心没花几个钱,也没派几个兵……征安西的这一战是河西军和大教化团出人出钱,朝廷就捡现成的,而且还是驱虎吞狼,把河西军的主力撵去了安西。说不定还会进一步辇去天竺,到时候河西路可就能收归朝廷直辖了!

    海上的扩张更加赢得莫名其妙!如果不是蔡京为人敏锐,让人从几个江南海商家族那里打听了消息,他都不知道大宋在海上居然是无敌的存在!

    本来还以为全天下就属大宋兵弱,没想到出了大洋,就是没有最弱,只有更弱了。

    什么三佛齐,什么注辇国的,根本就不用朝廷派出大军,随随便便一个南洋巡检司,几十条战船加上几十条商船就把人家打得全军覆没……而且三佛齐海峡上居然能收到那么多钱!

    现在报上来100万两白银,私底下恐怕500万两的收益都有啊!

    早知道那么好赚,王荆公和先帝(指宋神宗)得罪那么多人干什么?派人去抢,哦,去捞,也不对,去保护三佛齐不就是了嘛!

    可惜苏辙这老糊涂还是死脑筋,那么好的形势不好好利用,还一天到晚担心官家花钱没有节制……不就是钱嘛,没有了就派武好古去抢不就行了!

    蔡京突然笑了起来,自己何尝不是如此?要不然哪轮得到苏辙当首相?

    “大人在笑什么?”

    蔡攸在门外问着,掀开帘子走了进来。蔡攸这两年多来一直伺候在蔡京身边,直到最近赵佶终于有点想他了,下了旨意招他回朝去做将作监丞,负责延福宫的督造。这几日他正在准备行装,打算在八月份启程入京。

    “为父在笑苏辙看不穿,很快就要走为父的老路了。”蔡京笑着扬了扬手上的扇子。

    “大人是说……”蔡攸看着父亲,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苏辙如果下野,那他父亲蔡京就有机会东山再起了!

    “有一点把握!”蔡京笑道,“你现在又能入京,就能替为父运动一番了。”

    “大人,孩儿要怎么做?”

    “为父不知道,”蔡京笑着,“但是有人知道!”

    “谁?”

    “刘太后!”蔡京道,“你如果入京,一定可以出入宫廷,到时候会有许多机会见到太后。太后是咱们扶上去的,而且向来讨厌旧党中人。”

    “旧党?”蔡攸心说:这都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你如果不方便,就让宋氏去和太后相见。”蔡京又道,“到时候太后一定会有良策示下的。”

    “武家兄弟会不会挡咱们的道?”蔡攸有点担心。

    虽然蔡京通过帮助武诚之缓和了同武家的关系,但是武好古、武好文两兄弟也不见得会放蔡京入政事堂。

    “武家那边,为父自有办法。”蔡京道,“武好古不是器量狭小之辈……况且苏子由是自败,并非老夫要拉他下马。”

    “自败?”蔡攸不解道,“如今四海升平,苏子由即便是个木偶泥塑,也没有什么过错好抓吧?”

    现在的四海升平和苏辙的确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他既然是宰相,就少不得一份功劳。赵佶也不大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打破朝局的平衡,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快了,快了……”蔡京道,“西域的露布飞捷一到,苏子由就该败了。”

    “西域大捷?”

    蔡京一笑:“如今这位官家并不是李世民,他只是福厚运好,如果国事蹉跎也许还会兢兢业业,可一旦凭空落下来恁多的文治武功,怎么会不昏了头?”

 第973章 拥有四海的皇帝——向印度进军吧

    (全本小说网,HTTPS://。)

    小疏勒绿洲位于恰克玛克河的一条支流边上,早年间是汉唐戍卒屯田开垦的据点,距离疏勒绿洲只有几十里。//全本小说网,HTTPS://。)//在疏勒落入喀喇汗人手中后,这里被封给了几个伊克塔骑士老爷,成了他们的封邑。不过老爷们并不住在小疏勒绿洲,而是长住在热闹的喀什噶尔城内。所以小疏勒绿洲一直都很清静的乡村,除了绿洲中央的佛寺变成了天方寺,象征着这片土地换了主人,一切都和几百年前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如今,这处小小的绿洲,又一次变成了汉家战士云集之地。绿洲边缘垒起了沙袋,挖掘了壕沟。一辆辆运粮的大车,一队队巡逻的骑兵,都从沙袋垒成的围墙的几处门口进进出出。时不时有背上插着认旗的骑士飞奔而来,一叠声的大喊“军报”。路上的车马士卒一边避让,一边投去了热切的目光。

    大家伙在这个劳什子绿洲可是闷了快两个月了!之前又在莎车绿洲呆了六七个月,除了操练就是种地,都能淡出鸟来了。看着天气渐渐转凉,难不成又要在喀什噶尔附近越冬了?要不要在小疏勒也播种一点小麦?

    本来以为西征之战是痛痛快快的大战,可没想到日子却是在乏味的行军、屯田、筑垒和日复一日的严格训练中度过的。只有当日走青海路杀到石头城下的兄弟们捞到了不少功劳。别的人只有眼热的份儿!

    “这要到哪天才能拿下喀什噶尔城?”教化团第一将正将于同道大步走进了位于绿洲中央的天方寺,这里现在是中军和总军机房的所在。“突厥人和喀喇汗人也真沉得住气,都入秋了还没一点动静!”

    “那就慢慢耗下去吧!”刘龙从一堆公文中抬起头,他现在是安西军(由章援、赵忠顺统率的大军称为安西军)总军机房副军机,协助马政处理日常杂务。

    他看着老同学于同道从一名辅兵手上接过茶碗咕噜咕噜饮了几口,又接过湿手巾擦着脸面上的汗水和沙尘,笑着道:“还是练兵辛苦吧?要不咱们换换,你当副军机,换我去带兵吧。”

    “想都别想!”于同道擦了把脸面,笑着说,“别当我没干过副军机,副军机就是个石头屁股,坐下去就起不来,各种文案烦得要死。

    刘龙苦笑:“可不是嘛,现在宣抚司的总军机房还来添乱,下了行文,要咱们尽量在今秋拿下喀什噶尔,杀入天竺……还要在天竺大张国威,多拉几个天竺小邦做属国。”

    “多拉几个属国?高宣帅想干什么?”于同道颇有些不解。

    “谁知道?”刘龙摇摇头。“天竺那边一抹黑,上哪儿找属国去?而且等着进天竺的也不是咱们啊,那是河西军的地盘。等他们入了天竺,河西军可就是天竺军了。到时候,咱们就该回河西去了!”

    “回河西?”于同道摇摇头说,“也许是回界河吧。”

    现在的安西军其实是三方面在搭伙,一方是章援为首的新党文官势力,由于编练新军和组织安西大教化团,北宋的文武界限已经有点模糊了。

    原本文官不掌兵只御将的规矩出现了松动,现在的河东新军编练就是由陶节夫在一手操办,在目前已经在编练的十八将河东新军中,就有四个将是由河东宣抚司直辖。

    而在大教化团中,章援这个大教谕干脆直接上了前线,干起了都总管的活儿。在大教化团拥有的两将新军和2000骑士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被章援直接掌握了!

    有了军队之后,地盘就是章援下一个想要搞到手的东西了。为此,从去年占领莎车绿洲到如今,章援就一直在和赵忠顺、马政(代表武好古)进行分配胜利果实的谈判。

    根据谈判达成的协议。在安西军顺利攻入天竺后,赵乾顺将会请辞河西节度使并且推荐章援为节度留后,也就是将河西军所属的州郡移交给章援管辖。

    且不论章援会不会在河西搞独立王国,单是将河西从“西贼”手中全取的功劳,就足够让他成为今后大宋极有分量的重臣了!

    而章援则会推荐赵乾顺出任葱岭、勃律、安西三镇节度使,天竺宣抚大使。虽然失去了河西本部,但是赵乾顺还是可以从河西带走几十万的“汉人”部民。甚至可以把河西精壮搜罗一空,统统带去天竺当大老爷。

    将来甚至可以在天竺再次为帝图皇!

    至于大教化团,当然也是有收获的。大教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